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總結>

【精華】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六篇

文思屋 人氣:1.12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六篇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科任教師:袁興豔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時間過得真是太快了。在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和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以及學生個體差異,認真落實和抓好教學常規工作,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為了能從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回顧和總結:

一、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四年的學習強化與教育指導,四年級的絕大部分同學各項行為習慣已形成,大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但仍有幾個學生因基礎差,與班級隊伍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通過複習使他們的成績有所進步,並能儘量與大部分同學縮小差距,使班級總體成績上一個新臺階。二、教學所達到的目標以及採取的措施: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實行獎勵競爭機制,評選出學習認真的好學生,獎以學習用品或小禮物,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寫字課安排科任老師負責學生練字的情況。以此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和朗讀能力。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生朗讀能力提高了,課文讀熟了,上課的熱情自然就高漲了,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自我組織能力。

2、規範學生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發作業本時強調:表揚優秀的,有進步的,鼓勵作業差的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這樣,學生慢慢的開始對比了,開始競爭了,對老師作業上的批語重視了,書寫習慣也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3、正確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寫讀說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愛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上好每一堂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利用各種輔助設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4、根據學生實際,取長補短,靈活運用。加強預習的指導與檢查,每課在指導預習上,從課文的朗讀、字詞、預習提綱、預習問題的訓練入手,把預習的方法教給學生。逐步讓學生掌握自主預習。根據學生的質疑,調整教學設計,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要使學生通過不斷地預習,逐步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轉變角色,由單一的傳統知識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由知識教學變為能力的培養。逐步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進展。

5、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在讀中感悟理解。

6、以學生為主體,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了理解能力。

7、重視培養習作興趣,使學生樂於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絡。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寫作才能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8、在平時的作業訓練中,嚴格要求,控制作業量,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質量。

9、開展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比如“我國的世界遺產”“觀察”“中外童話”“成長故事”等,開發了一系列的語文教學資源,將課本內容改編成課本劇,豐富了學生的視野,並在學習習慣和學習動機上加強引導,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本學期結合閱讀課,為學生配備了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從中積累好詞佳句,並對有特點的詞句進行歸類,及時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先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故事,然後初步寫出自己的感想。

10、進行了家庭作業自主學習和作文領域的探索,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習作興趣上取得了一定得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的措施:

針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做得還不夠細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有時比較籠統。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到位,這就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有所側重。不應過於注重學生讀,而應引導學生邊讀邊悟,注重知識的積累,還有學習語文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起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比如電視、報紙、雜誌、網路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引導和提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認為:好的教師就應該多下苦功夫去研究教學教材,多花心思去和孩子們接觸,探討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改掉不足之處,真正和孩子融為一體共同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知道學習的意義,樹立遠大的抱負,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奮鬥!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校全面開展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實踐和改革,我們四年級也積極投入其中。由於剛剛投入時間才幾個月,因此談不上什麼經驗。我下面只談一談正在思考的問題及探索。

第一,學生在課堂時回答問題,展示自學內容的積極性不強,總是你推我讓,集中於幾個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還會利用這種機會講小話。而杜郎口的學生們回答問題時非常自信,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那麼高漲,善於抓住每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進行合作交流時還會利用這種機會講小話。同樣是學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我們在杜郎口不難找到答案。在他們的理論上,學生不必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可以隨講課內容的變化找自己認為最適合的位置和姿勢,或蹲、或坐。這種要求,讓我們明白了“以人為本”的真諦,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為學生考慮。而我們的思想觀念還是比較保守,總是不能容忍課堂上的“亂”。剛剛開學之初,還是鼓勵學生髮言不用舉手,可是受不了學生的無序。於是想辦法,還是舉手吧。於是,又回到了老樣子。

為此,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必須敢放手,放得開。為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必須樹立參與無錯的思想。學生在課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錯,怕同學、老師笑話,不敢參與。針對這種情況,要在班內樹立參與無錯的思想。給學生這樣一個印象:只要你敢參與,哪怕是你講錯了,就憑你參與課堂的勇敢精神,我與其他同學也為你喝彩!通過這種方式讓同學們消除顧慮,敢於展示自己的才能。

其次,要培養參與積極分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每個學習小組中,教師要先培養一批積極分子,給其他同學一個榜樣帶動作用。老師通過座談會的形式,讓這些同學組成課堂展示的排頭兵,其他同學在榜樣的帶動下,也不免躍躍欲試。

再次,在全班評選課堂參與積極分子,可以以一週為單位對在課堂中表現積極的同學頒發獎狀,獎品予以鼓勵。

第二,預習課的問題。雖然我們在課前也下發預習提綱,要求學生按照預習提綱自學,但是學生預習不得法,缺乏預習指導,自然影響學生預習效果。預習、展示、反饋三個模組中,預習是大前提。預習課上不好,其他兩個模組就成了無本之木。那麼,如何上好預習課呢?首先要指導預習的方法。其次,要有明確的預習目標,以及圍繞目標的練習題,使之成為“預習提綱”的一部分。

第三,學生的行為習慣問題。由於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年齡還小,無論從生理和心裡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性,對父母的依賴,對老師的依賴,不願意自己思考問題,自覺性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要停下來維持紀律,因此在教學中難以完成教學進度。

