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銷售心理學>

銷售心得感悟

文思屋 人氣:3.01W

一切內容都將圍繞專案銷售展開,至於產品型或快速消費品一類的銷售活動則不在此文討論範圍之內。

銷售心得感悟

好了,在所有專案銷售(以下簡稱銷售)的同行中,就銷售人員自身性格而言,大體上可分為偏外向型和偏內向型兩種,所寫內容全部適用於偏外向型銷售人員,大部分內容適合偏內向型銷售人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依我主觀的看法來說,這兩個型別的銷售人員在整個銷售過程中需要採用的銷售手段是不太一樣的,偏外向型銷售人員與客戶的銷售關係更容易發展成夥伴型銷售,偏內向型銷售人員與客戶的銷售關係更容易發展成顧問型銷售。前者要具備更強的主動性,把關係把握住,先在感情上掌握住客戶,再將技術細節慢慢的向其腦中灌輸(這個步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由售前人員完成);後者需要從一開始就以技術專家的角色在基本的技術交流上征服對手,使客戶對你產生技術層面上一定程度的依賴型,之後再把客戶關係捋順,成功拿到訂單。

假使你能夠準確的理解所敘述的問題,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考慮運用,相信你的跟單成功率會大大提高,至少會是今後大大提高的一個基礎。當然,要是你指望看過後就能夠拿下所有訂單的話,那就趁早停止吧。因為頭腦如此簡單的傢伙肯定也無法真正看懂所描述的道理和方法。

一專案前期的電話交流

首先,無論你得到的專案資訊是自己打電話主動尋找到的,還是別人通過電話找到你的,都請你詳細並且準確的記錄專案聯絡人的全名、電話(最好有手機,這在你以後發簡訊的時候很重要)、E-mail(最好是兩個,不好用的郵箱太多了)、部門、準確的需求。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想很順利的得到這些資訊並且不給對方留下負面的印象(不得不承認,有些客戶並不很情願把自己的手記號碼或者別的資訊更多的透露給陌生人),你就必須在臉上掛著笑容,雖然對方看不到你,但我打賭,他一定能夠聽得出來。態度上最好顯得熱情一些,對沒有聽清楚的詞語一定要問清楚,這會使對方產生被你重視的感覺。

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在對方詢問你關於你公司的資訊或者產品的一些細節時,你所有的回答必須要充滿自信,不能支支吾吾地去說你想說的話,因為那會讓對方感到懷疑並且可能導致對你的不信任。還有一點要在此處指出的是,一定要詳細準確的理解對方的技術要求,對於自身產品並不具備但是相差不遠的要求可作模糊迴應處理,對於和自身產品功能相差較遠的技術要求一定要明確答覆:做不到。如果你為了拿下訂單而盲目承諾對方所有要求的話,那你是在給技術人員,給公司,也是給你自己找麻煩,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客戶期望的問題,後面的章節裡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可以再詳細聊一下。

在首次電話交流的過程中,建議不要說太多的話,多聽才是正確的選擇。同樣的,最好也不要大肆的,喋喋不休的介紹你的產品,尤其是對方並不太懂行的情況下。你應當先簡單而自信的介紹一下公司的情況以及你們產品的成功案例,這是最直接的問題。至於技術方面的問題,不要盲目介紹,你可以先給他發一些產品的資料給對方,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一下,這樣一來,你在次日上午或者下午進行的第二次電話交流中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於具體的說法上,我一般考慮的是:“那您看這樣,我現在跟您聊太多產品估計您也很難準確的理解,我先給您發一份資料,您看一下,然後明天上午我會再給您去電話,您看可以嗎?”一般來講,客戶第一次給你打電話時通常也會打到你的同行公司那裡,因此他們往往要在一個小時之內接觸到好幾個人,你必須增加和他接觸的機會才能夠讓對方記住你和你的公司。

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上文提到的二次交流,又比如你發完郵件後一條“郵件已傳送,請查收”的簡訊,一切皆可。不過要把握你的頻率,不要讓對方初次打交道時就覺得你是一個很羅嗦的人。

