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9.4K

文賦是介於散文和賦之間的一種文體。一篇好的文賦語言搖曳多姿,情感濃郁,哲理豐富。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篇一《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這堂誦讀課,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上一堂簡簡單單、實實在在的誦讀課,嘗試擺脫文言文教學的古板模式,探討文言文教學的新模式

一、我覺得我這堂誦讀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注重誦讀形式多樣化本堂課有齊誦、自誦、範誦、脫稿朗誦、全體背誦等多種誦讀方式

2、教師的誦讀指導必不可少要想調動學生的誦讀慾望,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具備相關的誦讀體會和感悟,這些都需要老師漸進式指導,在這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設定了“誦讀三境界”、“誦讀提示”等教學環節,並且針對每一段、每一層甚至每一句的誦讀,都設定了漸進式的誦讀指導,層層深入,指導學生,讓學生逐步達到誦讀的目標要求

當然,考慮到學生學情和課堂容量,在誦讀指導方面,只是強調了聲音方面的三種誦讀感悟,沒有涉及到誦讀的重音、停連、節奏等其他方面

3、確定一個教學目標,敢於捨棄一開始的教學過程和導學案,都設定了初高中銜接環節,計劃先由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前三段誦讀,讓學生感悟出不同的景物特點、不同的思想情感,要運用不同的聲音語調來表現,這樣得出的誦讀感悟就會更自然,但一節課四十分鐘,課堂容量太大,就影響了《赤壁賦》的誦讀只能忍痛割愛

基於課堂時間和課堂容量問題,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標,我考慮我的誦讀課不以誦讀段落的多少作為評判標準,所以就是《赤壁賦》也沒有實行全篇誦讀教學,而是選取了前三段,將第四段放在課下落實,我覺得這樣也符合高效課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4、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誦讀課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不容易,必須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有可能成功,否則就成了老師的獨角戲,這是語文教學新模式的大忌,所以,為了使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舞臺,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設定了層進式教學指導,問題設定也極為明確,讓學生對誦讀的理解在一堂課中逐步加深,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參與,又符合教學規律

(2)、製作了具有人文關懷的導學案導學案的用語儘量做到溫暖激勵;在導學案中,用第一人稱讓學生明白誦讀是自己的事情;設定三條“語絲”欄,激勵學生參與

(3)、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運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對學生的誦讀予以指導和中肯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在老師指點下真正有提高;允許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肯定學生看法或誦讀的合理之處——誦讀是有個性化的,絕對不允許千篇一律,統一要求運用某種腔調來誦讀,那樣做就違反了教學規律

二、學生表現方面

1、優點

這堂課學生總體表現良好,具體表現在:

(1)、齊誦聲音響亮,回答問題聲音清晰,所有的問題都是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學生

(2)、敢於質疑,敢於談出自己的誦讀看法

(3)、有兩三位學生誦讀水平較好

(4)、據教研組長和我的觀察,整堂課全體學生聚精會神,討論、思考等環節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真正做到全班一盤棋,這也使教師在提問、引導等教學環節上游刃有餘,課堂語言乾脆利索

分析原因:

自從09年承擔本課題一來,我平時的課堂就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髮言,每節課總是多留給學生點時間,儘可能減少老師單純傳授知識的時間,爭取師生互動時間有些課我提出相關要求,讓學生登上講臺講課,我多次灌輸“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課堂是學生表演的舞臺”這樣的思想,使他們感覺到學生走上講臺講課是一種正常的教學模式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種長期的做法保證了學生在本堂課上的良好表現正如我們的教研組長所說,功夫在詩外,這一批語文素質整體不高的學生,能在課堂上如此展現確實不易,從中能看出舒老師平時教課過程中所下的功夫

2、 問題

(1)回答問題的學生仍然偏少,據老師們統計,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學生主動站起來兩次,但一些學生仍然有畏懼心理,只能做到認真地聽講、思考,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心存顧慮

