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5篇

文思屋 人氣:1.27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5篇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國小科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中第五課內容,本節課重點讓學生學認識什麼叫食物鏈和食物網,並學會寫食物鏈和畫出食物網,認識生物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食物關係,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一環扣一環,是緊密聯絡的。

本節課我選用了學生喜歡看的美術片《螳螂捕蟬》引入新課,讓學生在片中發現各種動物之間存在著誰被誰吃的食物關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切入了這節課的主題——食物鏈。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出示了薔薇花叢中的一些生物,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找出這些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這樣讓學生髮現這些食物關係有什麼相同點,引出食物鏈的概念。接著我便出示了判斷題,讓學生判斷三條食物鏈的寫法是否正確,這樣既檢驗了學生對食物鏈的理解程度,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又引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概念,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產者是食物,消費者都是動物,找出規律,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在教學食物網這一環節時,我採用了小組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示了一些田野裡的各種生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箭頭畫出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看哪個小組找出的食物鏈多,

學生的討論氛圍很濃,爭論著誰被誰吃,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學生找出的多條食物鏈,使學生認識了什麼叫食物網,這樣不但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在拓展環節中,我讓學生解決兩個案例,從案例出現的問題中,讓學生懂得生物之間是有著密切聯絡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食物鏈中不能缺少一種生物,不能破壞生態系統,否則會影響人類的生活,在這裡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每種生物的重要性。

總之,整節課學生是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含義,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活了解學生的思維,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使知識得以積累,能力得以提高。

不足點:本節課涉及的概念較多,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概念,我設計了兩個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自己寫食物鏈和畫食物網,通過觀察,分析,發現規律,得出概念,避免填鴨式教學,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就會需要很多的時間。本節課需要合理的分配時間,才能保證不拖堂。可我在讓學生寫食物鏈時,用了較長的時間。造成這一現象是由於我沒有充分的備學生,不清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水平,學生對蚜蟲和七星瓢蟲瞭解的很少,它們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七星瓢蟲是蚜蟲的天敵,所以學生找起來很困難,不斷地向老師求助,費了一些時間,這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預設不到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在教學拓展環節時,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浪費了一些時間,在這裡本可以不進行小組討論,直接讓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節省一些時間,使教學活動順利結束。在這裡也體現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不能靈活地駕馭課堂,只是一味地按照備好的教學設計去完成教學任務,今後要靈活處理教學內容,充分預設,解決時間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做一個生態瓶》教學反思

《做一個生態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的第六課,學生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已經開始接觸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的概念,瞭解了生物之間互相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本課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研究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

《做一個生態瓶》是這一單元裡學生最感興趣的一課。為了把這節課上好,課前我為每個組準備了一個能裝5升大的色拉油瓶、一些水草、一些沙或小石子、1—2條小魚等,儘管材料準備的不像書本那麼豐富,可看到孩子們那股學習的快樂的勁兒,我很知足了。

這節課我是講了5遍,可每講一遍給我的感受卻不同。反思一下自己的這節課,我覺得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在時間分配上還是有一些不合理,匯入的時間比較長,出示池塘生態系統後,在孩子們探究生物與非生物間的關係時,缺乏一些引導,沒有真正讓學生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重難點沒有突破,導致了後面設計實驗方案花了一些時間,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在探究生物與非生物的關係時,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問題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讓學生思考“魚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水草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很自然地就明確了生態系統的真正內涵。

2、在備課方面,“備學生”還做得不夠。比如有的學生在課前就已經把生態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這樣的小組有好幾個,這樣就導致在後面的製作過程中,這部分學生無事可做。生態瓶做好後,再要他們來討論設計方案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學生也失去了討論的興趣。如果在課前我瞭解了學生的狀況,在做生態瓶時我就會請那些做好了的同學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再讓其他同學提出意見。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進行改進。這樣既能體現他們組的價值,又讓他們有事可做,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

