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就業指導>

職業迷茫,你是否遇到過?

文思屋 人氣:1.91W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我在一所二本院校學習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說實話學了兩年多了,我現在對這個專業依然不是很瞭解。我覺得自己對這個專業沒什麼興趣,什麼都學得不精,將來要找工作肯定很難。可是自己什麼都不擅長,想考研,又不知道考哪個專業。我該怎麼辦?”
    恐怕有不少在校大學生都曾有過像小陳這樣的困惑。已經畢業一年的大學生sam現有一份穩定而清閒的工作,但他坦言自己對它實在沒興趣,無奈之餘,sam求助本刊:“我很想做一次專業的職業測評,那對像我這樣的人是否真正有用?能否介紹幾個職業規劃諮詢公司,還有業內的價格是怎樣的?”
    如今,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市場化就業機制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正視自身的職業規劃問題。很多在校大學生開始意識到,要使自己今後的事業發展有一個良好的程序,提前對職業生涯做出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究竟怎樣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而科學的職業規劃?進一步說,“我到底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髮現,這是一個自己非常難以解答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的困惑還來自於目前我國大學聯考專業填報的現狀。一些像小陳這樣的大學生反映,由於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的失誤或者分數所限,當前所學的專業並非自己喜歡的,或者說,自己根本不知道喜歡什麼,但對所學專業興趣不大。這種迷茫感對他們大學四年學習積極性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揭開職業測評的面紗
    近幾年,隨著職業生涯規劃理念逐漸深入高校,專業的職業測評開始進入一些大學生的視野。一些大學生開始意識到,要知道“我到底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這個問題,必須首先知道“我是誰?”職業生涯規劃從認識自身入手,只有明確了“我是誰?”、“我喜歡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等問題,才能進一步深入地思考自己如何在各種職業和各種機會中做出正確選擇。
    而職業測評正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方法。職業測評專家莊明科曾指出,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個人既可以通過標準化工具,也可以通過非標準化工具來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所謂非標準化工具,是通過對自己一些成長經歷的回顧來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比如在過去的歷史中我比較喜歡幹什麼,哪些事情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哪些事情覺得幹起來比較痛苦。找出二十件左右在成長過程中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和快樂的事情,做一個排序,就能夠發現自己對什麼感興趣。而標準化的工具就是國際通用的標準化職業測評,它結合了國際上的一些研究,把個人的興趣放在一個系統裡面,從各個角度來觀測個人的特點在整個社會系統中是什麼樣的位置。同時莊明科還指出,相比於國外,國內的大學生所受心理學、職業發展的課程教育比較少,涉及到對自己性格、能力的認識不是很系統,因此這種標準化的測評工具顯得更有必要些。同時由於缺乏從多角度地分析自我的能力和完善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測評工具更有助於引起學生進一步自我探索的慾望。
    從概念上來,職業測評是一種瞭解個人與職業相關的各種心理特質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手段對人的一些基本心理特質(如能力素質、個性特點等)進行測量與評估。通過評估,分析你的各種特點,再結合工作的特點,幫助你進行職業選擇,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人職匹配”。
    常見的職業測評的型別主要有五類:1、職業興趣測驗——瞭解個人對職業的興趣,即“你喜歡做什麼”;2、職業價值觀及動機測驗——瞭解個人在職業發展中所重視的價值觀以及驅動力,即“你要什麼”;3、職業能力測驗——考察個人的基本或特殊的能力素質,如你的邏輯推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即“你擅長什麼”;4、個性測驗——考察個人與職業相關的個性特點,即“你是怎樣的一個人”;5、職業發展評估測驗——主要是評估你的求職技巧、職業發展階段等。
    在我國,職業測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歡迎。據瞭解,目前職業測評有兩種用途,一是服務於企業——幫助企業選人,二是服務於個人——幫助個人選職業。即使是一些比較傳統的用人單位,也逐漸傾向於在招聘新員工的過程中採用職業測評軟體對求職者進行測評,以瞭解求職者是否適合本公司所需職位的工作要求。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採用某測評軟體之後發現,在招聘新員工尤其是應屆大學生的過程中選用職業測評軟體,不僅減輕了人力資源部做大規模“海選式”面試的辛苦程度,還能夠很好地克服主考官在面試中的主觀傾向。“過去的傳統招聘都是憑招聘人員的經驗來決定是否錄用一個人,一些主考官的主觀判斷,甚至個人的喜好、個人的心情都可能對應聘結果產生影響。而測評系統則能夠在人才的選拔工作中起到相對公正的作用。”人力資源部的範豔玲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但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要等到畢業求職才進行由用人單位為某一職位提供的職業測評顯然是太被動了。大學期間如果對自己的個性、特長、愛好和專業發展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做職業測評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瞭解自我的途徑。可以說,目前一些高校也已經認識到引進專業職業測評軟體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幫助。不少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在引進測評軟體之後,把它掛在本校的就業服務網站上,鼓勵本校大學生做自我測評,就業指導中心根據學生測評之後得出的報告結果對學生做出相對個性化和專業化的就業指導服務。
    不管是由學校組織的職業測評,還是學生個人到專業職業機構進行職業測評諮詢服務,不可否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接觸職業測評。這就把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擺到了面前——
   
    如何正確看待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到底如何?”“通過回答幾個問題,真的能夠準確地認識自我嗎?”迷茫的大學生在對職業測評提出強烈需求的同時,難免也在心中對它存在不少疑慮。一些學校在引進職業測評軟體之時,也大多是懷揣幾分顧慮。的確,職業測評的有效性如何?測評結果是否可信?測評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問題關係到個人對自我的定位是否準確,從而極大地影響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因此,正確看待職業測評及其結果對於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與幾家引入職業測評軟體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聯絡,筆者瞭解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在經過對測評軟體的評估以及收集本校大學生使用的反饋情況之後,基本上比較認同測評軟體在大學生中的使用,認為職業測評對於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自我規劃意識尤為重要,此外,一款比較科學的測評軟體所提供的測評結果應該還是比較受大學生認可的,對他們認識自我起到重要的作用。筆者也曾嘗試一款職業測評軟體,做完之後的確有這種感覺:過去有一些認為自己能意識到但是又說不清楚的東西,感覺變得比較明確了。以前感覺自己身上有些東西是那麼回事,但是模模糊糊,通過測評報告,能夠比較系統且清楚地描述出來。
    不過,大學生在使用職業測評軟體時,依然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問題之一:注意所選測評工具的本土化問題

職業迷茫,你是否遇到過?

TAGS:迷茫 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