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精華】師德演講稿模板合集7篇

文思屋 人氣:2.44W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德演講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師德演講稿模板合集7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早上好!

小時候,曾有人問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老師。”不錯,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我就喜歡老師,最怕的也是老師,能得到老師的一個表揚,我就會高興,激動好幾天。當時我不聽話,做錯事情父母總會說:“我要告訴老師”,我心裡就害怕極了。在黨的教育下,我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在教學生涯裡,我不斷地努力奮鬥,對教師的含義也有更深刻地認識。不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老師”這兩個字的份量。在這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是多麼神聖。教師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這些純潔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麼是為人師表,在教學工作中如何努力進取,不斷學習,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讓自身的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正如一位名人說:“教學對教師本人,來說也是一種最高意義的自我教育。三尺講臺使教師照亮了別人,也昇華人自己。”

甘願吃苦,樂於奉獻。這就形成了教師的精神,在講臺上,我們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百科全書;成了孩子們心中的鮮紅的太陽,能體會到最溫暖的春風和情感,能體會到世上最真最純的友愛。在每次的“教師節”的時候,我都會收到一些學生送來的賀卡,裡面寫著“老師好”就這麼小小一句問候,或者學生的一個微笑,我就會感到很幸福、很快樂。這種甜美的感受,並不在於學生的物質回報,而在於教書育人本身所帶來無窮的樂趣,以及桃李芬芳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就是樂於奉獻的教師精神。

站在講臺上,我就會產生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這樣甘願吃苦,樂於奉獻,不斷進取的教師精神,鑄成了教師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為了黨的教育事業而無私奉獻 的精神,這就是師德,師魂。我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三尺講臺,是我無悔的選擇 。我願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諸位同仁們:

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愛的羽翼更加豐滿,讓愛的故事更加精彩!》

回首從教之路,我沒有驚人的壯舉,更沒有值得稱頌的大作為,生活的平凡賦予我平淡的經歷,而平淡中的種種感動,卻時時刻刻,而又實實在在的激勵著我前行。正是這種種感動培養了我、塑造了我,使我不斷成長。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我們在微笑中給學生糾錯,在微笑中讚美學生的每一個進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讓他們從心靈深處受到愛的感動。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的過程決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是充滿教師愛學生,學生尊重教師的心靈交融。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體現對人的理解和尊重。記得我曾經有一位對學習產生厭學的學生,時不時的就遲到早退,面對這樣的學生,怎麼辦?進行家訪。家訪後才知道,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他,他跟著父親和七 1

十多歲的奶奶生活,我瞭解了這一情況以後,和他進行了談心,從生活上關心他,在學習上幫助他,用微笑用愛去感染他,使他熱愛學習。是啊,我們教師應當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似父母。國小生就像一棵棵有待成長的小樹苗,需要我們老師以愛心去澆灌。我們老師要有愛學生之心,才能使教育行為產生應有的效果。

陶行知說過“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是辦學中貫徹始終的紅線。”在我們的施教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的滿腔熱忱和負責態度,真心誠意地為學生的發展著想。只有教師的真誠關心、持久熱愛,才能溶化學生心中的“堅冰”,激發他積極進取的自信之火。千萬不能因為行為上的反覆,就放棄教育,或採取抱怨、諷刺、挖苦的態度,那樣只會前功盡棄。在我的記憶中,有一位經常逃學的男孩,一次次的請他上學,一次次的保證,一次次的重犯。針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他,記得一天下大雨,他又沒來上課,為了弄清他沒有來上課的原因,我只得又冒雨到他家。我記得那天,我沒跟他多說什麼,只說了一句“你怎麼這樣不爭氣,你對得起老師嗎?”他哭了,他就跟著我到學校上課。後來,他送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我又讓您操心了,我一定會改正缺點,不再逃學”。國小畢業考試,他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雖然,我不能保證他進入中學後會不會逃學,但我相信,我的關懷,我的耐心,已深深觸動了他的靈魂。

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真切地體味到:愛是廣博的,也是無私的。和孩子們之間的點點滴滴的愛,讓我珍藏,讓我留戀,並使我不斷的成長起來,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續寫愛的故事,讓愛的羽翼更加豐滿,讓愛的故事更加精彩!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3

大豐國小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師德如玫瑰”。關於“師德”,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仁一定和我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感悟!

