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SCI醫學論文寫作討論部分要訣

文思屋 人氣:1.82W

醫學論文是科研成果的客觀資料記錄,為了便於學術交流,文章作者可將其投寄到SCI期刊發表,分享給全世界相同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可惜的是一大部分的稿件並未被錄用,而這其中多數因為質量問題被退稿;還有一部份反覆退修,延誤了發表時間。

SCI醫學論文寫作討論部分要訣

SCI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規範性、邏輯性和可讀性等,以上幾點網站上已經有很多文章介紹,此處不再累述。

論文各階段內容還有著各不相同的具體要求,就 original article主體部分而言,引言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義與歷史背景;材料及實驗方法、結果這是科學研究的最核心部分;而討論則是把研究的結果進行分析、綜合、探討,使感性的認識提高到理性的認識,是通過科學研究進行探索理的過程,所以討論就是一篇論文的最精華部分,當然也就是最難寫的部分。有的科學研究很具水平,可是討論部分寫得平平無奇,這就不免使論文遜色一籌;反之有的科研結果一般,討論中卻泛泛而談,羅列了大量文獻,類似綜述或講座式文稿,令人生煩。為了把討論寫成精華,除符合論文的基本要求外,還應遵循SCI期刊對論著所提的有關具體要求。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於2004年10月釋出了更新的'《向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其中關於醫學論文討論部分所提要求,將其歸納為下列5點:

1、重點討論研究中新的和重要的發現引出的結論。不要重複引言或結果部分已提出的資料和資料。

2、關於試驗性研究的討論,先對主要結果作簡要總結,探究導致這些結果的可能機理或解釋;將結果與其他相關研究進行比較和對照;說明研究的侷限性;探索結果對未來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意義;如有充實的證據,可陳述新的假設,並清楚表明這些是新假設。

3、作者應將結果和研究目的聯絡起來討論,但避免那些沒有資料充分證明的陳述和結論。

4、避免作出有關經濟效益和成本方面的敘述,除非論文中包含了適當的經濟學資料並進行了分析。

5、避免作出“最先發表”的宣告,也不要提及尚未完成的工作。

除醫學論著外,對於一般的病例報告、病例分析或臨床經驗總結等稿件,其討論部分主要是對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論述,提供有意義的經驗或結論,同樣應參考執行上述有關討論的具體要求。對通過隨訪所取得的療效結果,要實事求是作出客觀評價,不誇大成果,不隱瞞缺點。討論應有重點、有條理、分層次地展開,有的放矢而不面面俱到、過於冗長。文句則力求簡潔明瞭。討論部分的長短,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一般約佔全文的1/4到1/3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