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婚戀心理>

親密關係中總是沉默的男人

文思屋 人氣:2.2W

在親密關係中,遇到問題男人總是選擇沉默?這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親密關係中總是沉默的男人,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親密關係中總是沉默的男人

  

原因:缺乏強有力的情感教育

女人們總想和自己的男人好好聊聊天,她們甚至會因為男人不想和自己聊天而發火。每當這個時候,男人也感覺莫名其妙,因為他們在想:“這個女人到底想讓我說什麼!”

精神分析專家阿蘭·埃希爾(AlainHéril)認為,很多親密關係之所有亮起紅燈,就是因為男人不懂得向女人表達自己的情緒。

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所以也就不知道怎麼和女人聊天。甚至在女人要求他陪自己聊天時,這個不擅長溝通情感的男人還會發火,認為女人在沒事兒找事兒。

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大多數男人從小就缺乏強有力的情感教育。當遇到問題時,他們不知道應該怎麼向枕邊人表達自己的憤怒或者憂傷,於是就只好保持沉默。

男人接受的多是隱忍式教育,這種傳統由來已久。從小,男孩子就被教育,要成為一個強大的、權威的、有男子氣概的人,不能隨便向別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哪怕是最親密的人。比如,遇到了傷心事不能哭,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也知道下一句是“只因未到傷心處”,不過你萌不要在這裡跟我較真兒好咩~)

長大後,男人覺得不該把公司裡的情緒帶回家,於是即便在公司遇到不開心的鬱悶事兒,也不願意和女人講。在他們的思想裡,這是自己關愛家庭的一種表達方式。他們甚至覺得能做到“不給女人講自己遇到的鬱悶事兒”,正能顯出自己的偉大。

我隨便百度了一下,“沉默的男人”這個關鍵詞。發現,沉默,似乎,好像,大概,真的是種美德呢?

而女人經受的教育,在最近幾十年發生了太大的變化。女人不再需要向過去那樣,呆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對男人惟命是從。

女性主義運動發展了幾十年之後,女人可以和男人接受一樣的教育,做一樣的工作。職業女性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工作中都充滿了能量,甚至不少女性可以將這兩者協調得很是完美。重要的是,女人從小沒接受過隱忍式教育。她們有正常的傾訴和交流的慾望,懂得如何向伴侶表達情緒,也願意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在伴侶面前。

阿蘭?埃希爾經常接受一些婚姻出現問題的伴侶的求助。他說,他在幫助伴侶解決婚姻問題時,最常聽到男人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知道她到底想讓我和她說什麼。”

在這些男人看來,家裡一切收拾停當,有善做家務的妻子,有可愛的孩子,這就讓他們很滿足了。他們不再有別的需求。所以當女人對他們說:“和我聊聊吧”,他們只會說一句:“一切都不錯,一切都讓我滿意”,然後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因為不善於表達情感,久而久之,他們也就不再有和女人聊天的慾望。

終於有一天,女人和男人聊天的話題就只剩父母、孩子。這樣的婚姻讓女人感到無聊和恐慌。可怕的裂痕也就這般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彌補。

怎麼辦:一步一步,試著對愛人開啟心扉

社會學家讓-克勞德·考夫曼(Jean-ClaudeKaufmann)認為:情緒首先是一種身體上的感知,而後才是精神上的感覺。(比如生氣的時候手會發抖,喜歡一個人就想要和他牽手、擁抱,這都說明不管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會首先從身體上表現出來。)

所以解決情感裂痕的第一步,就是讓伴侶雙方離彼此更近一點。而後,兩個人可以來一次有效的聊天。

比如,丈夫開車載妻子出行時就是個不錯的聊天環境。聊天的話題應該是雙方都感興趣的,比如可以聊聊兩個人都認識的一對伴侶朋友的故事,聊聊他們最近為什麼吵架,有怎麼和好。因為兩個人都認識這對聊天物件,所以話題可以順暢地進行下去。這樣有效的聊天,本身就是一次很棒的情感溝通。

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聊天時任何一方都不要只顧自己,不要只談論自己。這不是健談,而是自戀的表現。只大談特談自己,而對對方沒有任何好奇心,這樣的聊天是無效的`,甚至起反作用的。

會聊天的人,都是在對他人表現適度好奇心的基礎上,聊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換句話說,看一個人會不會聊天,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他是不是對他人表現了適度的好奇心,而不是隻顧自己。

這這個基礎上,男人應該慢慢學會向愛人吐露心扉。要記住,所謂的一個人舔舐傷口從來都不是偉大的行為。在親密關係中,向伴侶展露自己的脆弱和無能都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兒。畢竟,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誰也不能總是保持一副強大到無堅不摧的姿態。即便是神,也有無力的時候。

重要的是,女人也樂得看到你對他展露脆弱。這樣會讓她覺得自己正被愛人所需要。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本身就是美好的。

問題:所有的沉默都是親密關係的絆腳石嗎

這是說顯然太絕對了。在很多情境中,沉默也可以是親密關係的粘合劑。比如在日暮將沒的海邊,兩個人相偎坐在一起。耳邊只能聽到海潮和風的聲音。此時的沉默,意味著伴侶雙方可以一同陷入這種美的氛圍之中。沉默在此時便成了真正的精神奢侈品。

女性主義學者波夫娃說: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在後天教化下,變成女人。同樣,男人也不是生而為男人。後天的教育,培養了男人隱忍而沉默的性格。不可否認,這種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男人的專注精神和毅力。但是在親密關係中,男人可以放輕鬆一點,試著偶爾展露下自己的脆弱。要知道,這絲毫不會減損你在女人心中的男子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