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2.65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1

《鯨》是一篇精讀課文,許多老師都是採用串講分析法,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但課上學生缺乏思考。於是我嘗試在新的課改模式下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學生興趣高漲。小組合作探究時,個個努力;討論交流時,不時有思維的火花閃現。我覺得在這節課中,學生確實在個性化的探究中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

1。探究主題的確立與課本知識結合緊密。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我在第一環節“複習匯入,明確目標”中首先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合作探究的內容。

2、角色參與,體現個性學習價值。學生根據探究的主題自由組合成小組,教師指導各組成員分工協作。分工後,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與學習過程,體現了合作學習的理念。由於這種合作能充分體現每一個小組成員在合作中的價值,見證每一個成員對學習成果的貢獻,因而,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形成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團隊精神。

3、在國小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把課文理解、資訊處理、情感體驗作為重點,最終獲得研究方法和思考方法。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說明性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多種資源,把多種教法進行優化組合,貫穿於第二環節“領悟表達,積累運用”的教學中:

(1)、運用“自主學習”、“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把了解鯨的知識分成幾個部分,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研究。

(2)、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

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4、我認為不僅學生要努力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更應該努力成為研究者,努力突破對教材理解上的傳統思路,學習更多的知識,接觸更多的資訊資源,從而多角度地進行課程設計,為教學服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再進行彙報,通過這些環節讓學生了解鯨的生活習性,瞭解作者的說明方法。

5。記得葉聖陶有一句話:“課文無非只是一個例子,學生要憑藉這個例子能夠舉一反三。”這是一篇說明文,文章用了多種說明的方法,如何讓學生去感受說明的方法呢?在學完全文後,談談課文在介紹鯨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樣學習,學生對這些說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礎上,我在第三個環節“歸納總結,課外延伸”中給學生布置了個課後作業:根據課文和自己收集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內容,寫一篇短文

總之,像《鯨》這樣說明性的文章,在目前的國小語文教材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上好這種型別的課文,如何能更好的實施課改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學習學會運用恰當的方法在實踐中去習作,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地既能體現出語文的特點,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2

《鯨》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說明文,較之其他型別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前教師安排學生蒐集鯨的資料,通過圖片、文字等資訊,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有了一定的瞭解,然後石老師依次分析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並重點對說明方法進行了解析。總體上本節課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我認為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更要靈活教學,要讓學生更自由、更主動,更有興趣、更有創造性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而教師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3

《鯨》是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主要介紹的是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科學知識。文章的語言相對平淡,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根據教材特點及課程標準,本文任務重點是訓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體會課文不同的表達方法,並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練習中去。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該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經過精心的準備,我信心十足地上了《鯨》這篇課文。雖然教學環節是按我設計的一步步完成了,可是上完課之後,感覺還是漏洞百出,下面是上完課之後我的一些反思。

首先,這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說明文,因為說明文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關鍵的,但是我認為在整堂的學習中,我講的不夠生動,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教學說明文中,我還是沒有將說明方法有效地讓學生加以運用,課堂上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這個環節掌握的不好。

同時,在自主感悟時,學生的自我感悟也不是很到位,而且在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單一,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習效果不佳。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好的合作交流,我給學生通過分小組合作學習,瞭解鯨的生活習性,讓學生邊學邊找出文中的說明方法,然後各自彙報交流學習情況,但效果並不如我的想象,原因主要在於我自己沒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如何去學,如何交流學習感受,所以學生的分組學習也只是形式的聚集在一起,沒有多大意義。

然後,學生在彙報學習情況時,都基本知道文中使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這些說明方法,但只是表面的理解,並沒能真正體會文中使用這些說明方法的意義所在。還有些同學還把說明方法和寫作方法、修辭手法弄混淆了,雖然我及時糾正,但是以後在上說明的文章時,說明方法一定要讓學生好好理解。

最後,在整個課堂中,時間安排的不準確。特別是在“鯨的自述”中,由於時間的緊促,展開的也不是很到位。因為學生課外資料查詢的不夠,老師也沒有準備太多的課外關於鯨的知識來補充,顯得自述很侷限,不能透過課文,結合課外來書寫。

