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有關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十篇

文思屋 人氣:3.18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十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月光啟蒙》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依依”,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濃濃親情和人際關係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本課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歌、民謠和講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這篇課文淳樸優美,感情真摯,是上節課的延伸,更是本單元主題展示。

(二)說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這篇課文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第二課時,這課時的教學目標是:1、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把握民歌、民謠的內蘊美。

4、學會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領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這課時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

這課時難點:聯絡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課程》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學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創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多渠道接受資訊,我還設計了指名讀、品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中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動情,以情促讀,注重薰陶,加強理解,以讀啟智,注重啟發。讀中感悟,角色體驗。

三、說教學步驟

根據本課特點和學生認識水平,為了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幾步設計: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由於這課題蘊含著豐富的意韻,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質疑,提問:“啟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月光啟蒙”?課文主講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脈絡。

(這一設計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慾望,最佳的學習條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他們強烈的求知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這個環節我分四步進行: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民歌民謠。

(2)、讀:讀出所找的民歌民謠,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語句。

(3)、說:說說你由這些民歌民謠所想象到美景說哪句,根據學生的回答突出相關語句。

(4)、議:互相議論,試著把自己感悟到的意境讀一讀、畫一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認為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

2、師生共同小結,回讀文末語句:“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相機板書:民歌民謠 展開想象,飛向詩歌的王國)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體現母親智慧才華的語句。(板書:智慧才華。)

2、感悟課文前一部分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這一句教學在自由讀的基礎上個別讀,點撥“你已經知道這是體現了‘母親的智慧才華’這樣才能讀得更好呢?”並引導評讀,激勵再讀,體會“深情與芳香”。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母親用民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我一顆混純的童心豁然開朗。”

這一句教學讓學生讀中談體會,再次體會“母親的智慧才華。”(這兩句的出示並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而且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使教學課程更是靈活性,同時我認為這一設計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魚肚期待,閱讀反思和評價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回讀“她讓月光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談體會。(板書:啟迪)

(我認為這樣設計即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會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回讀”這一形式體現了課堂教學中的自主靈活性。)

3、感悟後一部分

請同學們繼續找出文中體現“母親的智慧才華”的語句,並分讀、悟、品三步來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讀文重句子

(2)、領悟兩個問題:從“哪些詞可以看出母親的智慧才華?”能談談你認為讀得好的經驗嗎?並配樂朗讀,分角色讀10—13小節。

(3)、出示“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開啟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點撥學生品讀。(師用相機板書:勤勞的雙手)

(綜觀這幾步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

4、昇華理解,拓展延伸。

1、配樂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議一議:作者為什麼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還可以給課文加個什麼題目?

(這樣設計既體現可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去精神。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為全課又掀起了一個高潮,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和靈活性,為學生課後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量完成了堅實基礎)

四、板書設計:

17、光月啟蒙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楊氏之子》,我將從以下方面闡述對這節課的思考。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課文行文簡潔,不足百字,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

3)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4)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5)抓住重點詞,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聰明機智。

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為難點來突破。

三、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文言文匯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講課文之前,我先以上一單元日積月累裡的古文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提問,我說前半句,學生回答後半句,再讓學習展示這樣的語言自己還積累了哪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等,一下子點燃了同學們的上課熱情,孩子們說了很多我預設之外的文言文詩句,這樣我很自然的過渡:像剛才大家說的這些語言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們理解“楊氏之子”。我是這樣做的:問學生“貴姓”,教孩子們用“免貴姓什麼”來回答,再追問大家:“那他是?”同學們便饒有興趣的回答“李氏之子”或者“何氏之女”了。引導學生很好的理解並且運用了這個知識,學習效果很好。

起初,我設計的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後指名讀,再針對問題來重點指導。王恩瑞王主任看了我的設計,提出來,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有必要教師先泛讀、隨之領讀,再讓孩子們練讀。我馬上調整了我的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在課堂上指出“讀”就是學好文言文的訣竅。

(三)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課只有五句話。學習第一句話,同學們翻譯起來很簡單,“樑國姓楊的人家有個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我問“哪個字意為非常”,孩子們輕易說出“甚”,我舉例子,那麼咱們班的小磊很可愛,可以說成?淼淼讀書聲音很動聽,可是說?星辰長得非常非常帥,可以說?這樣,“甚可愛,甚動聽,甚帥”孩子們理解的很好,也會用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歡樂。隨之著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這裡其實不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通假字,我們在此處複習了《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亡賴”的“亡”,和日積月累中“路曼曼其修遠兮”的“曼”,既回顧了舊知,又加深了對通假字的認識。

第二句重點理解“詣”字,詣多指拜訪尊敬的人或長輩,可見這楊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個人,而且楊、孔兩家交往甚密,不然怎會“乃呼幾齣?”這個小孩怎麼會知道來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為孔君平是以楊梅取笑楊氏子,而是開個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聰惠”。

第三句當孩子們翻譯出是“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時,我提問:“文中並沒有寫出是誰為誰端出水果啊”“為設果”中並沒有指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自然提出是根據上一句話得知的,這時點撥學生: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表達的時候跟我們現代文可不一樣,像這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叫承前省略。(指導學生注在文中)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絡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叫(板書:聯絡上下文)。

