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研討活動反思方案

文思屋 人氣:5.6K

幼兒園教學展示研討活動課堂反思

幼兒園教學研討活動反思方案

5月20日,一個萬里晴空的好日子,在我園的多功能活動廳裡,也是熱鬧非常,這裡正在召開省一級幼兒園教學展示研討活動。來自教育局、教研室的領導及全市各所幼兒園的園長、骨幹教師們都來參加了這次活動。為了這次的活動,承擔上課的老師已經準備很久了,每節課都經過了反覆的試教、琢磨,力求給聽課老師們獻上最精彩的課堂。

而我們大班教研組呢,也有幸承擔了一個光榮的任務,就是對觀摩老師們公開展示一次教研組研討活動。這個任務可不輕鬆呢,因為完全是要臨場發揮的,所以組員們都是倍感壓力。我這個教研組長,就更不用說了,要考慮好研討問題,調動好氣氛,做好小結,還要把握好時間,真的難度不小啊。所以,事前我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做準備。和徐園長一起商量研討的問題,聽試教,做記錄等等,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在公開研討活動中,能做到既有序又靈活,充分體現我們教研組的風采,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老師、陸老師和沈老師的三節整合式教學活動,讓觀摩老師們開啟眼界。原來,繪畫可以讓孩子們更深地理解繪本;原來音樂可以讓枯燥的古詩詞如此鮮活、如此動聽;原來,用音樂也可以清楚地詮釋一本繪本的內容;原來……

老師們富有想象力的教學整合,激情的課堂表現和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帶給我們聽課老師們最大的教學享受,一陣陣掌聲表達了老師們對課堂的喝彩。

而我們的教研組公開研討活動,也在這三堂課的基礎上開始了。

首先,我對我們“四葉草”教研組做了一個介紹。“四葉草”代表著幸福,也代表著我們對孩子的承諾:平等、尊重、關心和愛。

在溫馨的氣氛中,開始了熱烈的研討。首先,每個老師都用三個關鍵詞來表達聽課後最大的感受。 “整合、挖掘和融合”;“精彩、融合、吸引”; “整合、創新、互動”等等,一個個關鍵詞的亮出,表達了老師們鮮明的觀點。最後,我們將話題集中到了“藝術整合”,針對這個話題,我們開始了更有針對性的研討。研討的具體問題有:你覺得藝術教育整合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你覺得這三堂課最大的亮點是什麼?你認為這樣的課堂最大的價值在什麼地方?你從這三堂課中是不是也看到了什麼可以在教學中借鑑的東西呢?

一個個問題的丟擲,也激發了老師們的思維火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研討的氣氛相當熱烈。如,李老師說到:這三堂課通過整合以後,讓我感覺到了每一個領域的課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可以和其他領域相互滲透在一起的,整合以後的課程更加精彩、有效。因此,除了他們把這三個內容進行了這樣一種整合以外,還能在他們的基礎上進行與另外學科的衍生與整合,比如沈老師的課上,主要抓住了“雨”這個重點,那麼我們還可以生成出美術活動:畫畫傘、畫畫下雨的情景等等,這樣也推進了藝術的整合。潘老師說到:文學作品中的一些意境,有時很難言傳,需要意會,因而繪畫活動最能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因為幼兒自己創作的作品看得見,摸得著。但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於色彩、線條、造型等繪畫表現技能的掌握還不夠,需要教師在引導時適當引入其他藝術活動,以拓展幼兒的繪畫表現空間,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沈老師則說到:《黃雨傘》最大的亮點是,教師能配以美妙的音樂,和有趣的圖譜,把黃雨傘這個故事詮釋地更貼近幼兒,給人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圖譜中四頂雨傘的出現很好地表達出了音樂中的復調,讓幼兒通過視覺的幫助,很好地理解了其中的意義。還有全老師則認為,這樣的課堂,最大的價值在於孩子們對於這樣的活動更加的感興趣, 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獲得的內心愉悅與刺激 ,更能給孩子們帶來多方面的益處:閱讀、認知能力、發散性思維,還有繪畫技能等等。