為此,我們教師在平時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加以正面的引導,逐漸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為良好的課堂做保障。

第四,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參考資料。以幫助學生自學。

第五,給學生以足量的討論時間。討論是預習指導課的關鍵環節。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實現“兵教兵、兵學兵、兵強兵”的目的。讓學生交流思想,發現方法,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方法的.歸納,積累學習經驗和方法,取長補短,從而獲得成功的經驗,找出失敗的教訓,使學生學會學習。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時間如流水,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就這樣結束了,回顧一個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我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國小生對待學習,往往偏重於興趣,興趣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求知慾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而興趣又不是天賦的,是在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教師本身對學生的影響。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新世紀的語文教學面臨很大的挑戰,在教學時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發展他們的個性和潛能,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差甚遠,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實行小組競爭機制,評選出學習認真的好學生,獎以小紅星,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在早讀和練字的時間裡,安排兩位學生當“小老師”負責朝讀的讀書情況。一位安排讀的內容,一位邊讀邊在下面轉著看,以免有些學生開小差。以此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朗讀能力。經過不斷努力,學生朗讀能力提高了,課文讀熟了,上課的熱情自然就高漲了,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2、規範學生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發作業本時強調:表揚優秀的,有進步的,鼓勵作業差的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這樣,學生慢慢的開始對比了,開始競爭了,對老師作業上的批語重視了,書寫習慣也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3、每天背誦一首古詩,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每天老師寫一首古詩在黑板上,要求學生利用在校這一天時間,背過一首古詩,並且利用下午時間,小組長檢查、班長檢查、老師抽查等方式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期末進行古詩文誦讀比賽,評選出“小小詩人”,獎勵小紅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效果較好。

4、常規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1)上課習慣。“該說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2)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並在語文課和練字課上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統一規範作業格式。

5、根據學校“寫字修身,厚基育人”的目標,做到有內容、有指導、有效果,使寫字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並組織學生參加寫字比賽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6、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本學期結合閱讀課,為學生配備了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從中積累好詞佳句,並對有特點的詞句進行歸類,及時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先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故事,然後初步寫出自己的感想。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為了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我做好每一節課課前準備,深鑽教材。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運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敢說敢想,做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本學期還特別關注學困生。

給他們以最大的鼓勵,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也能學而有趣,有所進步。

三、加強培優輔差的工作,全面促進學生髮展

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著重“抓兩頭,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同時,還在班級裡開展“一幫一”的活動。激勵學困生樹立信心,做到課外輔導,課內多給他們創設機會,以此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後練習他們的家長。溝通在學校的表現,共同採取措施,提高學困生的語文學習。在班裡掀起一股,先進幫後進,後進學先進,先進更先進的好的風氣。這樣,全班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同時做好家訪工作,及時與家長聯絡,取得家長的支援,尤其是複習期間,能監督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有能力的家長參與輔導,對學生的生字進行聽寫檢查,家校合力共同提高教學質量。最後在學困生的輔導上,還離不開班裡的班幹部,對於基礎作業,背誦課文等作業,實行優幫差,優生及時檢查自己的幫扶物件,使其在複習期間能迎頭趕上。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報也不少:對工作的熱愛,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幫助,使我幹勁十足;學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力爭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期末考試正在進行,暑假即將來臨,本學期的各項工作也將進入尾聲。為了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教學水平能有所提高,現將本學期本學期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回顧,總結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對待學習,往往偏重於興趣,興趣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求知慾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而興趣又不是天賦的,是在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教師本身對學生的影響。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漢語拼音:利用早讀、課前預習、上課抽讀等各種方式進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二)、字詞記憶:從開學起,堅持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讀寫、聽寫。

(三)、課文朗讀:抓好課前預習、逐漸養成認真預習的好習慣;課堂上運用範讀、自由讀、有感情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

(四)、閱讀: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

(五)、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這樣課堂氣氛很活躍,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現自我價值。

二、重知識遷移,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校內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備好課,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相反,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五、存在問題

雖然做了各方面的努力但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一)、漢語拼音掌握不牢固,生字詞、練習中的成語記得似是而非;

(二)、閱讀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差,沒有耐心去認真閱讀理解。

(三)、書寫不規範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作業格式不規範。

(四)、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會寫作,或寫作格式不正確。

(五)、學生們不會做筆記,有部分同學甚至不會聽課。 ……

這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教師不斷的摸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在下學期將這些問題逐一擊破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相信只要教師多下苦功夫去研究教學教材,多花心思去和孩子們接觸,探討方法並且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改掉不足之處,真正和孩子融為一體共同學習,就一定能使孩子們學有所獲、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知道學習的意義。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先與孩子們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後,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理解,最後在集體交流。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這時,我靈機一動,這樣吧,讓我們置身於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麼地方?看到什麼?會想些什麼?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重山。”同學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裡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重山。”我乘勝追擊,“你怎麼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後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太好了,經你們這麼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為自己鼓掌。”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重山”中“數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裡可以看出他是多麼想家呀。於是,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的情感。試想,假如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圖畫示意、音樂的渲染、效果會更好。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站起來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原來孩子們學會了自主閱讀資料袋,多好啊! 看來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