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景點介紹>

臺灣著名景點介紹

文思屋 人氣:1.4W

●淡水

臺灣著名景點介紹

位於臺北縣西北隅的淡水鎮,南隔淡水河與八里鄉對峙,東以大屯山與臺北市北投區相隔,北與三芝為鄰,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福州市相望。淡水市街沿河而建,很具水鄉情調,有威尼斯水都的風韻。淡水鎮,因地勢險要,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也因此使淡水鎮屢受異族統治的命運。曾經是桅檣輻轃,名噪一時的熱鬧商埠,如今卻落得夕照晚吟的下場,昔日的光彩榮耀,只有留在老一輩人的追憶中。旅遊資料有廟宇教會:龍山寺、和衷宮、天主堂、淡江教堂、行忠堂;史蹟文物:馬階墓園、八角塔、滬尾偕醫館、領事官邸;自然景觀:淡水八景、紅樹林保護區、石滬角、中崙海堤;還有牛津學堂、淡江農場、鄧麗君墓園、水管頭等。

淡水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公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亦是個充滿歷史的小鎮,淡水鎮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區域性保留舊建築趣旳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以及各色裝飾藝品。

小吃在淡水早已成為一項特色文化,海鮮方面以位在中正路的海風餐廳及榕園活魚歷史最久;小吃方面則包羅永珍,如渡船頭的魚丸湯、1肉包店、鐵蛋小店、炸蝦卷等,令人垂涎三尺。此外,充滿傳統風味的彈珠汽水、雞蛋冰、枝仔冰、酸梅湯等,都小鎮饗宴遊客的招牌美食。渡船碼頭、中正路等處,都可以品嚐這些美味小吃。

●愛河

愛河源於高雄縣仁武鄉的八卦寮埤潭,是農田灌溉渠道;愛河流經左營、三民、鼓山、鹽埕、前金、苓雅等區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長約12公里,流經高雄市區約10.5公里,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愛河的支流有三:寶珠溝─水來自下淡水溪,在凹仔底注入愛河、三塊厝溪?─由三民區之三塊厝經民族路的南鼎橋注入愛河、?大港溪運河?─發源於五塊厝,在七賢橋旁註入愛河,光復後曾截彎取直。

愛河最早稱為打狗川,高雄因平埔族的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稱打狗;在日據時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於1920年將打狗更名為高雄,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故稱愛河為?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車全線通車後,日本政府開始以三期的築港計畫,所以當地人又稱?高雄運河?。

臺灣光復後政府將運河兩岸闢為河畔公園,逐漸吸引觀光客來到愛河旅遊觀光;1948年,陳江潘先生在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並請人命名為愛河遊船所,某日的颱風將招牌吹落,只剩愛河兩字,當時又有情人於此殉情,新聞記者報導成?愛河殉情記?,於是成為了高雄人對愛河認知的圖騰,漸漸地高雄運河的名稱便走入歷史;19682年,楊金虎市長為蔣夫人祝壽再度改名為仁愛河;1992市議員陳武勳在議會提議下將愛河的名字正式改回。

潺潺清流的愛河,早年扮演著運輸、交通、遊憩等多功能角色,多少騷人墨客為她歌頌,多少愛情故事在此醞釀,充滿浪漫色彩,散發人文氣息的愛河,高雄曾以她為傲。如今走過歲月、歷盡滄桑的愛河,雖然飽嘗汙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間企業、藝術家們,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復愛河風華。

愛河經過整治之後逐漸恢復生機,是高雄生態保育的重要據點,讓民眾在都市中就可以觀察水中生態;愛河的駁船碼頭、綠籬植栽、藝術照明設施、自行車道、橋樑美化等,政府還規劃河川親水空間,結合流域內之藝文景點、公共建設、開放空間,營造出屬於高雄愛河的景緻;愛河耗資四十億的'整治去汙工程,已讓愛河一步步的重現生機,沿河兩岸的河濱公園綠樹成蔭,也饒富趣味,由其入夜後的河岸街燈,雅緻迷人,漫步其間,很富情趣。

