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考試心理>

考前焦慮其實不是病

文思屋 人氣:1.33W

面臨重大考試之前,考生有考前焦慮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畢竟考前焦慮其實不是病!

  

考前焦慮其實不是病

1.考前焦慮、抑鬱不是病

臨考前,平時不失眠的失眠了;平日好胃口的也味同嚼蠟;乖乖女變成暴躁妹;樂觀兒成了抑鬱男……何解?醫學上,對這種“混沌”有一種稱呼:考前綜合徵。

一般來說,心理上的焦慮、抑鬱也會從生理上表現出來,諸如失眠、腸胃不適、身體某部分疼痛等,這時家長就要學會分辨,如果孩子的“病”是有階段性的,有時間、場地的特徵:如備考其間、上學其間,那就要考慮是否是考前綜合徵。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複習應考,積極去做就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

真正由考試焦慮緊張發展為焦慮症的概率只有10%-20%,一般在焦慮初期治療的效果最好,演變為焦慮症的.機會也會越小。

2.如何看出孩子有“考前綜合徵”

“會考備考中最容易出現考前綜合徵的時間段是第一次模擬考前後。”,“一模”後,不管考得好與不好,孩子都極易陷入“混沌”———考得好,會擔心接下來的幾次考試能否正常發揮,如何保證正式考試不會“失手”;考得不好,對自己的期望值就會下降,失去信心,充滿挫敗感。

其次,對考試的過度“關注”是導致考生染上考前綜合徵的主要原因。

那麼,家長該如何發現孩子是否患有考前綜合徵呢?專家提醒可從三個方面注意———

①當你的孩子出現明顯性的情緒反差,以及明顯的食慾改變、身體有類似感冒症狀的時候,你的孩子正處於考前綜合徵的初發階段;

②當你的孩子情緒反覆加強、焦慮而煩躁、睡眠質量變差、有明顯的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集中的時候,你的孩子已經處於中度的考前綜合徵,這個時候需要讓孩子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輔導;

③當你的孩子明顯表達不想參加考試、或開始有逃避的想法和行為、情緒更加的不穩定時,你的孩子正處於高焦慮狀態的考前綜合徵中,這個時候家長務必帶孩子去接受心理輔導和治療,以使孩子能儘快舒緩並能正常回到學習狀態。

3.請家長不要將壓力轉嫁給孩子

有家長提出困惑:性格內向、外向是否影響孩子容易發生“考試心理病”的概率?對此,黃家良的解析是:性格內向、外向是一個人的天性部分,無分好壞、優劣。容易有考前綜合徵的考生多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缺失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二是對外在的影響過度敏感。這兩個特點越強則考前綜合徵越明顯和容易被強化。

家長能否幫助孩子平安度過備考期,家長首先不要將自身的壓力轉嫁給孩子,此外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⑴停止在孩子面前反覆講你們自己所謂的價值觀、期望值之類的廢話;

⑵停止過度關心;

⑶停止無休止的嘮叨和自卑自憐的行為;

⑷停止你們自己的焦慮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⑸容許孩子有自己的休息放鬆的方式;

⑹容許孩子的情緒表達、而停止自己的反擊;

⑺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時候,停止你的說教而成為一名專心的聽眾;

⑻提供孩子適當的營養和安靜的環境是家長應盡的義務;

⑼提供給孩子每天有一個共同聊天的時間,內容與考試無關的;

⑽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的改變,以能及時提供有效的支援和幫助。

TAGS: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