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模板彙總9篇

文思屋 人氣:1.43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模板彙總9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連貫語言談論自己見過的風箏,怎樣玩風箏,表達玩風箏時心裡的感受。

2、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象發明一種與眾不同的風箏,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幼兒主動地與同伴交談,樂意在集體面前談話,體驗談論放風箏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組織幼兒玩放風箏的活動。

2、提醒幼兒平時多觀察各種風箏。

3、教師準備一些特殊風箏方面的知識。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教師採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談風箏的話題,激起幼兒對談論風箏的興趣。當幼兒猜出謎底時,可以請他講講是怎麼猜出來的,歸納出風箏的主要特徵。教師提問:你們喜歡風箏嗎?都玩過什麼樣的風箏?怎樣玩的呢?玩風箏時感覺怎麼樣?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結伴,相互交流關於風箏的所見所聞。教師輪流參與幼兒談話,注意觀察幼兒交流的情況,有意識地指導那些平日膽小的、能力相對差的幼兒,幫助他們主動地去與同伴交談,在交談中增強自信心。同時提醒那些容易激動的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的談話,培養他們的自控力。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範圍。

⑴、集體談“風箏”。請幾名在自由交談中講得較好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論風箏。讓幼兒圍繞著話題,說出他們平日看見的,或在電視、畫報上見過的風箏。如:蝴蝶風箏、孫悟空風箏、和平鴿風箏、京劇花臉風箏、蜻蜓風箏等等。教師參與談論,介紹特殊的風箏,交流放風箏的經驗,知道在高處、空曠處、有風的情況下,風箏放得高。看見風箏越飛越高心裡特別高興。

⑵、教師用提問方式拓展談話範圍。建議提下列問題:

①、你想發明一種什麼樣的風箏?

②、這種風箏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③、這隻風箏飛翔在藍天裡會怎樣呢?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2

幼兒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小兔子開鋪子》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並能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表演。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並在遊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練習完整講述。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會說兒歌。

活動難點:能說準量詞。

【活動準備】

1、售貨廳,兒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頭飾一個猴子頭飾五個

3、兒歌錄音磁帶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讀白:在一座大森林裡,小兔子開了一家鋪子。(邊說邊拉開帷幕,幼兒看見的是小兔子在鋪子裡。)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開了一家鋪子,歡迎大家光臨。

(師出場):哇!小兔子家開了鋪子,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鋪子裡有些什麼東西。(轉身向兔子,指著襪子)這是什麼東西?一共有多少?(請幼兒回答,學習正確使用量詞:三雙襪子) (再指著一排瓶子)這一排是什麼?共有幾個?(請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練習:四個瓶子) (教師轉身對兔子)小兔子,這桌子也賣嗎?

兔子:賣,當然賣咯!

師:哎,我看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們看看鋪子裡有幾張桌子?(指導幼兒正確運用量詞:張)

(師拿起兩把塑料的椅子)你們看漂亮嗎?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多少,然後告訴大家。(指導幼兒學習用“把”這個量詞)

師:還有些什麼?(老師尋找別的東西,突然發現)瞧,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幾頂,我們來數數。一頂、兩頂、三頂、四頂、五頂,一共五頂帽子。(幼兒練習頂這個量詞)這裡的東西可真多呀!

(突然來了五隻小猴子) 之一:小兔子,我要買五頂帽子。小兔子:啊?是幾頂?我沒聽清楚。

師:小朋友,小猴子要買多少帽子,告訴小兔子。(幼兒齊答:五頂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買四個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買一張桌子。(老師幫小猴抬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買三雙襪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買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拉上帷幕)

二、 引出兒歌

1、隨著拉上帷幕的同時播放錄音磁帶,第一遍欣賞兒歌。 (主要集中幼兒注意力) 師:是誰把剛才的是編成了這麼好聽的兒歌?他到底編的對不對,我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

2、第二遍欣賞兒歌

3、理解兒歌內容

(1) 是誰在森林裡開了一家鋪子?(幼兒完整講述)

(2) 鋪子裡有些什麼東西?(要求正確運用量詞)

(3) 東西被誰買完了?小兔子怎麼說的?

