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文思屋 人氣:2.01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

(一)擺正教和學的關係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學也一樣。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種種矛盾,是搞好教學的關鍵。在教學過程的一系列矛盾中,首當其衝的是教和學的矛盾。教和學這對矛盾處理得如何,往往以學生學得是否積極、是否主動為重要標誌。

假如我們把教學過程理解成“給予“的過程,採用灌輸的方法,這不僅使學生學得被動,就是對教師來說,也不能稱之為發揮了主導的作用。

教學也是一種傳遞,是精神產品的傳遞。它與物質產品的傳遞是不同的。物質產品的傳遞具有給予的性質,即你給我就得,不給就不得,多給就多得,少給就少得。作為傳遞精神產品的教學,卻不一定是教師一講學生就懂,教師不講學生就不懂,教師少講學生少懂,教師多講學生就多懂。所以,教學並不是給予。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教學呢?我認為教學應當是在教師指引下學生的獲取。

是給予還是獲取,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教學思想,也必然導致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例如,教學“體積”這個概念,不僅要使學生掌握體積概念及體積的求法,還要注意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顯然“預備齊”背誦和發展空間觀念毫無聯絡。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我教這個概念時,是從觀察實驗開始的。一上課,我就把兩隻一模一樣的玻璃杯放在講臺桌上。然後分別往兩隻杯子裡倒水。正當學生感到莫名其妙的時候,我說:“誰能告訴我哪隻杯子裡的水多,哪隻杯子裡的水少?”學生更認真地觀察了,但他們看不出差別,只好猶猶豫豫地說:“兩隻杯子裡的水好像一樣多。”我立即肯定他們觀察得細緻,並說:“我倒的水就是同樣多。”

然後,我拿出一個東西放在一隻杯子裡,問學生們看到了什麼。他們說:“看到老師把一個東西放進了這隻杯子裡。”我又問:“好好看一看,你們還發現什麼?”學生認真觀察後說:“您把東西放進杯子後,這隻杯子的水平面就升高了。”我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學生馬上回答:“您放進去的東西是要佔地方的,就把水擠上來了。”

我又拿出一個東西,把它放進另一隻杯子裡。問學生:“這回你們又看到什麼了呢?”學生說:“看到您把一個東西放進了另一隻杯子裡,這隻杯子的水平面也升高了,而且比第一隻的水平面升得還高。”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他們果斷地回答:“肯定後放進去的東西個兒大。”

通過觀察和實驗,學生對物體要佔據空間,所佔據的空間還有大小的差別等,已有了感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明確什麼叫體積,我確實感到學生的空間觀念,又一次得到了發展。這比起簡單敘述什麼叫體積和背誦幾遍定義就好得多了。

要擺正教和學的關係,首先就要改變“給予”的思想,需要確立的是引導學生“獲取”的思想。

1.引導學生獲取,就要培養學生的獲取意識。

不少老師對我講,說我上課的時候,學生總是精神集中,思維活躍,興趣盎然。說實在話,我最害怕的就是學生在上課時死氣沉沉,沉默寡言,無動於衷。我把課堂氣氛,看作是課堂教學的溫度計。活躍是獲取意識強烈的表現,而呆板又往往是被動參與的標誌。因此,在長年的教學中,我形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不論哪堂課,我都要反覆研究如何開場,其目的是為了創造出一個最佳的教學時機,點燃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例如,迴圈小數,是學習小數除法這一單元臨近結束時引進的一個概念。教學時,我先出了三道題讓學生來計算。學生一看都是除法題,自然也就感到非常簡單。第一題是,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學生計算起來當然沒有問題;第二題,雖然不能整除,但是可以除盡,學生剛剛學過,也感到容易;第三題卻一反常態,無論怎樣計算,也得不出一個精確的商。

水平高的學生,首先遇到了這個問題。他們中有的人問我:“第三題是不是出錯了?”我也就裝作很認真的樣子,看看教案,再看看黑板,很客氣地對他說:“我沒有出錯,請看看是不是你抄錯了?”他們只好又投入到計算之中。

中等水平的學生,也被第三題難住了。他們問我:“第三題得計算到哪輩子?”我指著計算速度慢的學生說:“你看他多麼認真,遇到問題彆著急。”

水平最低的學生,面對第三題也計算不下去了,他們說:“這道題我不會。”

好了,最佳的教學時機出現了。學了多年的除法,居然還有處理不了的問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何去解決?這種想學、要學的心理,也就是獲取的意識。他們有了需要,也就有了興趣,有了動力。這是上好任何一節課都不可缺少的。

2.引導學生獲取,還要創造有利於獲取的具體條件。

學生有了求知的慾望,儘管十分重要,但畢竟是僅僅有了學習的動力,還不等於發現了規律,獲取了真理。要引導學生獲取,還必須創造有利於學生獲取的具體條件。

我所說的條件,主要是指有利於學生的認識,由感性階段上升為理性階段。不論是從現象到本質,也不論是從個別到一般,認識上的昇華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為學生創造出這些條件,就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任務。

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一方面,我考慮到要排除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的干擾;另一方面,我還考慮到其特徵要易於學生髮現。

首先,我要求學生隨便說出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

學生說:“9就能被3整除。”

