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萬名社工培訓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1.96W

導語: 凡人讀書,各有心得;學習心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萬名社工培訓心得體會 ,歡迎閱讀。

萬名社工培訓心得體會

篇一:萬名社工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12月9號至12月11號,我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北京市西城區經科大舉辦的20xx年西城區社工工作者培訓,經過這次培訓,讓我端正了思想態度,從新理解了社工的定義。重新對社工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和解析。下面我簡單談談幾點心得體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教授們將我們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梳理,系統地將知識分塊整理後傳授給我們。

第一天,張輝軍教授講的社會公共服務理論與實踐,講解了社會工作是指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張輝軍教授講課非常棒,生動有趣。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社會公共服務室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例如根據介入方法分為小組與個案兩個專題,又根據服務物件分專題討論。這種“專題”式的授課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於各個不同領所域呈現出來的問題及針對的技巧,在歸納與分析中加深了對不同技巧的認識與運用,可謂是“溫故”。同時,在課堂上通過分小組討論讓同學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念,是讓同學們積極投身到知識創新與分享上來的一種良好方式,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增加了與老師的互動,可謂是“知新”、一舉多得。我本人非常喜歡課堂上這種討論的環節,覺得在討論過程中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能聽取其他人的觀念與思想是互相促進與提升的一種良好方式。並且在

展示小組成果時,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悅。我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應該在內心構建起社群工作者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其有兩方面:即從社群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群問題、滿足社群需求為己任,維護社群穩定,促進社群公平正義。從專業使命看,強調“助人自助”,所謂“助人”是在個人、家庭、群體、社群出現困難時,社群工作者向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援,所謂“自助”是通過社群工作的專業服務,來整合社群資源,挖掘潛能,推動困難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強”。

下午夏建中教授講的社群建設的理論實踐。近年來,社群工作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工作領域的擴大從傳統的弱勢群體到各種有需要的人士,從對弱勢人群的服務到關注公共問題;工作思路的拓展-從救濟、救助到發展性的服務,從治療到預防;工作方法的發展-直接社群工作方法-個案、小組、社群,間接社群工作方法-社群行政、社群工作研究;助人價值觀的變化-從施捨到服務,從幫助到協助,從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專業主義與文化敏感性。

第二天,於顯洋教授講的社會組織理論與實踐。社群工作者並不是一開始頭腦中假設的簡單的助人行為,通過學習我瞭解到,社群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分為三部分:一是價值理念。與其它社群學科不同,社群工作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價值是社群工作專業的靈魂。社群工作價值是指社群工作對社群工作者在專業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的要求和規定。

作為一個專業的社群工作者,應具備平等、尊重、民主、接納、誠信、助人自助、自決等專業價值理念。二是知識體系。社群工作者除應具備社群工作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心理學、社群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應熟悉與社群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知識。 三是實務能力。社群工作者應熟練運用個案社群工作、小組社群工作、社群社群工作、社群工作行政等社群工作方法,協助服務物件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挖掘潛能,恢復和發展社群功能。社群工作者在從事社群服務過程中,應能夠與各類服務物件建立專業關係,對服務物件的問題做出預估,制定服務計劃和服務協議,能夠獨立接案、結案和提供跟進服務,能夠對提供的專業服務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和發展規劃,整合、運用相關社群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影響社群政策。社群工作是在利他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服務,它對促進社群管理的作用在於:(1)通過深入細緻的社群服務可以化解矛盾,解決社群問題,減少社群衝突,維護社群秩序;(2)社群工作者深入民眾(非行政化、非機關化、非官僚化)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反映民情民意,使政府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在一定意義上加強了政府的基層工作);(3)社群管理者可以吸收社群工作的價值進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4)在“小政府大社群”格局下,社群工作機構與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有利於形成社群的善治結構。

第三天吳剛教授講的加強和創新社會領域黨建工作。明白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重要性,端正了入黨動機。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社工培訓已結束。在這次朝陽區組織的培訓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真聽取了一次次精彩而又有現實意義的課程。新一代的社工應該以創新的理念在社群這個基層崗位發揮他應有的作用。而作為年輕一代的社工,我們要把學習培訓同踐行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不妄每一次的培訓和學習。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居民、服務群眾的本領和水平,真正為基層建設做出貢獻!為民排憂解難,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通過這次培訓,我明天了做好一名社工師多麼的重要。

