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優質國小作文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2.75W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用的表達方式寫作。”總目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寫作首先要考慮學生的情感態度的投入,即“表述自己的意思”。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優質國小作文教學反思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優質國小作文教學反思

優質國小作文教學反思 篇1

多媒體條件下為我們作文教學開闢了嶄新的天地,帶來了作文教學模式的變革。但在教學探索的過程中,我覺得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去研究思考。

(一)教學程序和效果如何監控。

網路是一個浩瀚無邊的資訊海洋,學生一旦進入多媒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控制。而課堂教學是不允許漫無邊際。所以,必須採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實施監控,如遮蔽網際網路,只允許學生在學校作文專題網上活動。當然,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寫作目標完成的情況進行監控。學生上網前,教師要給學生交待清楚目標任務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務的時間限制,任務完成了的同學可以瀏覽其它相關網站的資訊。

(二)師生資訊素養的如何提高。

在網路作文教學過程中,建設作文專題學習網站,需要教師蒐集、處理、整合來自各方面的資訊資源,並要和資訊科技教師一道設計、製作專題網站;學生線上選材、線上構思、線上表達和線上評改時,都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瀏覽網頁,用計算機錄入,要通過網路交流意見等,都必須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和網路操作的技術。因此,師生都有待進一步提高資訊科技素養。

(三)班級人數如何控制。

多媒體條件下下作文教學只適合小班化教學,超級大班必定會影響學習效果。因為學生線上選材、線上構思、線上表達和線上評改都需要教師的個別指導。像我們班人太多,自己也深感力不從心,加上眾多的人從同一專題學習網站上瀏覽資訊,也會影響速度。

(四)學生的網路道德如何教育。

網路空間是一個十分自由的交流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傳送資訊,也有極少數同學有意向網上釋出擾亂性的惡意資訊,甚至還有同學上了網際網路瀏覽一些不健康的資訊,這都需要教師給學生講清道理,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來促進自己的發展,通過誘導、說服教育,來提高學生網路道德素養。

優質國小作文教學反思 篇2

作文教學歷來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國小生作文教學反思。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作文教學的難點其實在於學生無素材寫。無素材可寫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把作文教學植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在兩千年前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不觀於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於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於海上,何以知風波之患”。孔子的話形象生動地闡明瞭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知識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生活是作文創作的源頭活水。作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

一、作文教學要源於生活

“源於生活”是新課程的一大特點。貼近生活,讓語文教學生活化,是重塑語文教學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具生命個性的教學層面,是具有個性的學習主體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放飛情感,表明態度,實踐人生價值的體現。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基於這一理念,我認為,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敢於表達的能力,要解除羈絆於學生作文情感的條條框框,為學生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學生讓學生在開放中放膽作文,弘揚人性,放飛情感,寫真實的生活,述生動的情感。

二、讓生活成為習作的源頭活水

生活,永遠是作文創作的源頭活水。在日常生活中聽、說、讀的活動總陪伴我們左右。我認為引導學生“多讀、多聽、多想、多說、多記”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生活化,就是強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關注生活,擴大資訊接受量,讓源頭活水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學習作文、應用作文。“生活處處皆作文”,報刊雜誌要看,廣播電視要聽,中外名著要讀,名勝古蹟要賞,山川河流要遊。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從看電視廣告到看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讀、多聽、多說、勤寫生活隨筆”,努力把習作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充套件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廣闊,習作就有多廣闊。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會,在這其中學生品嚐了成長過程中的苦樂酸甜,也體味到了親情的可貴。然而,許多學生認為每天都和父母接觸,實在沒有什麼讓人激動的事情。在這時,教師要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去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讓學生動情的東西。如讓學生回家參加家務勞動,學習勞動技能,和父母一起體會勞動的甘苦;父母節日或生日的時候,給父母送上自己親自做的禮物等等。體驗親情,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讓學生和父母每週談一次心,把成長的困惑告訴家長,把成長的成果和家長一起分享。學生在與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親情,也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礎,同時也積累豐富的習作材料。有了豐富的習作材料,學生將必克服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難題。

三、讓語文教學生活化

作文是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語文是否學的好、學的紮實,是作文成敗的前提。“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把語文教學植根於生活的土壤中,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學好語文。四五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高了,並學會了做讀書筆記。在每節課的組織教學時間裡,我指名一、二位學生將課外書中抄錄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給大家聽。。一方面,更多的學生主動去閱讀課外書,另一方面,寫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目的在於拓寬學生的視野,做生活的有心人,併為寫作提供素材。漸漸的,學生在生活中養成了會聽、會想、會說的習慣,作文指導《國小生作文教學反思》。充分利用班級舉行的各種活動學習語文。如班委選舉,上臺作競選演說;運動賽場,小記者在行動;新年到了,讓學生寫《我設計的聯歡會》……班級的這些活動“語文化”,真可謂一舉多得:學生既是在實踐語文,又是在搞班級建設;教師既是在進行語文用法訓練,又是在進行班級教育。每月學生獨自出一份手抄報。由於學生平時能留心班級生活中的閃光點,一篇篇感情真摯,內容鮮活的文章,由此誕生了。對學生而言,這些手抄報是他們國小時代的成長紀念冊;對老師來說,則是班級生活與語文素養和諧統一的結晶。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和參照吧,同時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去關注生活,獲得各色人生經驗,品味各色別樣人生,書寫心中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