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精選理想演講稿範文7篇

文思屋 人氣:2W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理想演講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理想演講稿範文7篇

理想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與夢想》。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夢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陽光,為了夢想而奮鬥的青春是最美好的風景。正是那千萬顆在青春中奮鬥的心,以及那千萬雙在天空中高飛的振翅,裝扮著最美好最美麗最珍貴的人生季節,將青春變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發點。

青春為夢想插上最有力的翅膀,那麼,有著青春與夢想的你跟我不要再猶豫,不要再退縮,勇敢地面對未來跟自己的挑戰,為了夢想的實現而奮鬥,讓青春譜寫一曲無悔的歌。

不要說,你沒有夢想。因為年輕的我們擁有最燦爛的年華、擁有最披荊斬棘的武器,所以,你憑什麼浪費青春?你又有什麼理由放棄夢想?

然而有些人不是沒有夢想,恰好相反,他們有著這偉大的夢想,但是卻一直躲在自己編織的的世界裡面逃避現實而踟躕不前,他們畏懼著自己想象中現在還沒有出現的未來路上的坎坷與夢想也許破滅的打擊,任憑夢想在時間的掩蓋下或生鏽或被腐蝕殆盡。韓寒說:“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來。”所以,同學們是時候醒一醒了,是時候走出象牙塔為自己拼一回,是時候為青春負責,是時候為自己的明天而戰鬥了!

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所以除了按部就班的學習,對夢想什麼的總是不置一詞,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現在,既然我已經選擇了學法這條路,那麼我便會努力的走下去,自己選的路,無論有多難走,即便是爬也要爬到終點。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成功。就像錢小樣說的:“別人撞了南牆才回頭,而我撞了也不回頭,我要跨過去。”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昭示著一代偉人奮鬥的青春。他們的青春因充滿奮鬥跟激情而洋溢著美好,而今,青春正我在我們手中,夢想就在我們心中,命運就在我們手上,我們不能容忍青春在我們手中白白流逝,我們不能在嘆息聲中頹廢了青春,我們不能在嘆息聲中了結生命,那麼就讓我們在青春時節奮發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2

一場期待了許久的雪,融化了嚴冬的寒風凜冽,奉上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新徵途的起點,新戰役的序幕。

一切新的東西都是美好的,充滿愜想,揚溢著生命的活力。它乘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希望和理想,奮進的衝動和成功的渴望。然而新事物前進的道路往往是曲折不平,多艱辛的。在前進的過程中有人不懼困難,迎難而上,有人畏懼險阻,打退堂鼓。

是什麼力量支撐那些人向著前方不斷前進,追尋自己的理想。

信念,是信念。堅定的信念是指引一個人向著自己理想方向前進的指南針,是一個人在黑暗中探尋人生道路的明燈,是一個人在困難面前昂首挺胸的資本。

匆用多言,我們每一個在學海中求知的人都在自己的心中深深的埋下了一顆信念的種子,用堅定的意志和實際的行動澆灌它,讓它抽枝、發芽、開花、結果,長成一顆參天大樹支撐我們整個心靈的聖殿。

匆用多言,我們每一個人生征途上行走的人都為自己點燃了一盞心燈,燃燒著信念的油火,照亮前行的路,讓我們的路途多一點光亮。

匆用多言,我們每一個在黑夜中孤獨的人都會為自己唱一首信念的歌,讓它溫暖自己的心房,驅散籠罩我們的恐懼,讓我們不在感到寂寞。

我們堅定我們的信念是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還需要實際的行動,若是把實現理想比作一次長途的旅行,信念是我們手中的地圖,而實際行動就是我們背上揹包踏上的行程。

沒有萬物生長的春天不叫春天,沒有啟程的旅途不叫旅途,沒有實際行動的理想不叫理想。

不要因為我們曾經失敗,就不願再重新振作,到頭來只會在失敗的陰影中虛度一生;不要因為前面荊棘擋路,就猶豫徘徊不敢前進,到頭來希望的火焰只會被無情的時間澆滅;不要因為昨日的成功而忘乎所以,就停止前進,到頭來一切的光輝只會被灰塵奪去光彩。

遠大的理想要有實際的行動,不要因為我們曾經擁有而忘記了趕路。

實際行動是渡河的船,有了它,理想的彼岸就在前方;實際行動是線,有了它,理想的風箏將會飛上藍天;實際行動是花朵,有了它,理想的果實將會豐碩。

信念,實際行動;實際行動,信念。它們好似交替攀援而上的藤條,構織出理想美麗的圖景。

時光荏苒,我們高三了,距6月7日也只有110天了,我們心中信念之樹已在蓬勃生長,我們高中階段的理想,也漸漸清晰,我們常常知道我們前面的路是怎樣艱辛,戰役是怎樣殘酷。我們不要回頭,藏在過去的快樂中添現在的傷口,那是庸人我們不要當逃兵,躲在陰暗處擅抖,那是儒夫。我們要向前狂奔,衝擊自己心中的理想,那是勇者,我們要做衝鋒戰士,擊破一個個艱實的壁壘,那是英雄。我們相信烏雲後面有明媚,燦爛的陽光,拼搏背後總有美好的未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相信在2003年大學聯考的大舞臺上必將有我們矯健的風彩。