3.在對做好的生態瓶評價時,我只是讓學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生態瓶,並沒有做過多的講評。其實各小組做的生態瓶都差不多,這樣評價一點價值也沒有,反而還浪費了一些時間。其實在評價的時候,完全可以讓他們拿著自己的生態瓶,說一說自己的製作過程,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也是對他們這節課的總結,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收穫了不少,讓我對今後的實驗教學有了更深刻得認識。我想任何一節課只有在教師的潛心研究和精心打磨下才能使教學環節精細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2

這一課中涉及的“概念”非常多。如果我們要把這些概念用很科學很專業的術語一一地解釋清楚,那不僅會浪費寶貴的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學生也會覺得越聽越糊塗,最後不耐煩了。針對這一情況,我採取了模糊一點的教學方法。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讓學生充分參與體驗活動,在經歷親身體驗活動之後,理解概念。

學生在親身經歷整個觀察活動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觀察到的現象和自我體驗實事求是的描述給同學聽,在交流的過程中能不斷完善認識,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修改和補充,得出一個相對完整和科學的結論。學生在描述時老師一定要強調“內容的真實”,也就是必須是自己觀察到的,而不是想當然的。但在語言的描述方面可以是個性的。如學生在觀察上肢運動後對肌肉的變化是這樣描述的:肌肉變粗了;肌肉變胖了;肌肉鼓起來了;肌肉凸出來了;肌肉變短了;肌肉變緊了;肌肉鼓起來了;手心熱起來了等。這些語言雖然不是專業術語,更談不上科學性,但確實是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到和體驗到的,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臨結束前,我讓學生仔細閱讀作業本上的資料,瞭解更多的有關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知識,並體驗與人分享研究結果的快樂。

課後,我也佈置學生去自己閱讀書本上的單元資料庫,進一步瞭解身體上有關骨骼、關節、肌肉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3

這段時間,我對於課堂教學組織進行了思考和實踐。先將現在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於以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並且我也進行了相關問題的深入的思考,和有經驗的老師進行了探討,並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予以實踐。

1教學過程中首先有一定的寬容性。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的一些合理的動作和說話要有一些寬容性。學生在課堂中不會向機器人那樣不動,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和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或者明著交流或者是暗地裡小聲說話。只要在其有利於學生知識和技能提高,而且在不影響其他的同學情況可以適當寬容。

2人性化,有區別的對待課堂發生的情況。我以前提到,在課堂上要人性化。剛才說學生都是有情感的,而且很多都是個性十足的。因此我們在課堂上對於學生的情況,我們要區別對待。有些學生的具有反抗性,批評他,他就會越搗亂,因此我們對於這些學生我們可以進行課堂暫時進行冷處理,在課下找時間找地方單獨進行談話,以理服人,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生自己的錯誤,。在談話過程中,我注意學生有點,肯定學生的優點,使學生產生上勁的動力,但也必須指出學生錯誤,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注意學生的反應,以便進行教育方法調整。對於一些學生進行教育,我對於有些學生故意進行擾亂課堂秩序,必須堅決的進行處理,該批評的批評,該寫檢查的寫檢查,該聯絡家長的聯絡家長。這樣學生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嚴重錯誤。當然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的適當性。對於女生我們可以進行比較委婉的教育談話,這樣他們的表現效果就會不錯。當然對於他們有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適當的提示,有的我們需要進行課下談話。總之,女生的教育效果是不錯的,但也要尊重她們的自尊儘量不要在課上傷害她們。對於男生的處理就比較複雜一些。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肯定優點,嚴厲批評錯誤,使其認識到錯誤,並且能夠改正。在教學發現進步,老師我及時的發現並且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並不比其他同學差,而且可能更加優秀。

3在教學過程中說到做到。對於學生的一些情況,老師必須說到做到。比如比如說和某個同學進行談話在某時某地,老師一定要去實施。使學生認識到老師的話是算數的。有效力的。在課堂上的一些課堂秩序的執行,必須嚴格去做。這樣能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秩序。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4

在這幾年的科學教學中逐漸沉澱下來了一些自己的教學方法。我覺得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創新,培養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科學精神。它要求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具有敢於質疑、標新立異的品質,不拘泥於書本,不迷信教師,對所學知識善於獨立思考,樂於生疑提問,提出解答問題的不同方法。我們怎樣才能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一些體會。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教學氛圍和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2、科學課上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心理和行為動機,它是人類行為的最強烈動機之一。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要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其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培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為創新的動力。