我說:“對極了。誰能再說一個大點的,也能被3整除的數。”

學生又說:“27能被3整除。”

我先肯定他回答的正確,然後又要求:“誰能再說一個大點的,譬如說個三位數。”

學生回答的速度慢下來了,他們需要思考。過了一會兒,他們說:“123也能被3整除。”

我說:“好極了,123這個三位數確實能被3整除。”

同時我還把這個數板書在黑板上。

接著我又說:“不過我有點不滿意,就這麼個數似乎想的時間太長了。”

學生有點委屈,因為這不是運用口訣,可以脫口而出的。

不過我故意不去理會他們的情緒,而是指著黑板上的“123”說:“看著你們說的這個數,我一口氣可以說出好幾個,能被3整除的三位數。”

學生的表情是驚奇的。

我說:“132,213,231,312,321這些數,都能被3整除。”

學生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我,我把這些數板書出來,讓他們計算一下。

他們一計算,立刻驚喜了,並大聲問我:“這是怎麼回事呀?”

我說:“這太簡單了。我說516能被3整除。”同時把這個數板書出來,接著說:“看著這個數,你們也能一口氣說出好幾個數來。”

因為這是照貓畫虎,學生自然會說:“561,156,165,651,615。”

我把這些數也板書出來,並問學生:“你們說的這些數,也都能被3整除,你們信嗎?”

學生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這種把握。

我又讓他們計算一下,證明這些數都能被3整除,他們興奮極了。

過了一會兒,我問他們:“這是為什麼?”他們沉思著。

我指著黑板上的兩組數,讓他們觀察一下,各有什麼特點。

他們發現,每一組裡的數,都是由三個同樣的數字組成的,不管怎樣變化,這三個數字始終不變。

我又問:“組成這些數的數字不變,僅僅是數字在排列上有變化。那你們還能進一步發現有什麼特點?”

學生們想了一下,他們真的發現了這些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的和,不會變。

我又引導他們去計算一下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

計算的結果一組是6,另一組是12。有的學生高興得一下子站起來了,他們已經發現其中的奧妙了。

我又回到他們原來說過的27,有的學生不等發問,就說:“72也能被3整除。”

我問他們:“這是為什麼?”

他們說:“7加2,2加7,全是9。”

結論得出來了,他們沉浸在靠自己取得成功的歡樂之中。

(二)處理好過程和結果的關係

毛主席早就指出,要實行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我認為是啟發,還是注入,關鍵就在於處理好過程和結果的關係。

所謂過程,也就是操作的過程,觀察的過程,比較的過程,分析的過程,綜合的過程等。所謂結果,主要是指抽象、概括出的結論。

過程和結果之間的關係,首先是“結果”以“過程”為基礎,其次是“過程”以“結果”為目的。它們之間應當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認識上的自然昇華。

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比較普遍地存在著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傾向。在作業的批改中也反映出這種傾向,注重的也是結果,對於思路、策略往往重視不足。

我曾做過一次調查,讓一年級的學生計算4+3這道題,他們幾乎都做對了。我又把他們找來,一個一個地詢問,由他們說出是怎樣想,才得出7的。

分析學生的回答,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最好的是概念水平。他們以數的組成為基礎,說:“4和3可以組成7。所以4加3等於7。”

其次是表象水平。他們以吃蘋果吃糖等為例,進行思考。譬如說:“上午我吃了4塊糖,下午我吃了3塊糖,一天就吃了7塊。”

再有是半直觀水平。他們伸出一隻手的手指頭,然後就說出5、6、7,這樣數出結果。

最後一種是全直觀水平。兩隻手都伸出來,一隻手伸出4個手指頭,另一隻手伸出3個手指頭,從頭數到尾,總算也得出了7。

這項調查,生動地說明,質量的含義應當是,採用最佳策略,獲得正確結果。顯然,忽視過程,忽視策略,決不是正確的態度。

為了處理好過程和結果的關係,在教學求最大公約數時,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步,先把一個數分解質因數,然後要求學生根據這個分解質因數的式子,說出這個數中除去1以外的全部約數。

例如,12=223。

學生能夠說出12的約數除去1以外,還有2、3、4、6、12。

第二步,再把另一個數分解質因數,然後仍然要求學生根據這個分解質因數的式子,說出這個數中除去1以外的全部約數。

例如,18=233。

學生能夠說出18的約數除去1以外,還有2、3、6、9、18。

第三步,把兩個式子中公有的質因數2圈起來。

然後問學生:“12有質因數2,18也有質因數2,這說明什麼?”

學生指出:“這說明12和18都有公約數2。”

我再把12和18公有的質因數3圈起來。

然後問學生:“12還有質因數3,18也還有質因數3,這又能說明什麼?”

學生回答:“這說明12和18還有公約數3和公約數6。”

我又問:“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是幾?”

