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論文發表>

本科生如何發表學術論文

文思屋 人氣:2.43W

對於大部分交大本科生來說,可能都會覺得發論文很難,對論文發表沒有一定的概念,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本科生如何發表論文的方法,供大家閱讀參考。

本科生如何發表學術論文

 1.本科生有論文重不重要?

對於本科生而言,一直以來的公認說法是GPA是王道,這句話確實不錯。但是這句被奉做神明的話對大多數人並不成立,因為第一名就那一個人,對於廣大的GPA不是那麼高的人怎麼辦呢?我認為論文是唯一能彌補GPA(個別競賽的超級大獎除外),甚至能帶來比高GPA還給力好處的東西。比如我的gpa實屬非常一般,但是在論文的幫助能得以有一個相對不錯的申請結果。相信我如果沒有論文,申請結果一定是慘不忍睹。我在面試和在各種老師的溝通過程中,幾乎所有老師都只是對我的科研經歷感興趣,對我的其他經歷基本上都是一句話都不提。

最後引用road大神的一句話“本科生科研中發出了一篇論文絕對比研究生期間發表兩篇相同的有競爭力”。

2.本科生髮論文難不難?

對於大部分交大本科生來說,可能都會覺得發論文很難,其實原因並不是我們的能力問題,而是大部分本科生對發論文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對讀論文都沒有概念。以一個非完全統計的資料來說,清華的本科生參與的論文量一年能達到1000+甚至更多,交大好像只有數十篇。(具體數量不是重點,差距是重點,資料有問題不要拍磚)。這反映的問題是發論文概念的普及和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氛圍問題。

如果讓一個剛剛接觸科研還是業餘參與的本科生一下發一篇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的頂級期刊或會議論文當然很難,如果我們換一個情況,讓同樣一個本科生髮一個第N+1作者,錄稿率高達80%的超級水會議(當然也是EI索引)的論文也許就不是那麼難了,所以我認為本科發論文的核心原則是

“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再解決由少到多的問題,再解決論文質量由次到優的`問題,最後再解決作者順序有後到前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發論文難是因為他們把發論文當成是進行科研上的重大創新,覺得是發論文是一個神聖而高不可攀的事情,我對發論文認識的改變可以用一句胡爺的話形容“一夜之間撕下了科研的神祕面紗”。

所以先不要過於自卑,覺得發論文太難,或太自負,覺得自己只能發第一作者的牛文,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各種機會,水上或者掛上一篇哪怕很水的論文,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

第二步,再解決有少到多的問題,如果你已經通過某種方法掛上或水上一篇之後,你就會發現發論文其實可以靠“混”或“水”,你就可以如法炮製的進行第二篇第三篇。其實與此同時你參與的科研專案也逐漸增多,你的科研視野也逐漸拓寬,漸漸達到量變產生質變的效果。

第三步,再解決論文質量由次到優的問題,如果你只有一把水文,會顯得你這個人太水,並不是長久之計,這時就該考慮論文質量的問題,本科生髮高質量論文比較容易實現的有兩個途徑,一是尋找掛牛論文的非一二作者,一是發高質量會議的short paper(workshop或poster等我就是這個)。

第四步,當你經過前三部的洗禮,可能對科研已經有了真正自己的想法,覺得可以自己想idea,自己發出高水平論文,也就不需要我的猥瑣建議了。。。

 3.本科生如何發論文?

發論文的前提準備:

專案

校外:可以去的地方有大公司的研究機構(如MSRA IBM CRL等),有中科研的各個著名院所等。

校內:一種途徑是參與校內著名實驗室每年定期的暑期實習,比如電信學員的網安實驗室,比如材料學院的微納中心等,一種途徑是自己聯絡在科研上比如活躍的老師(比如自己的任課老師),

指導老師:找一個好的指導老師很重要,他的作用=好的科研指導+好的科研推薦信+掛高質量論文的機會+給美國教授內推的機會

合作伙伴:其實有時合作伙伴的作用大於一切,卻常常被眼高手低的人們所忽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兩篇論文的idea,他有兩篇論文的idea,你們可以互相幫助對方,那你的論文可能就是4篇而不是2篇了。

我的經驗是初期可以有三種發論文途徑,一“掛”,二“水”,三“拓展”

