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資訊>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馬後炮

文思屋 人氣:1.42W

你會習慣性地出現馬後炮的行為嗎?下面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馬後炮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馬後炮

  

一個路痴的裝逼故事

前一陣子和倆路痴夥伴去某城市遊玩,大中午的找不到預訂的旅店真的苦不堪言,此處先省略一千字,最後糾結的核心就是分清一條長長的路哪頭是東哪頭是西的問題,旅店就在xx路向西走,過兩個紅綠燈然後右轉的位置。

中午的太陽不僅僅讓我們頭腦發昏,更要命的是沒有辦法根據樸素的太陽位置分辨東西。路痴手機裡的地圖基本是沒有用的,並且似乎絕對的東西方向與道路的東西方向並不一致,經過一系列思想鬥爭,我們決定隨便選一頭走。

很顯然,過了兩個路口走了差不多20分鐘的樣子後,我們發現,搞錯方向了!!原路折返又罵罵咧咧達到目的地後,一個孩子非常應景的甩出一句:"其實早就應該走這頭的。"並且羅列出諸多理由,從窗戶朝向、當地氣候和風向風頻、以及似乎注意到一個太陽能熱水器的方向等等各種推斷,簡直就是一堂生動形象的地理課,此刻剩下兩隻的.內心簡直是崩潰的。

然而,當我們遇到這樣刺眼的裝逼,只能想靜靜麼?不,我們可以選擇勇敢的站出來,拿起心理學的武器,大聲的告訴他:"呔!你介個只是"後見之明"的事後通偏差哦。"

不過為了防止被打,我們還是具體瞭解一下它存在的依據和背後的原理,才能反裝逼成功。

為什麼喜歡裝逼?

所謂的後見之明(事後通偏差)是指人們在得知事件結果後,表現出自己在事前就已經預測到結果的傾向。人們在面臨結果時產生一種"我一直知道會這樣"的感覺。

Fischhoff和Beyth第一次證明這種偏差的存在,是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出訪北京和莫斯科之前,他們要求被試估計對尼克松會與毛主席見面的概率;在尼克松出訪後,再要求這些被試回憶其先前對這一結局的可能性判斷,看自己是否預測準確。研究發現,被試表現出明顯的後見效應:對於他們認為已出現的結果,後見判斷比先見判斷所評定的可能性更大。

講一下實驗還是有用的,它告訴我們,為了防止事後裝逼的出現,首先就要在事前把決策確定與量化。就像實驗會讓人們把知道結果前的預測先寫下來再進行一個比較,我們也可以給有傾向會事後裝逼的人提個醒撒:"告訴我,你的答案。告訴我哪頭才是西。告訴我你預測的結果。我不要聽解釋,不聽解釋。"

再來說明下——

偏差出現的可能原因

首先這種偏差的出現可能與自我服務有關。自我服務是指人們希望接受有利結果的榮耀或避免不利結果的咎責。前者有助長後見效應,比如:"我知道事情會如我所料,出現有利結果";而後者可能有損後見效應:"不利結果是不可預見的,這不是我的錯"。

有研究者曾經要求3組被試對失業的可預見性作出後見判斷,這3組被試分別為:失業工人、雖然失業但仍有事可做的工人、社群成員。研究結果發現:失業者相比未失業者認為更難預測失業的發生。換言之,隨著失業與自身關聯程度的增加,後見之名效應減小。失業者認為失業本身是難以預測的,是因為他們想回避不利結果帶給他們的尷尬。

而更多時候,人們則往往出於讓自己顯得聰明的動機,而成為事後諸葛。儘管這種有利的動機往往是下意識的,並且,像很多自利偏差一樣,它具有提高我們得自尊的適應性意義。

不過事實上,這種事後聰明的偏差具有普遍性,而且很難消除,這是因為它和我們在記憶過程中的資訊提取有很大的關係。

過高估計自己在事前預測能力可能是在錨定當前結果的前提下,進行認知重構與證據再評估的結果。

我們回憶初始判斷時,直接回憶是相當困難的,回憶的量也相當少。於是就會採用一定的策略,最為便捷的就是基於目前的、知道結果後的觀點,來推斷其不知道結果時的想法。

認知重構指被試通過對結果的"再判斷"而對先前的判斷加以重構當人們進行判斷時,會將環境或長時記憶中與此判斷有關的證據進行回顧。

由於外部環境和記憶中的相關資訊極為豐富,選擇證據往往不能完全在意識控制下完成。一旦人們知道結果,則在隨後的判斷中,不大可能去接通與結果不符的資訊。比如,我的那位夥伴在最終得知哪頭是西之後,那些和"那頭是西"的判斷有關的線索就相當容易地浮現出來了,窗戶朝向、太陽能電板什麼的。

總之,在預見條件下,各種可能結果都要作為提取線索,證據選樣的範圍較為寬泛;而在後見條件下,只有確定結果作為提取證據的線索。這樣,如果與結果不符的資訊有所喪失,再次補充的資訊就會朝與給定結果相符的方向偏移,同樣道理,確信程度判斷也朝向確定結果偏移。

再深一步,除了證據的選擇,得知結果後,我們對證據評估也會發生變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已知一個人擅長拳腳,是判斷他更不可能被人打死呢?還是更可能被人打死?從一個角度看,似乎應判斷他更不可能被人打死,因為擅長拳腳;但從另一角度看,似乎又應判斷他更可能被人打死,因為擅長拳腳更可能惹事。如果人們得到結果反饋,或此人技藝超群死裡逃生,或無事生非死於非命,人們就會立刻將此類證據納入引起結果的原因,即證據整合,導致後見偏向。

關於"後見之明"就先這樣,至於開頭那個"不分東西"故事還有個結局。嗯,是這樣的:並沒有向這位可愛的"地理老師"強行科普"心理知識"哦~

只是淡淡說了句:"要知道,旅行的意義,就在於迷路啊~"

於是,接下來的行程,都十分愉快呢~

TAGS:馬後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