3、解決科學課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

怎樣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呢?我們覺得科學小組的合作學習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即: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二是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以有利於學生間的進步。

合作意識等因素方面,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要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就需要將班級的學生按照學習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及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具體的分工,但角色應該經常輪換,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以此來增強合作意識和責任感,並逐步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群體。這樣組內成員各負其責:組織、記錄、操作、觀察、提問、解疑、彙報……老師負責觀察指導,這樣一節課井然有序完成了任務,又得到了知識。

以上方法具體怎樣應用?以《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為例,課前我搜集了塑鋼窗的邊角餘料(薄材料),供學生觀察使用,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同樣材質同樣大小的紙若干張(做紙橫樑),還有學具袋裡的小鐵圈(當重物),書若干(當橫樑的支柱),還有透明膠布、剪刀。一切準備完畢。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我準備的做塑鋼窗的邊角餘料(薄材料),學生看到有L、U、M……各種形狀的塑鋼,注意看材質都是很薄的,提出問題,為什麼把薄材製成各種形狀?學生回答:使材料能更結實抗彎曲的能力強,從而引入新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為了證實形狀可以改變抗彎曲能力,我們必須要經過試驗證明,於是引出實驗,這時需要小組合作,共同研究,得出結論。

提出思考題:

1、折成各種形狀的紙橫樑比平板紙橫樑抗彎曲能力大多少?

2、為什麼改變形狀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因為實驗前已經做好準備,於是實驗有條不紊的進行,學生把紙橫樑折成不同的形狀,測試紙橫樑的抗彎曲能力,(就是看承載小鐵圈的數量)遇到問題共同討論,解決不了就請教,老師負責查指導答疑,這樣課堂氣氛活躍,討論熱烈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經過實驗,小組合作得出結論:紙橫樑經過變形後抗彎曲的能力增強了,從而得知薄材經過變形抗彎曲的能力就會增加。

總之,學習方式應以主動探索為主,同時要充分重視學生之間經驗的共享與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生的合作體驗可以使學生增強合作意識,主動進行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等現代社會所需的素質。課堂主動參與,師生間及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關係、學生間的差異、學生體驗成功的心情都能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為成員創設了一個能在活動中積極交流的機會,對於成員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在交往中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極大作用的。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討論、師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還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協作能力和思考表達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5

一個民族的興旺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一名國小科學教師,我深知上好科學課和開展好科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教學必須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的程式、自行得出結論規律,自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以下談談本人的一些反思和體會。

1、依據學生的好奇心,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要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從中獲得知識,對自然界的有些現象,學生經過親身探究才能產生認識,才能提出新解釋,新假設,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舉措。

親身探究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得到培養,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通過親身探究,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批評性思維以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養。

3、在探究活動中,建立合作的師生關係。

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學課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課堂上獨立的思考、想象、選擇,做出決定。課堂上應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活動。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當我們在互動過程中,達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處”時,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敢想、敢說、勇於創新。

4、創造條件,正確引導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

每一位科學課的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充套件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同時,教師還可將有關的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發現,以達到培養認識事物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上科學課時要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培養人才的搖籃。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6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 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國小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樣就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裡,只是具備了發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芽!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學反思《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後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以上幾點,只是本人的一點點粗淺體會,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國小科學課程的教學。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7

1.有效的科學教學取決於學習材料、科學裝置、視聽媒體以及教學技術的可以獲得與組織安排。有效的學習環境不僅要求有特定的探究題目和學習活動所需的專用裝置,而且要求有範圍廣泛的基礎科學材料。所以在教學中運用教具能調動學生的手、眼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建立鮮明的表象,然後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討論,師生的總結,學生的科學知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進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在課堂上運用了書中的彩圖;人體骨骼模型;人體肌肉的教學掛圖;人體肌肉的相關電教資料片;手臂活動模型等教學手段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同時使學生明確骨骼、肌肉和運動的關係,重點放在摸一摸和活動體驗上,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體常運動部位的肌肉。在課堂上讓學生做一些廣播體操的動作,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動作,如,彎曲手臂、提起腳跟、握緊拳頭,讓學生認識到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了人體的各種運動。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腰腹、臂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然後指引學生製作紙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動模型,使學生認識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顯得更直觀、更生動。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個肌肉和骨骼運動關係的整體認識,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8