上完後課後,感覺到有些教學目標已落實了,如:學生已瞭解課文內容,也學會了幾種說明方法,但有些教學目標

卻沒有好好地落實到課堂中,在設計這一課時,我雖結合了單元導讀的要求(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並試著加以運用)和課後思考題來設計教案,但卻忽略了學習說明文章時,還要抓住課文的要點,把教學目標更好的落實到位。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感覺要學得還很多,以上教學後的反思也許還有疏漏,請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4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較之其他型別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大小、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很感興趣,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設計教學中的難點。在此,我設計了一個小故事,“一天,在太平洋地區舉行規模盛大的運動會,各式各樣的魚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峽,並順利通過了賽場大門,當鯨到達賽場門口時,卻被蝦將軍擋在了門外,鯨和蝦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蝦將軍說出了不準鯨參賽的理由,鯨覺得很有道理,便回去了。”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鯨是哺乳動物。

我不斷變換形式,讓學生把了解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式進行重構,轉化為新的言語,讓語言和知識在轉換的過程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例如,首先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閱鯨的相關資料,對鯨的各個方面有充分了解,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查的資料非常豐富,他們的資料已充分證明鯨是哺乳動物,很快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上課時,我讓他們進一步交流並用一句話把他們資料中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一句告訴給大家。孩子們的彙報面之廣已遠遠超出課文內容。有的孩子查到了鯨的不同種類,並通過圖片說明鬚鯨與虎鯨的區別。有的孩子查到了鯨的始祖,並對鯨的始祖的生活狀況展開討論??這篇課文很簡單,學生在讀一遍後,往往覺得他什麼都懂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時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式消解的乾乾淨淨。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在課堂上設計了很多生動的環節,比如看圖片,吸引住了學生。我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他的學習成果。如,同學們通過讀每一段,總結鯨的特點,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句子。鯨生活習性這一部分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當成鯨來介紹。可以畫出來,可以表演,可以談感受,在鯨吃食時,學生把鯨描繪的活靈活現,在鯨睡覺這一部分,學生的畫更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也使學生理解更透徹,體驗也更深。他們自主選擇正是他們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用新鮮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看與鯨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跳出課文的框框,這樣更激起學生保護鯨的慾望,讓學生談心理感受,學生的熱情極高。這裡的知識豐富多彩,學生眼界大開。學生看著、讀著,既獲得了新知識,又學到了新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整節課中,學生一點都不拘束,但靜下來一想,學生們卻收穫不少。不論在知識上、語言積累上,還是在技能上,他們都獲得了豐收。讓學生在這節課上既獲得了知識,又鍛鍊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但是,在備課時總是有一些猶豫,擔心上課的內容會不會少,所以時間的掌控上不到位,各環節之間的銜接因為沒有試講,所以有些生澀,後面的課有點倉促,今後這些問題應該避免再發生,讓課堂上呈現出更多的精彩之處。不過,通過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收穫是原來以為較枯燥的說明文也能讓孩子們樂學、願學,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就能讓各種型別的課文變得生動並容易學習。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5

在教學中我考慮到鯨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常見的東西,所以我運用了課件,讓學生不僅從書上,更從視覺上深深的體會到了鯨的各種特點和生活習性。果不其然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讓學生了解鯨的進化時,通過讓學生看鯨的進化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了解了鯨的進化過程。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在教,教學中我注重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在讓學生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來概括,這樣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領悟說明方法,在教學第一自然段理解鯨的“大”時,我將課文中的句子改成“很重”“很大”等模糊的概念,讓學生與原文對比,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瞭解鯨的特點。同時對於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也是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感知,而不是一味的灌輸。

在教學的中,我設計了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去找鯨是哺乳動物的理由,並且讓故事貫穿在教學中。教學“顎”:學生伸出舌頭,頂住上顎,“肺”字,上下通氣,呼吸順利。這樣的形象教學都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枯燥的說明文變得有趣。