三、 幼兒學念兒歌

1、 放慢速度,幼兒跟老師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會的小朋友念響點,不會的輕輕念。

3、 分組練習,加快速度。

四、 遊戲

1、 教師指導幼兒遊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XX的”句式,並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幼兒沒有正確運用量詞,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他。

師:“小朋友們都會念這首兒歌了,你們會不會買東西呀?好,小兔子的鋪子又要開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樣,說清楚你要買什麼?小兔子就會賣給你。”

2、 遊戲擴充套件:開放幼兒的活動空間,增加互動。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極了,我的貨這麼快就賣光了。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3

大班語言活動:

會變顏色的房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體驗四季不同的色彩美,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能充分發揮想象,創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掛圖—會變顏色的房子

活動過程:

1.出示未塗色的新房子,引起幼兒興趣。

(1)講述故事:小豬蓋了一座新房子,他想給新房子塗上顏色,可塗什麼顏色好呢?他想請朋友們來幫忙。

(2)提問:你想讓房子變成什麼顏色?

2.邊操作圖片邊有表情地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小豬的房子會變幾種顏色?為什麼會變顏色?

(3)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哪個季節?為什麼?

3.圍繞情節,進行討論,大膽想象,自由作畫。

討論並提問:

(1)如果你是小豬,你想讓房子變幾種顏色?怎麼變呢?

(2)提供給幼兒不同造型的新房子,請幼兒選擇喜愛的造型,塗上代表個性的色彩。

(3)幼兒大膽在集體中講述自己的房子會變哪些顏色,是怎樣變的。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畫冊》,欣賞並講述“變顏色的房子。”

教學反思:

1、我感覺選材比較好。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很感興趣,特別是採用精美的頭飾,實用的課件,非常好玩的角色表演等。

2、識字教育單獨進行效果不如隨機教育好。

3、我的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煉。活動環節銜接的還不夠緊湊。活動策略設計的不夠完善。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4

活動意圖說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中國人特別講究吃。現在生活水平好了,物質生活也極大豐富,人們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小孩子挑食的現象卻越來越嚴重,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特別是對色彩鮮豔的,比較獨特的食品更是情有獨鍾。然而食品新增劑的使用、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當中竟含有可以致癌的“蘇丹紅一號”色素、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電視裡的“垃圾食品”廣告對孩子們的耳濡目染,如此等等,不禁讓人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更添許多愁吧!

《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的思想由來已久,“病從口入”的道理也無人不曉。生命健康直接地就與吃有著很大的關係。陳鶴琴先生告訴我們:“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正是“蘇丹紅一號”的暴光,給了我以這次活動的契機。

說目標

《綱要》中關於健康教育提出了四條總目標,其中第三條是這樣說的:“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瞭解必要的保健知識對孩子們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歷程的每一階段都必須高度重視健康問題,都必須汲取健康資訊,任何時候放鬆了健康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健康就會遠離自己。因此本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由此,引出本活動的目標1:瞭解食物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喚起幼兒對健康食品的興趣。《綱要》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孩子們健康知識的獲得正是在聽、說以及表達的環境下獲得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是本活動的目標之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創作,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是目標3的出發點。我把目標3定為:“發揮自己的想象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狀及顏色進行構圖。

本活動的重點:喚起幼兒對健康食品的興趣。

本活動的難點:對色素的認識。色素是使有機體具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物質,如紅花具有的紅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輸送氧氣,植物體中的綠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活動準備:

(1)泡沫墊每人一塊。用泡沫墊代替椅子即移動方便又有親合感。

(2)電腦記憶體圖片。

一組是誘人的奧爾良烤翅圖片,一組是西瓜、西紅柿、大蒜的圖片。圖片的出現給了孩子們最直觀的視覺語言。

(3)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圓盤、毛巾若干。充分的材料準備,讓每個孩子都有創造表現的機會。

(4)彩色糖、烤麵包、各種形狀的餅乾、小麻花、海苔、果醬。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叫韋玉春,來自教師教育學院09學前一班。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看圖講述故事。

一、說教材。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託,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二、說活動目標。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大班語言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訂了活動目標,分別是:1. 仔細觀察圖片,瞭解圖片的內容;2.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樂意參與講述活動,能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3.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