1.“掛”:這應該是本科生髮論文最常見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途徑。如果這時候你已經在實驗室裡開始幹活,那這個實驗室一定會不少即將或準備發論文的各種師兄師姐或者你的導師,你要做的就是參與到其中,做出一部分貢獻並掛之。就cs而言,比較容易實現的是,假如有一個人已經有了idea,甚至是理論部分已經完全做完,只剩下程式設計模擬,你就可以毛遂自薦的完成程式設計模擬和跑資料的工作,有時候也許一個幾百行的程式就能讓你的第一篇論文橫空出世。對於本科生而言,“掛”更是可以帶來發頂級論文的無可替代的機會,比如能有一篇science nature的5作,也是很厲害厲害的吧。當時機會都是靠自己的爭取的,機會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多時候不是缺少機會,而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抓住機會的魄力。

2. “水”:俗話說的好“大牛挖坑,小牛灌水”。挖坑對於大部分本科生而言,確實很難很難或者說只能靠“掛”來實現,但是“水”則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要努力來實現,為自己贏得一作二作的論文。“水”的論文分成兩種:

一種是真的就很水,比如國內現在有很多很多號稱EI索引的及其水的所謂國際會議,其錄稿率有些達到80%以上,基本上只要有一個很普通的所謂新想法或者說只要不是太爛都可以中稿。

一種就是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即頂級會議(有rank的會議)的short paper。我的背景中最突出就是有一個rank 3會議的workshop和一個rank1會議的poster。據有關權威人士稱,此類文對美國cs top10以後的學校都能起到莫大的作用。論文中了以後,如果有資助去開會的機會,更是上天賜予的最佳的當面陶瓷的機會和爭取牛推的機會。此種論文比該會議的regular paper的發表難度要小的太多,但因為冠以該會的盛名,也能引起一些教授對本科生的莫大重視。

3.“拓展”:萬事開頭難,發論文難就難在第一篇如何憋出來,如果有了第一篇,無論是“掛”還是“水”,第二第三第四篇的難度就會由於第一篇的存在而大大降低,科研和學習的巨大區別在於科研重在向深處探索,而非全面鋪撒。所以後續的論文不需要開拓一個新領域,新問題,而是可以沿著第一篇的方向繼續向深處探索。如果你的第一篇解決了一個問題,那一定是部分解決或在某些限制條件下解決,你可以在第一篇的基礎上向深處繼續探索,完善第一篇提出的演算法,比如效率更高,比如加入了並行,比如考慮了更多的情況等。如果你的第一篇是“掛”出來的,你的第二篇就可以以此自己完成;如果你的第一篇是“水”出來的,你的第二篇就可以以此完善你的模型或方法,發出高質量論文。

 ps: 我知道的一些本科生髮論文的機會

1.數學建模競賽:2011年數學建模夏令營三次模擬競賽論文和2011年數學建模冬令營三次模擬競賽論文將擇優發表於國際期刊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並由Canadian Center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出版。我很推薦大家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尤其是美賽,對於數學建模競賽對不同專業的作用褒貶不一不具體闡述,但是數學建模競賽是對於本科生而言絕對是一個絕佳的接觸科研對科研產生一個初始認識的機會。數學建模拿獎的人裡面出過很多大牛,他們之所以成為大牛並不止因為一個數模的獎,但數模的獎卻毫無疑問是他們成為大牛的開始。

2.對於cs的人而言,交大成立了與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聯合實驗室,每年選拔一定的人前往美國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有美國教授指導並能參與到美國教授實際的專案並預計每個人都能有高質量論文發表的機會,我的rank 1的poster就是在美國的時候發的。個人認為如果家裡能承擔這個費用的話,那這個機會足以改變你的申請命運。高質量論文+美國教授推薦信+近距離陶瓷機會。

3.我校與UMass Lowell達成3+2協議,即將開始遴選學生,在美國的碩士兩年足以發到一些高質量的論文和美國教授的推薦信,而且本碩總時間只有5年,到時候再申請phd,必能有好的申請結果。或者直接在美國就業也未嘗不可。

4.上面提到的所有常規途徑:各種實驗室+各處實習+各種專案機會+各種掛

比如UCLA交換,MSRA實習,中科院院所實習或summer school,聯絡本校大牛教授直接內部推薦,個別香港新加坡名校的實習機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