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飽含奮鬥和汗水,播種希望種子的季節。相信乘著春天綠色的東風,經歷風雨的洗禮,我們必將收穫秋天金色的碩果。

理想演講稿 篇3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金色的童年,沉澱著兒時的快樂、沉澱著淡淡的稻香。就像陳年的女兒紅,愈久愈香,愈久愈讓人不滿足於回味。小時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媽媽能多給我買些玩具和好吃的。

現在看來,才覺得兒時的我多麼的天真。長大後,才漸漸地明白:“理想,不在於一朵嬌嫩的鮮花,需要我們渴望的目光去滋潤,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心靈去呵護。”的確,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當然,理想也是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們前進用不氣餒。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讓我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

理想演講稿 篇4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已經有大量事實證明:好的語文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一切語文活動都離不開語文習慣,要想學好語文,必須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一旦學生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的情況下,非常自覺地饒有興味地去學習,去讀書。學生時代播下了良種,將來便可贏得未來的豐收。我們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勤用學習輔助工具的習慣

國小生學習語文最常用的學習輔助工具是字典。現在的課本里,從二年級開始就設計了查字典的練習,因此,對於國小中、高年級來說,學生必須學會查字典。

我的具體做法是:學生在課文預習時自己查出生字詞的讀音和詞義;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人手一本字典,簡單易操作的字,就讓學生當堂動手請字典幫助解決;在課外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字詞務必翻閱字典,並在字上標註讀音。長此以往,學生必然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除字典以外,許多都有《百科全書》《格言警句》等各類的學習工具,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還有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手機、網路、報刊、雜誌等等更多的資訊傳媒都能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我也常提示學生學習有時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如果吧生活資料轉化為學習工具,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對於現在的語文學習來說,學會學習比直接學會知識更重要,老師不可能總守在學生的身邊“以備諮詢”,所以,必須讓學生自己學會尋找各種學習的工具和途徑,從而提高自己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養成勤於質疑的習慣

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偉大發現應歸功於為什麼,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質疑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對於那些總是不經思考而繼承,把自己的大腦作為裝知識的簍子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完成獨立思考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只有有了疑問才會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會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才會獲取課本內暗含的新知。

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質疑意識,但有時仍覺得無章可循,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幾種辦法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質疑:

1、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讓學生產生想問的慾望,如在講《楊震暮夜卻金》時,可以先談楊震拒收金子的結果,這樣學生心裡產生疑問:為什麼楊震據絕收金子呢?

2、將知識轉化為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問;

3、教給學生語文質疑的方法,如讓學生從內容、主旨、人物精神、文章寫作特色等方面下手,讓學生能夠多角度提問。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長大後也一樣會對生活發出質疑,正如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裡提到的科學家一樣,將來也成為一名有作為的人才。

三、培養學生朗讀和背誦的習慣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葉聖陶先生就曾有一段關於朗讀重要性的描述:“吟誦的時候,對於感悟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朗讀,就像一位出色的導遊,能把學生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在老師的引導朗讀中學生似乎真的走進了美麗的桂林山水一般,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說明學生在朗讀時,特別是在熟讀之後,對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就會在詞句上、表達方法上有所吸收和積累。朗讀確實可以提高學生感悟水平。同時,朗讀也能體現出一個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也是一種詮釋方式。我們提倡學生平時多朗讀各類文章。

背誦是積累知識的最有效方法。國小階段正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國小三個年段必須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並推薦了優秀詩文背誦的具體篇目。在教學中,我堅持課本中規定背誦的課文,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對於《課程標準》規定的80首古詩詞,則作為語文課外活動或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並適時舉行古詩詞朗誦比賽和規定篇目過關。對於課外閱讀中遇到的佳句名篇,也提倡學生背誦下來。學生的背誦積累一旦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煥發出與眾不同的光輝,這樣的習慣必然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四、培養愛讀書多讀書的習慣

