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東北端午節習俗

文思屋 人氣:2.78W

1、踏青

東北端午節習俗

在黑龍江地區過端午節,一般都是清早要出門去郊外,野地或公園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樹枝或買些艾草回來,繫上各種顏色的葫蘆掛在門沿和窗戶上。

踏青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曾有記載:“上巳(農曆三月九年級),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

2、掛紙葫蘆

早晨,在自家的門楣上掛上葫蘆,象徵家族人丁興旺。另外,家裡還可以掛上用五彩線和布條做的辣椒、簸箕、掃帚等,這些東西都是寓意吉祥,趕走五毒,掃除瘟疫的`意思。

民間掛紙葫蘆還有一段故事來歷:據說唐朝起義軍首領黃巢曾得到一位老太太的幫助。黃巢臨走時對老太太說:“日後兵荒馬亂時,你就做個五彩紙葫蘆掛在門上,我就能搭救你。”後來恰巧是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黃巢率大軍攻進長安,老太太和她的鄰居掛上了彩紙葫蘆,都得到了起義軍的保護,這段傳奇一直流傳至今。

3、系五彩繩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五色線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4、插艾蒿

相傳西周時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在門戶上插掛艾葉(也稱艾蒿)和菖蒲,意為攘毒氣、避邪氣。此習俗歷代相傳,至今本溪地區的人們仍沿習這一習俗。

五月初五日,居住在本溪的漢、滿、回、朝鮮族等民族,都在清晨太陽未出時,家家房簷遍插艾蒿,門楣插桃樹枝,枝上系以黃布縫製的小猴子和青麻捆紮的小掃帚。兒童的手腕、腳腕和頸上都結雙五色線。男男女女多早起,結伴去山野、河邊,趟露水,用長流水洗臉,拔艾蒿盤頂頭上,俗謂免災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