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人力資源>

通過寫作獲得職場突圍的方法

文思屋 人氣:3.16W

1、寫作是一項低門檻、高回報——即高工作槓桿率——的事情

通過寫作獲得職場突圍的方法

先了解工作槓桿率的概念

什麼是工作槓桿率?隨著你所做工作的產品或者服務到的人增多,如果你付出的邊際勞動量或者邊際成本沒有降低甚至越來越高,這就說明你的職業槓桿越比較低。反之,如果邊際成本下降很快甚至是零,那麼就是職業槓桿高。

工作槓桿率低的工種有一個特性:簡單、重複性、機械性;比如流水線工人,保潔阿姨;如果我只靠寫專欄生活,也會是一種工作槓桿率低的工作:一篇文章一千多塊,在國內已經是非常高的標準,但已經四年沒怎麼漲過,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要過上體面的生活,每年需要寫更多的專欄才能維持與上一年相當的生活。

更具體一點來講,對於個人來說,可以遵循這三個基本方法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槓桿率,這些方法是:

減少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的時間,增加一項工作帶來的影響

外包低槓桿率的工作,時間分配到高槓杆率的工作

機械+思考相結合的多執行緒工作

如果某項工作能夠提高自動化程度,那是值得投入去做的。比如開發工具,讓重複性的工作自動化,可以顯著減少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的時間;我以前在媒體工作的時候,給自己供職媒體的文章並不能發到其它媒體上,從公司利益角度非常好理解,但是從文章影響力會受限。所以我現在寫了一篇文章,會發在多個平臺,提高單項工作產生的影響。公開課也是顯著擴大影響力的方式,同一節課對著100人講課,放上網之後可以讓一萬人、一千萬人學習,老師的工作產生的影響被放大了很多倍。

將家庭保潔工作外包給保潔阿姨,培養新員工或請助理幫助自己分擔工作、在學習和技能提升上投資時間、每週3-5小時鍛鍊,都是將低槓桿率的工作外包給其他人以及自己時間分配到更高工作槓桿率的事情。面對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要堅決說不,比如無效社交和浪費時間的會議、大而無當的各種行業活動等等。對了,寫文章也是高槓杆率的工作,一篇文章寫完後可以持續地傳播給很多人閱讀,如果相似的內容需要反覆和別人講的話,也可以寫出來,溝通效率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有一位叫伯通的自媒體人說過,寫文章就像「開分礦」,開分礦的意思是,在《魔獸爭霸》這種即時戰略遊戲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多開分礦。能夠迅速開分礦的玩家,會有更好的戰略優勢。因為同一個時間段內,擁有兩個礦場的人是擁有一個礦場的人的收入的兩倍,越往後,礦多的人越佔優勢。因為你佔了那個坑,別人繞不過你。寫文章也類似,當你把某個話題談透了之後,這個礦就是你的。當別人碰到類似的話題的時候是繞不過你的,比如這兩天最大的新聞: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出來的時候,《大西洋月刊》一篇舊文《ISIS到底要什麼?》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就是這個道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熱點背後的原因和機理都是相似的,佔了一個坑之後,收益無窮。

寫作是一項高工作槓桿率的事情,越早開始越好。

2、低門檻

2.1 寫作環境不重要,隨時隨地可以開始寫

寫作的門檻是非常低的,我這裡所說的門檻低是指寫作對硬體環境要求非常低:一臺膝上型電腦就可以寫起來。很多人對寫作歡迎非常敏感,我以前做媒體的時候,周圍很多人有很多的.要求,譬如說:周圍環境比較吵,寫不了;在辦公室人很多,寫不了;甚至在咖啡館,也寫不了。有些人寫作時會有一些奇怪的癖好,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在寫作之前,需要自己手衝一倍咖啡才可以開始寫,還有人需要先刷兩個小時的微信朋友圈……哦,對了,這是拖延症,總之,很多人有奇奇怪怪的癖好和要求。

我覺得這些人把寫作這個事情弄複雜了。寫作其實特別簡單:坐下來,開啟電腦,手機調到飛航模式,開始寫吧。我一開始也有各種各樣的臭毛病,比如說開始寫作之後,中途不喜歡被人打擾,否則情緒會很糟糕;然後對環境要求也很高:要非常安靜,不能有音樂,別在旁邊講話,等等等等,否則就寫不下去了。

後來當我工作非常忙的時候,真的沒時間去打造一個自己覺得需要的最佳寫作環境的時候,我發現我也能寫了。而且我能在各種複雜的場所下寫作:咖啡館,飛機上,辦公室,甚至計程車和公交車上。我曾經蹲在公交車的臺階上完成了一篇文章,因為我家住得很遠,加班多,要趕deadline,如果不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寫,我就得熬夜。與熬夜相比,不如趕緊利用通勤時間搞定它。當你時間真的很緊迫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都不是事兒。

2.2素材:Google+維基百科可以找到99%的寫作素材

我在「在行」有一個談寫作的話題,這個話題有40多位學員約我,其中有一個理論大家非常認可:要寫好一篇文章,輸入輸出比是一百倍的關係。形象一點的解釋是,如果你要寫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你的閱讀至少要達到十萬字。

個人體驗、觀察都是很好的輸入方式,但這樣的方式效率比較低,最高效的方式仍然是閱讀。閱讀理解能力強的人,小半天就能完成十萬字的輸入,雖然看起來量挺大的,但如果認真去執行,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並不是多大的困難。