學生回答是6。

我又引導他們觀察,這個6是怎麼得到的,結果學生髮現,它是全部公有質因數的積。

(三)處理好知識和能力的關係

人的認識總是要經歷兩次轉化的,毛主席把它稱之為兩次飛躍。第一次,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第二次,是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轉化。一些數學教師對於認識上的第一次轉化,是比較重視的,但對於第二次轉化的重視程度有時顯得不夠。

對於數學教學來說,實現認識上的第二次轉化,主要是通過練習。老師們天天佈置作業,怎麼還能說重視不夠呢?實現第二次轉化主要靠練習,但練習不一定就能實現第二次轉化。這要看我們練什麼,怎麼練。假如模仿性太強,假如大有“請你照我這樣做”的味道,就是練的再多,也不一定有多麼大的意義。

我認為,為了促成認識上第二次轉化的練習,應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不超綱,不超教材,即運用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完全可以解決。第二是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學生獨立思考。

例如,有一次我把一個土豆帶進了課堂,請學生計算一下它的體積。

起初,學生們都愣住了,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老師沒教過求這樣物體的計算公式,有的說就是有公式也不成,因為這個土豆的形狀太不規則了。

我承認沒有什麼直接的辦法,但仍堅持由學生開動腦筋。

過了一會兒,有個學生髮言了。他說:“您把這個土豆讓我帶回家,我把它蒸一下,它就變軟了。這樣我就可以拍一拍,擠一擠,使它成為長方體。這樣就能計算了。”

我指出他的想法很有意義,這是改變物體形狀而不改變物體的體積。

又過了一會兒,有個學生又站起來了。他說:“您給我一個天平,我先來稱一稱這個土豆的重量。然後我在土豆上切下1立方厘米這麼一小塊,也去稱一稱它的重量。我想這個土豆的重量是這一小塊重量的多少倍,這個土豆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的多少倍。”

我說:“你是根據同一種物質,它的體積與重量成正比例來解決問題的。我相信,以後學習比和比例時,你會更出色。”

第三個學生又發言了:“您給我一個容器,譬如是個圓柱體形狀的。我先量一下它的底面直徑,這樣我就能算出它的底面積。然後就往裡面倒水,再量一量水的深度,就能算出水的體積。把土豆放進水中,再量一量現在水的深度,又能算出一個體積來。兩次體積的差,就是土豆的體積。”

這節課上得特別活躍,不少基礎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訓練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還有一次,我問學生:“你們都有尺子嗎?”學生一邊舉起手中的尺子,一邊說:“這不是尺子嗎?”

我又問:“你們知道尺子有什麼用嗎?”

學生說:“尺子可以度量物體的長短。”

我立即拿出一張紙,把它交給了一個學生,請他量一量這張紙有多長。他很快就量好了。

我又對他說:“請你再量一量這張紙有多寬。”他又很快量好了。

我還對他說:“請你再量一量這張紙有多厚。”

他兩隻眼瞪著我,說:“這麼薄的紙怎麼量呀?”

我說:“尺子的功能是可以度量物體的長短,但當它們太短太短的時候,我們就無法知道長度了。你們說對嗎?”

學生不同意我的說法,但一時又沒有什麼理由來說服我。熱烈的小組討論便開始了。

終於有個學生髮言了:“用尺子量一張紙的厚度實在是太難了,要是量一疊紙就好辦了。”

我立即讓他停下來,指著另一個學生問:“剛才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你聽明白了嗎?”這個學生點點頭,對我說:“我聽明白了。假如我們去量100張紙的厚度,然後再把小數點向左移兩位,那一張紙的厚度不就得到了嗎。”

我又叫起第三個人:“他們倆說的有道理嗎?”這個學生對我說:“有道理。他們是根據歸一的方法來說的。”

我又和大家一起研究為什麼說這是歸一的思路。學生髮言是很踴躍的。

上完這節課,學生對於“歸一”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再也不是停留在只能根據例題,解答幾道有關拖拉機耕地的題目這樣的水平了。

教學中應當處理好的關係還有許多,就是在不斷地擺正這些關係中,教學才得以發展的。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2

實踐活動課以鞏固、應用、拓展數學知識為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遊戲的形式,在玩中學、玩中悟,體會到數學的奇妙和有趣。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在實際體驗中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也就是說當學生有積極的態度和情感時,才能使大腦的活動得到促進,使各種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啟用,興趣是思維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依據實際情況用遊戲形式將教材提供的內容活動化,如投圈記錄、走迷官等,使學生個體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中,切身感受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體會做數學的快樂。

2.嘗試嶄新的教學組織形式。

就目前國小數學教學現狀來說,要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不但要從觀念和方法上進行變革,還需要組織形式上的創新,實現教學形式上的多樣化。

A、離開課桌,走出教室。

在本節課中,我根據內容的需要,讓學生離開課桌,走進教師為他們設計的遊戲活動中,把學習內容與遊戲緊密聯絡,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為學生的探索學習和技能訓練創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

B、多人上課,共同輔導。班級授課的缺點有樣一個缺點:過分強調整齊劃一和集體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為了改進這一缺點,本課分組活動時,一位老師負責一組同學的指導工作,嘗試著多位老師一起管理和指導,以提高活動的效率。

3.把握靈活的教學內容要求。

教師在把握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處理了教材,把序數、計算、統計等學習內容融於各項活動之中,在統計上要求學生自己或他人幫助能記,會看懂誰幾個;在走迷宮中初步感受到同一問題有多種不同的答案,同時指導學生要有序地思考一些問題。由於要求簡單,把教學任務融於數學活動中,既能完成教學用書上所有的教學要求,又能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滲透數學思想。

