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精華】師德演講稿集合7篇

文思屋 人氣:2.73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現實社會中,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師德演講稿集合7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教師這個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的職業,它平凡、神聖,而且崇高;它崇高之處就在於教師將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融化在教育中,課堂中,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榜樣在前,見賢思齊,從教以來,在工作中,我一直堅持著一個樸素的信條,”幹工作,就得幹出樣子來”,作為一名體育專職教師,我時常把自己喻為臺階邊的扶手,因為有了我,學生在攀登科學知識高峰的過程中才會更加順利。

我深知對學生所產生的教育影響,不僅僅靠自己的學識和教學方法,更依靠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關心呵護每一位學生,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難忘美好的回憶。最近,我正負責學校田徑隊的訓練工作,有這麼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有一位5年級的女生,她剛開始參加訓練時並不是很主動。這天訓練時,我又叫人去請她,只見她邊哭邊朝我走來,上前一問,才知是同桌的男生又欺負她,我說:”你應該告訴班主任教師,請她來教育他”,”我不敢告訴班主任,他…他…他會公報私仇的,他會記我名字的”。我笑了笑說:”那好!下節課老師來批評他”,你先去訓練吧!第二天下午第一節,當我走進教室,只見那位女生又趴在桌上哭,經瞭解,又是同桌無故欺負她,於是我便把握時機嚴歷地批評了這位男生。也許是我太嚴厲了,當排隊上課時,那位男生依然坐在座位不願列隊,我走進教室用命令的口氣要求他立即列隊,於是這位男生很不情願地排到隊伍中去,他側視著我,眼神充滿敵意。在課堂上,我有意安排這位男生負責一個小組的練習活動,並在課後小結時公正地對他課前,課中的表現進行了評價,這時我又瞄了一下這位男生,他的眼睛亮了,那種敵意的眼神不見了。而那位女生呢?她對我更加信任了,此後訓練她從不遲到。

老師們,我們只要真誠地關愛每一位學生,我們的形象將更加高大,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將更好,我們的教學質量也一定能不斷提高,我們將真正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

師德演講稿 篇2

“有一首歌最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線最為記/那就是詩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無數顆熾熱的心/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這道詩是高中畢業班中,我們的班主任孫老師送給我的,6年來,我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想起它,就好像回到了孫老師的身邊,就好像又見了她新切的笑容。

孫老師——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數學老師。就在她我們剛上高三,她還有一年就要退休時,被查出患有淋巴腺腫瘤。醫生要求立刻手術,可孫老師把化驗報告一揣,又站在了講臺前。她知道,學校教師緊缺,同事們擔子重;她知道,學生正在關鍵時期,差生剛上路;她知道,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假期過去了,開學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了孫老師又回來了,儘管經歷了8小時大手術的身體仍很虛弱,儘管腮邊的手術疤痕還鮮紅如血,可孫老師像不倒的青松,又屹立在講臺前。“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來,淚珠在每個人的眼眶裡打轉,頓時教室裡響起了春天般的聲音,大家發自肺腑地喊到:“老師好!”這感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孫老師崇高的胸懷折服了我,“教師”這個神聖的名字也從此在我的心靈裡烙下了印記。當我師範畢業時,真正踏上教育這方熱土時,我覺得自己彷彿走進了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我的學生。多少箇中午,當人們午休的時候,我在教室裡和學生談心;多少個晚上,當人們被精彩的電視吸引的時候,我還在燈下認真地備課、批發作業。為什麼?因為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淨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每一雙稚嫩的腳步都會在教師愛的牽引下變成我們民族巨龍的鱗爪,也正為這個,我雖累,但樂在其中。

去年9月10日,清晨,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突然意志說到“老師你辛苦了,祝老師節日快樂,伴著動聽的聲音,班長手棒一束鮮花徐徐向我走來。是夢嗎?這似乎只有在電視、電影裡才能看到,但這不是夢,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都發生在我眼前。“我們愛您”同學們清脆的聲音響徹教室。這是學生對老師崇敬喜愛之情的最真表達。淚水打溼了我的眼眶,我激動的說:“我也愛你們。”學生們全體起立鼓掌,一時間,掌聲扇動著淚水,淚水浸泡著掌聲。

這一幕似曾相識,對了,在孫老師的課堂上不也是這樣嗎?一顆真誠的心融化了幾十顆火熱的心,這是心與心的交流,這是愛與愛的傳遞!