今天是第二課了,要在第一課的基礎上搞明白沉浮究竟與什麼因素有關。聽起來像繞口令,其實在教材的一開始就把這兩課的關係理清楚了:“我們已經知道,同一種資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們的輕重、體積大小沒有關係。那麼不同資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他們的輕重、體積大小有關係嗎?”這段話不光總結了前面一課的主要內容,也提示了這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

教材中的第一區域性看起來似乎比較凌亂,實際上其中的一些問題的設計是要解開一個重要的實驗思想:控制變數。為什麼按輕重順序排列的七種物體,卻不能看出他們在水中沉浮的規律?外表上的按質量排序和其他一些隱含的變數,需要同學認真考慮才幹分辨清楚。所以這一環節一定要引導同學細細考慮。同學的理解有很多,回答也多種多樣。有的說“因為他們是不同的物體”,有的說“他們的形狀不同”,有的說“他們雖然重量排序了,可是大小沒排序”,還有的說“這些東西的質地不同”,也有的乾脆說“不知道”……

在這個問題的考慮上,很少有小朋友和以前接觸較多的對比實驗聯絡起來。雖然對對比實驗的操作已經比較熟練,可是當他們面對這個有兩個變數同時影響結果的實驗時,他們還是顯得無所適從。因此,這區域性的重點是要讓同學想到“可能是物體的輕重和體積大小都在影響物體的沉浮。”

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接下來的兩組實驗就順理成章了。一組是“體積相同,質量不同”,一組是“重量相同,體積不同”。我沒找到和教材上一樣的五個大小相同質量不同的球,而是在老的實驗盒中找了一組體積形狀一樣的鐵塊、鋁塊、塑料塊和木塊。同樣能說明問題,效果也不錯。從這個實驗中同學很容易知道了“體積相同的物體,重的物體容易沉;體積相同的物體,輕的物體容易浮。”(國小教育吧 另外一組實驗的資料更加難找。我想盡方法弄了兩個質量差不多的物體,可是隻有兩個也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於是就乾脆不用了。我舉了一個例子“一兩鐵和一兩棉花,哪個更重?”這個小兒科的問題,一下子被拆穿了,還引來他們鄙夷的目光:原來老師就是那麼兩下子啊!我又接著問:“一兩鐵和一兩泡沫,哪個更重?”因為說把棉花放在水裡,會有更加麻煩的事情出來,於是就改了個不吸水的泡沫。

“當然是一樣重了!”他們還是很清醒地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一兩鐵和一兩泡沫,哪個大,哪個小?“

毫不猶豫的回答:“鐵小,泡沫大。”( “那麼,一兩鐵和一兩泡沫放在水裡,哪個沉,哪個浮呢?”

“哈哈,當然是鐵沉下去,泡沫浮起來了啦!”又是嫌簡單了!

“那你們說,質量相同的物體,是大的容易沉呢,還是小的容易沉呢?”

話說到這裡了,他們也明白了:“小的容易沉。”

這下,我期望的答案也出來了: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大的物體容易浮。

在最後一區域性的實驗中,因為我們以前曾經展示過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所以小朋友們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對實驗過程的觀察,我還是要求他們要細緻認真。因為要瓶子沉下去,很簡單,要浮上來也很容易,可是要讓瓶子懸浮在水裡,是需要操作時注意的,也需要認真的觀察的。

在課堂的總結中,我問他們:“不同資料構成的物體,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他們紛紛說著,補充著:“跟物體的重量和體積大小都有關。”“重量相同,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體積相同,重的容易沉,輕的容易浮。”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9

在本課教學中力求體現課標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師是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學生的親密夥伴”,引領學生親歷探究骨骼、關節和肌肉作用的活動。

本節課對有關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知識探究採取了比較靈活的處理方法。在引導學生認識骨骼作用時,直接呈現了“骨架模型”,幫助學生了解骨骼的支撐保護作用,這一做法雖然直白,但能幫助學生降低對抽象事物的理解難度。

