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50字

文思屋 人氣:2.34W

《Les 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譯得很巧妙,單是讀著都漾出善意的笑。樸素流暢的影片,連顏色都很節省,盡是飽和度很接近的灰,讓眼睛儲存著氣力幫助嘴角表露快樂或悲傷。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50字

真誠的電影總是能牢牢抓著你,聲色具備的100多分鐘後,靈魂才還給自己,任由你品評褒貶,它卻矜持孤傲的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事不關己。憤怒的咆哮、感動的涕零,發洩的和收拾的都是螢幕前的自己,看似沒始沒終的迴圈,催化劑是電影。此時的我反芻般回味著那個100多分鐘。沒有奪人的漂亮演員,沒有花哨的`特技拼湊,幾個稚氣未脫的“問題”孩子,一位已經禿頭的老師,再加上乾淨簡單的音樂,涓涓的流淌故事,引不起激烈的哭笑,笨拙的把稜角銼的溫和……克雷芒馬修是一位熱愛音樂的鄉間教師,任命到一所再教育學校任教——被稱為“池塘之底”的問題學生收容中心,充斥混亂暴躁。這裡的校長老師愁雲慘淡,臉上都是刻板乏味的線條,謾罵和體罰是師生之間唯一的交流。可愛的新學監無何奈何的看著學生惡作劇一幕幕上演,直到某一天偶然發現孩子漂亮的嗓音。很自然,難得的共鳴,歌唱中的孩子眼神恢復了清澈乾淨,師生在歡娛的五線譜上學會了理解、寬容和愛。

很寬泛的主題,但是,消沉灰暗到積極明朗的轉變由不得我無動於衷。反覆回放著安睡前宿舍裡合唱的片段,主唱男孩眼波流動的感恩,馬修離職時視窗飄飛的載滿孩子幼稚字型和深沉思念的紙飛機,一張張象被時間氧化變黃的舊照片。他們是應該相互感謝的,孩子們幫助馬修迎來了“自己的創作春天”,料想更是讓他收穫了看到他們改變的成就感;孩子們該感謝這樣一位伯樂,挖掘出美麗的歌聲,還有比歌聲更美的嶄新的自己。音樂的確功不可沒,簡單的跌宕成就了劇烈的變化。若是馬修換做畫家、球手,或者其他什麼職位呢,孩子們應該也會很美,愛,才是至根本的語言。或者之前出現或者合作中生成,漸漸就成了依靠信賴,顏色似乎都清新起來。

電影中總是成就讓人側目的感動,因為現實中的貧瘠,所以讓我在這裡口乾舌燥樂此不疲的絮叨。寫這段文字時,一直放著電影音樂,還是會輕易陷入宛如天籟的合唱中,一段簡單的快樂,陶醉了他們,又迷醉了多少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