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1.83W

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一】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一詞為線索,引導學生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憑藉著什麼而聞名於世呢?學生一時語塞,引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的設計上,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為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我做了一個實驗,拿一張卡紙和一本字典讓學生掂一掂它們各自的重量,問學生: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一個比較重,另一個比較輕。我又問:你認為較輕的紙能不能撐起這本較重的書呢?學生答:不能。於是我做了個試驗,用一張紙做成橋面,橋面平直時,紙無法撐住書;橋面呈拱形時,紙則可穩穩地將較重的書撐起。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狀態承受的力大,趙州橋共有五個拱形,使得趙州橋更為堅固。這個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1300多年來,趙州橋經歷了風風雨雨,其中曾經歷過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戰爭,但至今,它依然穩穩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

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表演課文中講的龍的姿態,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如:我讓學生上臺表演“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的情景,學生對於“抵著”和“回首遙望”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在讓學生在腦海裡再現了欄板上兩條龍的動態表現,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但憑著想象學生還是很難體會到欄板上的圖案精美絕倫,我想如果有課件和圖片讓學生親眼目睹一下,那就更好了。特別是我在進一步追問學生“你覺得欄板上的龍還有哪些姿態?”時,學生雖然興趣盎然,但是因為學生對這種事物的積累較少,確實是不能把欄板上的圖案說精美的。同時,我想還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3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年代雖已久遠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學生在理解圖案精美時,體會會更深。

我想教學設計時還可以直接採用讓學生來當導遊的形式貫穿全文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到課文中去獲得資訊,自己去學習、領悟其中的.特點和優點。在自己質疑、思考的基礎上,老師適時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圖片,讓學生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展示出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讓學生在當導遊介紹的時候能更好的找出趙州橋的三個特點和設計的優點。但這樣的教學就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課堂的設計上要頗費一番心思,而且這樣一來對老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高了。這就勢必要求老師不斷給自己充電,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老師,來適應如今的課堂。

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二】

《趙州橋》主要講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是中國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設計上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教學難點:通過想象趙州橋欄板上雕刻的圖案,體會趙州橋的美觀。這節課我圍繞著趙州橋的堅固、美觀為主線,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主要做法如下:

一、投石問路,縱觀全篇

趙州橋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你能從文中找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它嗎?

二、投影演示,體會堅固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

為什麼要建造一座石拱橋就和石拱橋的自身特點緊密相關。出示趙州橋橋長圖片的演示,由橋長的相關數字聯絡材質將學引入到設計的理解。

三、操作實踐,體會創舉

趙州橋是中國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在建築形式上,趙州橋在石拱橋的基礎上,它的兩邊還各有2個小的橋洞,這樣的設計有它的獨特之處。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石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為了讓學生更易於理解,特別在幻燈片中製作了相關的投影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水流的增大和水流的走向,讓學生明白,當水流小時,水流通過大的石洞,當水流大時,水不僅可以從大橋洞通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通過,對洪水進行分流。在演示過程中,學生明確了這種設計的獨特之處,從而感受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他們用他們的智慧和血汗才建造了這樣一座聞名中外的趙州橋。讓學生理解“創舉”,是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做過的,感受創舉,通過教師講述,讓學生懂得課外知識,“這座橋建於隋開皇大業年間,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歷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仍然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讓學生感受趙州橋的堅固,經歷8次地震還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可見趙州橋的堅固,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國建橋史上的創舉。

四、抓重點詞,體會美觀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在主力美觀時。我採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問題:1、這個自然段描寫了橋的什麼?2、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的?用“——”標出表示樣子的詞語。通過讀書,讓學生抓住三種龍的獨特之處,“相互纏繞,回首遙望,雙龍戲珠”通過重點詞語想象他們的樣子,從而體會雕刻的圖案是那麼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多姿多彩。從而引出“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的一樣。”再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真的圖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接著,朗讀課文,帶著想象去體會趙州橋的欄杆上那些精美的圖案。期間穿插讓學生同桌相互“纏繞”、“回首”、“戲珠”的動作體會,學生參與熱情高。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閱讀是現在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課堂結構還應更加緊湊,教師的個人基本功還要加強。沒有收集好關於趙州橋在建造時的一些書面資料。如果課前對相關資料有更加充分的瞭解,在引導和詮釋時,我就能更好的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了。

以上就是我對《趙州橋》一課的課後反思,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國小三年級課文《趙州橋》教學反思【三】

《趙州橋》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而且美觀”這句過渡句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從哪看出趙州橋雄偉,從哪看出堅固?又從哪看出它美觀?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

分析趙州橋的堅固時,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為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我做了個試驗,用一張紙做成橋面,兩岸用詞典代替,橋面平直時,紙無法撐住書;橋面呈拱形時,紙則可穩穩地將較重的書撐起。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狀態承受的力大,趙州橋共有五個拱形,使得趙州橋更為堅固。這個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1300多年來,趙州橋曾經歷過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戰爭,但至今,它依然穩穩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引導學生體會趙州橋的的美觀時,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然後出示了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讀的形式多樣,先引讀,然後比賽朗讀,最後背誦。

通過分析,學生明白了趙州橋的確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