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

我不想謙讓想擁有

文思屋 人氣:4.22K

在你童年的時候,你有試過被謙讓嗎?那時候你的心情是不是十分的糟糕?我不想謙讓想擁有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我不想謙讓想擁有

孩子的獨白

我是個女孩,在上國小三年級,今年九歲了。我很喜歡吃糖果,也很喜歡收集芭比娃娃。

爸爸的工作很忙,他總是會去很多地方出差,每次他回來的時候都會給我帶回禮物,有美味的糖果,還有精美的芭比娃娃,我很愛我的爸爸,也很想念我的爸爸。

媽媽說一個乖巧的女孩應該懂得分享,應該懂得謙讓,她總是會逼迫我將我的糖果分享給院子裡的其他小朋友。

爸爸不在的時候她會邀請她的同事帶上孩子來我們家一起過週末,

我很討厭她同事家的這些小孩,她們總是搶我的糖果和芭比娃娃,還會把我的芭比娃娃弄壞,或者衣服弄髒。

最過份的是上個週末媽媽把爸爸新買給我的一條芭比娃娃的公主裙送給了一個小妹妹。

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我總是很生氣,

可是我卻不能表現出我很生氣,因為那樣媽媽會不高興,

她說小氣的女孩不漂亮,叔叔阿姨都會不喜歡我,

其實我最害怕的是媽媽不喜歡我。

為了讓媽媽喜歡我,我需要作出很大方的樣子,

可是我的心裡真的好恨這些小朋友,

我希望他們永遠都不要再來我家裡了,

我希望我的糖果和芭比娃娃只屬於我一個人。

有時候晚上我會躲在被窩裡抱著被別人弄壞的芭比娃娃悄悄的哭,我好難過,我不想做個乖巧的女孩,我不想分享,不想懂禮貌,我看不懂大人的事情,我覺得他們也不懂我。

我不明白我為什麼一定要獲得叔叔阿姨的喜歡,為什麼一定要獲得他們的誇獎,當他們誇我真大方的時候我一點都不高興,

我只是想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只是想要爸爸媽媽喜歡我就夠了。

給爸媽的小貼士

中國人很在乎 謙讓 ,國小課本里就會講到孔融讓梨的故事,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一種社交禮儀。

孩子們確實需要學會禮貌與謙讓,但是 前提條件 是

謙讓是在他們自願的基礎之上,

是建立在他們對於自己擁有的物品具有物權的基礎之後,

是在他們能夠滿足自身需求之後。

我們送給孩子的每一件玩具、每一份零食,在送出的那一刻就成為了屬於孩子的物品。

任何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應該具有完全的支配權,這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滿足,同時也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滿足,

這會讓孩子知道:他對於自己的東西擁有支配權,他配得上擁有他擁有的每一樣東西。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和他人分享快樂和喜悅,

當一個孩子充分擁有了他擁有的物品後,當他充分享有了那一份快樂和喜悅之後,他會自發的想要和別人分享,最先想到的是和父母分享,

而如果父母也是能夠 有邊界的 和外界分享他們擁有的快樂和喜悅時,孩子便也會開始和外界分享。

當謙讓和分享是由內而發的願望時,

表面上我們是在分享有形的物質,

實則我們是在分享無形的快樂,

我們也會在分享的過程中再次收穫喜悅。

當我們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為了符合外界的要求去謙讓和分享時,

我們感受到的是被剝削,這是一種匱乏感,

並且裡面蘊含著對他人的期待,

-父母可能會期待別人誇獎自己教子有方,

-孩子可能會期待別人也同樣分享心愛之物給自己,

於是謙讓和分享成為了一種交換,美好的感受蕩然無存。

或許當為人父母的你再次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看上去謙讓有禮,並且懂得分享時,你需要去思考的是:

這是誰的需要。

-是因為你擔心自己不是好父母,

-擔心別人認為你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

-擔心自己被否認,

-還是因為你的孩子內心很富足,他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和別人分享他的喜悅。

當你感到自己的孩子很小氣時,或許你需要思考的是:

你是不是在害怕與自己的吝嗇相遇,強制孩子謙讓,並與人分享他的心愛之物,

無疑是你對孩子的吝嗇,你剝奪的是他對自己的主權。

當你渴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換取他人的讚譽時,你在要求回報,這並不是大方的表現。

當父母很吝嗇時,如何要求孩子不吝嗇?

TAGS: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