說起師德,我不由地回憶起曾經教過我的老師。我很幸運,我的學生時代遇上了幾位好老師,我的老師不僅在教學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還時常關心我們的生活和成長,引導我們樹立理想,努力學習。那時的老師生活清貧,但是他們對每個學生都是發自內心的關愛,他們忘我地工作,無私地奉獻,,不計較得失,也不求回報。這麼多年過去了,和這些老師發生的事情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我忘不了我的老師,因為他們不單傳授給學生豐富的知識,而且耐心地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是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是他們耐心的輔導激起了我對學習的信心,是他們無私的幫助讓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還是他們的誨人不倦引領著我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老師對我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古至今有許多有關教師的詩句:我們的先輩韓愈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記得我們曾經的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甚至有一些精闢的比喻:教師是人類靈馬小燕

魂的工程師,它們為我們詮釋著師德的深刻內涵。可是,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躁動不安,忙碌著去追求更好、更高的物質享受。在這個過程中,大多人迷失了方向,遺失了自己。教師,作為社會分工中的重要一支,也不可避免的處於這滾滾洪流之中。在過去十幾年的教師生涯中,我有過疑惑,有過彷徨,我不禁捫心自問:在這個現代社會中,我應該如何去踐行“師德”的內涵。

我的婆婆是一名退休教師,因為我們有著相同的職業,所以我們有許多共同話題。婆婆時常回憶起她當年工作時候的一些事情,我呢,經常與她分享我現在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我漸漸地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偉大的力量,一種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愛;我感受到那時的她們,雖然十分清貧,但是他們對工作和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沒有太多的不滿,簡單而快樂;沒有太多的抱怨,精神上非常滿足。現在的我們,儘管物質條件逐步改善,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專業技能更加現代化,但是如今的我們身上總好像缺失點什麼,也許我們缺失的正是她們所擁有的那份簡簡單單的快樂和滿足。

在座的同仁們,也許我們正在感嘆我們的人生過於平凡,工作中總有或多或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誰說平凡的人生就沒有快樂,沒有幸福呢?記得有一學期,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要與我的學生們分離。當我走近教室的時候,教室裡已經是哭聲一片,孩子們對我是那麼的依依不捨,看著這群我用心血去澆灌的孩子們,我深深沉浸在這種真摯的師生情誼中,這不正是我們教師的成功與幸福嗎?

我們教師既是是文明的傳承者,更是靈魂的塑造者。孩子的心靈猶如金子般寶貴,我們老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溫馨的鼓勵,一個關切的撫摸,一次友好的交談,一次難忘的活動都有可能點燃孩子進取的火種,改變孩子的一生。我們班曾經就有這樣一位學生,每天都有同學圍著我告他的狀, 處理他惹出的一堆麻煩,一度弄得我焦頭爛額。家長、任課教師紛紛向我反映,課堂秩序受到影響。我想,既然是我的學生,我就一定要幫助他改掉身上的壞習慣。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調皮鬼”居然成了我的得力助手,為班集體做了許多事情,我的工作輕鬆了許多,心情也愉快了。看著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作為老師的我,喜在心裡,感觸良多。當學生和家長信任地稱呼我“馬老師”時,我悄然醒悟:原來,我選擇的職業雖然平凡,但是“馬老師”這一職業稱呼已如我的姓名,將伴隨我的一生。我只有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努力踐行教師職業道德的深刻內涵,才能無愧於“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仁有些是我的前輩,有些是我的同齡人。在這裡,我要向前輩們表示敬意,正是你們的無私奉獻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祖國的建設者;我要對我的同齡人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讓我們攜手共勉,用我們教師無私的愛去托起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吧!