網際網路是最偉大的發明,而網際網路中最偉大的發明在我看來是就是Google和維基百科,通過Google和維基百科,你可以找到99%你想找到的內容。「在行」上經常有學員問我,老師你能推薦幾個好的網站給我嗎?我覺得沒有最好的內容網站,只有最適合你的網站。而最適合你的網站,需要你自己去發掘。如何發掘?去Google和維基百科搜就好了。很多時候,很只需要多搜幾次,多點幾頁,你想要的東西就會自動跳出來。

3、高回報:通過認知盈餘幫助這個社會填平資訊溝壑

3.1經驗:每個人的體驗都獨特而有價值,值得與人分享

作為一個公司人,我常常會有自己的價值很難得到完全發揮、被束縛住了的感覺。這種感覺的產生並不是來自於因為公司不好,它不讓你發揮,而是當你有多種技能或有某種興趣,但是當你的興趣並不能很好與公司目標結合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的熱情和能力無處釋放。「在行」上約我的很多是工作了多年的職場中層,每當他們與我談到類似感受的時候,我都會鼓勵他們說:寫吧,或者去在行當一個行家。

我覺得每個人的能力不應該僅僅體現在只為幾個人服務上面,在公司裡,你每天花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生命在讓少數五六個人開心,無論你是否喜歡,以及無論他們是否足夠尊重你,客觀事實是你大部分的生命都被消耗在這幾個人身上,這是非常大的浪費。更高效發揮你能力的方式,是讓你的能力為社會上其它有需要的人提供價值,這不僅對你自己很重要,對別人也很重要。利用你的認知盈餘幫助這個社會填平資訊溝壑,你獲得成就感滿足感,被分享的人獲得了新知。這是三贏。

通過寫作,將你獨特的經驗與別人分享出來。

3.2深度思考:寫作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能寫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來,思考能力也是優秀的;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一個問題剛看到的時候覺得自己明白了,但是當自己和別人複述一遍、或自己寫出來的時候,發現總會在某個地方卡殼,然後不得不再返回去查資料,弄懂,然後才能準確表達出來。

寫作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要寫好一篇文章,你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觀點,圍繞這個觀點,你要搭結構,蒐集素材,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修剪,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前,你可能還要經歷補充蒐集、修正、再蒐集、再修正等過程,才能打磨好一個話題。打磨一個話題的過程,就是不斷逼迫自己讓自己思考越來越嚴謹的過程,如果你不需要產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很多問題你可能就擱置在那裡,問題越攢越多,自己思維也就越來越像一團亂麻。

麥克盧漢說:我們創造了工具,工具反過來塑造我們的思維。寫作是塑造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

3.3被動人脈拓展:主動結識大牛,不如成為大牛,讓別人結識你

寫文章在社交上最大的好處是你並不需要通過「社交行為」來獲得高質量的社交結果。很多人厭惡社交,因為無論是行業會議還是大部分的飯局,都是非常浪費時間的無效社交。寫文章看起來是一項非常孤獨的工作,一個人對著電腦螢幕敲字,但是當文章發出去之後,社交模式就已經啟動了。只要你持續的輸出你的觀點、你的興趣、你的喜好,你的文章會幫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他們因為讀懂了你想表達的看法找上來,或者因為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找上來,這樣的人如果通過線下去發掘,從概率來看,十個人裡面碰不上一個。我現在的很多朋友都是通過在媒體上發表文章認識,我也通過讀別人的文章結識了很多有趣的人。

除了被動人脈拓展,寫作還可以幫助你主動拓展人脈。建立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職場社交網站LinkedIn的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被稱為人脈之王,他在寫作上的助手Ben Casnoch在談到Reid建議別人應該如何獲得別人關注時,說:獲得別人關注的最好的方法是,主動提供幫助。而大牛們有錢又有資源,人脈更廣更優質,他們會需要什麼幫助呢?比如比爾·蓋茨,向他的基金會捐款沒有用,給他介紹他不認識但對他有用的人,可能性非常低,你買上100套微軟產品,他也完全不會關心,怎麼辦?

比爾·蓋茨最需要的,而你可能有的,是資訊。資訊即你獨特的視角,你對待周圍事物的看法,如果他對中國感興趣,你恰好是中國二三線城市的90後,你可以告訴他你周圍的人是怎麼看待二次元的,中國的A站B站是什麼,為什麼彈幕會從亞文化逐漸變得有一點點像流行文化。這就是通過主動提供幫助給你帶來的價值。

主動提供幫助堪稱是建立一切關係的不二法門,寫文章分享出去,本身就是主動提供幫助的過程。有時候提供幫助的物件是不確定的,有時候是確定的。

3.4機會:通過持續寫作,好的商業機會、工作機會找上來

最後這一點是水到渠成的。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我在《商業週刊》、騰訊大家有固定的專欄,其它很多媒體會轉載我的專欄文章,比如財新、百度百家、虎嗅等。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郵件,發件人鳳凰網的副總編輯,他說正在尋找鳳凰網科技頻道的主編,問我有沒有興趣聊聊。聊完之後,我從一位從沒從事過媒體的人,跑到鳳凰網科技頻道做主編去了。

我寫作的初心是興趣和學習,但回報超出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