在教學中,我還精心設計了過渡語,使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過渡非常自然,讓學生的思路也隨著老師的語言自然的轉換。同時,我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這樣的評價,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當然我也發現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善的。在課文的朗讀方面有待加強,學生讀的方式也很少,如果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讀,在讀中思考問題,在讀中領悟內容就更好。同時,在調控課堂氣氛方面也仍需要下功夫,教師不敢太放手讓學生去自學,讓學生說的有些少,教師語言有些多,課堂氣氛顯得不夠充分活躍。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6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型別的課文知識性較強,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針對課文的特徵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這一課的第一課時重點放在檢查課前獨學及學習第一自然段上。上完這堂課後的感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了讓學生既瞭解鯨的特點,又能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催化劑的作用,既可渲染課堂氣氛,優化課堂結構,更主要的是溝通語言文字和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絡,圖

文互補,增強直觀性形象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開課,我讓學生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鯨,如下圖:然後播放視訊《壯美的鯨》,學生看到翻騰的、跳躍的鯨,無不震撼和驚訝,既產生了學習本文的慾望,又產生了瞭解鯨的衝動,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通過非常清晰的圖片,如下圖:將大象與鯨、與人作比較,給學生以直觀印象,使學生掌握了鯨很大的特點。

二、重視情感情景的創設。

在課堂上,我極力用親切、平等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在學生髮言時,我要求其餘學生仔細傾聽,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辯或補充,對於講得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我面帶微笑,耐心傾聽,及時運用語言進行鼓勵。這樣,使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使每位學生在民主、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樂於、敢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三、重視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本節課中,我始終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空間,讓他們對子之間或是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尤其是在弄懂“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鯨?”和“作者是採用什麼方法介紹鯨的?”這兩個問題時,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整個過程,我只是一個主導者,沒有過多牽引,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

總的來說,本節課教學我努力貫徹新課標精神,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格局,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特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為還有兩點值得改進的地方:

一、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失妥當。

這節課,學生在學完第一自然段後,應該還有一個朗讀展示與分享,要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鯨的大,但是學生只是匆匆讀完了一遍就下課了,以至於後面的盤點收穫和檢測反饋也沒法完成。我反覆思考了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導學引領的第一題“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鯨的?”如果放在獨學環節進行,上課時只是檢測一下,那麼這個時間騰出來就可以解決盤點收穫和課後檢測反饋的問題了。

二、應充分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合作精神,發揮小組群體的互動功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在本節課中,如果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朗誦家、小畫家、演說家、表演家中的一個角色來彙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當朗誦家的讀出鯨的特點,當小畫家的畫出鯨的特點,當演說家的講解出鯨的特點,當表演家的表演出鯨的特點,然後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和其他學生當評委,與彙報同學交流,那麼就可以更加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4

《鯨》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經過精心的準備,我信心十足地上了《鯨》這篇課文。現將教後反思如下:

(一)反饋預習情況,匯入新課。

課前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平時較少接觸鯨,更要通過課前去收集相關材料,才能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也體現了大語文觀教學,把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課前我安排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充分地預習,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並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緊扣訓練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是為學生會學,教師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第一課時,讓學生交流了生字詞,瞭解了主要內容。然後根據學生的質疑提出中心問題:作者介紹了鯨的哪些方面?是怎樣介紹的?勾畫出相關詞句。最後在學生獨立讀文思考、勾畫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內的交流,充實自己的想法。

(三)展示自我,彙報交流: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學習寫法。

在這一課時,重點就是學生的展示和拓展提升。剛開始上課就先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因為這篇課文的每個自然段都各介紹了鯨的一個方面,相對來說比較獨立。所以我分配各組展示的任務時,按每個組展示一個自然段的內容,由組內選好的彙報員來講解,其他組員或其他同學都可以補充。因為有了充分的預習和自學,以及小組交流。所以,對段落的分析講解非常透徹。特別是對重點詞句抓的很準確。比如,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時,學生除了感知到鯨的形體特點:大、重、長之外,還能說出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內容介紹清楚的。教師對重點也進行了強調,學生講解的積極性高,聽的同學也認真補充糾錯,整個課堂屬於學生,而老師只是穿針引線的作用和強調、引導的作用。沒想到的是,這種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學、講的方式對稍顯枯燥的說明文也學得有滋有味。拓展提示的`環節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對這節課的學習。比如:談收穫,讀喜歡的句段,以鯨的自述介紹某類鯨的特點等。學生的熱情更是高漲,發言的同學爭先恐後。可以說學生們是百分百地投入在學習的課堂中。課後的拓展練習引導學生把這些寫作方法適當地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