玫瑰的芳香誘人,耐人回味。何謂“師德”,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它不正是我們教師留存於學生心目中永生難忘的那種“芳香”嗎?

師德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大愛無邊鑄師魂 敬業愛崗豎標尺》。

一粒粒種子發芽,喚醒萬物復甦,百花爭豔怒放靠的是什麼?那就是溫暖的春風和和煦的陽光;實現太空遨遊、九天攬月夢想靠的是什麼?那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李小龍創立截拳道,將中國功夫掛滿世界熒屏靠的是什麼?那就是他的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創新精神。那麼,撐起教育的藍天,使祖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又是什麼呢?它不是別的,是愛,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摯愛。

老師們,親愛的教育同行們!當您踏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走進校園,生龍活虎的孩子充入您的眼簾的時候;當您在響過鈴聲走進教室,一張張稚嫩的笑臉期盼您的時候;當您看著您的學生由小到大,茁壯成長到十二、三歲少年的時候;當您目送十六、七歲花季少男少女放學回家的時候。難道您的心中就沒有激動過嗎?難道您的心田就沒有產生過什麼情感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一定會有的。這時候,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並在您的心田裡湧動,在您的血液裡奔騰。這種情感就是愛的情感,是愛的溪流。當我們細數他們的將來,他們的人生,他們為祖國、為人類做些什麼的時候,這種愛就會膨大,變得至誠深沉,像一團熾熱的烈焰在胸中燃燒。這樣的愛不是自私的愛,不是一般的愛,是大愛。沒有這種大愛就沒有我們的教育,沒有這種大愛的教師就不可能培育好下一代。大家都知道:不愛民的官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貪心官,一種是昏官。那麼,沒有愛心的教師絕不會成為好教師。愛!這種大愛!對教育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啊!

有愛心的教師一定是品德高尚的教師,受人尊重的教師,什麼教育奇蹟都可以創造的教師。

有愛心的教師,一定是不斷進取的教師。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孜孜不倦地學習新東西,吸取新營養。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永遠不滿足自己的教育教學,會不斷地改革創新,追求教育教學的極至。愛是他們不斷進取的力量源泉。

有愛心的教師,一定是有高度責任感和自覺意識的教師。他們明確教育的重大意義和自己肩負的重任。愛化作他們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

有愛心的教師,一定是敬業愛崗、樂於奉獻的教師。他們關心愛護學生,從不懈怠工作,視學生之事無小事。在辛勤的教育工作中體會到教師的快樂。愛是他們從事教育的原動力。

由此看來,教師的大愛是師德的核心,是教育的靈魂。正是我們廣大教師胸藏著這種大愛,教師的精神才達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崇高境界。

我們無數的教師,正是懷著對祖國對學生的大愛,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愛的讚歌。

在今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災區學校湧現出許多教師的感人事蹟。他們把學生的安危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踐行著崇高的職業道德,真正做到了“關愛學生”,“保護學生安全”。映秀國小,30歲的數學老師張米亞在地震發生時,完全有逃生的機會,但當救援人員挖開廢墟時,只見他撲跪在地,身體前俯,緊緊摟著兩個8歲的孩子,孩子都還活著,而他的雙臂已經僵硬。28歲的美術老師連蓉被發現時,她倆手各抱著一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活著。她們班在她的緊急疏散下,13個孩子倖存,但她卻永遠撇下了自己一歲半的女兒。在生死關頭,我們的教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豪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築起了生命的長城,展現了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輝。

就在我市的教師中,有身患絕症仍繼續從教,“生命不息教書不止”的教師;有自己並不富裕,卻慷慨解囊救助失學兒童的教師;有以校為家忘我工作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師。這不是出於對學生的摯愛又是什麼呢!在這些教師身上體現著人民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優秀品質。