三、說活動重難點。根據《綱要》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我又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通過移情講述,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 孤單、惦記,並能對圖片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觀察法、提問法、示範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五、說學習方法。另外,我打算幫助幼兒採用觀察法、討論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輕鬆幾分鐘,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準備。為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1.瞭解信的基本格式。2.圖片7張,信封一個,娃娃家設計、一束花等。我們知道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將利用直觀形象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吸引幼兒的興趣。

七、說活動流程。

下面我將闡述一下我的教學流程,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以下四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小貓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三)情景表演,結合思品教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活動。我是這樣匯入的:

活動一開始,我將出示這樣一幅畫,讓幼兒感知圖片、觀察圖片,興趣是做好的老師,運用提問“小貓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小貓會用什麼辦法告訴小兔呢?”小朋友根據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後,然後把小貓的做法告訴小朋友們,然後開啟信,為下面看圖講述故事做鋪墊。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接著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首先以“讀信”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討論:“小貓為什麼哭?小貓心裡會想些什麼?” “小貓的信要怎麼讀呢?”在幼兒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我來引導幼兒說出孤單、惦記這兩個詞語,我是這樣做示範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醫院裡,猴大夫給我打點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單、很難受,我哭了。惦記著我的朋友們。小貓 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收到信會怎麼樣?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後為小貓做了什麼事?通過一系列的提問,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講述,並大膽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把幼兒引入到故事中來,我將出示由小刺蝟、小鳥、小兔、小鴨怎樣幫助小貓的圖片,並說道:“小朋友看一看小貓的好朋友都為它做了些什麼呀?這樣引導幼兒逐步欣賞,瞭解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併為下個環節情境表演埋下伏筆。教學過程中,我將這樣做示範:小刺蝟捧著鮮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貓;小鳥在視窗上唱著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貓;小兔給躺在病床上的小貓講故事;小鴨廚師來到小貓的病床前給小貓煮好東西吃。

第三環節:情景表演

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幼兒自由表達。

(2)請幼兒聯絡實際分角色進行表演。

第四環節:活動延伸

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讓幼兒交流討論: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很快就會恢復健康。請幼兒結合故事進行表演,表演一遍後,教師播放樂曲,並與全班幼兒一起為小貓跳舞,在充滿愛的旋律中結束活動。

八、說板書設計

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同時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圖片,使幼兒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6

本學期我們訂了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中班語言中的一則童話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對獨生子女自私、以“我”為中心的現象有較大的教育意義。但故事後半部分情節中船破了,海中動物勸大家離開這隻危險的船,可動物們感情深厚,誰也不願意離開誰,幸好最後把洞補上,才倖免於難。我覺得這一情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動腦筋,不能認死理。於是我緊扣《朋友船》這一主題對該故事進行改編,所編情節是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也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為幼兒創設的問題情境,適合大班的幼兒,故在大班組織了本次教學活動。

在活動設計時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則:

1、注意兒童獲得經驗的原則。設計時,我先考慮到幼兒已經獲得的經驗。前幾個星期,幼兒學過了律動《小木匠》,對木工工具及勞動有了初步的瞭解。還有一次美工區中,一幼兒畫了一隻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我作過簡單的介紹。通過活動,豐富詞彙,拓展幼兒作帆的材料等知識,這些都是建立在幼兒已經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原有經驗和新的內容會引發幼兒較強烈的學習興趣。

2、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相互滲透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吸收的主要是語言資訊材料,但也包括那些與語言有關的其他資訊材料。新大綱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所以在設計活動時,除了語言,還有音樂、動作、科學等不同發展領域活動的因素存在,也將幼兒的多方面發展要求揉合於本次語言活動中,如思維、情感、常識等。

3、教師與兒童相互作用的原則。

我們知道,教師參與活動必須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為目的,在此基礎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中,不少環節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所以教師的語言設計上注重啟發性,並給予積極的應答,旨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讓幼兒學得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根據大班上學期幼兒的發展制訂瞭如下二條發展目標:

1、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學會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發展思維能力。