第四句和第五句我們要重點品讀,尤其要體會語言的巧妙。孔君平以姓氏做文章和楊氏子開玩笑,小傢伙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機智地作以回答,我利用板書,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了兩人對話的弦外之音。同時,又著重體會了“未聞”和“夫子”兩個詞語的使用,反應出楊氏子不但機智,還很禮貌,真不簡單啊!我設計了兩組讀,分別由我來說上句:“此是君家果”學生分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譯成現代文來說一遍,很明顯地體會出加上“未聞”,語氣是多麼的委婉。再說“夫子”,怎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不一定)如果來的是阿姨呢?(不能,因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老師可以稱為——夫子嗎?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不行,因為夫子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不行)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為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我借當時正好校長和幾位老師在場,順勢提問,比如你們的苗校長,可以稱為——苗夫子,張校長可以成為---張夫子。何老師呢?張老師呢?學生馬上反應說“不行,夫子是指男的!”可見,稱孔君平為“夫子”是多麼的得體啊。

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說了!齊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補全板書:甚聰慧

此處,我做了一個這樣的設計,拓展孩子們的思路,非常有意思。

我問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你覺得他會怎樣回答?

生:未聞黃瓜是夫子家菜。……未聞黃鶯是夫子家鳥。……

又問如果來訪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黃,而是其它的姓,你會說一句嗎?孩子們反應很快,不遜於楊氏之子啊!這是我補拍的片段,不過再現了課堂真實的場景。

(四)指導背誦。(機動)

(五)閱讀連結、好書推薦

回顧方法:推薦閱讀《世說新語》。你會發現學習文言文很有意思。

六、說板書:

這樣的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點明“讀”的重要。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聰惠,表現在反應快,會聽、會說,突出了文章重點。副板書當中學習方法的歸納更是簡明、實用。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解析

1.課標要求

低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注重識字教學,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2.單元分析

本組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安排了一個識字與4篇課文及語文園地一。分別是《識字1》《1秋天的圖畫》《2黃山奇石》《3植物媽媽有辦法》《4古詩兩首》。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碩果累累。讀著本組教材,我們感到了“爽”,天高雲淡,秋高氣爽,金秋時節,神清氣爽;我們感受到了 “美”,大雁南飛,山河壯美,春華秋實,勞動創造美。通過讀本組教材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通過朗讀導語,走進秋天,瞭解秋天。教材內容豐富,以秋天為線索,又不侷限於秋天的景色。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體會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造的,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3.本課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黃山奇石的記敘性短文。課文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本課圖文並茂,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不由我們驚歎黃山的神奇,驚歎大自然的創造。學習本課應在培養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別適合朗讀,教學中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多在讀中感悟、體驗、領會文意,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老師要指導他們在趣味閱讀中落實識字教學。

三、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並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山山石的“奇”。

五、設計思路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課前我就要求學生通過上網等方式收集關於黃山的資料。在講到“翻滾的雲海”時,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喚起學生對文字資訊的關注。

六、教學模式

整體建構,和諧教學

七、教學過程

(一)、單元匯入 明確目標

1、談話匯入

同學們,我們現在學習的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秋天,本單元的內容分別是:(知識樹)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 植物媽媽有辦法

秋天的圖畫 古詩兩首

識字1 語文園地一

美麗

秋天

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那裡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鬆、怪石、雲海、溫泉。那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領略一下黃山的怪石。揭題:2 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由單元知識樹本課內容匯入新課,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單元的知識結構。並通過生動有趣的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節課做好準備。)

2、明確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設計意圖:在匯入新課後,向學生出示了清楚、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為後面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自學指導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黃山石的資料,邊出示邊講解,將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種類及成因介紹給大家。

2.出示介紹奇石或介紹黃山其他奇特風光的資料,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

3.自主讀課文,歸納一下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圖文結合,邊讀邊悟、邊悟邊讀。

4、認識生字,把課文中的生字拼讀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結合段落整體瞭解黃山風景區的秀麗神奇。,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學生自學生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交流彙報

1、檢查識字情況: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認一認。同桌將生字卡片上的生詞互相讀一讀,檢驗字音的掌握情況。

(3) 辨一辨。“風景區”與“巨石”——找出“區”“石”字型的異同點;給“區”“石”組出其他的詞語;朗讀片語:風景區、地區、區分、山區,巨石、巨大、巨人、巨輪。“脖子”與“胳膊”——出示人物影象,指出脖子、胳膊以及臉、腿、腳各部位;觀察字形,說出自己的發現;小結與身體有關的許多字都帶月字旁。

(4)玩一玩,做變字小魔術。

“著”——課件演示“者”來到草字頭的下面;說一說“著”是怎麼變出來的;小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變字。“尤”——課件演示“優”字的單人旁離開了它;小結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變字。

做個魔術師,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變出字卡中的生字。

2.分段朗讀課文。帶著“我能將藏在文章中的生字認出來”的感受朗讀課文,並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設計意圖:運用自學、辨析、遊戲等多種識字形式引導學生初步讀準生字的字音,瞭解識字的規律,並通過接下來的閱讀過程掌握字音、理解字義、初識字形。)

(四)、研讀課文,品悟情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並朗讀句子:“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2)找出中心句所在的段落,朗讀第一自然段。

(3)結合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4)把“尤其”換成“特別”再來讀讀句子。

(5)讀了這句話你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聚焦中心句,結合段落整體瞭解黃山風景區的秀麗神奇。扣住“尤其”,結合換詞、畫面、朗讀等方式感知奇石的有趣。設問引路,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輔以教師語言的渲染,激發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