中、高年級學生應該把讀書提高到一定高度。語文老師平時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愛讀書是多讀書的前提條件,多讀書則是愛讀書帶來的必然結果。為培養學生愛讀多讀的習慣,以下辦法可以借鑑:首先,樹立讀書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模仿性極強,根據學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點,我們可以經常利用給學生讀一些名人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特別是上到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課文時,便向他們介紹作者是如何讀書的。這種名人效應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把讀書列入家庭作業,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讀書任務。再次,不定期地開展“故事會”、“朗讀會”、“向你推薦一本書”、讀書收穫多”等活動。營造“以愛讀書多讀書為榮”的氛圍,激勵學生愛讀多讀,養成良好的讀書風氣,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五、培養勤於動筆的習慣

1、讀書必做文章摘抄。做文摘好比採星摘玉,沙裡淘金,積少成多,必然會大有收穫,可以摘寫、影印或剪貼;

2、五、六年級學生可以試著給文章作批註,預習時及時寫下自己迸射出的思想火花,聽老師的講課時,要篩選捕捉重要資訊,認真記下重點內容;

3、堅持寫日記。巴金也曾說:“寫吧,只有寫,你才會寫。”做到根據學生能力,限一定字數,有內容,有中心,有真情實感。可寫所見所聞所感,也可是自然景物、人物活動、生活小事、社會新聞或語言片斷素描、讀書感悟、心靈獨語等。尤其是當有“以我手寫我心”的強烈的表達衝動與慾望時,及時記錄和捕捉靈感的火花,記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長期實踐積累,就容易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美文。不記流水帳,不幹巴巴應付,每人每週至少1篇,教師做好認真批閱;

4、定時定量練習鋼筆字、毛筆字,追求數量,要充分考慮質量。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手漂亮的字,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的品位。學習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活動的積累。然而,學生在國小階段所形成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一定會使他們擁有成就的一生。

理想演講稿 篇5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愁雲滿面的人去請教心理醫生,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一些。“您們先說說自己活著為了什麼?”醫生講。甲道:“因為我不願意死,所以我活著。”乙說:“因為我想看看明天會不會比今天好,所以活著。”丙說:“因為我有一家老小要我撫養,我不能死,所以活著。”醫生搖了搖頭:“您們當然都不會快樂,因為您們的活,只是由於恐懼,由於等待,由於不得以的責任,卻不由於理想,人若失去了理想,就不可能活得快樂。”

追求理想,人生因而燦爛;活在當下,生命才有真實的意義。正如師德師風報告會上,花園實驗國小的謝老師從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懷著一顆熱愛教育的心,最後成為受人尊敬的特級教師,實驗中學的雷老師,為了學生,為了教育,放棄了照顧妻子兒女,一心撲在教育的第一線;塘汛中學的張才龍校長,從一個鄉民辦小教員,一步一步執著地向著理想的道路———教育之路走著,成為受世人愛戴的好老師、好校長……。這些人為什麼這麼執著,這麼執著的追求?難道就是為了那“高階”、“特級”的頭銜,那一點也不豐厚的報酬和當上“主任”、“校長”的職務?不!從他們的身上分明流露的是一種激情、一種快樂、一種愛。對教育事業無限追求的激情和一顆愛孩子的心,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他們都是再用愛澆灌理想之花,使之綻放得更絢麗多彩。

我可以作證,因為我也正在用愛澆灌理想之花。

一、理想之花的萌芽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的大姐是我的第一位老師,她那優美的舞姿吸引著我,那講故事抑揚頓挫、引人入勝的聲音讓我著謎,對我們每一個孩子發自內心的愛讓我感動。我好崇拜她,好想象她一樣,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理想的種子 ———當一名幼兒教師。

二、用愛澆灌理想之花

九九年一個秋高氣爽的早上,我踏入了綿陽市公園路幼兒園的大門,兒時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啊!我多麼興奮、多麼激動,就從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發誓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這一頁寫出無悔的篇章。

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寶寶,說老師早,跟媽媽再見!”“不!我要回家……”小班新入園就此拉開了序幕。面對孩子的笑鬧,年輕的教師一點也不煩躁,有的只是心疼。班裡一位叫程程的小朋友顯得特別與眾不同。例如,老師鼓勵孩子們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他卻大聲說:“幼兒園不好,我不喜歡您們。”又如,老師表揚某位小朋友不和同伴搶玩具,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時,他卻把一大堆玩具往懷裡一摟說:“我不當好孩子,我就要玩多多的玩具!”每次出現這種情形,老師都會仔細地給他講道理,可效果卻很不理想。一天,班上小朋友表演節目,程程往中間擠,一邊擠一邊問:“老師,您看見我了嗎?”得到肯定後,他高興地笑了,整個表演他認真極了,一點也沒有故意搗亂。節目表演完了,當老師表揚他時,他說:“我媽媽就是這樣看著我跟我一起玩一起表演呢。”他的話讓老師猛然悟出:原來,這個已習慣於家庭中心的小傢伙覺得自己在幼兒園被老師忽視了。他以前的故意搗亂都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在以後的遊戲裡,老師儘量多拉他的手,讓他扮演貓媽媽、娃娃家裡的爸爸角色等,程程開心極了。就這樣,老師用慈母般的關愛,細心地照顧孩子,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喜歡上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出現在老師的面前。我覺得,在孩子們的眼裡,老師不僅象媽媽,還象一個無所不知的智慧女神,經常被圍著問這問那,小恐龍跑到哪裡去了?ET外星人還會回來嗎?我有魔戒怎麼不能飛起來?