2、體驗團結協作,戰勝困難所帶來的快樂。

為了使幼兒身臨其境,主動觀察畫面內容,切身體會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我和其他老師一起設計製作了多媒體課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險等呈動態化,更加迎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基於以上的目標與設計原則,我精心設計本次活動的過程。

1、匯入活動: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以聽聲音猜猜幹什麼的形式,讓幼兒很快進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經驗的分享、整理。在仔細觀察畫面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動詞,結合園“科學認讀”課題,有意滲透。讓幼兒初嘗成功的喜悅,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條件。

3、海上遇險:這是本活動的重點、難點部分,先通過觀察天氣的變化,讓幼兒預料事情的發展,開放的問題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再讓幼兒為救小動物想辦法,教師用急切的話語,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小動物擔心。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表述,給每位幼兒說話的機會。接下來一個問題情境:二個救生圈,要救三個小動物,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做?讓幼兒以小熊的身份來處理問題,再次激發了幼兒思考的積極性。

4、修帆的經過:又一個懸念問題:小動物得救了,可船為什麼不往前開?引發幼兒仔細觀察,當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時,讓幼兒去傾聽小動物們的爭吵,這裡又有傾聽能力的訓練。聽爭吵、說爭吵、辨爭吵這一過程,改變了以上活動“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並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擴充套件經驗:帆應該用布製作。最後一個情節,小動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兒體驗到童話故事的藝術魅力,更為小動物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勝困難的精神所感動。

5、最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做乘船的動作出教室自然結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7

彩虹的盡頭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繪本教學——《彩虹的盡頭》。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彩虹的盡頭》是一本經典兒童繪本,是一個寓意很深的故事,繪本意境優美,蘊含著感染人、影響人的情感價值:以獾和狐狸尋寶為主線,逐漸展開故事情節。什麼是寶貝?在儲備冬糧的松鼠來看,一堆橡果就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寶貝,在幸福的鴨媽媽看來,鴨寶寶就是勝過世界上任何東西的寶貝,而在閱歷豐富的兔子爺爺看來,最令他陶醉的寶貝當然莫過於對往事的回憶了。

通過在尋寶途中與遇到的三個動物之間的對話,獾和狐狸悟出“寶貝”的真正涵義:寶貝不僅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來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寶貝還是一些很特別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尋寶前後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個由物質到精神上的昇華。大班幼兒對“寶貝”已有了朦朧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物品就是“寶貝”,“寶貝”大都是物質方面的,對於“寶貝”更深層次的涵義並不理解。大班幼兒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更強了,又善於思考,正好藉助《彩虹的盡頭》這個繪本 ,結合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的教育原則,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寶貝”的涵義有更深的理解,同時,繪本所傳達的價值觀也將對大班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和理解能力,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體驗“寶貝”帶給自己的快樂。

能力目標:初步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能大膽表達。

說教學流程:

整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介紹自己的寶貝—閱讀、理解繪本—互動體驗、遷移情感。

第一環節:介紹自己的寶貝。

在《喜洋洋》喜悅的音樂背景下,幼兒拿著自己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寶貝,和身邊的同伴互相欣賞後,從談話入手,以開“鑑寶會”的形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寶貝:“你的寶貝是什麼?你為什麼把它當成寶貝?”一方面瞭解幼兒已知經驗—對寶貝的認識,激發幼兒想說、樂說的願望,另一方面將幼兒引入正題:“來了一隻獾和狐狸,它們聽說我們小朋友有這麼多的寶貝,它們也想去尋寶。獾和狐狸到底有沒有尋到寶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從而激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第二環節:閱讀、理解繪本。

在這一環節中,考慮到幼兒以讀圖為主的閱讀特點,同時也為鍛鍊幼兒的讀圖理解能力,我將此環節分為三個層次:

1、引導幼兒初步觀察圖畫、理解故事。教師逐頁翻動圖書,啟發幼兒帶著“如果你看到寶貝了,就趕快舉手告訴我”的任務仔細觀察畫面,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並積極地去繪本中尋找答案,引導幼兒初步根據畫面猜想和理解故事,充分體現了幼兒自主的學習。

