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求職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執行力的根基

文思屋 人氣:1.97W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所有的戰略都要通過人去落地,所以管理的主體便是人。那麼,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學、是否被執行層所認可,這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巨集偉的戰略,從企業方看來,我的巨集偉戰略一定能吸引我的員工,但往往結果並不是如此,企業關注的是,如何把我們的戰略執行好,而員工關注的是,你所說的戰略是不是我們能夠接受的。我比個例子: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我在塑造一個巨集偉的藍圖,但是對方卻說:“老蔣你的表達很形象,很出色,但是我無法接受”。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的表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讓對方接受。我們企業的戰略表達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我們的員工接受。只有員工完全的接受了,才能像企業所希望的那樣去執行。這一點是我們在做管理時候很容易犯的一個毛病。領導安排工作,佈置任務,發號施令,都很簡單,但執行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企業管理中執行的主體是人,所以我們要在員工這個主體上多下一些功夫。

"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執行力的根基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你想讓他做的並不是他想要做的,他想做的你不一定會讓他做,你所期望的就是你所失望的。你會發現,企業的關注點和員工關注點的永遠是不一樣的。每個員工到你的企業工作,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其實他和你企業的關係非常的鬆散,因為每個人的.關注點幾乎和你的企業無關。員工的關注點只會和他的經歷有關,和他的家庭成長有關,和他的感情有關,和他的夢想有關,反而和你企業相關的東西很少,很少。所以,維持你企業執行的因素好像只有薪水,而員工的關注點就只能是薪水了。可見,如果企業的關注點和員工的關注點不一樣,企業內的執行力很低這是正常的。如果我們解決了企業的關注點和員工的關注點是同一個點,那麼我們企業所表達的願景和員工所關注的就在一個頻道了,從而也就解決了企業的表達就是員工所期望的,而不是企業的表達是員工不能接受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實現這一願望。當然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也要科學的去做,在幫助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之前,首先要給員工做一個人才測評,要搞清楚,我們的每個員工的類屬:業務型,管理型,技術型等。還要搞清楚每個員工的個人規劃,興趣愛好,和人生目標。再者幫助在企業的工作過程中,素質上的提升,能力上的提升,收入上的提升,職位上的提升等等。在適當的時候逐步植入企業文化,再用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從鬆散轉化成緊密。這樣不但可以留住人才,而且還可以提升執行力。我之前在《影響執行力的第二根源》說過,要給員工在我們的企業裡一個準確的定位,是執行力的根基。當然執行力是一個系統,不是每個問題單個解決,而是每個問題逐個有序的解決。如果說定位是解決員工現在的問題,那麼,職業生涯規劃是解決員工未來的問題,如果員工沒有未來,他就會從頭再來。可見,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直接影響執行力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