4.感受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

本節活動課涉及的內容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10以內數的基數、序數含義,數的組成、比較大小;10以內數的加減法;簡單的統計思想等等。儘管教材中將上述內容安排在一個一個具體的遊戲中,但由於篇幅的限制,許多創意不可能都寫進教材。根據本節活動的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徵,採用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各項實踐活動,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如回答問題的提問方式、做走迷宮遊戲、投圈統計等。強調學生參與現實、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數學意識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這節課中,所設計的各項活動,均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提供了平臺,為學生的相互交流、表現自我創造了機會,使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3

一個班上總有幾個讓老師特別操心的“孩子”,我的班上也是如此。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對於這種現象我沒有過多的在意,對於他們的嚴重違紀行為我也只是說幾句,總感覺自己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恰當,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有時候把我氣急了也就是小小的懲罰他們幾下就算罷了,還怕處理重了影響學生情緒。對於非正式群體就更沒辦法了,感覺他們基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無拘無束似乎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而我只是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批評他們幾句,教育幾句,希望他們從此改正,但效果卻是因人而異,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詞語:因材施教。(反思:制定嚴格的課堂規章,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共同執行。可通過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事件和情感教育,以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融洽關係。)

國小教學,尤其是國小低年級的教學更多的是照顧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一年級的孩子,具體的形象思維佔據主體,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準備實物,也就是教育學上所講的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多用這些實物去刺激他們的大腦,擴充套件他們的思維,用具體的實物去幫助孩子們思維的延伸,這有助於他們抽象思維的開發與培養,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俗話說,手腦並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們走向社會,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手上動的多,見的多,腦袋裡才裝的多,到時可供提取的才會多。教學上的多動手做,多動腦思考,這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孩子們的想象思維,為其創造插上翅膀。(反思:多收集教學掛圖,教學模具,多製作教具,有機會可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製作教學器具,讓學生更好的觀察、思考,更好的掌握知識。)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在“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小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踏踏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加強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

我校數學教師普遍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缺乏一定理論作指導,而實踐經驗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用一定理論來指導,那麼這個經驗才能稱之為經驗。課改已進入第二學期,教師的觀念有了一些變化,但教學理念的切實轉變,基本理念的基本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所以,本學期我們仍然加強教師的培訓,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使廣大數學教師進一步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2、認真鑽研教材,運用新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一些理論的基礎上,組織了教師圍繞課題上研討課。在教學中,教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鑽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老師們也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

3、藉助集體的力量,搞好課題研究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制定一份以年級組為單位的集體備課計劃,通過集體備課這一形式,加強了教師間的合作交流。同時也使“導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面上得以開花,在點上得以深入。

4、發揮傳統優勢,搞好數學特色建設

本學期教研組在學生一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有每日口算進課堂、每月口算等級賽、學期連環題比賽;有每兩週一期的數奧起跑線;有數學小論文比賽;有數學手抄報比賽;有的數學競賽。在這些活動中湧現出許多活躍份子和能手,為學校特色建設出了一份力。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5

垂直與平行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與角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由於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無論是走在寬廣的大街上,還是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裡,環顧左右應該都不缺少垂直與平行的現象。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哪些線是交叉的,哪些線是不交叉的。因此我們在課中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在同一平面內,不交叉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交叉裡有一種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思維的層面來。鑑於此,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用鉛筆擺一擺,讓學生在白紙上去畫不同位置的兩條直線,然後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代表性的畫法進行分類,從而引出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再通過讓學生去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的現象,加深學生對垂直與平行的理解。最後通過找、擺等環節,在學生進一步認識垂直與平行的同時,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欣賞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感受數學的意義。

1、在課的開始階段,我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在一個很大的平面上出現了一條直線,接著,又出現了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會怎樣?請同學們睜開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線的位置畫出來。這樣,以空間想象為切入點,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無限大的平面內出現兩條直線,並要求學生把想象出的兩條直線畫下來,直接進入純數學研究的氛圍,創設這樣純數學研究的問題情境,用數學自身的魅力來感染和吸引學生,並有利於學生展開研究,特別是為較深層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礎,做好過渡,逐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研究產生興趣。

2、讓孩子在體驗中去感悟知識。在引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我緊接著追問了一句:為什麼要加上“互相”兩個字?問題一丟擲,我就後悔了,因為孩子們剛剛才對“平行”有大致的概念,馬上讓他們去說“為什麼”,可想而知,學生被我問得一頭霧水,只有很少幾個學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幾句。後來在評課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有同感。作為比較抽象的概念性知識,必須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去感悟,如光用口頭解釋,只會事倍功半。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現的時機上還應再考慮、再斟酌。我校周老師建議,這個問題其實在讓學生說了兩條平行直線的關係以後,再丟擲這樣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3、準備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紙上畫了一組平行線, 讓學生觀察是否平行,然後左右對摺白紙,讓學生觀察兩條直線是否還平行,由於太倉促,只有部分學生能夠看出並理解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了,如果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再去想象一下,效果會更好。

4、時間把握不夠好,後面還有一個環節,兩條直線互相垂直順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夠好。

