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就業指導>

解讀大學生就業難現象

文思屋 人氣:1.2W

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已是不爭的事實。社會要求大學生丟掉精英意識低調入市,不少大學生則認為在國家、個人、家庭都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的情況下,如果自己的工資和待遇還不如農民工,那上大學就是個虧本買賣,不划算。所以很多人寧可失業也不願委屈自己。

解讀大學生就業難現象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何在,中國大學生真的太多了嗎?一些專家指出,從大學生占人口比例看,中國的大學生不但沒有過剩,比例還十分低。中國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美國是35%,日本是23%,中國遠遠落後於已開發國家。大學生就業難反映出的高等教育“過剩”,顯然是一種虛假現象,實質是社會人才配置協調出現了問題。其實,對我國普通百姓之家來說,全家投入精力、財力培養一個大學生,一個十分現實的目的就是為了“不低就”,就是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要求大學生去從事一些有中學學歷、國小學歷就能勝任的工作,顯然誤讀了高等教育,也是在浪費寶貴的社會資源。

有些媒體批評現在的大學生眼高手低。而在我看來,用人單位、大學教育和學生自身,恐怕都難辭其咎。

企業的責任

鋪天蓋地的招聘廣告和心急火燎尋找工作的畢業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不少用人單位都比較傾向於招聘“熟練工”,而在校的大學生主客觀上都難滿足這個要求。於是很多人會指責大學教育與市場需要相脫節。但客觀地說,一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如果想學好他的專業,就必須全身心投入,基本上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參與社會實踐。還有一個因素是中國不少企業急功近利,不願意提供實習基地,也不想進行繁雜的新人培訓工作。

《大學生就業的企業責任》的作者曾批評指出,中國的大多數企業並沒有就大學生就業難題承擔起他們相應的責任,不提供實習崗位,只接受“熟練工”。比起國內的企業,很多國際上有名的大企業都把培養人才當成自己的責任,哪怕培養的人才也許會炒公司魷魚。他們甚至認為幫助有就業能力的'人就業,是一個企業公民應該做的事情。承擔社會責任能夠讓企業贏得更多的尊重,企業也能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另外有些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只是把大學生當成花瓶擺設,並不能真正給予大學生相適應的工作機會和工作崗位。很多原本僅需中等人才就可以勝任的工作,現在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者上崗。

大學教育的問題

由於追捧一時所謂的熱門行業,許多高校紛紛開辦熱門專業,然而大學專業設定的變化趕不上市場的變化,最終也造成了學校的教育供給與市場需求不相匹配。

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認為大學的專業設定應從實際出發,既不應強求一律,也不應脫離中國的實際,但社會各方面也應予以理性的配合。他認為應從專業實際本身和大學性質兩個方面考慮。而現實中很多高校違背了這些原則,只是盲目設定專業擴大招生,結果導致就業難也就不足為奇。

同時,我國高校教育體系過於偏重理論,有些高校部分專業的課本甚至幾十年都沒有更新。

面對紛繁的職場形勢,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所做的工作顯然是不夠的,學校還應加強對畢業生求職的指導。

大學生自身的缺陷

“一定不會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就業難,一定不會所有大學的大學生都就業難,也一定不會所有專業的大學生都就業難”。確實,優秀的畢業生永遠都屬稀缺資源,是職場上的搶手貨。

再看看不少大學生在校的表現或許能更新我們對大學生就業難的認識。每天睡到早上八九點才起床,沒日沒夜地玩遊戲,考試掛科補考已是家常便飯……拿著自己青春年華肆意地揮霍浪費,為小事而羈絆止步不前,在小打小鬧中失去了前進的方向;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而不是通過學習切實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旦失去了大學校園這張保護傘,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不知自己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不知道什麼工作合適自己;眼高手低,對本來適合大學生的工作又心有餘而力不足,這足以令每一個在校大學生深思。

還有些人因為專業不好、學校不好、環境不好,就整天唉聲嘆氣、怨天尤人;還有的學生痴迷於考取各種證件,卻不真正去鍛鍊自己的實戰能力。

達爾文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學生呢,為什麼來上大學,是被淘汰還是爭取更好的發展,同樣要看自己的競爭抉擇。

大學生應直面就業問題

中國社科院釋出了2008年經濟藍皮書。藍皮書指出,明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堪憂,預計畢業生實際就業人數將在600萬人以上。藍皮書認為,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的供給依然大於需求,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裝置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體,又是求職人員集中求聘的職位。目前,從文化程度上看,國中及以下,碩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求職難度要高於其他學歷,這種狀況在明年將持續。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同樣需要社會、大學和學生自己共同來完成。那麼,就目前來說,在校大學生學會調整自己是最現實,也是最可行的辦法。

就業難,給大學生帶來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對尚在大學校園裡的學生來說,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努力學好本專業知識,有選擇性地參加實踐鍛鍊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