2、學習二到五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像什麼。

(2)、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石頭的,體會黃山石的奇。

(3)、引讀,就說“仙桃石”吧……“猴子觀海”又怎麼樣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指名介紹自己喜愛的“奇石”。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讀中感悟,並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找找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畫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或夥伴的圖片、繪畫,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發揮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六)、課堂小結 單元迴歸

1.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黃山四絕之一的奇石,感受了黃山奇石的神奇,領略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希望同學們以後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相信你會對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2.單元迴歸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黃山奇石,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將繼續學習本單元的後兩篇課文,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設計意圖:最後的總結把本節課的知識及時的迴歸到它的上位單元系統中,讓學生不斷的把學到的知識系統化。)

(七)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秀麗神奇 仙人指路 神奇

怪石有趣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根據學習內容我指定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文言文。

2、利用課下注釋、工具書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3、瞭解寓意,懂得做事不能存在著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要用自己的勞動來創造美好的生活。(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突破難點,在教法上我選擇了激趣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在學法上我設計了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本節課我通過以下的五個環節

1、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2、質疑問難自主探究

3、同伴互助學習新知

4、角色互換了解寓意

5、創設情境輸出展示進行來教學。

1.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文言文離學生生活較遠,學起來易於枯燥,這一環節,我和孩子利用白板生動的展示,(白板加圖片)猜故事、講故事把遊戲與舊知完好的遷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使學生興趣昂然的投入到自主探究學習中來,而這探究更緣於疑。所以我預設了下面的環節。

2、質疑問難主動探究

思源於疑,學生通過朗讀,針對自己不懂得地方質疑。在這一環節(圖片)我及時的進行標註,並捕獲圖片。這樣,有利於教師在課後對這些問題進行鍼對的學習效果的檢測。

3、同伴互助學習新知

這個環節需要讀通課文和讀懂內容。我和學生利用方便的標註功能輕而易舉的正音,斷句。之後採用多種讀的方式。並利用白板的拖動複製的功能方便快捷的對各個小組進行朗讀評價,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把讀落到了實處(圖)在讀懂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藉助課下注釋、以及工具書理解內容。根據上一個環節學生提出的困難。我檢測重點句子: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這時學生走上臺前,做起小老師,他們運用白板的勾畫,擦除功能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出示這樣的問題,深入到文章重點句的理解。我讓分別用自己的話和文言文來交流,兩者交*加強對文言文的理解。(插視訊)另外(插視訊)另外(插視訊)利用白板的移動選擇功能,讓學生利用圖片,找出相應的文言文。這樣既增強了趣味性,也是對內容理解的檢驗。輕鬆的突破了重點。

4、角色扮演瞭解寓意

在這個環節的學習中,我為孩子創設情境,讓學生走入種田人內心,利用白板的聚光燈功能,使學生展開想象得翅膀。並通過採訪的形式,表達自己(也就是種田人)的內心想法和感受。通過兩幅圖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勞與不勞的不同結果。再通過學生扮演鄰居、朋友等對種田人勸導,並在設定好聚光燈的白板上寫下自己對種田人的忠告。當取消聚光燈,學生驚奇的發現自己寫下的就是寓意。通過上面的環節。學生自然輕鬆氛圍中的突破難點。

5、展示輸出指導言行

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這一個環節中,我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講故事、演故事、背故事等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成果。我並抓住恰當的時機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瞭解的道理,和在生活中自己該怎樣做。這樣潛移默化的進行德育滲透。

課後,我有以下的反思:

1、通過白板現場演示,幫助學生同伴互助,在互動中生成新知。

2、互動式白板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有效幫助全員全過程認真參與整個學習活動。讓教學超出了預期的效果。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專題,安排了4篇課文,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思路清晰,詞句精確而具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威武”“交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瞭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字詞;描寫海域物產的段落。

難點:學習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出示圖片,激趣匯入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一、出示圖片,激趣匯入

[ 為了讓學生快速地走進課文,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環節 ]

師:同學們,“十一”長假時你們和爸爸媽媽去了哪些地方遊玩?

生自由說 。

師: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遊覽一個地方。(出示西沙群島風光圖片)

師:知道是什麼地方嗎?(板書:富饒的西沙群島)

生:齊讀課題,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海防的前沿哨所,位置非常重要。(螢幕出示地圖)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預習能力是國小生應具備的自學能力,我課前佈置預習,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養成讀書動腦的好習慣。]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字詞:

a、出示生字詞

b、指名讀詞並說說哪些字容易讀錯,重點強調“饒”、“棲”、“漁”“嶼”幾個字的讀音,再齊讀詞語。

c、讓學生說說“威武”和“交錯”什麼意思,

d、去熟字留生字,採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讀音。並讓學生選字組詞說話

3、指名接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標要求中年級開始,要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這學期讓學生預習時要想主要內容。但學生概括起來還是會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在學習課文時逐步引導他們概括好。]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一)、學習第1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預習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有了以往的經驗,學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然後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二)、學習 2~6自然段。

1、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呢?請同學們找到有關的內容讀一讀,並結合重點詞句體會。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這時不必強調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進行,但教師應該在學生彙報某段內容時,引導學生集中彙報本段以後,再進行別的自然段。)

[這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

2~6自然段的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

3、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處理細緻一些

第3自然段:通過圖片認識珊瑚;用舉例子和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蠕動”和“威武”;認識多音字“參”;指導朗讀出珊瑚的美麗,海蔘的懶洋洋和龍蝦的威武。

第4自然段:

1、當學生談到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時,螢幕出示圖片,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文中相對應的描寫魚的語句,理解魚奇特的樣子和優美的姿態。

