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國中水的淨化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4.36K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單調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更富啟發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體現出其應有的實際應用價值,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映生輝的效果,是中學化學教師努力的方向。筆者在使用人教版國中化學新教材中,對《水的淨化》(第一課時:過濾)教學做了初步嘗試與課後調查,感觸頗多。

國中水的淨化教學反思

筆者在探究《水的淨化》的兩週前,將後續課題4的愛護水資源內容提前,進行上網調查、實地考察、工廠參觀、彙報交流等課外研究,擴充套件學生對科學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視野,開拓學生思維發展空間,培養資訊收集和整理、問題的分析和判斷等科學實踐能力,試圖在愛護水資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讓學生了解水的淨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激發其尋找代替實驗室中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的代用品,尋找生活中常用的淨水劑的興趣,發揮其主動參與性,促進科學態度、方法、價值、情感和責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充分開發學生的生活經驗,探究將河水轉化為能飲用的水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探究過濾所需要材料的選擇依據,重點探究並建構實驗室中用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的正確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精神培養相融合的教學理念。

一、社會調查,課外研究,合作交流,提升責任

1.上網調查

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世界、我國和廣州市的水資源狀況、水汙染主要來源與危害、愛護水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增強節水、愛護水資源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調查家庭用水情況,細緻瞭解家庭生活用水情況,自訂節水措施,把節水意識變成實際行動。

2.實地考察

小組合作,在居住地長洲島的深井河湧、上莊池塘、下莊池塘、珠江長洲碼頭、深井碼頭、農田、製衣廠溝渠、酒店下水道、深水井等調查水資源狀況、水汙染情況,並採集水樣,從顏色、氣味、懸浮顆粒大小、油狀物觀察對比,找出水樣呈渾濁的原因、水樣呈臭味的原因,分析汙染產生的原因,從深層次親自感觸居住地長洲島的水資源狀況、水汙染主要來源,增強愛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和情感。

3.工廠參觀

帶領學生參觀廣東太古可口可樂生產線,瞭解水及二氧化碳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參觀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公司汙水處理廠,瞭解汙水的處理流程與方法,瞭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對水資源保護、對空氣汙染物如甲烷的處理的重要性,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絡和影響,為水的淨化教學提供感性認識。

4.彙報交流

形式:愛護水資源多媒體文字展示、手抄報、牆報、汙水處理廠調查報告會、長洲島各處採集的.水樣樣品展示和分析,藉助已學的知識和各種教育資料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歸納,提出解決水汙染問題的合理建議,進一步促進科學態度、方法、價值、情感和責任感等人文素質的提升,為《水的淨化》的探究營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意境。

5.提出課外研究性問題

河水和我們能喝的水成分主要有什麼木同?請從顏色、氣味、不溶性雜質、可溶性雜質、有毒物、細菌含量等方面進行比較。這些水能直接喝嗎?怎樣才能變成能喝的水呢?水淨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尋找能代替實驗室中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的代用品,尋找生活中常用的淨水劑。

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生活實際,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直接經驗,既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各種社會資源,擴充套件了學生認識化學、科技發展與生活生產實際密切聯絡的空間,又增添了人文內涵的深度,更發展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二、聯絡生活,引導探究,反思評價,領悟方法

《水的淨化》(第一課時:過濾)採用兩個探究過程,重視三性:即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即聯絡生活實際,從生活用水如何淨化的角度創設教學情景,充分開發學生的生活經驗,儘量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為材料探究過濾實驗操作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從生活到技術多視角、全方位地認識水、利用水,在實踐中探究、分析、歸納\遷移,發展探究能力,促進化學教育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1.彙報課外研究性問題的研究結果

(1)小組展示河水和我們能喝的水的成分的對比結果,得出水淨化要解決的三個主要問題:除去不溶性雜質、除去可溶性雜質、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細菌。

(2)展示生活中過濾液體的材料並探究歸納材料的特點。一學生上臺彙報,受制作豆漿過濾豆渣的啟發,演示用自帶的一層醫用紗布、倒置的去掉瓶底的礦泉水瓶過濾自帶的泥漿水,發現泥水渾濁度有所降低,但依舊渾濁,醫用紗布表面有少量黃色泥砂小顆粒。她認為紗布對泥砂小顆粒的吸附力不夠,馬上就有學生反駁是紗布空隙太大,導致小顆粒泥砂通過。

於是該生將紗布反覆疊加,疊成較厚的一層,重新過濾,發現泥水渾濁度比前次降低,其他學生也用自帶的材料如棉花、襪子、洗碗布、海綿、吸水紙巾、細紗網等進行過濾操作。經過熱烈的討論,得出只有當過濾材料結構的空隙比泥砂顆粒的小,才能達到將泥水澄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