後續的電話交流之後的電話技術交流或者商務交流切記不能急躁,要始終保持第一次交流時確立的良好形象,在此基礎上的後續交流中,你應當儘快的得到如下一些資訊:專案的時間進度安排、專案採購流程、專案決策人物的構成以及具體角色、預算和競爭對手(這兩樣資訊的獲得有時會比較困難)。在這個過程中,要逐漸引導對方把其技術要求向對你有利的方向前進,特別是把自身產品一些特有的細節在對方腦海中強化(這會使得客戶將來提出的最終書面技術要求對你非常有利)。

最後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在沒有見面之前,每一次你主動打給客戶的電話,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也可以叫做藉口),不管這目的是否緊要。因為任何一個人和別人在不熟悉的情況下都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漫談上。藉口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是詢問郵件是否收到,或者某個技術細節的詢問,關鍵的是做到上面提出的:讓對方記住你。

同時在該過程需要做的工作是:專案緊急重要性的甄別.

二專案急迫性的甄別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程式?主要是考慮到銷售過程中成本的控制。不用說大家也很清楚,我們銷售人員自己的提成計算基數當中是要扣除所有銷售費用的,那麼整個銷售成本中出去給客戶的好處之外,消耗最大的恐怕就是出差成本和請客戶做商務宴請(包括所有的禮品、吃飯、洗澡等)了,這裡提到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出差成本的節約。

在我看來,一個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從第一次接觸一個專案到最終拿到預付款,最多應把出差的次數控制在三次以內(當然,是指一般的專案,如果遇到有從影響力或者預算來看具有重大意義的專案,可以不考慮此標準)。所以決定第一次出差見面之前你必須要明確該專案會在何時啟動,不要在出差回來後才告訴老闆說這個事情暫時不會有什麼動靜。除非你喜歡看到老闆的那張臭臉。

那是不是隻有專案開始完全啟動了,你才能夠出差?當然不是,那會耽誤掉一切。至於究竟什麼時候才合適出差,這個就需要你有充足的經驗和把握判斷的能力。這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練成的,所以在這裡我只提供幾個參考(請注意,所有兩個月內不會啟動的專案均不考慮出差):

1直接詢問對方是否可以出差,或者請他在他覺得合適的時候通知你前往(此處會體現出你在第一章中所涉及工作做的是否到位);

2在業內聽到已經有公司在關注該專案;

3你已經大概瞭解到對方的組織體系,但無法通過別的方法進一步確認各個角色的分配。

在遇到以上情況時,你可以向老闆提出申請,並根據具體情況請求必要技術人員和裝置的支援。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攜帶技術人員前往,在出發前或者在路上,一定要和技術人員碰個頭,一方面告訴他對方比較關注的技術要點,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告訴他客戶組織中你所瞭解到的可能的角色分配。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第一不要把客戶的稱呼搞錯(如果你在對方老總面前稱呼一個普通技術人員主任或者別的什麼更貴重的頭銜,你將得到一對尷尬和麻煩),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在誰面前說什麼樣的話,也可能是在誰的面前根本不要說話。理由:絕大部分的老總級人物對於技術是不太明白的,可你要是非得在他面前大談特談你產品的底層技術,功能上的細枝末節,相信這場談話是索然無味的;同樣,在最關心技術細節的一般技術人員面前,你大談該專案的市場前景、可能帶來的效益、給單位和個人帶來的榮譽等等,那隻會讓對方認為你是一個誇誇其談、肚中空空的傢伙,對你的公司和產品的好印象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三初次見面需要注意到的幾件事情

初次見面的效果至關重要,如果做的好,你會找到通往最終成功的道路,否則,前面兩個章節裡所做的種種工作全都變做無用功。

1初次見面的禮儀

關於這一點,各種各樣的書籍中已經講過無數無數次了,本文中不作重複,只是提醒幾個地方:穿得衣服不一定非要多麼正式,但一定要整潔;表情一定要愉快,即使時時刻刻都掛著微笑也不過分,要讓對方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你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並且爭取把這熱愛傳染給你接觸到的每一個客戶,即便對方只是一個別的科室到這裡開啟水的傢伙。

2對於客戶組中各個人員的角色定位(職務定位和專案角色)

好了,從本小節開始,後面的每一個字都將特別針對專案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如果你之前閱讀本文時就集中了100%的注意力,那麼從現在開始,請你集中200%的注意力閱讀並真正理解後面的所有文字。