雖然,這節課受到了市、縣教研領導的高度評價,但是課後我感到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對學生的激勵性語言的運用上,應再準確恰當些,這樣有利於學生以後對自己的表現有更好地把握。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7

一、開課。(設計說明: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鯨很大,也很壯美。)

1、在黑板上畫一幅鯨的簡筆畫。

2、播放視訊:壯美的鯨

二、質疑:看到翻騰的鯨,跳躍的鯨,你想了解它什麼呢?(設計說明: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資訊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分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

三、檢查獨學情況。(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主彙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並讓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1、對子之間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認讀PPT上的詞語:目前、上顎、哺乳、退化、垂直、經驗、判斷、胎生、壽命。

3、比較“顎、肺、肚、胎”的字形,正確書寫這幾個字,並把這幾個字寫在插圖中鯨的相應的部位上。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重點檢查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朗讀。

四、根據導學案的第一題,自主學習。(設計說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破重點。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

五、第一自然段每一句話都在寫鯨的大,你喜歡哪一句,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按導學引領2的要求自學。

六、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主學習的成果。(設計說明: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

七、全班交流。(設計說明:針對學生的彙報情況,教師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適時、適當的點撥,並結合課前蒐集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充套件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鯨的特點。)

八、通過朗讀來表現鯨的大: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全班展示讀。

九、盤點收穫:我們學習說明文,不僅要了解事物的特點,還要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寫作文時也要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作文中去。

國小課文鯨的教學反思8

《鯨》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鯨是哺乳動物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對於現在的國小生來說,他們其實已通過電視、網路、圖書等多種媒體對鯨有些瞭解,特別是對鯨的形體、種類、生活習性等方面已有初步的直觀感受。可以說學生對課文缺乏新奇感,再加上語言相對平淡,不足以吸引學生。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規範》的基本理念和本期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上完這堂課後的感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突破難點,感悟說明的方法,昇華學生的情感。

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催化劑的作用,既可渲染課堂氣氛,優化課堂結構,更主要的是溝通語言文字和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絡,圖文互補,增強直觀性形象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學第一自然段時,通過非常清晰的圖片,將大象與鯨、與人作比較,給學生對鯨很大的特點以更直觀印象。第二自然段視訊的使用,既使學生對鯨的進化過程有了生動直觀的認識,又使學生了解了動物進化的原因和進化過程的漫長,又通過圖片緊扣鯨的進化特點,說明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鯨驚心動魄的捕食過程和鯨在海里與其它動物生活的視訊呈現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它們就是精靈,它們就是海的靈魂,從而引發“我”喜歡鯨、喜歡海里動物的情感。

二、引導探究、小組合作,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準確精練。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我始終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本節課中,我在學習第一自然時以引導為主,通過“寫了什麼”、“怎麼寫的”讓學生明白“寫法”對“表達”的重要性,然後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通過“片斷”與原文比較,使這一認識得到進一步的加深,充分地讓學生感受作者面對科學的謹慎態度和表達上的語言文字的準確性。通過授學生以“漁”,在第三至七自然段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自主地“找、議、填、畫、論”就能認識不同鯨的生活習性特點,使學生對鯨是哺乳動物得到整體性的認識。

反思這節課,我的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失妥當,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應該放在第一時課時,這樣朗讀的交流就不會太過匆忙,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既能體會鯨的特點,又能再次感受語言文字表達的美。而學生最後的寫法運用也能得到更好的交流機會,充分地發揮課文在學生寫作上指導作用。

總之,本節課教學貫徹了新課標精神,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保守教學格局,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特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