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分享的快樂》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3W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分享的快樂》說課稿

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分享的快樂》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個主題《分享的快樂》。

一、教材內容: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分享的快樂》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共歡樂第三個主題。本課旨在從人與人之間互動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說明分享能給人帶來很多快樂;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還是一種你我間的幫助與關愛。

二、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本單元的內容安排和本課教學設計,我把這節課的目標定位為以下幾點:

1、知識與技能:

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學會與他人分享。

2、過程與方法:

創設不同情境,多渠道、多角度感受分享的快樂;採用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體驗、感悟分享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會分享,享受分享”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分享,生活處處有快樂”,有分享才快樂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體驗分享合作的成就感。

四、教學難點:

理解分享的深刻內涵。

五、教學過程設計: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內容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我以“吃蘋果”這一情境為切入點,通過問題的設定來創設情境,以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出示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並提出這樣的問題:看到這樣的蘋果,你會有什麼想法?學生都會有“想吃掉”的想法,接下來我繼續設疑,同學們都有這種想法,可是老師手中只有這麼一個蘋果,你們都想吃,我給誰呀?老師遇到了難題,快幫幫我拿出你的金點子吧。學生就會饒有興趣,暢所欲言,想盡辦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引出這樣的做法就是“分享”。隨後進一步引出問題:分享能帶給我們什麼?你體驗過分享嗎?這節課讓我們在短短的40分鐘裡共同感受分享所帶來的快樂。由此引出新課——分享的快樂。我就是用“吃蘋果”這一問題情境,讓學生動腦思考,解決問題,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活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五個教學活動。

1、觀察照片——初步感受分享的快樂

選擇具有代表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生活話題——過生日為突破口,暢談過生日的打算,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想與大家共度美好時光的想法,初步感受分享就是一種快樂。

2、回顧經歷——多角度感受分享的'快樂

回顧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經歷,使學生感受到分享不僅僅再是單純性的“與他人共同享有”,它還是一種你我間的幫助,你我間的關愛。學生、教師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我將學生在家庭中、在學校中與家人、同學、老師在一起的照片製成幻燈片,並加以展示,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分享是快樂的,分享無處不在,分享就在我們身邊。

3、合作作品——共同體驗分享的快樂

開展“為畫塗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分享智慧、分享合作的力量也是一種快樂。

4、故事延伸——深刻理解分享的內涵

通過“盲人打燈夜行的故事”猜一猜、演一演、說一說等活動方式,使學生深刻理解分享的內涵,從而也讓學生明確認識到每一個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之間的幫助與關愛。有了彼此之間的分享,才會有好的生活狀態。

5、品嚐蘋果——親身體驗分享的快樂

體驗性學習是本課程的一大特點,為了讓學生親身體驗分享的快樂,按照學生的金點子,我把課前的蘋果分成了若干塊兒,讓每個學生都來嘗一嘗,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體驗,學生必然有感有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學生就是在這樣愉悅的氣氛中明白了道理,深化了認識。

(三)分享體會,昇華情感

學生與老師交流彼此的感受,共同分享40分鐘的充實與快樂。這一活動設計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處處有分享,生活處處有快樂”,有分享才快樂的情感。

六、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利求簡潔、明快,一目瞭然,而且還能突顯本課的重點。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圖文並茂的板書。我將形象、生動的簡筆畫和簡明扼要的文字呈現在黑板上,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共同匯成了一束最美的七色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板書色彩鮮明,充滿陽光,吸引人的眼球,每一片花瓣都代表著分享的內涵。此板書也體現了本課程的一大特點——開放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總結性和趣味性。

七、教學理念:

為了體現新課程理念,我力求在教學中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而是採用活動化教學,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感悟,提高一定的道德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