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健康>

怎樣克服大學聯考心理

文思屋 人氣:7.65K

大學聯考如同萬人過獨木橋,因此大學聯考壞心理的出現也是十分正常的,那麼應該怎樣克服大學聯考心理呢?怎樣克服大學聯考心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克服大學聯考心理

青島市民姜先生一直想讓兒子小偉上軍校。原本以為以小偉平時的成績應該沒問題,可小偉發揮失常,大學聯考成績剛過軍檢線,與所報軍校失之交臂,讓張先生大失所望。可更讓他揪心的是,小偉覺得考得太差沒有面子,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連父母跟他說話也愛搭不理。

山東昱博心理諮詢工作室主任單如波認為:“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差距的,父母的期望和‘面子’會成為孩子的壓力。小偉不敢也不願面對自己的成績,於是就自我封閉。這個現象的持續會讓小偉帶著一種挫敗感走進大學,這將會嚴重影響他的大學生活質量甚至會更長遠。建議父母在孩子面臨失利情緒低落的時候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愛,和孩子多溝通,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起信心。考生要積極主動地自我調節、正視問題,要知道一個人成才與否並不是學校名氣決定的,進入大學以後還有很多提升自己的機會,也可以適當宣洩情緒或向朋友、師長傾訴,或通過體育活動釋放內心的壓抑。”

山西省團體心理治療學會會長韋志中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我們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清除成長的障礙。然而,在成為一個合格的人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心理髮育與心理成長的過程中,要使一個人的人格獲得完善和健康,必須要經歷很多心理體驗的高低起伏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心智獲得完善和成長,現代心理學研究稱之為挫商教育。“小偉大學聯考發揮失常,讓他有了提高自己挫商的機會。把自己關閉起來,只不過是正在提高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種過程而已。當身邊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後,就不會因為他的一些行為而過度擔憂。外部不大驚小怪,也就不會傳遞給小偉更多的焦慮和壓力,小偉自身的心理免疫系統就可以獨自應對。父母不要過度擔憂,可以給予關心和支援,但一定要認識到這只是成長的一個過程,更是成長中的機會。

捕捉幸運背後的勤奮

濟南考生小鳴平時學習不太努力,但今年大學聯考卻“一鳴驚人”,以超過一本線30多分的成績被心儀的211院校錄取。小鳴興奮得一連幾天都沒睡好覺,越想越覺得自己了不起,是個天才。他已經盤算好了,大學再玩上幾年,然後再“蒙”個研究生。

“幸運之神難道總會光顧在你身上嗎?”單如波說,小鳴的高分貌似意外,卻肯定包含著他的付出和努力,在興奮和自負的同時不要否定了自己的付出。惰性一旦支配了你的生活,幸運自然就會遠離你而去。

韋志中告訴記者,如果把人生當成一次旅行,對於小鳴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風景一定是在旅途中,進步一定是在過程中。只不過他還沒有明白這一點,在很輕鬆地到達一個目的地之後,他為自己制定了下一個目的地:研究生。從整個人生來看,我們會發現,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骨灰盒。這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要想讓人生更具有意義和價值,就必須從過程上下手。如何讓自己活在當下,欣賞到旅途中的風景,就變成了一個合格的旅行者要考慮的事情。

勇敢面對分離焦慮

濟南考生王欣獲知自己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心裡既激動又有些害怕。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離開父母到北京讀書了,要獨自面對新的城市、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這讓從沒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她有些不知所措,越想越怕,經常抱著被子偷偷流淚。

“在父母和老師的呵護下,只顧埋頭學習,對社會缺乏基本瞭解,生活自理能力差,這些都是當代高中畢業生的真實一面。”單如波對即將與父母分離的大學聯考生提出建議:一、利用假期幫助父母做一些洗衣、做飯、購物等家務,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對要去就讀的大學和生活的城市以及大學生活多些瞭解,可以上網搜尋,也可以跟在校大學生作一些交流;三、上大學前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鍛鍊自己的獨立和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

韋志中分析說:“一個人的第一次分離是從母親的子宮裡來到這個世界,從此,就踏上了一段不斷要經歷分離的路途。離開家到幼兒園,從媽媽身邊走到社會等,一生中要經歷好多次的生離死別。心理學稱之為分離焦慮,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這些分離如果處理得恰當,可以讓一個人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還可以擁有更高的幸福感,也更有勇氣面對未來。反之,就可能導致心理創傷。分離焦慮需要科學地處理,焦慮往往是對未知的一種想象性的心理體驗,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無力應對產生的這種體驗,會隨著設想的危險沒有被證實,而逐漸消失。還有一小部分個體,因為自身心理素質過低,會在沒有驗證之前就挺不住了,這就需要身邊的人給予積極的支援,或者心理諮詢師的心理干預。在開學初期,針對新生開展適應性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對王欣這樣的同學是很有幫助的。”

獎勵無度貪慾旺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張先生別提多高興了,決定好好獎勵一下為自己爭光的兒子。沒想到兒子早就準備好了想要的'“獎品明細”:衣服、鞋子、揹包,樣樣都是最時髦的;手機、膝上型電腦、單反相機,樣樣都是最尖端的。到底該不該滿足兒子的要求呢?張先生有些茫然。

“早期的行為心理學家,在作心理研究的時候,會用條件反射的方式來完成一些行為心理學實驗。他們通過獎勵與懲罰來固定一個人的行為,比如,對於我們想要看到的行為,就給予獎勵,對於我們希望消失的行為,就進行懲罰,後來個體的行為就會按照我們的方式進行。”韋志中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就是透過模仿和不斷的行為強化來形成的,當張先生茫然的時候,也需要回憶一下自己作為一個“實驗心理學家”,在兒子身上“作實驗”的過程,父親是兒子的“老師”。

單如波說,父親用兒子的成績或錄取通知書為自己的臉面爭了光,兒子也要用父親的錢為自己的臉面貼金。這種以“獎勵”為條件獲得的通知書會助長孩子的貪慾。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或者分階段滿足。這樣也算給孩子一個儘可能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