2、“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a、從哪裡可以看出魚多?(引導學生聯絡上文回答,找到“成群結隊”、“數不清”理解魚的數量多;找到“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理解魚的種類多;)b、看畫面。(進一步感受魚多)

3、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

4、領悟表達方法:這一自然段是什麼結構?(因為在趙州橋一課已經學習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一部分學生應該能發現本段也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然後分別找到總起、分述和總結的句子。

2、5、6自然段處理簡單一些

第2自然段:教師說明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指名讀出海水的美。

第5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顏色不一”和“千奇百怪”;通過讀感受貝殼的美和海龜的有趣。

第6自然段:引導明確本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並找到關鍵詞“各種”“遍地”“厚厚的”。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始終注意以讀為主,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和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感情,突破難點。在不脫離文字的前提下,將積累詞語和理解課文內容有機聯絡在一起,並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使學生在讀議中悟出情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師:西沙群島是如此的美麗和富饒,那麼島上的英雄兒女們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我沒做重點處理,以讀代講既節省時間又使教學環節輕重有致。]

(四)、總結

讓學生看板書再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

[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學生更完整地表達,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加深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 海水

海底 熱愛

物產豐富 海灘

海島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為主題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的情景,表現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二、說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因此根據本課及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A類:

1、認識8個生字,結合課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B類:

1、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生活。

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c類:

1、通過閱讀了解作者眷戀童年美好生活和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2、推薦閱讀原著

三、預習作業:

1、我能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詞語,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還能說出我的學習方法。

2、我會動手查資料,也來認識蕭大作家。

四、說重難點:

新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設定為:

1、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生活

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說學情

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的能力;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已普遍增強,他們對作品的感受逐漸接近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感情,他們的心靈能逐漸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能通過閱讀與討論,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形成大體共識。充分自主地讀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

六、說教法

在這堂課中,從談話匯入,引用魯迅對蕭紅的評價,引發孩子們對作者蕭紅的關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文章學習的重難點,而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性,緊扣關鍵字詞句,對文字進行富有個性化的閱讀,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讀句子、談體會、想象情景、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七、說學法: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得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發揮激發學生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八、說過程

第一板塊:談話匯入,走近蕭紅[5分鐘]

語文的學習是以課文文字為載體,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感知、領悟和運用來完成的。很多時候,通過預習時的初讀課文,我相信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瞭解。但到了教學時,學生對課文的記憶就顯得比較零碎。如果這時直接進入對課文的教學,往往學生不能很好地容入對課文的學習中。

鑑於以上想法,因此在匯入時,我引用魯迅對蕭紅的評價:“三十年代,魯迅先生稱一位女作家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這位女作家就是蕭紅。”由此引發孩子們對作者蕭紅的關注,此時介紹蕭紅以及《呼蘭河傳》,既使學生了解了作者,也檢查了學生的預習作業(蒐集蕭紅資料)。同時提出問題:“《呼蘭河傳》中蕭紅用許多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著重寫家裡的園子。她為什麼會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設定懸念,激發孩子們的閱讀期待。

第二板塊:自讀,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讀,對文章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對園子形成初步的整體印象,同時對學

生的獨立自學情況及時進行反饋,瞭解他們的學習效果。

第三板塊:細讀品味,體會情感。

一、把握主線

文章介紹了“園子的特點”和“我在園子裡的快樂生活”。教學時,引導學生從這兩個方面著手理解體會。

二、體會園子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由此可見,文字在整個閱讀教學中仍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如何能更好的關注文字呢?那就要帶領學生真正走入文字。我先以“祖父的園子有什麼特點”為抓手引領學生研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祖父的園子熱鬧、美麗、自由、充滿生機等特點,從而體會我對園子的喜愛,難以忘懷。

三、感受快樂生活

新課程標準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質量。在學生體會到了園子的特點,我進而引導他們感受園子的快樂有趣的生活,文中的幾個主要場景都透露著快樂有趣,因此讓學生細細品味這幾個主要場景,在感受到趣的字詞、句下面圈圈畫畫,並寫上感受。歸納總結出幾件快樂有趣的事,加以想象,從中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在讀的形式上我採用默讀,因為默讀有助於學生用心與文字進行跨越時空的無聲對話,有助於學生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思維的火花。為了便於學生輕鬆體會感受,可以採取表演的形式把幾件有趣的事表現出來。通過朗讀表演讓學生體會園子對我的重要性。這一環節對於整堂課比較重要,因此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

第四板塊:領悟表達特點[B25分鐘]

新課程標準提倡在閱讀中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我讓學生展開了討論: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並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第五板塊:課外延伸,聆聽作者的心聲[c1c25分鐘]

1、補充生平,昇華主題

讀xxx文,我們真切的感受到,文中所寫的祖父的園子簡直就是充滿快樂和自由的人間樂園,那麼,蕭紅的童年生活果真這麼幸福嗎?眾所周知,這與作者真正的童年是不相符的。為了讓學生真正走近作者,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在學習完課文內容後,我將出示一段有關作者的生平,通過其生平與文章情節的對比,讓學生來體會作者寫作時最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從而使文章的主題得到昇華。