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對學生的思維引導要有啟發性,注重把握預設目標如期得到生成,使學生真正地學到科學知識、學會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知識。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0

教材分析

(一)背景和目標

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將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槓桿省力與不省力的規律。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螺絲刀擰螺釘、用鑷子夾東西,等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學生們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的教學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分析使用撬棍的過程,觀察撬棍工作的特點,從而認識槓桿類工具。

槓桿這類簡單機械可按省力情況分成三類: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省力槓桿的特點是: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費力槓桿的特點是: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不省力也不費力槓桿的特點是: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通過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資料的重要性,發展利用資料來說明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的科學認知能力有限,對於一些科學術語及在生活中的聯絡掌握比較少。另外,學生對於科學實驗的操作比較少。組織教學上學生整體素質較差。

教學目標

1.明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省力;反之槓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2.在槓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資料的能力。

3、激發對生活中槓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槓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深刻理解省力和費力槓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1

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孩子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在滿足孩子發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創設條件讓他們能直接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親歷活動中,區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引導學生認識材料之間的關係、分析物品的材料組成,這節課中,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方面:

1、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知識。

2、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

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科學探究不能走過場,只有保證學生充分探究的時間,才能讓他們真正認識到事物的特徵,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如果把“研究自己身邊的物品中有哪些是由兩種以上的材料構成的”的活動時間再放手些,讓學生在本節課中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這樣也許會讓學生更有收穫。

2、沒有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評價。

在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卻忽略了生生之間的交流。在給常見的材料進行分類、彙報時,如果加強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完善、評價,完善給常見的材料進行分類,並且讓學生及時參與評價,及時進行自我反思,這樣學生就能學會更加細緻、準確的進行觀察。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2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基礎教育──國小教育,上好科學課和開展好科學活動,無疑是實現這一任務的最好途徑。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教學必須讓全體學生參與以探究為目的的研究性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的程式、自行得出結論規律,自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積極、興奮活躍、穩定持久的狀態中參與教學,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以下談談本人在課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體會。

1、探究活動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依據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興奮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兒童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對學生的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問題要給予肯定和讚賞,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樹立自信心。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為創新的動力。

2、要讓學生通過親身探究,從中獲得知識,對自然界的有些現象,學生經過親身探究才能產生認識,才能提出新解釋,新假設,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舉措。親身探究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得到培養,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通過親身探究,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批評性思維以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養。

3、在探究活動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教學氛圍和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學課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課堂上獨立的思考、想象、選擇,做出決定。課堂上應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活動。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當我們在互動過程中,達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處”時,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敢想、敢說、勇於創新。

4、創造探究條件,正確引導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每一位科學課的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充套件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恆。。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同時,教師還可將有關的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發現,以達到培養認識事物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上科學課時要精心組織探究活動,在教師的引導和激發下,學生通過親身探究,他們的創造靈感被激發,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創造活動才會成為可能。教師才能進一步發揮課堂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搖籃。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3

《認識空氣》是三年級科學第五單元的起始課,通過觀察和實驗,幫助學生認識空氣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質,首先,從組織學生找空氣開始,幫助學生認識到空氣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空氣與水的相同點,並通過與水的對比,認識空氣的一些基本性質。在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聯絡生活實際緊密,並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舉一反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對空氣的認識逐漸加深。在教師引導下,注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觀念。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這樣有利於激發三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好學、善學,將他們對科學的好奇轉化為自覺的探究活動。