(2)最後的脫稿朗誦,應該是整堂課的另一個小高潮,朗誦的同學勇氣可嘉,朗誦出的感情總體良好,可惜《赤壁賦》前三段尤其是第三段篇幅較長,再加上該生有點緊張,朗誦過程中有幾句需要大家提示,雖然是一堂真真實實的原生態課堂,仍讓人覺得美中不足,略顯遺憾

解決方法:

(1)繼續推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勤思,多表現

(2)多創設課堂的發言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

(3)解決學生畏懼心理,讓他們從內心“放下”顧慮,培養心理素質,展現自我

(4)教師以身作則,善於表現,教出自己的個性風格,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假以時日

3、學生的收穫與感受

(1)本堂課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誦讀感悟和誦讀心得,通過誦讀理解、賞析了古詩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情感變化,獲得了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

(2)本堂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誦讀,有利於語文的'語文學習

(3)在誦讀方面仍需要繼續訓練,以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總之,這堂誦讀課受到領導、教研組長和同行的高度評價,尤其是對我的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思路和學生表現予以大力肯定同時同事們也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比如要有老師範讀,對語句誦讀的分析再細緻一些等,讓我課後受到一些啟發,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篇二:《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赤壁賦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個課時,“戰線”會拖這麼長我也沒想到。第一節課我主要對蘇軾這個人進行的介紹,分別通過“三蘇”、“唐宋八大家”、“蘇黃”、“蘇辛”、“宋四家”等來介紹蘇軾。我將蘇軾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說給學生聽,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問我後來怎麼樣。可惜我課前查閱的資料不夠豐富,無法繼續解答學生的問題。由於是上《赤壁賦》,我又補充了他寫的一首《念奴嬌 赤壁懷古》,讓學生整理在本子上,齊讀了一遍。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裡想:要是早讀的時候他們也能像現在這樣就好了。時間過得飛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賦》的時候,卻已經下課了。

因為文體是賦的關係,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誦讀和背誦,體會賦的美感,而不太過強調翻譯與字字對應。況且如此優美的賦,一經過現代文翻譯,美感就喪失了。但由於教學經驗不豐富,我以為字字落實總沒有錯,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卻造成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昏昏欲睡。

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強,所以我幾乎是上完一段給學生總結一下本段的思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記憶和理解。許多同學在剛接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讀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結果在我講完全篇之後,許多同學都說在學過的《勸學》、《師說》、《赤壁賦》中最喜歡這一篇,這倒讓我很是驚訝,讓我覺得我的付出沒有白費。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課前要做到備課充分,多查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

(2)在介紹作者的時候要注意節奏,把握時間,在儘可能快的時間內讓學生對於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夠知人論世。

(3)文言文的教學,需要聯絡文體,正確選擇側重點,而不是通篇一律地著眼在字、詞、句的翻譯上,只需點出重點字詞就好,上課注重學生的聽課感受。

(4)文言文教學要重誦讀,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熟讀成誦。

篇三:《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文賦是介於散文和賦之間的一種文體。一篇好的文賦語言搖曳多姿,情感濃郁,哲理豐富。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 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弔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對話中探 討了人生哲理的意蘊。因此學習本文必須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鑑賞,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鑑賞”二字,致 力於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根 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第一課時我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 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讀比默讀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腦皮層,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感。一個學生對一篇文 言文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可以從他能否在節奏和語調上讀好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背誦前兩段的內容。

另 外如何既做到文言文閱讀字字落實,又能對作品文化內涵的理解與發掘呢?對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如讓學生在充分自我預習的基礎上互相就文章的字詞質疑、釋 疑,教師只需對一些過難的字句進行必要的解釋。在這一過程中,我讓學生充分提問並讓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僅作補充和引導。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 就能把地球撬起來。”所以我們教師千萬不要小覷學生的學習潛能,只要對他們提出一定要求,讓他們掌握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