2、推薦原著,探究學習

學習完一篇文章並不意味學習的結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學習的開始。特別是在新課程大力推崇廣泛閱讀的今天,對於這樣一篇節選文章,我們更應義不容辭得帶領學生閱讀原著。因此,在瞭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後,我將出示一系列問題:是什麼驅使她幾乎每天都要纏著祖父帶她到園子裡去?二十多年過去了,蕭紅為什麼還會對當年的園中生活這麼眷戀和嚮往?她又是怎樣的一個作家等等。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進而引領學生去閱讀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

九、說板書

快樂

祖父的園子 眷戀 懷念

自由

板書設計含概了本文的兩個要點:

1、園子帶給我的是快樂和自由

2、透過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板書簡潔,精練,讓人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

[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始終以《課程標準》的“語文課程應致力於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等基本理念為依託,在教學中力求,引領學生真實地觸控文字,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感悟、內化,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使學生獲得充實的收穫那就是在得到語言文化的薰陶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各位能否在我說課前給點鼓勵的掌聲。謝謝大家!掌聲,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因為那是對一個人努力的回報,對成功的肯定,同時也更是支援和鼓勵。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走進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掌聲》,讓我們親身體驗掌聲給予人的溫暖和力量。

一、說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在掌聲的激勵下,她變得樂觀開朗。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主題是“愛是什麼”,《掌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學中關注“愛”的主題,那是自然。但是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並且樂於朗讀新穎的課文。能夠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文字,還能簡單地談談自己對文字的感受。但這些能力都是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在課文課堂中不斷地加強訓練!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字的認識,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本冊“在閱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專案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基於三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這一特點,我定下本課的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說教學策略(教法、學法):

基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著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三個模組,緊扣文字,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五、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包括三個模組: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三)、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接下來,具體談談每個模組的教學: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課堂伊始,我以輕鬆愉悅的語調,深情地提問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樣的匯入即複習了全文內容,又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悄然無聲地把學生很快地帶到了課文中。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自由讀二三自然段,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著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這裡我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字,與文字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本環節重點品析三個重點句: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裡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裡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裡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1)、朗讀鋪情:

首先我用朗讀鋪情法品讀句子一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子當時害怕、緊張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不同層次的讀,讓小英子的害怕、自卑在學生的心裡產生了共鳴。最終明白英子為什麼會“猶豫”。

(2)、想象育情:

師講述,請學生想象。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帶著紅紅的眼圈,低著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臺前挪動。整個教室驟然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講,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臺……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英子?

這裡,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

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3)、追問生情:

在學生已入景入情時,導問:這一刻!你最想對英子說些什麼?這掌聲中又包含著什麼?(鼓勵)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4)、引讀喚情:

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裡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引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生讀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句子二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句子二

一次比一次有激情的朗讀,把整節課推向了高潮。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

(5)、換位傳情:

在學習句子三時,師問: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教學也這個道理,在這裡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6)、聚情導思:

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湧動著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著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著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到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三)、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先讓學生從英子的來信中談談自己的看法,後隨著音樂出示《愛的`小詩》:引導學生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愛是給公車上的老奶奶讓座,

愛是給爸爸媽媽送上一杯熱茶,

愛是困難中一雙雙溫暖的手,

愛是雨中的一把小雨傘,

愛是———————————————

愛是———————————————

2、激情結課:

在音樂中,師生一起誦讀小詩,爾後,老師總結本課、本單元的主題。單元主題“愛的教育”的終級目標是什麼?面對著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本課的終極生命意義!

六、說板書:

鼓勵

憂鬱掌聲開朗

讚賞

掌聲是本課的關鍵詞,(憂鬱、開朗)展現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的變化。(鼓勵、讚賞)體現著兩次掌聲的不同,蘊藏文字內涵。一顆愛心即體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點化文字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整個板書簡潔美觀,給整節課起到了畫龍點眼的作用!

七、說效果:

這是一篇充滿曖曖、濃濃愛意的課文,不論是課文,還是英子,只要營造起一種合適的氛圍,都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心中,產生共鳴!撞出美好心靈的火花!我的語文課堂裡經常會收穫無法預約的精彩!相信這次也不例外!當然,更高境界的效果,應該看孩子以後在學習、生活點點滴滴的小事中,表現出來愛的行為!請我們一起檢閱吧!

朋友們,我們的掌聲是對他人是最大的支援和鼓勵。不要吝嗇您的掌聲,讓它響起來吧。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以“益智”為主題,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有助於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我將這篇課文分為2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1、幫助學生認識“找、生”等12個生字,認識偏旁“夕”“母”;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其中教學重點是認識12個生字,認識這些生字,學生能夠正確的朗讀課文,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對課文的講解,讓學生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教學生寫會3個字。

二、說學生情況

(一)一年級孩子對花生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都不是很瞭解,因此,小松鼠的疑問也就是孩子們很想解決的問題。

(二)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朗讀能力都很弱,閱讀後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通過向學生展示花生實物,引出這篇課文,這可以吸引學生探知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通過問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自主讀課文,並標出生字及不會讀的字。然後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這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三)字音教學

1.出示課件(有生字的詞語),讓學生讀這些詞語(點名讀、齊讀、小老師帶領讀),並引導學生回憶識字方法;

2.在讀會詞語的基礎上,將生字獨立出來,做成生字卡片,貼上到黑板上,要求學生會讀,提出重點字音,並請小老師帶領讀生字;

3.讓學生對生字進行正確的分類(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並討論記住這些生字的辦法,老師給予補充;

4.複習生字,並用生字組詞,主要通過開火車、蘋果樂園兩個遊戲來進行。

(四)全班朗讀課文,使學生再一遍熟悉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通過複習學習過的生字,進入第二課時。

(二)整體感知,朗讀感悟

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思考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二幅圖的內容?