研討活動的最後,我們也請教研室的徐老師給我們的活動做了小結。她用“引領、研究、收穫”這三個關鍵詞肯定了我們的活動。也讓我們堅定了走“藝術整合”教學研究的路。

這個半天,對我來說,是收穫的,也是難忘的。因為精彩的課堂,讓我學到了怎樣將多種藝術領域在課堂中整合地無痕而有效。而公開研討活動的主持,則訓練了我多種能力。因為作為主持人的我,不但要把握好整個研討活動的節奏、主調,還要在短時間內,對老師的發言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地消化、總結,同時巧妙地調動起氣氛、適時地引出下一個問題,可以說是多種素質的提升。所以,儘管當初接受任務的時候,有點忐忑,但活動結束後,還是覺得很欣喜,因為我真的學到了很多,也發現了很多自己沒發現的潛力。同時,這次的活動也充分展示了我們“四葉草”教研組的風采。我們的老師個個都思維活躍、能說會道,贏得了觀摩老師的一致肯定,作為教研組長的我,心中的喜悅也是不言而喻。藉助這次活動,也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四葉草”教研組各位老師的認真與敬業。對這次的.公開研討活動,大家都很認真地對待,積極配合我的工作,讓我真的感覺到我們教研組的老師個個都很能幹,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什麼事都能做成、做好!“四葉草”真的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

很感謝園領導給我的這次觀摩和鍛鍊的機會,讓我和我的組員們度過一個充實的半天,在這半天裡聆聽著、思考著、享受著、幸福著。

教學研討活動總結

2XXX年X月X日,我園應舊城鎮新蕾幼兒園的邀請,參加了她們為期一天的教學研討活動,併為她們送去了一節語言示範課《家》。縣教育局相關領導、縣一幼、二幼、小太陽幼兒園、藍天幼兒園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聽了四節課,有縣一幼王開會執教的語言《家》、二幼王躍民的美工《小小設計師》、鄭永琴的語言《春雨》、小太陽幼兒園組織的健康《老虎拔牙》。四節課從整體情況看:幾個教學活動選材恰當,目標定位適合幼兒發展水平,教師普通話標準,教態親切自然,方法靈活多樣,大部分活動材料準備和環境創設能激發幼兒學習和操作的興趣。如我園王開會組織的語言《家》、鄭永琴組織的兒歌《春雨》,教師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採用聽、看、動作表演等形式引導幼兒感受和學習兒歌,王開會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充分激起幼兒的想象思維,引導幼兒創編兒歌,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王躍民組織的美工《小小設計師》,教具和美工材料準備充分,教師美術基本功紮實,為幼兒操作提供了學習和操作的可能;小太陽幼兒園組織的《老虎拔牙》,教師用故事匯入法激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圖片結合講解示範、幼兒實踐等方法讓幼兒知道牙齒的重要性,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教育幼兒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活動層次清楚,結構完整,教師組織活動富有激情,教師發展很有潛力,效果較好。

本次活動存在幾點不足:1、個別教師隨機教學應變能力差;2、美工教學示範講解重點把握不準確,講解不夠清楚;3、注意知識點的正確把握和識字教學的規範使用。4、活動中教師講解過多存在灌輸式教學。

總之這次研討活動,不但為我縣民辦幼兒園起到了示範和指導作用,也使我們教師從中受到啟發,看到了威信幼教發展的希望,為此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幼兒教學研究繼續努力,為威信幼教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2008年5月

幼兒教學反思:失敗的活動課

全鎮幼兒園教師要進行示範課展示,最好的一節課將參加縣級優質展示。為此,我花費了許多心思,找資料、製作課件,設計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小班健康活動“手指兄弟”。通過借班試上,效果很好。我信心十足,惟一令我擔心的是正式上示範課時孩子的配合情況。我班有幾個孩子年齡偏小,課堂上不是亂講話,就是做小動作,有進甚至聽著聽著就跑出去了,這無疑會影響活動效果。為了預防萬一,課前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嚴厲的訓話:“明天有許多老師來看我們活動,誰要是亂講話、亂動、我可饒不了你。叫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叫你說你再說,不準多嘴,要是違反了紀律,你就別想回家了。”

活動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操作,主要是讓孩子們體驗手指的作用。孩子原本很感興趣的自由操作,結果令我大失所望:大部分孩子都是心不在焉地瞅著我。為了能讓孩子們動起來,我馬上組織了一個有趣的遊戲“奇怪的寶袋”。“快來摸、快來摸,老師這裡有一個奇妙的寶袋,吃的、玩的、用的樣樣都有,你想要嗎?”這時,也只有個別孩子機械地摸了兩個,其他孩子還是沒動起來,呆呆地坐著,我身上冷汗直冒,亂了陣腳,教學程式顛三倒四。就這樣,我像演獨角戲一樣,最後只能匆匆結束了這次活動。

回到辦公室,我又氣又惱。但冷靜下來以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組織活動並不是演戲,絕不能為追求表面的活動效果而預先設計好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而我的“課前訓話”更是弄巧成拙。這次教訓令我終生難忘。

幼兒園公開教學研討活動感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幼兒語言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持久興趣,激勵幼兒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語言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幼兒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幼兒的熱情,加強對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讓幼兒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創設情境,構建語言學習的新舞臺