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

師德演講稿 篇3

看完應彩雲老師的這本《孩子是天我是雲》後,感慨頗深,從她的教案和隨筆中,深切感受到這位老師對孩子那份愛心,耐心和細心。看到她今天的成就,就知道她是真正用心來做這份工作,她用最樸實的方法記錄了自己從教多年的點滴,讓自己在這些點滴中成長到昇華。

回想自己當初,懷著一顆未泯的童心和對幼教事業的熱愛選擇了幼兒教師這份職業。可幾年過去了,那分熱情早被現實中孩子的哭鬧爭吵,煩雜瑣碎的事磨滅地所剩無幾。有的只是機械性重複的工作和完成任務的心態。其實自己也無數次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害了孩子!抱著這種矛盾的心態,再加上深圳這個地方對我們這些尤其是外來老師的不理解,我終於選擇了放棄。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放棄。

以為自己可以很灑脫地接受全新的工作,可坐在辦公間的我,時刻闖入腦海的是孩子天真的笑聲和家長看到孩子點滴進步後感激的眼神……

輕鬆的文職工作讓我有了思考的機會,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這就是自己需要的生活嗎?可又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擔起老師的責任。我又一次陷入了矛盾中。最終,因為一個曾經帶過的孩子的電話,讓我找回了自己,明白自己屬於幼兒園。在朋友詫異的眼神中,我重新回到曾經因迷茫而逃避過的崗位,又一次走到孩子中間。

在看完應彩雲老師的書後,我重新審視幼兒教師這份職業,更加堅定了我對這份職業的信心。因為她給我的觸動就是:哪怕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你就會成功。我想,無論以後我成功與否,我都將珍視和孩子走過的路,都將用心去完成老師的職責和使命。只有這樣,才配享受孩子帶給我的快樂!

我不再猶豫了,認真對待工作中所有的問題,用心去做好每件事,讓自身價值在幼教這個充滿希望的行業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現!

師德演講稿 篇4

作為教師,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作為學生,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學生在學校裡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由此推斷,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更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學生接近教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師的學識、權力、外表等都會成為促使學生接近的因素。但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願望,權力只能維繫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才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準確的評價,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學術和行政的種種權力,以及對學生所能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之後,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頗深,師道尊嚴使學生在教師面前往往會失去自我,特別是在中國小階段,平等觀念幾乎完全為師道尊嚴所替代。在教育這一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不是簡單的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是教育主體與受教育主體間的雙向交流的關係。向學生灌輸平等意識,使他們的主體意識覺醒,並在學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髮展其主體性,這是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內心深處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意識又逐步覺醒和發展,這樣才能進行主體與主體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達到教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效果。

好的師德師風的另一個具體表現,是師生之間要倡導民主,並且教師要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但是,在傳播知識、播種文明的校園裡,卻有部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有些中國小教師甚至成了“專制”的代名詞,可見教師倡導民主並身體力行的必要性。大學教師雖不像中國小教師那麼專制,但師道尊嚴的流毒依然至深,認為學生尊重教師是天經地義,卻忽視了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和

教育管理中,對學生過多地指責和否定,指責學生學習不努力、生活散漫、胸無大志等等。即使這種指責是善意的、有根據的,學生在內心深處也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學生的需求和個性被忽視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而且有的批評和指責帶有主觀武斷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礎上討論問題的民主氛圍,本質上不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交流。顯然,民主作風是確立和發展學生主題性的基礎,是師德師風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範圍裡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範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佔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一般說,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而特殊說,由於教育行業對後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