雖然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由於自己對科學學科的教學工作時間尚短,在教學中還是有許多不理想之處。學生初學科學課,教師在教學中給予一定的“扶”是必要的,可是,不易多“扶”。在這點上,我還需努力,適當的“扶”,逐漸達到放手,多給學生鍛鍊的機會,讓學生多做,多思,是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在不斷的學習中更突出,更明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反饋,注重評價,對學生在實驗觀察中的新發現沒有及時給予鼓勵,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探索、改進。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4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新標準不但要求學生能提出問題,更要展開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看學生是不是主動的,是不是親自探究得到的,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否面向全體學生。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激發出了學生更大的探究熱情,在課堂上時我設計了一個“解暗箱”的活動,事先,我在一個盒子中放進了沙子、小石塊、圖釘、海綿等物品,並將盒子用紙包起來。問學生:“你們知道這些盒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嗎?”學生都搖頭說不知道,這時,我抓住契機對學生說:“科學家從來沒有到過地球內部,他們卻瞭解到地球內部的情況,你們想不想當一回小科學家,採用各種方法推測一下這個暗箱裡裝的是什麼?但有一個要求不可拆開暗箱。”此時,教室裡沸騰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已經被我鼓舞起來了,然後我又讓學生說說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推測盒子裡的東西,同學們爭先恐後的發言,有的說掂輕重,有的說聽聲音、有的說聞味道,都非常有科學道理,望著學生們熱情的小臉,我一聲令下:“實驗開始!”孩子們有的摸、有的搖、有的聽、有的聞、還有的用水澆,甚至還有的用針在暗箱上扎小孔……。探究的熱情十分高漲,整個課堂個性飛揚。我覺得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是科學課的最大教育價值,作為教師必須呵護學生對科學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樂於參與,積極參與,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從中體會到什麼是科學。

其次本課教學我將巨集觀的地球濃縮排教室;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在學生眼前;把誰都沒法看清的地球內部構造剖開讓學生觀察、研究;把千萬年前的地形、地貌再現,把複雜的地殼運動,變得集中、具體和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至於本課的不足之處,就是學生在解暗箱時所用的方法過於單一,這和老師的準備工作也有很大關係,如果我給每組學生都準備好水盆以及磁鐵等,也許他們的方法會更多樣一些;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我也需要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免得他們沒有主心骨,在課堂上顯得有些散。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15

上課開始,我採用複習舊知的方法引入本課的重點,即:上節課我們根據生活經驗和平時的觀察,推想鐵在什麼條件下容易生鏽?課後你們是怎樣設計實驗探究的?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情境,並且產生了強烈的彙報、交流慾望。當教師對他們實驗的認真、觀察的仔細、表達的流暢表示讚賞時,可想而知他們會是多麼的高興;當他們從各小組的彙報交流中自己得出鐵在有水、有空氣的條件下容易生鏽時,那種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更是溢於言表。

由於學生實驗的侷限性,在驗證鐵在有水的條件下是否生鏽時,學生的發現是鐵在有水的條件下容易生鏽,這與實驗室裡正規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相反的,這其中的原因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件中的小資料去揭開這個困惑,遠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有價值。另外,除了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的鐵在有水、有空氣的條件下容易生鏽的結論外,還有一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原因,如“水中有鹽,鐵器表面粗糙等”,這些小資料的閱讀,意在讓他們學會對資訊進行處理、分析、從而提煉出有效資訊的能力。然後,教者抓住資料中“鐵生鏽後就會爛得更快”這一重要資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鐵生鏽有什麼危害?”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知道的並不多,於是我讓學生課前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進行查閱,瞭解了更多的鐵生鏽的危害。

鐵釘生鏽了教學反思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瞭解了鐵生鏽的危害,那麼應該怎樣防止鐵生鏽呢?這一問再次激發了學生探究的心理。知道了鐵生鏽的原因,學生很快就能想到要防止鐵生鏽就必須讓鐵與水、空氣隔絕。可以採用哪些辦法呢?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大都能想到擦去鐵器上的水,用油漆覆蓋等。為了深化認識,我再次設疑:既然這些防鏽辦法都是為了讓鐵與水、空氣隔絕,那麼為什麼不採用同一種防鏽辦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對學生的思維又是一個大考驗,學生只能憑藉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自己的猜想,究竟是什麼原因,又會勾起學生的好奇心。

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經歷了“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程式,不僅通過自主探究知道了鐵生鏽的原因,培養了動手能力;還能通過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瞭解了更多相關的資訊,提高了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分析資訊的能力。在以上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還注重引進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機制,靈活運用教師觀察、啟發式談話、等多種方法,通過學生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形式,瞭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並運用語言和體態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做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激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