●旗津海岸公園

旗津位於高雄市西南端,為一呈現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小島。早期的旗津,稱為?旗後?,指的是位居旗山之後的部落而言。後來,在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所編纂的臺灣地圖中,被稱為?漢德那斯?(Hanternas)。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簽下了北京條約,旗津因其良好的地理位臵,成為通商口岸。幾年之後,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旗後地區正式開市,百業鼎盛,熱鬧非凡,是高雄開發最早的地區。後來高雄市政府更斥資五百多億元,興建旗津海岸公園,每年遊客如織,為一觀光休憩的好去處。

旗津島上最著名的文物特色莫過於旗津渡輪、三輪車、燈塔及海岸公園。早期時候,旗津對外的交通全部都是以渡輪為主,現在有了過港隧道,交通上便利許多,渡輪反而成了吸引觀光客的噱頭。另外,島上保留了50年代所風行的三輪車,可遊客體會前人乘坐三輪車的樂趣。位於旗津山頂上的旗津燈塔,又稱為高雄燈塔,建於清光緒9年,為臺灣本島上的第二座燈塔。當時是由於高雄地區的船隻進出頻繁,政府有感於原有的港口護航設施不足,時常發生船難,所以才下令興建旗津燈塔,以作為導航之用。後來又經過重修的燈塔,塔角為八角形,有陽臺可供遠眺高雄港全景。旗津海岸公園佔地面積45公頃,可分為海水浴場、觀海景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區等四個區。另外還有一處由15根柱子所支撐的觀海平臺,從岸邊一直延伸到海里,站在平臺上可以親身體驗到浪潮衝擊所產生的巨大力量。

●礁溪

礁溪鄉為臺灣宜蘭縣的一個鄉級行政區,位於宜蘭縣北部。礁溪臺語念成‘旱坑’,意指乾旱缺水的溪床地,18世紀時礁溪鄉地區在漢人尚未進入開墾前,是噶瑪蘭人(KAVALAN)的聚落,到了1773年福建漳州林元昱兄弟率進入淇武蘭港邊高地進行開墾,並與平埔族為鄰,1796年吳沙率眾從頭城南下開墾,在1798年後陸續完成礁溪湯圍(德陽村)、白石圍(白雲、玉石村)、三圍(三民村)、四圍(吳沙村)的開發與開墾,1812年宜蘭納畫入清朝版圖並設噶瑪蘭廳,礁溪鄉地區為礁溪莊、隸屬淇武蘭堡;1895年臺灣總督府調整行政區域,將淇武蘭堡改稱四圍堡,1920年將四圍堡改為礁溪莊,劃歸臺北州宜蘭郡管轄,1946年將礁溪莊改為礁溪鄉,1950年宜蘭縣設縣並將礁溪鄉列入範圍至今。

礁溪溫泉是臺灣少見的平地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泉色清無臭,酸鹼值約在7左右,湧到地表時約為58℃,洗後光滑柔細不黏膩,由於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礦物質成分,因此不論是浸泡、沐浴、或經處理後成為礦泉水飲用,都對身體健康極有幫助。

●八里渡船頭

八里渡船頭為早期先民乘坐渡船,兩岸的來往長期以來都是依賴渡船為唯一的交通工具。臺北縣政府也特別針對八里鄉提出「八里渡船頭暨河岸整治計畫」,將淡水河海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資源,為八里地區帶來最優質的觀光休憩及文化的樂園。穿過窄窄的巷子,巷子口知名小吃美食,來到碼頭,渡船頭重新鋪石的老街與廣場,河岸寬敞的空間,充滿藝術氣息的氛圍、五彩的燈光、寬敞的空間、咖啡館四處可見,悠閒享受咖啡香。遊客乘坐渡船看淡水兩岸的燈景,可見到河面閃閃金光,挺不錯的感覺。

八里渡船頭軍營,己經被改造為奇趣可愛的藝文小站,廢棄閒臵的老榕碉堡,美食小街特色,隨手記錄下人文之美。來來往往兩岸渡船亦是夜曝船跡好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