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三字經>

有關三字經作文合集七篇

文思屋 人氣:6.36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三字經作文合集七篇

三字經作文 篇1

上週星期一,我們班舉行了《三字經》背誦比賽,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流利地背完全本《三字經》,獲得了第一名。下課後,同學們紛紛向我討教:“張子熙,《三字經》太長了,你不覺得難背嗎?”“張子熙,《三字經》這麼長,你是怎麼背下來的呀?”

同學們,其實背誦《三字經》並不是很難。《三字經》讀起來琅琅上口,很押韻,我感覺是越讀越有味,對它充滿著喜愛。我背的方法是用滾雪球的方式來背的。所謂滾雪球式背誦,就是背完第一段,再背第二段,然後兩段聯絡起來背,這樣日積月累,就像是滾雪球,越滾越大,就會越背越多。背完通本後,我就每隔幾天背一遍,這樣能記得牢,不易忘,還能溫故知新。

我認為僅僅能背誦《三字經》還遠遠不夠。《三字經》博大精深,今後,我還要默寫《三字經》,進一步理解《三字經》,感悟《三字經》。要像“孔融讓梨”那樣尊敬兄長,“黃香溫席”那樣孝順父母;要像“囊螢映雪”“負薪掛角”那樣堅持勤奮讀書。

老師告訴我們:“兒時記憶如刀刻。”同學們,從小多讀書,多背書吧!這會讓我們受益一生的。

三字經作文 篇2

一天,我在我的書架上看到了《三字經》這本書,我就對三字經有了興趣,於是,我把三字經拿起來一讀,我讀到了三字經上面一句話,那就是:“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譯文是: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先後有五個霸主,他們分別是文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文、楚、燕、韓、趙、魏、秦,出現了七大強國爭雄的局面。

註解是:平王東遷之始,是為春秋。孔子絕筆之後,是為戰國。東周時期前後出現五個霸王,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戰國時期有七個諸候國實力最強,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春秋時期,各個諸候國紛紛兼併其他小國,其中楚、齊等大國甚之。

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齊七國統治時代,到此中國歷史上的時代便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椐時代--戰國。

讀了三字經,我感覺三字經裡的每一個字都包含了一定的意思,我喜歡三字經,因為我喜歡蒙學讀物,因為我想讓自己長知識,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我喜歡三字經的理由,小朋友,你也像我一樣喜歡三字經嗎?

三字經作文 篇3

應麟所撰。一般來說,《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品德瞧念,即教授學問與封建思想教育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進淺出,情真意切.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回納綜合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讚譽。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而《三字經》後來居上。這裡的“居上”殆源於數字順序,未必即是憑據三書之內容與作用的存心陳設。但現實上,綜其覆蓋讀者之廣、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傳光 之久瞧而言,《三字經》 正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不克不說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的書。 巍哉,《三字經》堪稱“蒙學之冠”。

《三字經》全文

人之初,本善。相近,習相遠。苟不教,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心裁。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作甚。

玉不琢,不可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賣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字經作文 篇4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我刻苦學習,學會做人,長大就一定會成才,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我一定會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時刻刻都牢記在心,儘量避免一些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不該犯的錯誤,多幫大家做一些好事,同時自己的學習也不能放鬆。《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作文 篇5

一、細觀察

觀察時,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細瞧,形色態,分辨好。觸形態,善比較,觀顏色,濃淡曉;看姿態,靜動找。聽聲音,動腦筋。嗅氣味,多聞聞;有順序,抓重點;時間變,地點換,觀察時,多體驗;巧聯想,抓特點;觀察好,得用腦;多感官,結合好。

二、勤集材

材料多,文章好;多讀書,佳句找;勤觀察,筆記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錄,多剪報。分條記,整理好;使用時,方便找。