四、對“魚”與“漁”的思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在自己的課堂上往往是教著教著,忘了“授漁”的事兒,一門心思撲到“授魚”上去了。聽了兩節區名師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認識》一課,給了我深刻地啟示。執教老師的精彩設計將學生的研究引向了深入。給我最深的印象的是知識和方法並行,在簡單中挖掘“不簡單”。教師不僅僅是在“授魚”,傳授知識,更是在“授漁”,教給方法。執教老師從“零件”和“關係”兩個方面研究平面圖形的方法。課一始,老師提出了研究的方法,我們在認識一個圖形的時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研究。一是看這個圖形含有多少個零件?(板書:零件)二是看零件和零件之間有哪些關係?(板書:關係)然後通過學生小組活動交流,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它是研究一切圖形的方法。這正是老師設計的精彩之處。教給了學生這個方法後,對後面的學習認識梯形、三角形、圓,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打下了基礎。

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學生每一個結論的得出是建立在學生實驗驗證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尋找驗證的方法。這些任務都是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自己動手合作完成的。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動,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也會更加印象深刻。

我們經常強調學生的經驗,實際上我們國小數學就是經驗的數學,每堂課都給學生這樣的訓練,對他將來的發展是有益的,同時我們老師也得到了解放,“教是為了不教”自然也就會得到實現。在聽課過程中也產生了這樣的思考和困惑。在我們數學課堂上什麼樣的內容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提出來也供大家討論。

五、如何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這說明,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今後的發展將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學期新接了兩個四年級的新班,發現很多孩子都缺乏認真的品質,更缺乏認真檢查的習慣,做完作業就交,好像只要寫完了就萬事大吉了。可交上來的作業總是這錯那錯,而改錯又要跑幾趟,老師指一個改一個,同樣的錯誤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們錯誤的原因,平時注意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

首先要認真、正確地審題。正確審題是做對題的關鍵。要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在審題時,把重點的字、詞點出來,要明確題目讓我們做什麼;一道題到底有幾個要求,每個要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課外作業》上有一道練習題,是讓學生先估算,再準確計算,很多孩子都想當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在學習畫平行四邊形的高時,有一道作業題的要求是給下面的平行四邊形畫出兩條不同的高,由於學生不認真審題,不是..

只畫了一條高,就是畫的兩條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藉此機會,我又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只有在典型題例面前,才更有說服力。

其次是要教會學生檢查題目的方法。很多學生所謂檢查就是把題目從頭到尾看一遍,其實是走馬觀花,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同的題型檢查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如:填空題、選擇題檢查時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剛才做的一樣;計算題要用驗算的方法檢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運算檢驗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數的值代入方程檢驗;應用題必須先弄清題。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6

在教學《購物》一課時,讓學生利用購物活動,通過操作、討論交流, 使學生 認識人民幣,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理解人民幣的功能,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並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反思這節課,我在第一個班的教學中,只是在教室裡把課件作為內容展示的工具,當課件一展示出來時,學生們都很興奮,躍躍欲試,小手都舉得高高的,盼望著我叫他(她)的名字,試一試購物的滋味,可是,由於時間有限,只有一部分同學有機會到老師機上進行操作,沒能進行操作的同學都有一點失望,因為,他們只當了一回旁觀者。當小組討論:在付錢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的時候,表現積極的也只是剛才有機會進行操作的同學。從這可以看到,如果課件只是作為內容展示的工具,會打擊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阻礙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於是 ,在後面一個班的教學中,我採用了 數學規律的情景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把課件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探索規律的工具, 讓學生利用購物活動,使全班同學都能親歷規律的發現過程。 當小組討論:你買了幾樣東西? 在付錢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的時候,同學們都表現積極,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發現,還會邊說邊演示付錢的過程,這時, 資訊科技又作為了交流討論 、表達的工具。當交流彙報後,反思:你已經學會了哪些付錢方法?還有哪些不會?時, 學生就不同的意見再次購物,共同發現,深化了對多種付錢方法的理解,資訊科技又作為了練習、鞏固、探究的工具。 這一改 ,使我想到:在課堂裡,如果把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作為數學實驗的工具來探究數學規律,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多元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經過兩次購物教學,收穫不同。使我深深體會了利用數學規律的情景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好處,也深刻理解了布魯納提出的: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地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結果。通過發現這種方式使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思考、探索、體驗科學家發明、發現、創造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創造的態度和創造的能力。同時,也使我感受到:教學資源無處不有 ,只要適時適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師既要教中學,也要學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發揮資訊科技的作用,才能教學相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學會學習。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7

《通分》這一節安排在最小公倍數 的教學之後,是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應用。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的比較大小,緊接著出現了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要比較大小,學生有了先前約分時要利用分數基本性質的經驗,因此很塊想到了要把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數變相同。但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就是要引出通分的概念和怎樣找到公分母。學生很快想到了要將兩個分母相乘然後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將分數通成與原分數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大的分數。當然,學生這樣想也是沒有錯的,這也是通分啊,同樣也可以比較出兩個分數的大小來。

然而,教材上是要利用最小公倍數去通分,也就是用兩個分數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這樣通分的結果才是老師想要的!教學就是這麼死板,當學生說要將兩個分數的分母相乘的結果做公分母的時候,我雖然沒有當即扼殺學生的想法,但是也提出了{“最好不用這種方法,我們數學上所說的通分就是要把兩個分數的分母通成以最小公倍數為公分母的分數!”老師多可惡,學生的方法為什麼就不能用而一定要遵從教師的規定或者是課本的要求呢!其實回過頭來想想學生的思路,似乎更簡單,將兩個分數的分母直接相乘做公分母就可以了,省去了找最小公倍數的環節,還介紹了出錯的可能性呢!