總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通過教育理念的創新,從而推動教學內容、方法的創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人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師德演講稿 篇5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寵兒,大學裡可以讀自己喜歡的專業,現在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幼兒教師的工作。

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三個多月的實踐經驗,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不斷請教、反思、摸索、嘗試,一點點成熟起來,從容起來。更慶幸的是,在這期間,很多老師幫助著我,鼓勵著我,其中參加新教師培訓,無疑給我注入了很多精華的東西,不僅有新的理論知識的補充,還有很多從一線走向管理、業務、教研的一些老師的寶貴經驗,理論性高,實用性強,讓我大有收穫,更加燃燒了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同時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反思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品質,繁忙的工作中,我們不可能不遇見問題,可能是關於常規的,可能是教學的,可能是家園合作方面的……,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可以不了了之,可以視而不見,也可以應付就罷。但我們一定要選擇去解決問題,解決的方式可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經歷,它不但需要分析問題的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還需要實施,需要反饋,需要調整,反思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自己成長的機會。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工作三個多月了,我就一直在這樣的過程中摸索著,特別剛開始對常規問題,我就喝水這一環節做了連續的反思,從幼兒喝水的情況出發,研究不愛喝水的原因,喝水混亂的原因,過渡環節進行的時間和方式等一系列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和調整,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並在實踐中取得了好的效果。這樣反思的精神需要堅持和豐富,只有在不斷地反思中,才可以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在創新中不斷嘗試,做一名創新型的教師。幼兒教育是一個可挖掘的寶藏,隨著現在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幼兒園教育就隨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個空間是屬於所有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新《綱要》的頒佈,更讓幼兒園教育有了一個廣闊的舞臺,怎樣才能在幼教中有所突破,有所成績,就需要創新的精神,需要敢於嘗試的精神。當雙語教學在各個幼兒園中開展的時候,關於英語教學的教材隨之湧出,做為中班的英語教師我,大膽嘗試把英語教學與主題活動結合起來。比如我們班在進行《來來往往》車的主題活動,我就自己制定了《comings and goings》的英語主題活動。結合主題活動進行的情況,從認識各種車,交通工具,交通規則開始融入了英語活動。雖然在活動進行中發現了一些困難,比如沒有成套教材的'資料充分,需要我搜集和製作很多教具和學具,有時目標定的過高,幼兒接受有所吃力等,但我都及時調整我的教學計劃,以達到做好的效果。這也是一個嘗試的過程,所以很感謝我們班長和園長給我的鼓勵和支援,雖然我欠缺的東西還很多,但我想我會在這樣的嘗試和創新中完善自己,充實自己。

在學習中不斷提高,做一名鑽研型的教師。學無止盡,任何一個人的提高和成長都離不開學習,我們更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學習關於新《綱要》的指導思想,學習好的老師、專家的經驗和精髓,並在實踐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只要在這樣學習和鑽研的過程中,才提高的更快。幼兒教師不單單只是

教師的身份,只有在一線的工作中,才更能有研究的資源,學前教育的發展也正需要的這樣研究型的教師。

選我所愛,愛我所選。我是快樂的,快樂在自己選擇的這份神聖又平凡的工作中,快樂在我的孩子們對我的信任,對我的崇敬,對我的寵愛,快樂在自己的每一次提高,每一個成功,每一分鐘……

快樂孩子王,我一生的榮耀。

師德演講稿 篇6

天天簡樸重複的忙碌或許使我們遺忘了身邊小事的影響,忙忙碌碌間錯失了許多生動。今年正月十三,我在街上碰到三班的***和他的爸爸去配眼鏡。他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學習程度不好,而且上課也愛搗亂。他爸爸問我在校的表現,我說:“**平常上課的表現可以,雖然他的成績不是非凡優秀,不過他還是很知道用功的。”儘管說這話有點兒虛偽,因為正在假期,所以我沒有說他的缺點。開學以後,一直到現在,數學課堂上,王清鬆就像換了一個人,平時上課書都不願掏出來,而現在他上課戴上眼鏡,學習很認真,即使有時候還有點兒管不住自己,想做點兒小動作,可是如若看到我留意到他,他立馬就坐好。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原來我們無意間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有可能改變孩子的性格,影響到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我深刻的體會到,成功的教育源於對孩子的理解,寬容和發自內心的愛,我知道,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行為上的神聖。