1—2自然段

讓學生自讀1自然段,並起來說讀到了些什麼;通過展示花生的花的圖片,讓學生理解“鮮豔”(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符合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並通過提問“還有哪些東西很鮮豔?”拓展學生的思維。

小松鼠看見花生的花,它是怎麼問鼴鼠的?鼴鼠又是怎麼說的?(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老師從旁指導,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切身的感受小松鼠與鼴鼠當時的對話場景,增加對課文的理解)

3—5自然段 小松鼠聽了鼴鼠的話,它是怎麼做的呢?結果怎樣呢?沒見到花生,小松鼠心裡覺得怎麼樣?(承上啟下,讓學生理解小松鼠的奇怪和失望,並要求學生能用這樣的語氣讀該句子) 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時你有什麼疑問?(換位思考,引出句子“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並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自言自語”。

出示花生生長於地裡的圖片或動畫,讓學生觀察,知道花生是生長在土裡的,並進行思維拓展:你還知道我們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長在土裡的嗎?

(三)書寫指導

事先在小黑板上寫好“生”“裡”“果”三個生字,讓學生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師範寫,並提出每個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學生描紅;叫三位同學到黑板上來練習,其他學生在下面練習寫這三個字,老師最後進行評析。

(四)佈置作業

1.將三個生字寫在作業本上,每個字抄寫5遍,要求整潔、規範。(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生字,)

2.通過續編故事《花生找到了》,拓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具準備

事先準備好上課要用的課件、花生、生字卡片和小黑板。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這個專題與第六單元的專題“壯麗的祖國山河”共同構成了本冊教材豐厚的文化底蘊。《盤古開天地》正是從神話這個角度初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次嘗試。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個專題,使學生第一次認識神話這種文學形式,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神話豐富想象力,激發其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的情感。《盤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闢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後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材處理

(一)教學目標

針對這樣的教材,我該怎麼處理呢?細細思量後,我決定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重點的確立、教學難點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這四個方面處理本教材。

首先,教學目標的制定。依據新課程總目標和三年級階段目標——語文教學要注意字詞教學,要注意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激發想象力;依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感受“燦爛的中華文化”;依據本課教材的特點——神話形式;依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想象力豐富、喜歡讀故事等,特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確定本課目標如下: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宇宙、黑暗”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二)重點、難點

確定了本課目標,本課的重點難點自然也就出爐了。本課重點是: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複述課文。

為什麼把這些確定為本課重點呢?首先是依據本單元和本課教學目標,其次是因為本課是故事性很強的敘事作品,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內涵,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更多的閱讀,才能讓學生走進“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在實際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點,我將採用緊扣中心詞句,用“以讀為本”的方法來達到突出重點。

難點: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字形式的神話故事,神話故事的生動形象和豐富的想象力將給他們學習帶來不小的困難,因為神話與現實畢竟差異太大。因此,本課將……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在第一課時我將在學生熟悉“哪吒鬧海、孫悟空大鬧天宮”等神話故事這個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告知他們什麼叫神話及其基本特點。接著,在第二課時,我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深切體會神話富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個特點。最後,讓他們當一回小小神話家,展開想象真切體會神話想象豐富的特點,以期突破難點。

(三)課時安排

依據本課教學目標,遵循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決定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遼闊、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分清層次。

第二課時:

1、讀懂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2、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把身邊的萬物與老祖宗盤古的化身聯絡起來。

3、積累並運用本課好詞佳句,練習複述課文。

三、教法、學法

以上這四個方面是我對教材的處理。正確的教材處理是教學成功的基礎,科學的教法和學法的選擇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一)教法的選擇

本課我將主要採用“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情景教學法、指導發現法”等。為什麼把“以讀為本”定位為本課主要的教學方法呢?這是因為“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課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故事,故事中優美的神話語言需要讀、高大的神話形象需要讀、深刻的神話內涵需要讀。只有通過層次讀、體驗讀、引讀、導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再創設一定的音響和畫面情景,給予一定的學法指導,才能達到實現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二)學法的思考

陶行知曾經說過:“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體。所以,真正的好老師不只是確定正確的教學方法,學法的選擇一樣重視。

教無定法,學無成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法也一樣。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真真正正學語文,通過學會達到會學。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在老師的主導下以“朗讀感悟、角色體驗、自主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有了正確的教材解讀及處理,有了科學的教法和學法,再加上新穎而合理的課堂設計,一堂真正的語文課離成功已經近在咫尺了。接下來,我就詳細說說本課精讀環節即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本課時分為“解讀課題、提煉中心;讀中感悟、走進文字;嘗試複述、迴歸神話;激情說話、拓展昇華;分層作業、放飛個性”五個大塊。首先,解讀課題、提煉中心。

(一)解讀課題提煉中心

1、上課伊始,開門見山,解讀課題。讓學生用朗讀分別強調“盤古、開、天地”這三個詞。這樣,三種朗讀出現了:“盤古開天地、盤古開天地、盤古開天地”。朗朗書聲中,學生自然而然領會了誰幹什麼這個句式,體會到了漢語音節的音樂美,感受到了祖國語言輕重緩急的神奇。《新課標》要求“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其實,這種情感的培養是無處不在的,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節,我這個解讀課題的設計就是一個小小的嘗試吧。

