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資訊>

學生更願面對外來心理老師

文思屋 人氣:1.61W

你知道為什麼學生更願面對外來心理老師嗎?請看下面詳細心理資訊內容。

學生更願面對外來心理老師

  學生更願面對外來心理老師

和同學鬧矛盾了心情糟糕、父母在學業上給太多負擔導致壓力重重、喜歡上了某個異性同學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一些國小生遇到心理問題,因為考慮“安全性”不敢或不願向學校裡的心理老師傾訴,如果學校有了一幫專業的第三方心理諮詢專家,是否會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而開啟心扉呢?

本學期,福田區益田國小啟動校園心理輔助計劃,聯合深圳市心靈119危機干預中心匯入第三方校園心理輔助(簡稱CAP),開展校園心理服務。校方稱,這是深圳校園第一次引進專業CAP守護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該校校長李小松表示,雖然校園內也設定了一些心理輔導教師崗位,但限於自身的崗位責任和經驗侷限,以及學生或教職員工的隱私自我防禦意識。可能導致存在問題的潛在幫助物件不求助的現象。而通過第三方合作提供的心理服務,可以增加校園心理服務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將校園心理健康教育變“被動”為“主動”。

記者瞭解到,除了益田國小外,深圳部分學校也開始探索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專家表示,這種探索本身說明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值得肯定,該種方式也能彌補一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專業性、有效性等方面的不足。但也有專家提醒,引進合作中需要對機構的相關資質、屬性進行把關,不能圖省事“一甩了之”。

第三方專家溝通更順暢

與很多國小不同,益田國小的心理諮詢室名叫“心語吧”,是希望學生們把這裡當成傾訴心聲的地方。本學期每週一下午4時到5時,“心語吧”都有第三方機構專業心理老師值班,接待預約諮詢或即時來訪者,進行個案心理干預。而這僅僅是他們在益田國小開展校園心理輔助的一部分內容,除此外,他們還要針對學生、教職工、家長開展心理減壓與科普系列講座;通過沙龍、讀書會等形式,開展同性質團體心理干預;對學生、教職工開展心理健康檢查,有的放矢地安排心理保健計劃;還要從各年級學生中挑選偏科或學習困難的學生,建立腦能測評檔案,給出評估建議,等等。

記者在本學期心理減壓與科普系列講座安排表中看到,針對家長、教職工的有《青少年成長與親子關係改善》、、《常見校園心理偏差與心理調節》等,針對學生的有《心理衛生與個人成長》《考前壓力與情緒管理》,針對老師的有《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而在沙龍系列,也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比如針對有情緒困擾的學生,開展心理繪畫主題教育;針對考前明顯有緊張情緒的學生,開展考前減壓沙龍;針對希望改善教養方式的家長,開展親子(家長)沙龍;針對教職員工,開展教師職場減壓沙龍。

“我們希望心理教育做得更實,更有針對性。”益田國小校長李小松告訴記者,根據要求,國小會建立心理諮詢室,並且配備相應的心理輔導教師。此前在深圳其他國小擔任校長時,重視心理教育的李小松曾引進關工委退休專家進入學校開展學生心理教育輔助工作,他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心理諮詢室是學校老師值班時,去那裡的.學生比較少,但當關工委的專家值班時,去諮詢的學生相對多了。而且那些平常調皮搗蛋的孩子也願意去那裡傾訴自己的心裡話。”

後來李小松瞭解到,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是因為一些學生擔心向自己學校內的老師傾訴“不好意思”或者擔心“不安全”,而陌生的心理專家則使他們放下了心理包袱。李小松還發現,不少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與家庭教養關係密切相關,要想解決問題與家長的溝通必不可少。因為中立的身份及專業的知識背景,第三方專家與家長的溝通也更加順暢,一些勸說、幫助更有效。

將為師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所以,本學期,李小松在益田國小探索校園心理輔助計劃,引進公益性為主的深圳市心靈119危機干預中心,開展第三方校園心理服務。李小松告訴記者,益田國小心理諮詢工作開展得非常早,學校很早就建設了專門的心理活動室,開展心理教育諮詢,目前學校經過心理知識專項培訓的教師有32人。學校還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程中開展實施。

而引進第三方合作機構以及高素質的心理專家進入學校,有助於增加校園心理服務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僅停留在解決問題的方面,重要的是主動規劃,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也會促使學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更專業化,心理健康教育更系統化、更有針對性。”李小松說。

近年來,校園師生心理危機事件頻頻走入公眾視線,校園心理健康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李小松告訴記者,為了提前掌握師生心理狀況,以便及時有效介入,他們與上述第三方機構合作,用專業技術,對學生、教職員工的心理開展健康檢查,並建立相關檔案,“該檢查是自願的,而且結果完全保密。”

李小松告訴記者,他們將對今年秋季入讀益田國小的新生開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提出一些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個人發展的建議,“每個孩子的潛質、特點都是不同的,通過檢測,可以看出孩子在數學思維、語言、還是藝術等方面有沒有潛質,那麼可以從專業的角度給他們一些建議,引導孩子們朝著個性化發展。”

“引進後不能‘一甩了之

記者瞭解到,除了益田國小外,也有一些學校開始嘗試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校園心理健康教育輔助。深圳中國小心理教育專家王鑑告訴記者,他目前所在的一家公益機構,就與福田區的多所學校合作,進駐校園開展心理教育。主要的內容包括幫助師生做心理個案諮詢,按學校需求開展相關講座等。在他看來,這種模式有一定積極意義,尤其對於那些缺少專業心理教育教師的學校來說,是很好的補充。

王鑑剛從市教科院退休不久,對深圳中國小校心理教育情況頗為熟悉。據他介紹,教育部門要求每所中國小都要建心理諮詢室,同時配備一位專業心理老師。心理諮詢室很多學校都建起來了,但相比中學,國小專業心理教師配置的相對較慢。他透露,截至去年,深圳從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的專業心理教師有300多名,而其中一半都在中學。再加上深圳國小數量比中學多,因此國小專業心理教師缺口相對較大。“國小心理教育整體情況不復雜,一些問題也沒中學那麼嚴重,如果沒有專業的,一般是配一名兼職老師,通過培訓的方式讓其先上崗。”

對於引進第三方機構開展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王鑑建議,第三方公益機構進駐校園時,需要跟校園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持一致和協調。

深圳遠見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CCTV心理訪談節目專家黃志猛表示,探索模式創新本身就說明學校對心理教育的重視,只有去不斷探索、嘗試、進步,才會使國小心理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同樂學校專職心理教師陶莉則認為,一些學校因為編制等問題沒法引進專業的心理諮詢教師,這種情況下引入公益第三方機構,開展系統性的心理教育,能起到一定彌補作用。但她同時提醒,引入第三方機構後不能圖省事“一甩了之”。

對上述觀點,李小松也頗為贊同,“像我們引進第三方機構開展心理教育輔導的同時,原有的心理教育相關活動也在高質量開展,比如週二到週五下午個案心理干預是由學校老師進行”。李小松表示,在引進機構時必須進行把關,選擇那些公益性為主的機構,同時對機構以及機構專家的資質要進行嚴格把關,避免誤導家長。同時在機構開展校園心理輔助時,學校也要密切跟蹤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