老師啊!不要忘記,正是在您的愛的感召下,一棵棵小樹才長成了參天森林;正是在您的愛的感召下,那些學困生和那些頑劣的學生,才改過自新,奮發拼搏,終於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有愛就有微笑,就有肯定,就有讚美,就有鼓勵。親愛的老師們,千萬不要吝惜您的一個微笑,您的一個肯定,您的一句讚美,您的一言鼓勵。一個微笑能夠溫暖學生創傷的心靈,一個肯定就會堅定他們的信念,一句讚美就會揚起學生的自信,一言鼓勵就能鼓起學生的勇氣。這往往就是成就學生的契機。老師們!讓您的愛的涓涓溪流永遠浸漬學生的心靈,學生必將會把您的愛傳承下去,推而廣之,讓生活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

老師們,親愛的同行們!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實現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根本性轉變,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的新的偉大使命。“百年大計,教育為根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師德之中,愛是核心。我們要用愛來揚起教育事業的風帆,不負社會和時代的重託,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努力踐行新的師德規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立師德,鑄師魂”,我覺得這六個字不僅僅是這次演講的題目,更是作為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規定了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談談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

一、樹立良好的師德和職業操守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作為一名國小老師,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身上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師。當前的教育面臨的環境很複雜,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大,這需要我們能守住心靈的寧靜,要多提高自己,少埋怨環境,努力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

二、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和教學水平

作為一名正在成長的國小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不僅要深入學習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學習中,要有目的,有方向,合理安排。我們不管學什麼,都要與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要有一種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把學習知識、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知識水平,增強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效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越來越繁重。要使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必須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與創新能力。要提高工作能力與創新工作思路,要以紮實的專業知識,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新的工作要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因人施教

教育的基本準則是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科學的方法引導人”。國小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樑。他們是剛從幼兒園走進校園的兒童,不僅心智上還不太成熟,而且從心理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與中學及高等教育不同,國小教育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去安排教學。首先,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兒童的知識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健忘,所以每堂課的新知識不宜安排過多,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反覆溫習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其次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天性頑皮好動、對事物的專注能力不夠,所以要用多表揚與委婉批評相結合的方法來吸引他們對授課內容的注意力。三是要著力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才能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真誠耐心,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付出了,總是希望會有回報,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做老師的都希望自己的辛勞都能換來碩果累累,但現實往往不如人願。我們評價一個學生不要只是看他的成績如何,看他獲得了多少的榮譽。換位思考一下,那我們對自己的價值體現呢?難道僅僅是在於你獲得了多少榮譽稱號嗎?還是你有多高的頭銜呢?有些孩子,在學習方面表現並不是很出色,但是,也許他會唱歌、會畫畫、會跳舞、能交際。那你能說他就不是好孩子嗎?顯然不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命運和人生,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正是說的這個道理嗎?對於每個孩子我們都應該懷有關愛之心,用平等的態度去看待每個孩子,給每個孩子同樣的機會讓他們去展現自我價值,其實每個孩子都是聰明可愛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授人以魚”變為“授人以漁”,要告訴學生們做人的道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切不能都以成績說話。

在課堂及課餘,都要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做他們的知心人,成為他們所敬重、愛戴和效仿的物件,這樣學生們也就喜歡聽你的課、對所授內容的認可和接受能力大大地提高。對於一些落後的學生,切不可態度粗暴、惡言相加,甚至採用體罰的極端措施,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諄諄勸導、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督促他們改正自己,讓他們能儘快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總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就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理論水平和修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職業水平,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智慧開啟智慧,用愛心托起愛心”,為他們的精彩人生構築堅實的基座,為祖國的建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6

陶行知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如果缺乏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是無法成功的。教師是繼承和發揚文化遺產的橋樑,是連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工程師。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是師德最好的體現。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任何一個民族群體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每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

