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2.06W

《乘法分配律》是一節比較抽象的概念課,是學生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1

這兩天學習乘法分配律,孩子們的普遍感覺是比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應用起來難一些。作業中的錯誤也很多,主要錯在一下幾點:

1、78×(100+5)

=78×100+5…………這種錯誤在於學生沒有教好的理解

乘法分配律:括號外面的數要分別乘括號內的兩個數,再把兩個積相加。

2、85×99+85

=85×(99+85)…………這種錯誤的原因在於個別孩子

對式子中的資料理解不好,不明白加號後面的

85表示的是1個85,可以看成85×1。

3、104×25

=(100+4)×25

=104×25…………這種錯誤的原因在於有的孩子對乘法分配律的引用不熟練,變式之後又按照順序進行計算,回到了原式。

4、76×54+76×47-76

=76×(54+47)-76…………有這種做法的孩子屬於對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不夠靈活,當遇到部分積較多的時候,不能較好的應用分配律進行簡便算。

5、25×32×125

=(25×4)+(8×125)…………個別學生在做題時有一種慣性,學完乘法分配律之後,所有的題目都用分配律進行計算,不能靈活的選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綜合學生出現的錯誤之處,可見大部分孩子對運算律能夠較好的理解,只是在應用時不能夠靈活的應用。直接應用規律進行簡便算的能準確理解,而需要變式的題目則不能較好的應用,也有個別孩子因為理解不清而不會應用。根據學生的情況,我採用相應的措施,以便讓孩子們真正理解,靈活應用。

一、個別指導。

對分配律不理解的孩子,我進行個別的指導。具體是舉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孩子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在解題、比較的基礎上理解兩部分積表示的意義,理解括號外的數要分別乘括號內兩個數的道理,這樣藉助具體事例,形象的進行理解、概括,有助於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掌握。

二、對比練習。

針對有的孩子把分配律和結合律混淆的情況,我設計針對性的練習,讓孩子在練習中記性比較、分析,從而掌握。如:

25×3×17×4        25×3+17×25

比較兩個算式的不同之處,說說算是中分別有什麼運算,運用什麼運算律才能簡便計算,這樣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慢慢區分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不同,繼而再靈活應用規律進行計算。

三、針對練習。

針對學生不能靈活應用規律進行計算的問題,我設計針對性的練習,讓孩子在練習中說說自己的想法,比一比怎麼計算更加簡便,這樣在比較、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

如:125×48

因為剛學過乘法分配律,學生在計算125×48時,也應用分配律:125×40+125×8,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讓學生再想一想還有沒有其它簡便計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125×8×6,再比一比:哪種方法更簡便?這樣在比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時,一定要先觀察題目中各個數的特點,根據題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這樣才能保證計算的簡便與正確。

通過對孩子錯因的分析與相應的指導、練習,孩子們對乘法的運算律理解掌握也越來越好,作業的錯誤明顯減少。看來,只要我們善於分析、引導,只要我們對孩子有耐心、有信心,孩子們就一定能夠學會、學好!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本單元內容的難點,因為乘法分配律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上課時,我以輕鬆愉快的閒聊方式出示我們身邊最熟悉的教學資源,以教室地面引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兩種方法解決問題,得出算式:(8+6)×2=8×2+6×2,從上面的觀察與分析中,你能發現什麼規律?通過觀察算式,尋找規律。讓學生在討論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並作出一種猜測:是不是所有符合這種形式的兩個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時,我不是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舉例加以驗證。學生興趣濃厚,這裡既培養了學生的猜測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驗證猜測的能力。

這堂課由具體到抽象,大多需要學生體驗得來,上下來感覺很好,學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練習時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在學習時知道“分別”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實際運用中,還是出現了漏乘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在練習課時要加以改進。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和體驗中學習知識。乘法分配律在乘法的運算定律中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定律,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大致規律能理解,也能靈活運用,但是要求用語言來歸納或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規律,有部分學生就感到很為難了。感覺他們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課本中關於乘法分配律只有一個求跳繩根數的例題,但是練習中有關乘法分配律的運用卻靈活而多變,學生們應用起來有些不知所措,針對這種現狀,我把乘法分配律的運用進行了歸類,分別取個名字,讓學生能針對不同的題目能靈活應用。

乘法分配律大致上有這樣三類:

一、平均分配法。如:(125+50)*8=125*8+50*8.即125和50要進行平均分配,都要和8相乘。不能只把其中一個數字與8相乘,這樣不公平,稱不上是平均分配法,學生印象很深刻,開始還有部分學生只選擇一個數與8相乘,歸納方法後學生都能正確應用了。

二、提取公因數法。如:25*40+25*60=25*(40+60)解題關鍵:找準兩個乘法式子中公有的因數,提取出公因數後,剩下的另一個數字該相加還是該相減,看符號就能確定了。

三、拆分法。如:102*45=(100+2)*45=100*45+2*45這類題的關鍵在於觀察那個數字最接近整百數,將它拆分成整百數加一個數或者整百數減去一個數,再應用乘法的分配率進行簡算。有了歸類,學生再見到題目就能依據數字或運算子號的特徵熟練進行乘法分配律的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