三、慎審題

要作文,先審題。明範圍,知題義;扣題眼,重點記;知數量,不離題;明人稱,好下筆;附加語,須重視。寫真情,出新意。

四、精選材

選材料,須扣題。熟材料,反覆比;選新穎,是第一;選真實,要牢記;選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細琢磨;多比較,用心計。

五、構思清

先構思,後動筆;定中心,宜扣題。一文章,一中心;無須多,不偏離。想開頭,思順序;明重點,具體敘;線索明,思路清;巧過渡,會照應;時間變,按順序;地點變,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筆。

六、列題綱

構思好,列題綱;搭架子,行文暢。定順序,理思路;明詳略,細琢磨。首和尾,要貼妥。

七、開頭新

開好頭,是關鍵。直入題,時地點;設懸念,趣味見;描繪景,抒發情。藉故事,吸引人;好詩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議論;先概述,再具體;要成功,須新穎;方法多,靈活用。

八、結尾妙

結尾好,味無窮。自然收,渠自成;巧總結,中心明;善啟發,留餘聲;要讚美,巧抒情;發議論,要點睛;象徵景,味無窮;呼開頭,暗照應;成一體,結構整。

九、巧過渡

巧過渡,文無縫;銜接段,思路清。句過渡,用詞語;巧鋪路,很有趣。段過渡,句子好;架設橋,連線巧。篇過渡,用段落;妙連線,好處多。過渡處,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躍,忌突然。

十、寫具體

寫文章,要具體。敘事文,重過程,細節處,須注意。寫人物,動語神;細刻畫,須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狀物文,抓特點,多形容,多修飾;善分解,巧對比。寫景文,形色態,細心描,大膽想;靜動態,重點憶。寫活動,要注意:從整體,到部分;先場面,後聚焦。寫聯想,多比喻;可誇張,可排比;情趣濃,文具體。

十一、繪景色

描景物,怎下筆?寫形狀,須具體;繪顏色,濃淡宜;描形態,寫情趣;多聯想,多比喻;並列寫,可排比;引詩句,妙無比;抓特點,按順序,融入情,精描繪。

十二、狀物文

狀物文,要牢記:選好物,先熟悉。寫植物,形色味,枝葉花,果實美,擬人化,用比喻;寫成長,分四季,抓特點,重點記。寫動物,描外形,分類描,要具體;寫習性,抓特點,聯生活,細節全,述感情,要自然。寫物品,明來歷,描外形,按順序。形與色,要看清。寫結構,知用途。抓重點,細描繪。人與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築物,遠近看,抓特點,有重點;分層寫,視點變;多聯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間。

十三、敘事文

敘事文,有人稱;六要素,要記清;時地事,交代明;環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脈絡連;寫結果,別含糊。有重點,有詳略;有細節,變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勝。

十四、記人物

寫人物,抓特點;描肖像,有重點;記衣著,不一般;言與行,要逼真,有細節,點神態;察心理,見精神。具體事,表特點。

十五、多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讀中改,細增刪;多推敲,嚴把關。標點號,用恰當。調並換,文意暢;熱加工,冷處理,互批改,互借鑑。改中寫,技能練。

十六、改寫文

改寫文,有借鑑;改人稱,語氣變;改體裁,結構變。通讀文,明要求;細比較,差異找。增刪換,細推敲;多聯想,要巧妙;多修改,達目標。

十七、擴寫文

擴寫文,有重點;明中心,抓要點;善想象,多描寫,添細節,事不變;抒真情,巧議論;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縮寫文

縮寫文,意不變。理思路,明要點,抓中心,留主幹。去枝葉,注意刪。有首尾,有重點。

十九、續寫文

續寫文,要聯想;人不變,事要變;新時間,新地點,新人物、新事件。變原因,變環境,變故事,變人稱。新發展,結果變。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題好。

二十、看圖文

看圖文,是創新。對照圖,看仔細;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結果;多聯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創新;寫文章,要具體。