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科學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以自己的知識技能去影響學生,而且還以自己的道德文化修養、儀表作風等對學生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無法取代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教師應該自我雕塑和不斷完善,否則又何以塑人呢?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的`道德榜樣,因此,必須以完善美好的人格出現在學生面前,用時代精神去塑造新一代。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是人們通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知識需要不斷更新,並不是"一桶水"就夠了,應該具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教育人、培養人是一種富於藝術性、創造性的複雜勞動。教育者不應只是“教書匠”,而應當是“工程師”。教師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思考力、靈活的應變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德高學精,這些都願與是否具有高尚的師德,因為高尚的師德是一切的動力。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就因為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聖潔光榮而艱辛的。教師要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去精心澆灌祖國的幼苗和花朵,要有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崇高風範,求真知、做"真人",不斷加強道德修養、自尊、自重、自強不息,用自己的無限忠誠,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奮力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師德演講稿 篇7

教師的職業是辛苦的,但我們收穫的是幸福!今生選擇了做教師,就意味著選擇了付出,選擇了奉獻。我們付出的是真情,奉獻的是愛心。在我們這個光榮的群體中,到處都有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楷模。我們學校已經退休的田明金校長就是這樣的典範。

說來大家也許不信,田校長的家和學校有一路之隔,但為了學校的安全,他都是常年住在學校,除了吃飯很少回家。我們都和他開玩笑說:田校長,您把學校當成了家,把家當成了飯館,真不愧是學校的守護神吶!他聽了只是微微一笑,說:都習慣了。

是啊,田校長從35歲就在我們學校任職,這一干就是三十年,為了這個學校他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妻子常年有病不能下地幹活,田校長為了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學校,20年前他就把家裡的責任田無償地交給了別人。一家五口人,就靠他微薄的工資生活,說他們食不果腹有點誇張,說他家一貧如洗可毫不過分。學校要修繕漏雨的教室,他把妻子準備多年的蓋房用的木料捐到學校,哪個老師哪個學生有了困難,他都是傾囊相助毫不含糊。儘管妻子滿腹怨言,儘管家中急著用錢,但他依舊樂此不疲。無私的奉獻換來的是累累的碩果,在田校長的領導下,我們學校先後被評為“蘭考縣花園式國小”,“開封市示範國小”,“開封市督導評估先進單位”。

五年前,田校長退休了,但他考慮到學校的老師比較緊張,毅然放棄了頤養天年留在了學校,繼續擔任著全校的體、音、美、書法等課程,併兼任少先隊輔導員,又成立了美術興趣小組,利用節假日輔導學生畫畫。從田校長的身上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愛校如家,什麼是無私奉獻。田校長用他那偉大的品質、崇高的師德、敬業的精神影響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用無聲的語言帶出了一支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教師隊伍。我們學校的段會英老師就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模範。

四年前的一個早上,與她患難多年的丈夫,一位48歲的好老師因突發心臟病倒在了講臺上,永遠地離開了她。這晴天的一聲霹靂,這致命的打擊,這天大的災難,讓段老師一夜之間白了頭髮,彎了脊樑,高了血壓。而在這之前她剛剛經歷了巨大的喪子之痛,她正在上高三的大兒子,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在一天夜裡因病突然離開了人世,她的高血壓就是那時落下的。有時候,生活就像一個魔鬼,在賜給你不幸之後再來扯裂你的靈魂。還未走出喪子陰影的*老師這一次她能挺過來嗎?我們震撼的心都揪了起來。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被苦難浸泡的段老師在強忍悲痛送走她最親最愛的人的第三天,就堅強地擦乾眼淚,回到了學校。看著她那憔悴的臉龐、浮腫的眼睛,我們都哭了。我對她說:“段老師,你只管在家好好休息,保重身體要緊啊!”可她說:“我舍不下那一幫孩子,還是讓我上課吧,看到孩子們我心裡會好受些!”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感人的話語!段老師的心中裝著的永遠是她的學生們啊!