2、完整閱讀PPT的圖文,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播放PPT課件,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對於某些關鍵頁,通過提問、交流、體驗的方法引導幼兒著重觀察和理解。比如:“什麼是回憶?”“尋寶之前,狐狸和獾以為寶貝是什麼?”“最後,它們找到的寶貝是什麼?”在質疑、猜想和閱讀中,知道松鼠、鴨媽媽、兔爺爺的寶貝,並通過扮演獾和狐狸,深入地體驗角色的情感,感受到他們之間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深厚友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情感上的體驗。

3、把依託整個故事背景中的關鍵頁,作為重點觀察,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

這樣層層遞進的安排,既對幼兒理解故事和“寶貝”廣泛涵義做到由淺入深,又注重幼兒讀圖能力的培養。

第三環節:遷移情感,迴歸幼兒生活。

任何一個文學作品,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在教師的引導

下能夠迴歸幼兒的生活。在初步瞭解了“寶貝”廣泛涵義之後,通過讓幼兒採訪周圍教師,藉助採訪活動,組織幼兒分享交流:“老師的寶貝是什麼?”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寶貝”的廣泛涵義,接著,通過播放幼兒在園生活照片,烘托至幼兒和教師自然擁抱作為活動的結束,由此,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從對“寶貝”物質層面的理解逐漸升華到對“寶貝”精神層面的理解。以此來了解幼兒對作品的感悟能力,並移情到幼兒的生活中去!

在整個繪本教學活動中,我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不斷讓幼兒在質疑、猜想、跳一跳的過程中,激發幼兒學習的渴望,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做到想說、敢說、會說、樂說,並在說的過程中獲得文學閱讀能力,讓閱讀走進幼兒的心裡,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8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在日常活動中發現,幼兒特別喜歡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夢。而夢是非常美妙、神祕的,有許多現實生活中無法做到的事情,有可能在夢中都一一實現,夢對於小朋們來說,總是充滿了幻想與嚮往。所以結合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大班語言活動《夢》,讓幼兒在積極愉快的環境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能根據詩歌內容,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 豐富詞彙:撓、柔柔的、輕輕的、細細的。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詩歌錄音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幼兒初步感受夢的意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張圖上都看到了什麼?

師:夜晚這麼美,小女孩抱著小熊在床上睡著了,她做了一個甜甜的夢,小朋友們有沒有做過夢?都夢到了什麼?

師:你們的夢真有趣呀!那肯定想知道這個小女孩夢到了什麼吧?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朗誦詩歌,幼兒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 2.教師提問:小朋友你聽到了什麼?詩歌裡的小女孩都變成了誰?

三、分段學習詩歌。

我們一邊聽著詩歌,一邊把夢中的花朵、太陽它們都請出來好嗎?

1.師:在夢裡,我變成小花以後,遇到了誰?太陽為我披上了什麼?

變成白雲以後,我遇到了誰?(風)風教會了我什麼?變成輕煙以後,我遇到了誰?(雨)雨做了什麼?

2.師:在夢裡,我開心嗎?你們怎麼知道的?

四、播放錄音,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1.完整播放錄音。

2.師:聽完詩歌《夢》,你們的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3.師:看著這些美麗的畫面,你們覺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導幼兒用優美的動作來表現夢的溫柔)

4.幼兒跟讀。

延伸: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創編詩歌。

師:小朋友們,小女孩的夢美不美?你們喜歡嗎?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的夢也變成好聽的句子,用溫柔、甜美的聲音說一說。

附詩歌:

夢在夢裡,我是多麼甜蜜。

我夢見自己變成一朵小花,柔柔的太陽給我披上金色的衣裳。

我夢見自己變成一朵白雲,輕輕的風教會我跳舞。

我夢見自己變成一縷青煙,細細的雨給我撓癢癢。

在夢裡,我咯咯地笑啊,笑個不停。

不,這不是夢,這是真的!

