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就業指導>

如何應對“職業迷茫期”

文思屋 人氣:2.61W

       與計劃經濟時代完全不同,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就業、工作、職業發展成為人們最關切的問題。而競爭與壓力會造成人生的“職業迷茫期”。有研究表明,在一個青島人才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有四個時期,個人會陷入“認不清發展道路”的迷霧之中。

  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在這個階段,個人承擔學生與青島求職者雙重角色。主要的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

  第二個時期,是22-28歲,這時個人進入工作領域,逐漸熟悉組織文化,瞭解組織內情,建立初步的人際關係網,經過一段時期後,開始衡量組織所提供的資訊,如工作環境、職業種類、待遇等與自己的“職業夢想”是否匹配。主要的疑問是:“理想和現實不相符,我是不是需要重新選擇?”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發展目標與組織提供的機會和職業道路不一致。

  第三個時期,是28-35歲,這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個人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承擔起工作的責任,發揮並發展自己的能力,為提升或進入其它職業領域打基礎。主要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一事無成?”迷茫的主要原因來自工作帶來的挫折感,以及對目前工作的不滿情緒。

  第四個時期,是35-45歲,主要的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應該做些什麼?”有些人可能會成為管理者或者諮詢顧問;有的人可能仍然一直保持著自己原來的工作,繼續專業鑽研,保持技術權威地位;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可能要被提升,承擔更大的責任,可能要被組織轉換到另一橫向職業領域,有的離開組織。在機會面前,很多人不敢貿然決定,因為從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開始重新衡量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價值。在大約35歲到45歲之間,會發生職業生涯危機。

  既然困惑是職業生涯中一個正常的階段,那麼,正視,而不是逃避困惑,是解決問題的正確之道。正視困惑,首先要做的便是正確認識自我。但是,我們在諮詢中發現,有很多人在困惑階段常常不自覺地誇大生活、職業中的負面因素和自身的缺點,而忽略那些積極因素。

  用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和與職業不夠協調的方面,是處在職業困惑中的人的一個通病。很多人都往往會陷入這樣的陷阱:誇大負面因素,引起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又會使人消極、浮躁,忽略優勢和積極因素,進一步誇大負面因素,從而陷入一個怪圈。可能還會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其它方面的問題,如由公司的管理環境、人際環境等引起的情緒上的不穩定都歸因於被誇大了的負面因素。使人不能冷靜、理性地分析問題,正確認識自己的處境,找不到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

  所以,正確面對困惑,就必須跳出這個困惑陷阱。那就應當理智客觀地審視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狀態。把自己的優缺點、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和不匹配之處都如實地擺出來,理性的分析職業困惑的原因。要調整心態。好的心態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力量源泉,看到自己的諸多優點特長,增強自信心,分析優缺點,揚長避短。同時要確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和需求。在遇到職業迷茫時,要冷靜分析,目前的工作能提供的東西與這個階段實際的需要是否符合,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否就是造成“迷茫”的原因。在一個階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暫時放棄不能兼得的東西。 如果不能通過自身的調整來應對和解決自己的職業迷茫,不妨可求助於專業職業規劃機構專家進行梳理輔導。

如何應對“職業迷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