一節課由於過多的強調了要以最小公倍數為公分母去通分,因此,後面習題環節的時間就顯得過於緊湊了些,學生對方法已經掌握了七八分,但是如果當堂課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的話,後面的作業中會出現岑出不窮的問題,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教學就是這樣前怕狼後怕虎,也總是在畏畏縮縮中前行!時間總是最好的提升方法,可是畢竟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想在鞏固,只能是擠佔其他學科的時間,這豈不是又無可避免的剝奪了學生的受某種學科教育的權利嗎!老師啊,啥時候才能讓你在自己的課堂充滿自信的完成教學而不隨意開展所謂的加強訓練呢!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8

在《合數與質數》的教學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縛,體現以“以人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通過操作、討論、歸納,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從中體驗瞭解決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一、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我們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如:讓學生利用學具去擺拼,用“2、3、4……12個小正方形分別可以拼成幾種長方形的方法去體驗質數與合數的不同之處,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配角”,教學中應把大量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討論、觀察,思考的機會。在教學中我除了給學生動手拼擺的機會,還讓學生把幾個數(如2、3、4、5、6、7、8、9、10、11、12等)進行分類。儘管學生可能分類標準不一樣,但他們都能把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分在一類,把含有2個以上的因數的數放在一起。這樣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說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合數與質數。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真正活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本節課的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你還想研究質數、合數有關哪些方面的知識。這個學習任務既是給學生在課堂上一個探究的任務,也是給學生在課外留下一個拓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屬於自己的數學空間,從而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9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對當前國小數學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作為國小數學教師要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進行反思,適應國小新課改的需要。因此,本文針對國小數學新課改的教學反思與總結展開論述,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國小數學;新課改;教學反思;總結

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學反思與總結,採用豐富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本文就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當前的國小教學教學進行反思,針對在新課改前提下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國小數學課堂設計反思

在實際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傳統的課堂設計中,有的國小數學教師以大綱為綱,機械的把數學知識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基本的教學設計,做好教學匯入環節,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要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採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在教學準備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器材,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針對同一個問題,採用不同的解決方法,重點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能夠為國小數學做好準備,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優化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2國小數學教學過程反思

課堂教學使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平臺。課堂時間對國小生而言,是十分寶貴的,學生知識學習主要從課堂實現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解題技巧,明確解題思路。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採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幫助學生學會檢驗的方法,就是把得出的結果帶到題目去檢驗,也可以對解題步驟進行檢驗。在很多情況下,有的學生雖然學會解題了,但是往往只是記住瞭解題的步驟,但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解題思路,沒有真正理解數學公式的來龍去脈,導致學生在遇到類似的問題以後,依然存在解題困難的情況。因此,在具體解題過程中,要多問幾個問什麼,在解決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和障礙,然後是怎麼解決的。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創造思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學生很難融會貫通,對知識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結合實際中的事例,採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觀察,不斷積累生活經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不斷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上預留一定的練習和思考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遇到的難點和難題,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夠及時消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國小數學教學內容反思

在以往的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把教學內容侷限於書本和教材上。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內容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新課改的目標,國小數學教學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常識,切實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數學態度。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擴大學生知識範圍,提升學生實際的數學能力。另外,作為數學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絡,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比如在進行《商不變性質》教學過程中,在教學內容上,教師編排一些生動的小故事或者小遊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4國小數學教學理念反思

在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採用滿堂灌的方式,學生依依然是被動的接受,對知識沒有融匯貫通,學習效率不高,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佔有大量的學生課堂時間,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資訊反饋質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甚至會讓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牴觸情緒。因此,國小數學教師要擯棄傳統的學科中心教學理念和模式,始終落實和貫徹新課改的要求,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性認識,在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實際動手和刻苦鑽研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始終以促進國小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學期教學目標,保證每個國小生在數學教學中獲益,積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避免採取強硬或者命令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和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做好寓教於樂,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5國小數學教學評價反思

就目前而言,在進行國小數學教學評價體系中,很多教師依然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重要標準,對學生評價不夠合理和完善,無法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做好國小數學教學改革,成為國小數學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結構,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為了提高評價的效果,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為教師做好教學反思和改進教學方式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教師要做好基礎知識和課堂作業的評價,採用定量和定性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等級,豐富評語方式,掌握好每一個學生進步的程度,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指導、鼓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科學的數學態度,為以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秀芬.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智慧生成的案例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3.

[2]郭煥然.新課改理念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反思[J].赤子(上中旬),2015,05:283.

[3]王國利.對新課改背景下國小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102-103.

[4]鄭官清.新課改背景下國小數學教學的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6:90.