我們的生活就像像夢一樣溫暖甜蜜……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 篇9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大班下冊語言活動《小狐狸畫春天》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與認識。

一、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為了讓幼兒觀察,瞭解季節的變化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動植物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引導幼兒去認識春天的特點,並用自己的喜歡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我選用《小狐狸畫春天》語言活動,講述了春天到來小動物們,為了留住美好的春天,分分想出好的點子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偷懶不認真的人,家長嬌身冠養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情感上做勤勞認真的好孩子,又感受感知了解春天。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故事中角色的簡單對話

2、知道春天的播種的季節

3、懂得做事要認真、勤勞。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重點:

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能說出故事中的簡單對話難點:能夠懂得做事情要認真,勤勞的好品質

四、活動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小猴、小熊、小狐狸、和小刺蝟的頭飾。故事磁帶、多媒體課件。

2、空間上的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五、說教法

學法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回憶設想法;t通過出示圖片掛圖引發有的回憶,回憶起春天到了怎樣迎接春天。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小狐狸畫春天》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 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小狐狸迎接春天和其他動物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為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

1、 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 趣味遊戲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絡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課題:

小用友們,上午好,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中有幾種可愛的動物,他們正在一起商量怎樣迎接春天,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好嗎?

(二)、讓幼兒講一講、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理解故事的內容。(分段講故事)1、(出示掛圖1)講春天(故事--迎接春天)問:故事中有哪幾種動物?

幼兒回答後,師生複述小猴、小熊、小刺蝟和小狐狸。

2、(出示掛圖2)講故事(小猴說--一叢迎春花)問:小猴、小熊、小刺蝟是怎樣迎接春天的?

幼兒回答後,複述:小猴種了一排樹,小熊種了一片草地,小刺蝟種了一叢迎春花。

師:故事講到這裡(掛圖1),這四種動物還沒講到誰?對,狐狸。

3、(出示掛圖3)講故事(小狐狸一一來參觀)。

問:小狐狸迎接春天的方法與朋友有什麼不同?

幼兒回答後,複述:小狐狸在自己房子的四周畫滿了樹呀、花呀、草呀。

4、(出示掛圖2)講故事(他去請--澆水呢)讓幼兒複述:小猴說:我正忙著鬆土呢,小熊說:我正忙著施肥呢,小刺蝟說:我正忙著澆水呢。

小結:小朋友們,小猴、小熊、小刺蝟做多麼認真,幹活多麼勤勞,對嗎?而小狐狸卻用畫筆畫出了樹呀、花呀、草呀,這樣能把春天打扮的漂亮嗎?

5、(出示掛圖4)講故事(時間--一夜)

6、(出示掛圖5)講故事(第二天--幾個跟頭)問:小猴種的樹怎麼樣?(指掛圖5)學生回答後,複述:長出了嫩綠的葉芽,像一串串綠色的珍珠。

7、(出示掛圖5)講故事(小熊--打了滾)問:小熊的草地怎麼樣?

幼兒答後,複述:綠油油的像鋪了一片綠色的地毯。

8、(出示掛圖5)講(小刺蝟--多美呀)問:小刺蝟的迎春花怎麼樣了?學生回答後,複述:迎春花開了,一陣陣的清香,甜絲絲的。

小結:小朋友們,小猴、小熊、小刺蝟認認真真的做事,辛勤的勞動,春姑娘送給他們的禮物多好呀!那送給小狐狸的什麼禮物呢?

9、(出示掛圖6)講故事(小狐狸--白一塊的)問:小狐狸畫的樹呀、草呀、花呀變成什麼樣了?

幼兒答後,複述:牆上,地上、自己身上花一塊、白一塊的。

10、(出示掛圖6)正在這時--大家的問:小狐狸為什麼要哭呀?

老師:小狐狸耍小聰明,沒認真的做事情,沒有辛勤的勞動,所以沒有收到春姑娘的禮物。

問:這時,朋友們對它說了些什麼呢?

複述:小猴說:看看我的小樹吧,它已經發芽了!小熊說:去看看我的草地吧,它已經像地毯了!小刺蝟說:去看看我的迎春花吧,它已經開花了。

小結:朋友們多麼關心小狐狸呀,讓它和大家一起分享勞動的快樂多好呀!

(三)、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播放課件)。

讓幼兒描述出小猴、小熊、小刺蝟和小狐狸的簡單對話。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帶頭飾表演)

1、分組練習對話。

2、個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