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3篇

文思屋 人氣:2.15W

教學反思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物件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下面是關於《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3篇

篇一: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

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的歡樂場面。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進行教學,貫徹了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通過學生的自讀、感悟,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由於潑水節離我們小朋友的生活比較遙遠,比較陌生,因此,如果僅靠朗讀來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就沒有深刻的感性認識。基於這點,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的錄影片段給小朋友看,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篇二:《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了《歡樂的潑水節》。這篇課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 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

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詳寫了人們互相潑水的情景及其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寫人們唱歌、跳舞、賽龍舟、放煙火直到深夜。

在教學的開始,我用“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潑水節的歡樂呢?”這樣一個問題統領全文,引導學生自由地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有關句子,再反覆朗讀,仔細體味文字中透出的歡樂感覺。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感受的時間後,再作詳細交流。學生在整個自讀感受和交流的過程中還是比較主動積極的,並已經形成了一定讀書和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潑水的歡樂場面。在交流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重點句段,並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怎樣突出文章的重點,讓學生真正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到潑水時的歡樂呢?我先利用起書中的插圖,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將課文內容與插圖融合起來,在學生自己腦中形成更詳細、更具體、更生動的畫面,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想象得到傣族人民潑水時的快樂心情,然後指導他們練習朗讀。但緊緊是這樣還不夠的,我又引導學生找出人們潑水的方式,即表示動作的詞,讓學生們模仿著演一演,學生或“灌”或“潑”,課堂上一下子熱鬧起來,如果剛才學生只是很努力地想象到人們的快樂,那現在他們已經是親身經歷和體驗了那種歡樂了,這時引導學生再一次朗讀這句話,效果明顯好了很多。就這樣,從“看”到“想”再到“品”,將離學生生活比較遙遠、比較陌生的生活場景搬到了課堂中,順利地完成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但是,課堂還存在很多遺憾之處,需以後不斷努力改進。如:

1、在文章重點部分的教學時還可以再深入地進行探究學習,教師還可以作更深入更廣泛的引導

2、由於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語文功底還比較薄弱,教師的引導顯得有些鬆散,不夠緊湊,沒能“趁熱打鐵”,將課堂中的“歡樂”推向高潮。

3、整個教學的層次還可以更明朗些。

4、朗讀的方式比較單一,大多都是齊讀、分男女生讀、分小組讀,可多一些範讀、學生個別讀等形式。

篇三:《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神話傳說和視訊欣賞幫助我引領學生走進並走近歡樂的潑水節

這篇課文介紹了西雙版納傣族人的一項重大節日——潑水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緊扣“歡樂”,從傣族人的動作、準備清水的講究、潑水時的場景讓學生來感受這是歡樂的潑水節。由於學生對潑水節不是很瞭解,在讀完課題後,我就立即講了一個關於潑水節來歷的神話故事。所有學生,甚至是剛剛才做過小動作的學生也不由自主地收回了心,凝神傾聽著。當講到大力士怎樣把可惡的收稅人打死,學生們特別是男生更來了勁。看到他們興致勃勃的小臉蛋,我決定“放第二把火”,讓他們觀看潑水節時候的視訊,這時學生們不僅對潑水節的來歷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對潑水的場面也有了可想象的畫面扶持。我讓學生們找哪些詞語可看出這是一次“歡樂的潑水節”?學生們紛紛舉手:迎來、早已……當說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時我靈機一動,隨機問:同學們,假如我們這個教室就是潑水節的現場,我們小朋友也在參加這次的潑水節,你會把水潑向誰?這個問題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開始範圍還很小,說潑給班裡的同學、老師、親人,祝他們吉祥如意。後來範圍越說越大,說潑給全校師生,我們祖國,還有說潑給全世界,讓世界不再有戰爭,讓世界上充滿和平,讓人類吉祥如意。是呀,這只是一句句稚嫩的語言,卻傳遞給我這樣一種感動:孩子,真的是美好的,他們樂觀、積極、向上、和平,他們是播撒愛的天使。這堂課在這樣融融的氣氛中結束了,帶給我的是許多意料之外的東西,值得珍惜!

《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

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的歡樂場面。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進行教學,貫徹了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通過學生的自讀、感悟,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由於潑水節離我們小朋友的生活比較遙遠,比較陌生,因此,如果僅靠朗讀來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就沒有深刻的感性認識。基於這點,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的錄影片段給小朋友看,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這一點是最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