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生活常識>

單車長途騎行必備常識

文思屋 人氣:2.95W

當你要準備騎自行車做長途旅行,瀏覽以下注意事項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單車長途騎行必備常識

 一、出發前的準備

首先要收集、查閱、整理沿途有關的各種資料和相關資訊,包括較新版本的地圖、交通圖,沿途的地理、氣象資料等。再根據你或你的團隊的體力狀況、假期長短、旅行季節等因素制定出詳細的旅行計劃。一般而言,長途自行車旅行的最佳季節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為宜。長途自行車旅行最好能結伴而行,但長途旅行人數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數為3到5人,且最好有異性同行。人數過多,沿途食宿困難較大,偏遠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難。由於人們之間的性格愛好存在差異,人數過多時很難統一行動。人數太少,安全保證較差。並且萬一途中出現特殊情況,人數過少,難以相互照應,每一個人的相對負擔就會加重,有些物資裝備無論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車工具、宿營裝備等。

二、有關的物質準備

做自行車旅行,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自行車。如果有條件,最好選用專門為自行車旅行而設計的27英寸全地貌車。該型別車一般配有前後車架,能載重150公斤(包括騎行者)以上,避震效能較好,輕便結實,能適應各種道路狀況。缺點是價格昂貴,零配件目前在國內較難買到。這大家也不需要擔心,這可以用效能較好的山地車代替,只要你在山地車上換上一對公路用山地車胎(價格一般在150-200元左右)也能達到全地車的效果。

在出發前,對你的自行車效能方面和維修方面要有一定的認識。對你自行車整體的部件,操作效能要熟悉。對他人提供的見意可作參考,但在更換零件方面,不要作太大的改變,因為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磨合期,在磨合期間要進行不斷的除錯,直至使零件進入最佳的狀態。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就如軸皮傑說,如果想一對軸皮用起來順滑,它的磨合期大約是1500-2000公里,在這期間,你有不時留意,對玻頂的鬆緊要不時的調整。另外一個較為重要的就係你的座包,不要去追求過貴的,因為每人對座包軟硬的適應程度都不同,不是越貴的座包,坐起來就越舒適的。只要坐得舒服,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了!在選擇座包時,所選的偏軟或硬,這對你日後使用上都會帶來不便。出發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車的調整和修理,包括;補胎、更換車條、更換剎車塊,修理、調整前中後軸、修理飛輪等。

需帶上的工具:鏍絲刀(十字、一字各一把)、六角匙(4mm、5mm、6mm)、線匙一個、自行車便揆式自行車打氣筒、補胎工具。具備以上工具基本可以解決一般自行車的問題。備用工具一般只需帶上兩條備用內胎就行啦。

三、其他物質準備

服裝: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較暖和的季節騎行,最好能購置專門設計的短騎行服。它具有保溫、透氣、擋風、防雨等功能。騎行褲內還有透氣棉墊,防磨且透氣。可適應多種氣候條件下騎行。只是價格比較昂貴。如沒有騎行服,特別是騎行褲時,可直接穿著有彈力的緊身褲,裡面不要再穿著其它服裝,並且在經常摩擦的部位塗抹一些能起潤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騎行應做好防晒措施,以免晒傷面板。冬季或在氣候較寒冷的地區騎行時,除注意保溫外,還要注意防止衣褲或鞋襪過緊而導致血液迴圈不好,引起凍傷的發生。另外,騎行時最好戴上頭盔,就算遇到了什麼特發意外都可以保護頭部。還要準備一件雨批,除防雨外,還有其他許多用途。

其他裝備:為防風吹和小飛蟲侵入眼睛,要準備好騎行眼鏡。有色的可防強烈的陽光照射,無色的適用於陰天,還有一種淺黃色的專門適用於夜間。眼鏡要選一些曲光度較好的眼鏡,如何選擇曲光度好的眼鏡呢,方法很簡單,只要選擇一個直立的物體,比如門的邊等等,閉上一隻眼,拿起眼鏡左右晃動,從你通過鏡片看到直立的物體是否有變型,變型越大就表明這眼鏡的曲光度越差,反之越好。眼鏡的曲光度好壞會影響你的眼部,如果長時間配戴,會對眼部造成損害。另外騎行眼鏡會有放大和減速的效果,用者配戴時要小心,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一些必備的藥物是要有備的.。

四、在騎行中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騎行速度問題。騎行速度要根據全隊的身體狀況、路途遠近和假期長短來決定。一般來說;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時騎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時騎行10到15公里左右較為合適。每天騎行的時間,在開始的3天到一週內,不宜太長,騎行120到130公里較為合適。身體適應後,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對於初學者上坡路段是比較艱難的,特別是三公里以上的長坡路段。上坡的快慢不單由各人體力決定,而且對自行車的速比調校快慢有關的。初學者不像專業選手那樣可以合理利用自己的體力和速比去上坡,所以在上坡時要學會用車流動的慣性去上坡,也就是說車向前走,它是有一個向前的慣性的,在踩腳踏的時候不要用死力去踩,只要順著那慣性去踩就行啦。如果你踩的時候感覺過重,你可以調輕一檔,後之調重一檔。在上坡時,就算累如果沒有必要就不要下車推車,因為一輛車在踩的時候最慢也有6-9公里時速,但人的步行速度只有3-5公里的時速,另外人在推車期間,除了雙腿要支撐整個人的身體重量外,還要用雙手去推動自行車,這樣也會加重自身的勞累。

長途騎行後兩腳會充血腫脹。休息時要平躺,儘可能把腳墊高,以促使血液迴圈。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頭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腳放在自行車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於氣溫太高,白天騎行體力消耗極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騎行。最好選擇在早晚騎行。

如必須露宿時,應隨身帶一個防潮墊。換上乾燥的衣褲,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墊上。並且時間不宜過長。切不可穿著汗溼的衣服就地隨意躺臥。

在比較乾燥的地區騎行時,應在鼻腔內塗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乾燥,保障呼吸順暢。夏季騎行時,如感到頭暈頭痛、全身無力、煩躁心慌、噁心嘔吐、舌幹口渴、出虛汗、心跳加快等症狀,要迅速到陰涼處躺下休息,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體恢復後在逐漸活動。切記不可用扇風法降溫。

冬季騎行時,如感到皮膚髮癢、紅腫、麻木甚至起水皰時,要儘快用凍瘡膏輕輕塗抹並做好區域性保溫。切不可因發癢而使勁搓揉。

長途自行車旅行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否則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說,還會連累同伴。

長途騎行,感到身體疲勞,腿腳乏力時要及時休息調整。否則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車、撞車事故。

長途自行車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財物、照相機等貴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疲勞、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現鬆懈、麻痺等現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則可能不僅是造成自己的經濟損失,還可能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