2、接下來,抓住題目中的“開”字,提煉出全文的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再提煉出中心詞“創造”,並板書。在這個提煉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這是一種高效的讀書方法,對日益忙碌的現代人也十分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這種方法,學生將受益終生。

(二)讀中感悟、走進文字

提煉中心後,就應該圍繞中心“讀中感悟、走進文字”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先走進“開天劈地”的神奇。

1、領略“開天闢地”的神奇:

(1)情景渲染、走近神奇。

首先出示課件,在爆裂等音響聲的渲染中,學生閉眼聽老師激情解說盤古開天闢地的情景。一聲巨響,學生如臨其境。用多種手段輔助學生學習,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此環節中的情境創設簡潔自然,把學生一下子帶進了文字,為朗讀好這一段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2)層次朗讀、感悟神奇

接下來,在連續的情感中,出示文字課件,層次朗讀。特級教師於永正說過:“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盲目的讀,要讀得有層次、讀得有目的。”遵循這個指導思想,在這個部分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朗讀,學生通過“自由朗讀、感悟神奇;個性閱讀、體會神奇;體驗閱讀、內化神奇”,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到情感再讀到思想,層層遞進、環環緊扣、渾然一體。讀後我會順勢引導:“同學們,領略盤古開天劈地的神奇,讓我們再一起去感受盤古頂天蹬地的頑強吧!”並板書“頂天蹬地”。

2、感受“頂天蹬地”的頑強

(1)角色體驗、感受頑強。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角色體驗,學生變身盤古,邊讀課文邊做“頂天蹬地”的動作。在角色體驗中,他們走進了文字,讀懂了“頂、蹬”的意思,讀懂了盤古的高大,讀懂了盤古的頑強,這時,可能會有同學在親身體會後說:“好累喲。”如果有這個資源生成的話,就立即抓住,沒有的話就引導,讓學生體會,我們頂天蹬地一會就累了,那盤古呢,做了多久?

(2)激情導讀、頌揚頑強。

順時我激情導讀“一百年過去了、一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學生一次又一次接“盤古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在一次又一次朗讀中,學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強烈,盤古頂天立地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時,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師生都已經和文字進行了高度的對話。

3、體會“化作萬物”的無私

朗讀結束後,我會抑制不住激情地引:“同學們,頑強的盤古最終還是倒了下去,他怎麼樣了?”順勢就板書:化作萬物,進入“體會化作萬物的無私”這個環節的學習。

(1)自由朗讀、發現無私。

在這個環節,首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自由朗讀、發現“無私”,然後彙報。在彙報的過程中,我除了適時指導語言積累外,還會通過我的評價與提醒,培養學生尊重別人、認真傾聽、真誠評價的好習慣。

(2)深情引讀、感悟無私。

在學生彙報後,出示課件,我會深情引讀課件紅色的部分。排比的句式,讀來琅琅上口,氣勢磅礴。教師、學生、文字三者的對話,通過讀,淋漓盡致的凸顯出來了。讀中,學生的語感得到了培養;讀中,盤古的無私得到了感悟;讀中,神話的特色得到了彰顯。朗朗的書聲中,還愁盤古的形象豐滿不了嗎?還愁初步感知不了神話的特點嗎?

(3)小組合作、讚美無私。

深情引讀後,我就開始抓住“省略號”這個教材資源,開始小組合作,讚美無私。《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聖陶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學習的目的就在於通過一定數量的範例語言讓學生獲得一種語言遷移能力,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因此,在這裡,我設計了“我當小小的神話家”的寫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展開想象,先個別寫話,再小組內合作交流修改,連句成段。這樣設計,要求明確,步步落實,一一到位。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和想象力。通過創作,神話在學生那裡,已經是零的距離。

到這裡,本課時第二個環節“讀中感悟、走進文字”已經全部結束,這時,學生的激情還在流淌,順承這份情感,馬上進入“嘗試複述、迴歸神話”。

(三)嘗試複述、迴歸神話

首先我帶領學生看著板書一起小結本課層次,接著在畫面的帶領下示範複述。然後讓學生看著畫面和板書,嘗試自己複述。畫面、板書、我的示範複述,就象一條鋪好的路,能讓學生沿著它去摘下“複述課文”這朵美麗的成功之花。

(四)激情說話、拓展昇華

在學生複述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再次迴歸中心詞“創造”,這樣和前面的開題前後呼應,使整堂課渾然一體。此時,學生的感情已經到位,盤古的形象已經豐滿,順勢讓他們根據課件提示“我想說……”說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已經是水到渠成,是給他們一個傾瀉情感的渠道。相信此時,對盤古的敬佩感激,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讚美自豪,都會從他們口中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

到這裡,本堂課已接近尾聲,接著迴歸課題,呼喚升發:“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頂天立地的形象——開天闢地的盤古!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美麗的神話——盤古開天地!”師生共同的呼喚,將為本課情感做一個總體迴歸與昇華。

(五)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最後,遵循“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應該讓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這個教育指導思想,佈置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必做作業:

讀更多的神話故事,為開故事會做好準備。

選做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2、積累本課好詞佳句,抄一抄,記一記。

3、演一演這個故事。

至此,《盤古開天地》精讀環節已全部結束,預期目標也基本達到。接下來,我就本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的訓練作一小結。

五、訓練設計

本課訓練本著“還課堂給學生、顯語文之本色”的指導思想,從“聽、說、讀、寫”幾個方面設計了不同的訓練。充分到位的朗讀是本課最基本的訓練,它貫穿整個課堂,提升了整堂課的靈氣。小組合作寫話、“我想說……”和課堂中無處不在的認真傾聽的訓練是本課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後的層次作業更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根本體現。特別是必做作業“讀更多的神話故事,為開故事會做好準備”的設計,它可以引領學生從《盤古開天地》走向古老的神話,進而從古老的神話走向“燦爛的中華文化”……正如崔巒所指出的那樣,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輕輕鬆鬆學語文、真真切切愛語文”。本課訓練設計,正是沿著這條道路探索後留下的痕跡吧!