上面看到有網友說專案銷售中最重要的就是關係,這話一點不錯,不過如果只是記住這句話而已,那我打賭你一定什麼都做不好。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之間都有不同的本質性格,就算具備相同的本質性格,他們的表現手段也不盡相同。即使所有的性格、表現手段都相同,在處於不同的角色、場合、環境、語境、時段、時間時,你進行相同的銷售活動也會得到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結果。本文的主旨就是希望幫助你儘量做到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對正確的物件說出正確的話和作出正確的舉動。

要想成功的簽下一個專案,最簡單而抽象的過程就是技術交流――商務交流――簽單,具體一點說,就是將合適的應對策略正確的運用到每一個客戶角色上。那我們需要注意到哪些角色呢?最重要的就是:專案總決策人(專案行政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普通技術人員。其中總決策人一半情況下是使用部門的老總,另外一半情況下是整個集團/單位的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往往會是使用部門的技術骨幹,或者乾脆就是總工或者整個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普通技術人員是指對於普通技術人員,我們的態度是不得罪;對於總決策人,我們的態度是堅決不能得罪,盡最大辦法靠近他;對技術負責人,我們的態度是堅決要拿下,如果他的態度走到了競爭對手那裡,我們恐怕就沒有什麼希望了。在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專案的總負責人難道還壓不倒技術負責人嗎?為什麼聽你的意思好像在技術負責人那裡要做的工作比在總負責人那裡做的工作還要多?”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現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九十年代末那個“招標要求中要買桌子,可最終採購回來的是椅子”也沒有人敢說一句話的年代了。

如今,即使在商務環境比較惡劣的北方地區,所有的頭頭腦腦們也是首先要把專案做好,至少是做的不能太差,才會去考慮自己要得到的那一份利益,而技術上的問題他們一般又很難搞明白,對技術負責人的依賴程度極高。當然,我剛才說得這些話絕對絕對沒有一點點小看了總負責人對整個專案的控制能力,他們呼風喚雨的能力依然在技術負責人之上,但對於他們來說,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更願意在大家都歡喜的情況下悄然的拿到自己那一份,而不願意在一點不顧忌技術人員感受的情況下,通過強硬的行政手段獲取自己想要的結果,從而獲取利益。所以說,任何一個總負責人都很難把下面所有技術人員集體形成的技術決定方案粗魯地完全否掉。所以對你而言,牢牢地把技術負責人掌握在手心之中是重中之重,雖然我根本不可能保證當你掌握了技術人負責人之後就一定能拿到這個專案,但是我可以保證你就此拿到了一把非常重要地鑰匙,你可以用它開啟所有的門,不過門能開啟不假,能不能進去就看你的能耐了。

3甄別出你要找的人(甄別的過程)

上文已經說過,總決策人一半情況下是使用部門的老總,另外一半情況下是整個集團/單位的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往往會是使用部門的技術骨幹,或者乾脆就是總工或者整個單位的技術負責人。不過這裡講的都是大部分情況,而且覆蓋率很難達到80%以上,另外20%的情況就需要你實地去問,去觀察。技術負責人的確定往往靠觀察,而總負責人的確定往往靠問。在專案最初階段和你交流的`往往很難是技術負責人,他們一般情況下被我們定義為普通技術人員。在基於電話的技術交流進展到一定程度上,或者出差見面後,普通技術人員通常會把你引見給一位位置在他之上的人員,那麼我們就來聽一聽,看看這位人士主要是在和你交流技術問題還是一些很虛的,諸如發展前景一類的內容(此時大部分應是技術交流,因為普通技術人員很難把技術負責人跳過,而直接把你介紹給總負責人;如果你慢慢發現他介紹給你的正是該專案的總負責人,那你就要回過頭來再重新思考一下那位“普通技術人員”在專案中的真正角色了,從而你就可以初步鑑定出兩個關鍵人物的“具體肉身”)。如果慢慢談到的全部都是技術問題,那基本上我們可以確定出技術負責人是誰,再從他身上或者關係處理的較為融洽的普通技術人員身上探問出專案總負責人的具體人選。