老師是燈塔,指引學生夜航的路,糾正他們偏離的航向;在他們成功時,用殷殷教導使他們認識到有比腳更長的路;在他們失意時,幫助他們重拾舊夢。全國聞名特級教師於漪曾深情地對同事們說過:“假如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讓自己選擇職業,那麼我將一百次選擇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也道出我的心聲,我要把教師這一職業當作一生的事業加以追求,言傳身教,衣帶漸寬終不悔;鞠躬盡瘁,一腔熱血灑杏壇。在我們教師的心靈深處,始終有對教育事業的滿懷忠誠,對學生的滾燙愛心,我們堅韌,我們堅強,我們付出,我們奉獻,我們無怨……因為我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

讓我們守候在那方“黑土地”,用三寸長的“白鏵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青春在愛的奉獻中閃光!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7

教師這個職業平凡,神聖,崇高。

小時候,我心中就播下了理想的種子——未來做一名讓學生愛戴,家長信賴,社會尊重,自己無悔的、光榮的人民教師。畢業後,帶著這樣一份理想和崇敬,我走進了教師這個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的集體。

榜樣在前,見賢思齊。從教一年以來,在工作中,我一直堅持著一個樸素的信條“幹工作,就得幹出個樣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面對大量的、甚至有些枯燥的單詞、語法……如何讓孩子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自覺主動的學習,成了我常常思考的問題。我在班上組建了若干學習小組,利用學生們的好勝心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小組間以計“紅旗”的形式展開競賽,角色扮演,朗誦比賽……一個個活動的展開,學生們學習興趣越來越濃。當孩子們問我“徐老師,我們英語課的時間怎麼這麼短”時,我感謝教師這一職業,令我領悟到了人生的幸福。

我也深知,教師對學生所產生的教育影響,不僅依靠自己的學識和教學方法,更依靠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成為學生的楷模,就必須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還記得那個冬天,我們班張娟同學病了,她是一個“留守學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為了不耽誤學習,她讓年邁的爺爺把病中的她送回了教室,我被這樣的學生所感動,就格外細心的照顧她,不時詢問她的身體狀況,為她端來吃藥的熱水。看見她穿得很單薄,我便把自己的衣服給她穿上。天冷,我怕她晚上睡覺掀被子影響身體康復,就邀她到我的宿舍和我一起睡。在我看來,這是我應盡的職責。孩子們卻把它看作溫暖無私的愛。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愛為師德之本”,愛心讓我發現,每扇門的背後都是一個無法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它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學生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它要毫無保留的獻給所有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含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這種愛是神聖的,它能凝成水融的情誼。

一天中午,班上的李丹同學留下來改錯,那幾道題我一遍又一遍的講,可他依然不解其意,當時我很失望,真的不知道還能怎麼辦,只覺得滿腔熱情付之東流,灰心,傷心。我合起書本說“行了,回去吧。”回到辦公室,我心裡堵得慌。“報告”,李丹進來了,他默默的將兩顆喉片放在我的辦公桌上。一瞬間,滿腔的委屈都被他那含著愧疚的眼神衝散了,心中湧出一陣感動!此時,我感謝教師這一職業,令我找到了人生的幸福。

當我穿過它的光環,走進它的核心時,也漸漸理解了它的含義,教師是平凡的。大多數教師都只是默默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後擦去的都是功和利。但它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夯實了祖國的一層又一層。

最後,我想用詩人汪國真的詩來結束我的演講。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

把握瞬間的輝煌

擁抱一片火熱的激情

去裝點生活的風景

我無悔於我的選擇——青春無悔生命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