[5]喻俊雲.新課改下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研究[J].學苑教育,2015,21:57.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0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一、創設情境教學,請會摺疊衣服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接著1、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盃、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2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摺,然後再剪,剪定後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這是本節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學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摺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徵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通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盃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後,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三、想辦法做出以各軸對稱圖形、並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是本節課達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較為正確系統的認識之後,意在操作活動中鞏固深化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這次操作活動手段是多樣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動目的不同,所產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本節課最大感受是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參觀的情景中,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1

一、國小數學教學的新理念

新時代的國小數學教學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形式,從其本質來講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依據教材內容,在學生認可的、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發現問題,並在質疑問題中進行思考,最終實現學生有所獲得,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以便讓學生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學有所得。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面向全體學生改進教學方法方式,以便讓全體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二、新時代良好教學氛圍的構建

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國小生正襟危坐,“師動生不動”。時至今日,學生有其自身的個性特點、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接受新生事物快,愛好探究,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情緒的波動和認真學習時間短暫,對於此種情形的出現,筆者覺得要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這些特點,與學生進行情感、情緒上的互動,及時發現學生的思維動向,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高質。筆者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這節課時,筆者用多媒體投影一個多邊形,然後逐漸用黑色把多邊形的“大部分”擋住,這時只露出一個有三個角的三角形,然後讓學生根據剩餘部分說明三角形的定義。於是,學生的好奇心來了,開始先是竊竊私語,隨後開始大聲討論: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是否正確呢?筆者隨後利用多媒體隨意地用三個線段組成圖形,但不見得是三角形。於是,多媒體顯示出:看一個圖形是否是三角形,要把握了兩個要素:首先,是三條線段;其次,要看能否圍成封閉圖形,筆者重複了這句話。然後,告訴學生三角形有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之分。隨後,在多媒體的大螢幕上分別予以顯示有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且氣氛活躍,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加深了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特徵的認識,從而使課堂成為新時代的優質高效課堂。

三、數學課堂的學法指導

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國小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建構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由於學生對數格子缺乏適當的方法,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數格子存在誤區,數不清楚,致使學生不能準確計算的數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鑑於這種問題的出現,筆者不失時機地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學習方法的點撥、指導:同學們,請你們想一下能否把我們學過的圖形和現在的三角形一併結合起來考慮,也就是說,將三角形細化成多個原先學過的圖形,然後用已知的圖形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呢?筆者的提示,學生好像猛然明白了什麼,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學生之間開始了互動交流和相互切磋。不一會,學生就發現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組成的,也有的學生提出而且還可以把三角形從中畫一條線就可以分成兩部分,分別是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如果把這兩部分再旋轉180°的話,是不是就會成為平行四邊形呢。經過如此三番的提示、引導和學生的努力探究,這樣的教學不但使學生很快發現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同時也讓學生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

四、新時代數學課堂的引導探究

新時代的國小數學課堂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和諧互動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而實現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邊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動腦以便學生掌握知識。在教學《可能性》這節課時,筆者從學生感興趣的摸球遊戲作為課堂匯入的開始:在一個紙袋內裝有一紅二白3個乒乓球,先後讓5名學生分別從中隨意的取出一個球,並且連續摸3次。隨後,教師在黑板上進行了分析:學生摸球結果無外乎3種可能,一是全是紅球,二是兩白一紅,三是全是白球。學生認可了筆者的分析,隨後筆者又提出問題:你認為上述哪3種情況出現的機率最大?為什麼?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慾望和激情,此時,同學們互動交流的氛圍起來了,學生積極交流的課堂氣氛活躍,並在交流中逐步進行探究,最終讓學生在交流創新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祕。以上教學氛圍的建立,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2

三下《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後,再來學習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的。在這個單元,學生要知道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上的方向,還要會看路線圖,根據方向來指路。對空間觀念差的孩子來說,這個單元的學習簡直是在雲裡霧裡走,分不清方向。

為了幫助孩子們認識這麼多方位,會辨認方向並指路,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生活常識的基礎上認識方向

學生對太陽東昇西落、北極星、指南針、夏天南風、冬天北風等現象都有一定的認識,上課時把他們的已知經驗引發出來進行復習,自然聯絡到四個方向的認識上。然後通過變換位置指認方向,學生明白了位置的改變使我們面對的方向不一樣,畫下的方點陣圖也不一樣,為了方便看圖,統一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畫圖方法。

2.利用各種途徑來記憶方向

學生即使知道了方向,但指認起來依然困難重重,極易混淆東西、南北,更不用說八個方位一起記了。我首先讓學生在每一幅圖中標明方向再來辨認,減低難度。然後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用固定的手勢來表示固定的方向,如指右上為東北,右下為東南等。再通過遊戲練習來鞏固記憶,在練習中不斷地指認多次鞏固。

為了和抽象的題目建立更緊密的聯絡,我又想出了箭頭記憶法幫助學生來記方向,把手勢化為紙上的箭頭,來記憶八個方向。在做題時可以直接用箭頭來幫忙,從哪兒到哪兒,畫箭頭,然後認箭頭方向就比較容易了。

3.同桌合作,多說多練多運用

學生總以為自己方向都認識,覺得這個單元根本不用老師教,自己完全可以解決,所以上課時注意力不太集中,老喜歡做後面的題目。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好上課的時間,我在一個內容的學習後都會讓他們及時鞏固,特別注意讓他們互相說說,考考,指指。有時在學習之前就讓他們自己先表現下自己會的。這樣做,使他們上課時更投入,而且互相之間互相考察,也可以讓會的教不會的。常常用遊戲的形式,也讓他們願意主動聽清規則和要求。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3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完分數的基本性質、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認為學生要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通分的方法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自學、合作交流等活動完成這節課的學習。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沒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熱鬧,而是以學生的思維訓練貫穿整堂課,讓學生在不斷的猜測、驗證、交流、總結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比較2/5和1/4大小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讓學生觀察一下,它們有什麼特點?