從國小開始,我們計算每一道數學題目的時候都會被老師要求驗算,所以對於兩個關鍵人物的確定我們就更需要經過一次甚至不止一次的重新檢驗,直到可以完全確認,因為這兩個人物直接關係到我們專案的成敗。檢驗的方法可以包括:A、聽取對方的自我介紹。有很多直爽一點的客戶往往會很直接的告訴你這個專案就是他在負責(不過他說的如此直接會不會有別的原因?後面的章節我們再討論)。B、輕描淡寫的詢問其他人員。“說真的,我真覺得咱們張總這人挺有魄力的,這事不會就是他說了算吧?”這種問句一定要輕描淡寫地問,以便讓被問話的物件感覺不到你問此話的真實意圖,三十六計當中,這一招叫做聲東擊西,當然,你要是把它解釋為圍魏救趙我也沒有太大的異議。C、仔細而認真的詢問本專案要走的流程,即哪個部門為使用部門,技術上由哪個部門出具最終意見,哪個部門負責採購等等,當然,對方的回答可不會這麼明確這麼有條理,他會很快的簡單說一下,請你一定記住他的原話,之後好好的琢磨一下,把對應關係劃上等號,然後把所涉及的部門名稱和他們具體人員的名片加以對照,相信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結果出來。

不過這其中有時候會存在一個需要你重視的陷阱,就是整個單位最高負責人的態度。

上面我們說了,專案的總負責人往往就是相關部門的老總或者主任,他們甚至有時會很自信地告訴你他就是負責這個專案的,這種情況下通常來說,這位先生就能夠決定整個專案的走向。但是請你千萬千萬要從別的渠道瞭解一下整個單位老總的自身性格。這是因為:在目前的很多單位中,老總還是屬於一個一言堂式的人物,雖然有時老總也會對下面適當的放一些權,但有的時候出於某種原因他也會站出來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幾句決定專案生死的話語,即便對於這個專案他已經直接指派了負責人。所以說,如果你連一個單位最高負責人的面都沒見過的話,就算你已經把下面所有人都搞定,也遠不能肯定已經把整個專案拿下。

請牢牢記住並且辨認清楚這種特殊地,在單位中施行家長式管理的老總。我們稱呼他為“影子式專案決策人”。

4將來的內線

內線,一個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概念,你可以從他那裡知道目前專案進展到了哪個程度,競爭對手的情況,客戶組織內部態度的變化等等等等。總之,擁有一名內線,就意味著你在一座裝修嚴密的建築上鑿開了一個小小的洞口,雖然看的不一定非常清楚,但是至少可以讓你想知道的情況露出一個端倪。

在初次見面後,你就應該鎖定幾個人選作為你將來的內線,此人必備的兩個條件是:基本掌握專案的情況(這不是廢話,因為你初期接觸的很多人在專案當中可能只是極為邊緣的角色),至少每次的技術會議都應當有份參加;和你具備良好的關係(在下一章節詳述);

最好能夠具備的條件是:他自身就是該專案的技術負責人或者專案決策人,不要不相信這樣的人能夠成為你的內線,只要我們自己的工作到位,一切皆有可能。

四初次見面後的後續跟蹤

專案內線的候選人已經擺在你的桌面,那麼誰才是你真正要找的人呢?

回過頭看一看上一章結尾處提到的兩個條件吧,其中條件一“基本掌握專案的情況,至少每次的技術會議都應當有份參加”這一點是客戶組織決定的,屬於你不可更改的結果,那麼在具備條件一的所有人員中,你應當仔細的回想一下和他們見面交流和之前的電話交流中,對方所體現出的態度;還要仔細觀察此人的性格。不要抱怨這很難,雖然客觀的講,最後判斷結果的對與錯更多地取決於你自身的經驗和直覺,但是你也可以大概地判斷出哪個人更好打交道一些,哪些人對利益看的更重一些,哪些人的立場更鬆一些。在初步確定人選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利誘了。

利誘的手段有很多,但使用何種利誘方法對待何人是有講究的。如果你確定的內線就是專案技術負責人或者決策者,那你可以在和他單獨進餐的時候,或者是大家共同吃完飯你送他回家的路上,說一些他喜歡聽的話,什麼是他喜歡的話?自己去試探啊,可以建議他一起去洗個澡,他要是不想去的話就直接告訴他,你出來之前老闆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真的聽說過嗎?這種傻問題還是不要想了)特別交代了,對於您在專案中的支援我們一定會大力感謝!切記,不要把話說的太明顯,如果你說的很明顯,並且沒有退路,又趕上對方不好這口,那就意味著你給自己惹了個大麻煩,不但談不上效果,恐怕還會導致你在專案最後階段會處於一個非常非常尷尬而且被動的局面。

TAGS:感悟 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