六、板書設計:

最後,談一談本課板書設計,以期為本次說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靳家彥曾說過: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資訊的視覺渠道,是濃縮的教學思路,是凝鍊的文章中心,板書設計在於精而準。根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這個板書,這個板書設計緊緊圍繞中心詞“創造”而展開,把握了文章的梗概,突出了文章中心,也突出了題目中的中心詞“開”,精煉簡潔,一目瞭然。

盤古開天地

創造

開天闢地——頂天蹬地——化作萬物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本文是這單元訓練提出的不懂的問題的第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以後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起到鋪墊作用,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商人尋找駱駝的事,說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第一自然段——找駱駝2-10自然段——找到駱駝11自然段”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因果關係的句式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主動學會本課中幾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9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詳細和仔細”的不同意思,,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代講。以讀引導想象。背誦老人說的一段話。

(3)情感態度目標”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4)教學重點、難點: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1,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老人怎麼會做出正確判斷的,2,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新課標第二學段學生的閱讀要求,那麼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卻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無法預見,也就產生出許多的生成性問題。必然要求教師要形成“彈性化”方案,要適當“留白”隨時調整,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發展的需要。因此預設本課採用地教法如下:

1、以讀代講法: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閱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得重中之重。因為讀書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讀,盡情地讀,力求讀出對課文的獨特感悟。

2、質疑問難法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十分重要。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3、情境教學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點就是有好奇強、愛探索、易感染,愛表演。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本文教學中以圖文結合、多媒體教學、表演等方法來創設情境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自學能力較差這個特點,在本文教學中我將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讀讀劃劃議議中整體觸控文字,養成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方式,學會傾聽,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入鏡構建新知。

四、說程式

新課標提出了,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教材、處理教材,因此為了把目標落到實處,我預設安排實施教學分3個大板塊進行學習: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第三板塊:在反覆練說中訓練思維。

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

首先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提出的問題,並出示問題: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得這麼詳細?這節課咱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去讀懂課文,讀好課文。這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回顧舊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使教學前後銜接,同時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再同桌合作交流,預計學生會學的有目的,學的有興趣。

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

新課標強調,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的解決本文的主要問題,我讓學生先學習2-9自然段,這幾段是商人與老人的對話,講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況,理解難度並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導學生去讀,多媒體出示句子,首先讓學生自由練,然後指名讀,教師隨即問,你剛才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讀的?為什麼要這樣的,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並隨即理解“忿忿”的意思,以及當時商人的想法,讓學生想象說話。如此步步引導把朗讀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把“讀”和“說”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由點到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著通過分角色讀以及同桌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進一步,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商人的情感,從著急到高興再到萬分高興,最後轉喜為怒、忿忿的。並在讀中體會老人的冷靜沉著。然後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追問:從商人與老人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回答並板書:左腳有點跛,左馱蜜右馱米,缺了一顆牙。這板塊的設計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原則。

第三板塊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預設通過,讀讀、劃劃、議議、畫畫等手段,使學生明白: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預計教學思路如下:

1、師過渡:老人知道了那麼多,他是怎麼知道的?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有所瞭解了,現在請讀讀第10段,劃出那幾句是寫老人怎麼知道駱駝特點的。

2、交流:並板書看見…又看見…還看見

3、進行因果句說話訓練,出示: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那是因為-----------。讓學生先自由準備說,在指名說,師生對話,齊說。並換個句式用因為…所以…來說。(讀是內化吸收,說是外化表達,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把內化吸收了的課文語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並能夠在說的過程中逐步瞭解了老人的思維過程,也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

4、質疑,討論:讓學生針對老人說的話提出心中的疑問,組織討論,幫助解決,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a、為什麼看見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上臺演示一下,跛腳人走路的姿勢,感受一下雙腳用力的不同,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問題便會迎刃而解,b、學生可能還會問: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的牙齒印是怎樣的?教師藉助簡筆畫,讓學生選擇哪一張葉子是駱駝啃過的?並說明理由。然後指導朗讀老人的話,昇華情感。通過讀、說、議、以及辨認,使學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的準確判斷的依據,讓學生和老人一起經歷著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靜,觀察仔細,認真思考的思維品質。

5、第11自然段僅兩句話,告訴學生事情的結果,我預設先齊讀,再抓“果然”一詞,追問:從“果然”一詞你讀懂了什麼?再次體會老人的思維品質,自然學生談談為什麼要順著腳印去找,說說理由,也訓練了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四、在深讀課文後抒發感想。

1、讓學生結合板書,再說一說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的這麼詳細。自由說——指名說。對課文進行整體回顧。

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又什麼感想?或收穫?並板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得出結論

2、這節課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匯入新課,再由問題的解決結束這堂課,使整堂成為一個不可分割讀整體,同時讓學生來總結,抒發感想,說說收穫,由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並讓認真觀察、冷靜思考的處事理念深入學生心中。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知;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五、說板書

本文板書力圖直觀形象的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用簡潔的文字,勾勒老人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教育學生遇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