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根據幼兒特點,給幼兒提供聽的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對幼兒訓練聽的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他們良好的聽的習慣,對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內容同樣對待。教室的擺設、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幼兒口語能力的素材,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語言情境,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有了說話的機會和說話的內容;而且這種形式,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

二、把握良機,渲染語言課堂氣氛,引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

幼兒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願望強烈。因此,我們因勢利導,不為盲目追求課堂紀律壓抑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上課時,教師儘可能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激情或懸念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幼兒創造一個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使幼兒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通順的語言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語言和展示自我的興趣。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幼兒的現實生活,因此我們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唱一些歌曲,開展有趣的知識型遊戲,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語言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還要考慮到對幼兒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幼兒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想辦法為幼兒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幼兒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新課教授時,教師可採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刺激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幼兒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四、運用多媒體有效創設聽說遊戲的情景

聽說遊戲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教育活動,它含有較多的遊戲規則。而中班和小班的幼兒,因為認識水平不高,且遊戲角色各不一樣,往往是沒聽懂或沒弄清規則,出現一片混亂的現象。若採用多媒體演示,老師再輔以說明,則形象明瞭,淺顯易懂,幼兒很輕鬆就能弄清楚遊戲規則和要求,這就有利於遊戲活動的順利進行。

中班語言活動――“桃樹下的小白兔”的教學反思

“桃樹下的小白兔”是《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中“春天,您好”單元的一個整合活動,教參上制定的活動目標是:1、萌發幼兒對童話故事的興趣,激發幼兒關心別人的情感;2、發展幼兒大膽想象及表達的能力;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能有順序地看圖書,並嘗試表達自己所看圖書的內容。

我仔細閱讀了一下這個童話故事,覺得它語言美、意境美,很適合欣賞;幼兒用書上的插圖適合幼兒看圖講述。於是根據我班幼兒情況,我把原目標的第二、三條調整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並大膽想象、清楚表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優美的語句,感受故事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這樣的目標更能突出體現語言活動的特點。

第一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在輕柔的鋼琴曲的伴奏下,請幼兒帶著任務觀察、想象、表達。“這些圖上有什麼?你覺得說了一件什麼事?和旁邊的小朋友小聲說一說。”這裡我特別強調“你覺得”,是為了打消幼兒的顧慮,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孩子們覺得畫面挺新鮮,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畫面上,並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和同伴不一樣的看法,也敢於表述出來。在交流中,幼兒互為提醒、互為補充,對畫面的觀察逐漸趨於完整、合理。幼兒交流的情緒越來越高,聲音也不知不覺越來越大。看幼兒交流得差不多了,我問:“誰願意到前面來給大家講一講你想到的故事?”幼兒紛紛舉起小手。我請了兩名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示範講述。陳源的講述語言流暢、表達清晰,能把圖中的景物、動物都加進故事裡,並能想象較合理的情節、對話、心情等,但沒有注意到小白兔手中的信封。所以,她講完後,我又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想象:小動物手裡拿著什麼?信封裡裝的什麼信?是誰寄給誰的?接下來陳子涵又講述時,就增添了小白兔把桃花瓣寄給小動物的情節,故事就更完整了。別的幼兒也積極要求到前面講述,但因為時間關係,不能一一滿足。

下一環節是請幼兒欣賞我自己錄製的配樂童話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優美的鋼琴曲更能渲染出童話優美的意境。因為在欣賞前,我請幼兒注意聽一聽老師講的故事和自己想的故事是不是一樣,所以幼兒聽得就分外仔細。欣賞完第一遍後,我通過幾步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優美的句子,感受故事優美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1)“滾來一個雪球”,真的是雪球嗎?為什麼把小白兔看成了雪球?(引導幼兒體會比喻的手法。)幼兒能說出 “白兔”和“雪球”之間的相似之處,理解比喻句的意思。(2)小白兔是怎樣跑過來的?請小朋友學一學,並學說有關句子。學動作既讓幼兒活動了一下肢體,又增強了趣味性,並幫幼兒理解了詞語的意思。(3)老桃樹為什麼請小白兔住在它那裡?學說老桃樹的話,體會語言的優美。(4)花瓣落了,好象什麼?理解“粉紅色的雪”並學說這個比喻句。(5)大家圍著老桃樹唱一支什麼歌?跳一支什麼舞?學說優美的語句。然後請小朋友也來唱一支春天的歌,跳一支友誼的舞。幼兒對錶演很感興趣,我請了幾組到前面表演,幼兒唱的是“春天在哪裡”,跳的是“圓圈舞”。

