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求職指導>

培訓師的激情從哪裡來?

文思屋 人氣:2.53W

看了一位講師的激情四射的授課視訊不到5分鐘,實在受不了了!首先這位並非姓王的講師稱自己跟語言大家王力先生是爺孫(1)關係,然後說自己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立馬提到一句“刑不上大(dai)夫(2)”;提到臺灣曾經的首富蔡萬霖,說人家是賣菜(蔡?)出身(3),提到柳傳志當年開會遲到懲罰自己,說柳傳志要靠牆罰站5個小時(4);看不下去了,比唐駿還能忽悠!

培訓師的激情從哪裡來?

重回培訓行業,我一直在自問,這些講師的自信和激情來自哪裡?

首先肯定不是出自真實的文憑和實力。就如某個成名多年的大師,總是號稱我們牛津大學博士後,甚至某些知名諮詢公司的老闆也自稱哈佛EMBA;真該把他們象對唐駿一樣拷問,哪裡有博士後這個學位?無知者無畏,恰恰是沒有真才實學的,才會坐井觀天,把自己的個人經歷看成了可以萬人效仿的經典。就像唐駿極其狂妄的一段話:“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我的管理可以複製、、、我相信我的這些經驗,完全可以複製到中國的任何一個企業,在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家企業,我都可以去做管理。”

掌握的知識越多,你反倒會更謙虛,一如吳敬璉、林毅夫、厲以寧這些大家;當然絕大多數職業講師到不了這種高度,更不可以把經驗當成方法論和理論,或者從極其有限的個人經驗直接得出極端的結論來為害企業。比如講授成功學的某大師曾經說過“要想成功,每天至少要讀一本書”論據呢?“因為孫正義當年在病床上兩年讀了4000本,1天讀5本”。看來不是聽眾智商不夠,就是孫正義看的書的厚度不夠,我們肯定不說是講話者的腦子不夠。

講師的激情也是中國人的特別需求;說其特別,是跟中國文化有關;比如很多男人們都喜歡的所謂按摩活動,你可以像條死魚一樣躺在那裡,技師們(哈哈)可以很快把你搞得很爽,興奮起來;瞧,這個過程你是被動的,因為你花了錢了要享受。培訓亦如此,學員在下面等著你把他們調動起來,搞興奮。所以我們看到一些總裁班去了牛津劍橋聽知名教授的課很不滿意,無它,嫌老師沒激情;要問這些學員聽到了些什麼,沒關注。

當然,激情和自信完全沒有錯,作為講師確實要儘量體現;它能夠體現的最主要原因是來自一種責任感,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帶來的滿足感,或者為客戶企業的'成功做出貢獻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你意識到自己可以對於經濟和產業的發展應該可以起到積極的價值觀和道德的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物質貢獻。這也是中國社會目前最缺乏的。

所以你以前可以吹捧娃哈哈的宗慶後的成功,以及其他以財富擁有為衡量標準的成功人群;但當他們個個被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邀請嚇得噤聲或者胡言亂語的時候,你會問,這些人的成功管我屁事,如果他們絲毫不回饋社會,如果他們的子女家庭紛紛移民海外,如果這些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都不關心我們的社會,你還會追在人家的屁股後面靠吹捧幾句來換口飯吃嗎?

那些號稱每年搞幾百場培訓,面對數千企業家的大師們,你們的自信和激情應該來自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