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總結>

沉澱溶解平衡學習知識點

文思屋 人氣:2.98W

沉澱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學中實驗大題中經常會出現的,下面沉澱溶解平衡學習知識點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沉澱溶解平衡學習知識點

沉澱溶解平衡學習知識點

基礎達標

1.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 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最終得到白色沉澱和無色溶液

B.最終得到的白色沉澱是等物質的量的兩種化合物的混合物

C.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

D.在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 mol•L-1

解析:此題為一計算推斷題。經計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都為0.01 mol,反應生成的AgCl和BaSO4各為0.01 mol,溶液中剩餘的是0.01 mol 、0.01 mol Cl-和0.01 mol Cu2+,所以溶液應呈藍色,故A、C是錯誤的,三種溶液混合後溶液的體積增大兩倍,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33 mol•L-1。

答案:B

2.一定溫度下,在氫氧化鋇的懸濁液中,存在氫氧化鋇固體與其電離的離子間的溶解平衡關係:Ba(OH)2(固體) Ba2++2OH-。向此種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鋇粉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中鋇離子數目減小 B.溶液中鋇離子濃度減小

C.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 減小

解析:氫氧化鋇懸濁液中存在氫氧化鋇的固體和氫氧化鋇飽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即氫氧化鋇的固體溶解到溶液中電離生成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溶液中的`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沉澱出氫氧化鋇的固體,再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鋇粉末,由於溶液中固體不存在濃度問題,平衡沒有發生移動。可是選項中所描述的量都發生變化,與結論相矛盾。是否從該體系的另一方面分析,水的量發生變化考慮?由於加入的氫氧化鋇粉末在水中轉化為結晶水合物,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平衡發生移動。溶解的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鋇的固體,引起溶解物質相應的量發生變化。選項A中的鋇離子的個數隨著水的量的減少,溶液質量、溶質質量都相應減少,其個數必然減少。

本題也可採用排除法,當平衡發生移動時,一定會引起相應物質的數量變化。若是討論某種具體物質的數量,它應該絕對變化,如溶質微粒個數、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等。但若討論兩個量的比值,在特定條件下可能不變,如溶解度、濃度等。

答案:A

3.工業廢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屬離子,可通過加入過量的難溶電解質FeS、MnS,使這些金屬離子形成硫化物沉澱除去。根據以上事實,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關性質是( )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於CuS、CdS、PbS

B.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於CuS、CdS、PbS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CuS、CdS、PbS相同

D.二者均具有較強的吸附性

解析:因FeS(s) Fe2++S2- MnS(s) Mn2++S2-,生成的S2-與Cu2+、Cd2+、Pb2+生成更難溶CuS、CdS、PbS,因而選A。

答案:A

4.在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能產生沉澱的是( )

A.通入硫化氫氣體 B.加入氯化鈉溶液

C.加入硫化鈉溶液 D.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解析:Na2S溶液中有大量S2-,能與Fe2+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FeS。即Fe2++S2-====FeS↓。

答案:C

5.要使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Pb2+沉澱,可用硫酸鹽、碳酸鹽、硫化物等作沉澱劑,已知Pb2+與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資料可知,選用的沉澱劑最好是( )

A.硫化物 B.硫酸鹽

C.碳酸鹽 D.以上沉澱劑均可

解析:由溶度積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則PbS最易沉澱析出。

答案:A

6.當氫氧化鎂固體在水中達到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時,為使Mg(OH)2固體的量減少,須加入少量的( )

4NO3 4 O4

解析:加入NH 4NO 3後 與OH-反應生成NH3•H2O,從而使Mg(OH)2溶解;加入NaHSO4後,H++OH-====H2O,使Mg(OH)2溶解,故選A、D。

答案:AD

7.25 ℃時,在含有大量PbI2的飽和溶液中存在平衡PbI2(s) 2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Pb2+和I-濃度都增大 B.溶度積常數Ksp增大

C.沉澱溶解平衡向左移動 D.濃度商Qc增大

解析:加入KI溶液,c(I-)增大,則溶解平衡向左移動,Qc增大。故選CD。

答案:CD

綜合運用

8.對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解釋,其中正確的有( )

(OH)2的溶度積大於MgCO3的溶度積,且在水中發生了沉澱轉化

(OH)2的溶度積小於MgCO3的溶度積,且在水中發生了沉澱轉化

3電離出的 發生水解,使水中OH-濃度減小,對Mg(OH)2的沉澱溶解平衡而言 ,Qc

3電離出的 發生水解,使水中OH-濃度增大,對Mg(OH)2的沉澱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澱

解析:Mg(OH)2的Ksp小於MgCO3的Ksp,故B正確;MgCO3水解產生OH-,而與Mg2+結合生成難溶物Mg(OH)2沉澱,故D正確。

答案:BD

9.已知AgCl為難溶於水和酸的白色固體,Ag2S為難溶於水和酸的黑色固體。向AgCl和水的懸濁液中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並振盪,結果白色固體完全轉化為黑色固體:

(1)寫出白色固體轉化為黑色固體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要說明白色固體轉化為黑色固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來解釋。

答案:(1)2AgCl+S2-====Ag2S+2Cl-

(2)因為Ag2S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沉澱溶解平衡向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移動

10.工業上製取純淨的CuCl2•2H2O的主要過程是:①將粗氧化銅(含少量Fe)溶解於稀鹽酸中,加熱、過濾、調節濾液的pH為3;②對①所得濾液按下列步驟進行操作:

已知Cu2+、Fe2+在pH為4—5時不水解,而Fe3+卻幾乎完全水解而沉澱。請回答下列問題:

(1)X是什麼物質?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物質應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中Y可選:______________。

(3)溶液乙在蒸發結晶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根據框圖,加入氧化劑X可把Fe2+氧化為Fe3+,而沒有增加新雜質,所以X為Cl2;②結合題示,調節pH至4—5,使Fe3+全部沉澱,同樣不引進新雜質,所以Y最好為CuO或Cu(OH)2;③CuCl2溶液在蒸發結晶過程中發 生水解,為抑制其水解,根據Cu2++2H2O Cu(OH)2+2H+,加入鹽酸可抑制其水解,在蒸發過程中要不斷攪拌且不能蒸乾。

答案:(1) Cl2 Cl2+2Fe2+====2Fe3++2Cl-

(2)調節溶液酸性,使pH為4—5,且不引進新雜質 CuO或Cu(OH)2

(3)通入HCl氣體(或加入鹽酸),並不斷攪拌且不能蒸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