欣賞第二遍時,我帶領幼兒邊聽故事,邊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表演,進一步感受優美的語言和意境。這種方式可以幫幼兒理解故事和吸引幼兒的注意,避免幼兒因故事太長而走神,效果不錯。欣賞完後,我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幼兒想象花瓣還可以當什麼?自己會把花瓣送給誰?鍛鍊幼兒大膽想象的能力,激發幼兒關心別人的情感。

最後,我請幼兒邊第三次欣賞故事,邊跟著錄音小聲講述,並加上表情與動作。大部分幼兒積極參與,個別好動的幼兒因時間長了,有點坐不住了。

語言活動容易讓幼兒感覺抽象和枯燥,反思這次活動,我感覺:1、如果配上形象的課件、圖片,會增強具體形象性,易於幼兒理解;2、語言美、意境美更多的需要“意會”,而不是“言傳”,所以,通過表情、肢體動作、音樂的輔助,可以更好地感受、體會;3、對動詞的解釋,直觀的動作比語言更容易讓幼兒理解;4、欣賞的作品不宜過長,篇幅過長,影響欣賞的次數,而且幼兒的注意力也不能長時間保持,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

一個英語教學活動的觀察與反思

觀察背景:這是一次圍繞單詞finger組織的英語活動,在活動前,我根據教材詳細備課,準備了手指卡片。在活動中,首先出示卡片採用了Follow me、One by one等一系列的教學過程。最後複習鞏固時,發現:有的幼兒在與他人講話;有的幼兒在玩手帕;有的幼兒要求上廁所。這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表現,可我的教學內容還未完成,於是我嘗試改變了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反思。

活動實錄:解鈴還需繫鈴人。這時我想起平時活動中有這樣一首手指兒歌:一根手指彎彎,變把魚鉤把魚釣;兩根手指靠靠,變把剪刀嚓嚓嚓;三根手指翹翹,變只孔雀點點頭……那何不用finger替換進去做手指遊戲呢!所以,我說“今天老師跟小朋友玩一個手指遊戲,請大家先聽一聽,看一看。”接著便示範給幼兒看:一根finger彎彎,做把魚鉤把魚釣;兩根finger靠靠,做把剪刀嚓嚓嚓……小朋友對這首兒歌非常熟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楊笑騁、倪季這兩個平時在我眼裡是“坐不住”的小朋友。我邊做動作邊說兒歌,,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有的圍著我,有的結伴表演,念過兩遍已基本能把兒歌完整地表述出來,而且“finger”發音準確。接著我讓姚丹小朋友來單獨朗誦兒歌,姚丹的聲音清脆、表述連貫,打響了第一炮。往下沈天晨、朱倍、方銘等幾個小朋友主動請纓,他們都表現大膽、發音準確。最後我翹起一根手指問:“What is this?”小朋友齊聲說:“Finger。”可見他們已經理解finger的含義並掌握了其語音。

活動反思:通過英語教學實踐,使我獲得以下幾點體會:

1、根據實際,隨機調整教學方案。

眾所周知,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將來長大了當專職翻譯畢竟是很少的,在幼兒期學英語主要是培養幼兒學英語的興趣。教師應幫助所有的幼兒積極參與英語活動,使他們能夠從英語活動中享受到樂趣,使這種樂趣得以鞏固、保留,併成為一種終身需要。因此,我們的教學活動不能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師的主觀設想而進行,而要根據孩子們的興趣來確定。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地運用。就如,我教finger時,一心想完成教案所設計的幾個環節,幼兒都不感興趣,但當我隨機改變一下教育方案,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於利用,充分尋找結合點。

幼兒園英語教育除了要運用一般的教育教學方法外,還應從英語自身的教育特點出發,形成一套特殊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應從幼兒親身參與其中的生活現實出發挖掘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並加以合理利用,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手指遊戲是幼兒愛玩的遊戲,把“手指”替換成“finger”,形成了兩種語言的一個有機結合點,給幼兒以新的刺激,進而激起了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融入生活,增強練習的密度。

幼兒期的記憶以短期記憶為主具有記得快、忘得快的特點,在學英語時也是如此。因此我們應該結合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引導幼兒多說,增強練習的密度。把finger放到朗朗上口的兒歌中去,重複使用,幼兒邊說邊表演趣味性強,而且在課後、飯前等空餘時間經常可玩此類遊戲,既方便又實惠。由此使我想到練習日常用語時與日常生活各個環節相結合。例如:一些打招呼的用語,幼兒入園離園時,老師可有意識地用英語來引導幼兒說說講講,時間一長便運用自如。我們帶幼兒散步時,看到一些有趣的事物教幼兒用英語來說,進而培養幼兒敢說、會說英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