2、你們知道它們的大小嗎?你準備怎麼比?你們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各小組確定一種方法,開展討論研究,等一下分組彙報。

3、分組討論學習。

4、請大家上臺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我讓學生大膽猜測哪個分數比較大,繼而用自己的方法驗證,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們居然找到了多種方法比較這兩個分數。(化小數的方法進行比較、化成同分母分數再進行比較、化成同分子分數再進行比較畫兩個相同的圓,分別用陰影表示著兩個分數,再觀察比較大小)。

接著我對學生採用的各種有效策略給予肯定,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軌跡,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如:在引導學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時,我不急於向學生講解,讓學生在自學、交流中自己去發現通分的兩個基本條件,理解通分的意義。還比如:在總結通分的一般方法時,我讓學生嘗試通分後,再回憶通分時先想什麼,在做什麼?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只需略加整理,就輕鬆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課中,學生一直處於輕鬆而又緊張的思維活動中,我沒有指令性的要求,沒有權威性的評價,我認為,這樣的課,才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也有一些比較遺憾的地方,我總體感覺講課效果不好,我備課不夠充分,教學環節不是很嚴密。孩子們不能迅速找到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這和前面最小公倍數的知識掌握不牢固有關。在小組合作上不到位,沒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沒有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今後要提前培訓小組長,讓她們充分預習,在小組交流時給組員指導,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後我要不斷學習,敬請領導老師們指導我的教學,我會不斷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數學課堂。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4

數學概念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以及它們的本質屬性在人的思維中的反映,它是國小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到學生在運算中發生錯誤,解題能力差,不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某些數學概念掌握得差。只有組織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才能起到優化教學過程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從具體到抽象,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從現實世界的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必須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並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觀察比較,或讓學生動手操作,獲得感官的直接認識。例如,在教學體積概念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一個鉛筆盒和一塊黑板擦,問學生誰大?緊接著,又讓學生觀察兩個稜長分別是2釐米和4釐米的方木塊,問學生哪個大?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初步獲得了物體有大小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發現概念的本質屬性.拿出一個梭長是4釐米的正方體空紙盒,先將梭長是2釐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學生便清楚地看到這方木塊只佔據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間,然後把一個梭長為4釐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正好佔滿紙盒的整個空間,學生又從這一具體事例中獲得了物體佔空間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較自然地匯出:物體所佔有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這一概念。

二、創設求知情境,導人新課

從教育心理學中知道,“需要”是產生動力的源泉。“興趣”是內在的動機,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離開了這種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動進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說不上積極思維,這樣就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去利用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努力創設求知情境,讓學生產生探求數學知識的強烈興趣,使必要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語言來逐步抽象、概括出數學概念。學生由被動接受數學知識轉化到主動地去獵取知識,處於最佳的心理狀態,為教學新概念創造良好的氣氛

三、精心設計練習,鞏固、深化概念

課堂練習是教學上的反饋活動,是學生對教師輸出資訊的反映訊號。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過練習可以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設計好練習題並及時評講、糾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我們在概念教學中。如果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年齡特點及教學規律,合理採用各種教學手段與方法來進行教學,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後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異質同組的兩人搭配,也是平時我們最常用的合作方式,來達到一對一的互助和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目的。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變成豐富統一的、互幫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同時,這種合作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樣就給不愛發言的學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現空間,差異就不會被當作教育中令人頭痛的問題,而是當作教育的一種財富和底蘊。在這個過程中,我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手,在他們爭執不下時給予理性公正的評判,幫助他們反覆建構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展示學生的才華。同時,我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重視小組彙報交流、自由答辯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時,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體。

例如:在認識中位數、眾數之後要求學生同桌合作,舉出一組資料互相找找中位數和眾數的這次合作更能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本來老師出兩道題也行,在這裡為什麼要讓學生出題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動中一人出題另一人判斷,並能有理有據的說明理由,把小問題解決在大組彙報之前,激發了學生說出問題並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揮學生的巨大的潛力引發特殊情況的呈現在小組解決不了的同時反饋到大組來,能使學生產生高度重視,有利於特殊問題的解決。在學生說不出來的情況下,我也做了預先的準備,這又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補,這樣教師的適時點撥,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外,《中位數和眾數》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材上沒有的,它原本不是國小教材裡的內容,不但對我,對所有國小數學教師來說,都是陌生的,全新的。為了能駕馭教材,我反覆閱讀課本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教材,並且查看了很多資料,力爭琢磨透徹,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還很不到位,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足,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彙報中出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又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由於自己經驗欠缺,沒能及時隨機應變,則錯過了不曾預約的精彩。

總之,“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我在一篇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把它作為我這個案例的結尾,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自己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為亮點,給我的數學課堂創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