整整二十五年了,每天早晨,段老師都是第一個來到學校,進班輔導學生,她從來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學生背不會課文,完不成作業,段老師把他們帶到家裡,邊做飯邊輔導,只要被她帶到過家的同學以後都是一早就完成了作業。因為他們看到了段老師的辛苦,體會到了老師的關愛和良苦用心。辛勤的付出換來的是豐碩的回報,在每次的抽考中,全鄉三十多所國小,段老師班的語文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不僅僅是田校長和段老師,我們學校每一位老師的身上都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他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不圖名利。提起這些可愛的老師們,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在此,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正是這些優秀教師們的高尚師德在無聲無息地撥動著我人生的航向,我從內心裡萌發了對教師這個光榮職業的崇敬和嚮往。

92年填報大學志願時,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個在當時最貧窮而最光輝的職業。開封師專畢業之後,好多同學留在了開封市,他們也極力勸我留下來,但我是農村出來的,深知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的薄弱。我謝絕了他們的好言相勸,毅然回到了蘭考,回到了生我養我的農村,回到了培養我成才的母校,成了一名農村教師。就是現在,我們那兒的老師也還是特別緊張。像我們學校有六個班級、近三百學生,但只有七名在職教師。為了開全開好國小的全部課程,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教好幾門功課。我今年教的是五年級語文,還有四個班的英語,另外又擔任著領導職務。每天要上六節課,上完一天的課,我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

在鄭州工作的丈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曾多次勸我調到縣城,他回家也方便些。身邊瞭解我的人也都勸我:你有那麼便利的條件怎麼不調到開封呢?說實在話,我也曾動搖過,並且不止一次地動搖過。當我一想到當火車司機的丈夫下了夜班還要趕火車、搭汽車才能回到家而不能得到及時的休息時,我動搖過;每當我出差回來,看到兒子那瘦小孤單的身影在廚房忙碌時,我動搖過;當我那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在我家沒住幾天,因看到我忙得不可開交而鬧著要走時,我也動搖過。可是當我回到學校看到老師們疲憊的身影、孩子們期待的眼神,我怎麼忍心離開這個困難重重而又充滿生機的學校呢?

我認為只要認真努力地工作,熱愛自己的事業,不管在哪裡都能找到幸福和快樂。我從心底裡喜歡孩子,經常同他們打成一片,課間十分鐘我很少回辦公室,一下課孩子們圍著我問這問那。有時我給女孩梳梳頭編個小辮,把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有時給男孩扯扯衣服整整頭髮,給他們收拾得清清爽爽。看著孩子們那麼快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幸福。

去年我剛接這一班時,有一個叫xx學生,下課總在遠處看著我們玩,想靠近又不敢,我問學生這個孩子怎麼回事?他們說:xx他媽讓他爸給打跑了。我仔細瞭解情況才知道,xx的爸爸脾氣暴躁,又好吃懶做,沒錢花了就打老婆,他的妻子不堪忍受就離家出走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他爸就經常拿xx出氣,整天打得孩子不知所措,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原因清楚了,我就想辦法接近這個孩子,在他的作業本上我這樣寫道:xx同學,你的眼睛告訴我,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老師喜歡你,同學也喜歡你。下課後我和學生主動來到他身邊和他談笑玩耍,看著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我把他領回家裡給他洗頭換衣,改善生活的時候叫上他,和兒子出去玩的時候帶著他。我還去了他家,多次和他父親談孩子誇孩子,並與他約定,以後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不能拿孩子出氣。經過幾次家訪,他父親的態度改變了不少,燦爛的笑容又重新在孩子的臉上綻放。後來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媽媽走了,爸爸打我,我感到孤獨無助。是您給我溫暖給我自信給我力量,老師,我多想叫你一聲媽媽啊!謝謝您,媽媽!”看到這裡,我那欣慰而又幸福的淚水奪眶而出。

15年來,正是這些孩子們純真的情感感動著我,是他們燦爛的笑容激勵著我,才使我在這片神聖的熱土上辛勤地耕耘,不懈地追求。我慶幸我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做教師使我永葆童心,充滿幸福。愛,是師德最好的詮釋,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將這支光明的幸福火炬傳遞下去,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