篇二:萬名社工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6月份我參加了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舉辦的社工萬人培訓班,經過這次培訓,我對社群工作、社群工作方法、社群工作價值觀等都有了深刻的認識,下面我簡單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老師將我們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梳理,系統地將知識分塊整理後傳授給我們。例如根據介入方法分為小組與個案兩個專題,又根據服務物件分專題討論。這種“專題”式的授課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於各個不同領所域呈現出來的問題及針對的技巧,在歸納與分析中加深了對不同技巧的認識與運用,可謂是“溫故”。同時,在課堂上通過分小組討論讓同學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念,是讓同學們積極投身到知識創新與分享上來的一種良好方式,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增加了與老師的互動,可謂是“知新”、一舉多得。我本人非常喜歡課堂上這種討論的環節,覺得在討論過程中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能聽取其他人的觀念與思想是互相促進與提升的一種良好方式。並且在展示小組成果時,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悅。

我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應該在內心構建起社群工作者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其有兩方面:即從社群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群問題、滿足社群需求為己任,維護社群穩定,促進社群公平正義。從專業使命看,強調“助人自助”,所謂“助人”是在個人、家庭、群體、社群出現困難時,社群工作者向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援,所謂“自助”是通過社群工作的專業服務,來整合社群資源,挖掘潛能,推動困難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強”。

近年來,社群工作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工作領域的擴大從傳統的弱勢群體到各種有需要的人士,從對弱勢人群的服務到關注公共問題;工作思路的拓展-從救濟、救助到發展性的服務,從治療到預防;工作方法的發展-直接社群工作方法-個案、小組、社群,間接社群工作方法-社群行政、社群工作研究;助人價值觀的變化-從施捨到服務,從幫助到協助,從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專業主義與文化敏感性。

社群工作者並不是一開始頭腦中假設的簡單的助人行為,通過學習我瞭解到,社群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分為三部分: 一是價值理念。與其它社群學科不同,社群工作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價值是社群工作專業的靈魂。社群工作價值是指社群工作對社群工作者在專業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的要求和規定。作為一個專業的社群工作者,應具備平等、尊重、民主、接納、誠信、助人自助、自決等專業價值理念。二是知識體系。社群工作者除應具備社群工作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心理學、社群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應熟悉與社群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知識。 三是實務能力。社群工作者應熟練運用個案社群工作、小組社群工作、社群社群工作、社群工作行政等社群工作方法,協助服務物件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挖掘潛能,恢復和發展社群功能。社群工作者在從事社群服務過程中,應能夠與各類服務物件建立專業關係,對服務物件的問題做出預估,制定服務計劃和服務協議,能夠獨立接案、結案和提供跟進服務,能夠對提供的專業服務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和發展規劃,整合、運用相關社群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影響社群政策。

社群工作是在利他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服務,它對促進社群管理的作用在於:(1)通過深入細緻的社群服務可以化解矛盾,解決社群問題,減少社群衝突,維護社群秩序;

(2)社群工作者深入民眾(非行政化、非機關化、非官僚化)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反映民情民意,使政府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在一定意義上加強了政府的基層工作);(3)社群管理者可以吸收社群工作的價值進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4)在“小政府大社群”格局下,社群工作機構與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有利於形成社群的善治結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社工培訓已結束。在這次朝陽區組織的培訓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真聽取了一次次精彩而又有現實意義的課程。雖然培訓中的課程並不一定與平日工作有直接關係,但社群工作分工不分家,掌握各個條塊相關政策、情況是每位社群工作人員應該做到的。

新一代的社工應該以創新的理念在社群這個基層崗位發揮他應有的作用。而作為年輕一代的社工,我們要把學習培訓同踐行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不妄每一次的培訓和學習。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居民、服務群眾的本領和水平,真正為基層建設做出貢獻!為民排憂解難,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相信這也是朝陽區社會辦組織我們培訓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