二十一、應用文

寫日記,有格式,見聞感,都可記。自由寫,隨意記;天天寫,要堅持。寫書信,按格式,言得體,分層次;有中心,述真意。板報稿,要快捷;選材新,標題切;言簡明,揚新風。應用文,格式明,多實踐,活運用。

三字經作文 篇6

北京市大學聯考閱卷工作已經過半,大學聯考語文今年首增的微作文和大作文都已經出現滿分作文。在昨日舉行的“北京市20xx年大學聯考閱卷媒體開放日”上,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透露,本市今年24。6萬餘份大學聯考考卷閱卷工作將於22日全部結束,6月23日12時起,北京考生可以查詢大學聯考成績,與此同時,高招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將同日向社會發布,7月5日至8月中旬進行錄取工作。

大學聯考作文感人程度已多年未見

在今年大學聯考作文評價方面,北京大學聯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負責人漆永祥表示,今年針對微作文和大作文都各設了四個分值檔次,並針對每個檔次分值都準備了樣卷供評卷教師學習。同時,今年的作文評卷允許考生作文有瑕疵,鼓勵閱卷老師對出現瑕疵諸如出現個別句子、個別段落寫得不好的“個性作文”、“才情四溢作文”、有觀點有見解的作文給予高分。“敢打高分,也要敢打低分”,漆永祥表示,預計今年的滿分作文情況比去年好。

“今年的微作文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作品,比如紀念自己的18歲這個選題,學生寫的花樣的年華,真實的青春,很感人,很多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了”,漆永祥表示,今年假大空的作文已經很少見。微作文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其中有一篇用的“三字經體”,寫得非常好。同時,大作文也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對於是否會出現同一考生微作文和大作文雙滿分的現象,漆永祥表示,目前還不掌握這方面的情況。

同時,漆永祥表示,今年在作文評價方面,還首次提出兩個允許、兩個不允許和五個不對比,即允許考生水平有限、允許文章有瑕疵;不以高校師生作文水準論高低、不以中學教師各自教學水準論高低;不跟去年考生比、不跟社會比、不跟古人比、不跟作家比、不跟課文比,只在6萬考生中比高低、比水平、比人才。

今年閱卷組不允許組內臨時調動

漆永祥表示,今年大學聯考語文試卷總數為6萬份左右,比去年減少了20xx份,但是閱卷教師人數卻比去年增加了10多人,主要是為了保證閱卷公平客觀,嚴防前鬆後緊,保證一把尺子端到底,特別在質量檢查組方面增加了人員。其中8個組參加知識題閱卷,12個組參加微作文和大作文閱卷,在嚴把作文評價標準一致方面,今年閱卷組提出不允許組內之間的臨時調動。(來源:北京青年報)

三字經作文 篇7

《三字經》從南宋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了七百多年的歷史了!《三字經》的歷史悠久,從古到今,人們都喜歡讀《三字經》。《三字經》就像是一個蘊藏著許多道理和知識的大寶庫,取之不竭。

有一段《三字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是這幾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說的是東漢時江夏人黃香,在他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年紀雖然小,但他卻深深懂得了要孝敬長輩的道理。在炎熱的夏天裡,他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帷帳,直到父親入睡。在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最大的梨子讓給兄長吃,把最小的留給自己。

黃香用身子幫父親暖被窩,是為了讓父親睡的時候不再那麼寒冷。他那麼孝敬父親,是我們所有人的好榜樣,黃香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從孔融能把最大的梨讓給兄長這件小事裡,就可以看出孔融是個敬老愛幼的人。

黃香給父親溫席、孔融給兄長讓梨,就足以給人們做為一個好榜樣了,雖然我們不一定給爸爸媽媽扇風,起碼也要像孔融一樣,把好的東西讓給晚輩或兄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活,或優異的學習成績報答爸爸媽媽。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區區這一小段《三字經》就能給人們那麼多的啟發,快去讀讀《三字經》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