有一次,下午起床,她正為孩子們梳理頭髮,調皮的浩浩忽然大聲說:“真好玩,娜娜的頭髮都飄起來了!”這一下,許多孩子都為了過來,只見娜娜的頭髮隨著老師拿塑料梳子的手移動而上下左右的飄舞,有的還吸到梳子上。“這是怎麼回事?老師手有風嗎?”軍軍邊說邊用手使勁扇扇自己的頭髮。 “不對!不對!老師手是輕輕動的。”看著孩子們一臉的疑問,老師再次用塑料梳子在他們頭上輕輕梳過,頭髮飄了起來。孩子們興奮的叫著:“是梳子,梳子把頭髮吸起來的。”孩子們發現了這個祕密高興的歡呼起來。老師還找來幾把不同的梳子,讓孩子來試,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得出塑料梳子能吸住頭髮,多梳幾次還能吸住碎紙屑、泡沫網等等。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就這樣得到了滿足,從他們笑得甜蜜的臉上,老師看到了精靈般的眼睛在閃爍。

愛不是單方面的,愛是相互的。對孩子愛的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付出,其成功之處在於孩子懂得對愛給予回報。記得中班開學報道時,一個叫瑤瑤的小朋友,跟著姑姑來報名。我們跟她說話,她耷拉著腦袋,不開口。起先,我還以為她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後來她姑姑告訴我,瑤瑤的爸爸媽媽離異,就在這個暑假,媽媽搬到很遠的深圳去了,爸爸也外出打工,就這樣一向活潑的她,不再鬧、不再吵了,整天呆坐在沙發上,望著爸爸媽媽的照片……。聽到這,再看著低頭不語的孩子,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我要用教師真誠的愛,去感染她,用集體的.愛去溫暖她那顆受傷的心。於是每天入園,我主動向她問好,牽起她的手,摸摸她的頭,和她說上幾句悄悄話,將她的位置,調到前排,坐在活潑開朗的小朋友旁邊,活動時多請她參與。那一次,我教新歌《跳到這裡來》,我以媽媽的身份召喚寶貝到身邊來,我微笑著向瑤瑤邊笑邊招手,她卻不知所措的愣著。一臉的傷心,我才猛然想起,這個歌裡,我扮演的是媽媽,提起了她的傷心事,難怪她會這樣,但在我目光鼓勵下,瑤瑤終於起身跳向我,我改變了“媽媽”站在原處召喚的設計,邊唱邊迎向她,末了還加倍熱情的擁抱了她,我大聲地說:“您真是我的好寶貝。”就在這次活動後,瑤瑤幾乎真的把我當成媽媽了,我走到哪兒,她便怯怯地跟到哪兒,我的每一次回眸,總能找到她停留在我身上的目光。我的心顫慄了,孩子我並沒有為您做什麼,為什麼您對我如此依戀,如此信賴?難道就因為我請您表演,忍不住的淚水迴旋在我的眼眶中……。今年十月份,我請了半個月的婚假,假期結束,當我回到幼兒園時,孩子們圍者我喊個不停,鬧個不停:“伍老師” “伍老師”“哦、哦,伍老師回來了”“伍老師又要給我們上課嘍”,連一向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玲玲都跑過來說:“伍老師,您生病了嗎,好想您呀!”看到這情形,含在我眼中的眼淚忍不住了,我以下擁住孩子們,對他們說:“我的好孩子,好娃娃,伍老師也想您們呀!”……。

愛是春天的雨露,夏天的涼風,秋天的果實,冬天的陽光。只有愛才能讓理想之花綻放得燦爛美麗,讓我們老師的人格的芬芳,散播在每個孩子的心裡;讓我們老師心靈的快樂,擴充套件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臉上;讓我們老師的愛,溫暖每一顆稚嫩的心,讓我們從孩子的笑臉上,看到自己的笑吧!

理想演講稿 篇6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嗎?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從事教育吧;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從事教育吧。"當時的我,聽得雲裡霧裡。如今,從教兩年多,再次回味這句話,我幡然醒悟。原來,在教育的世界裡,也有冰火兩重天。

有人說,教師是單調乏味的。每天上課下課、批改作業、輔導後進生,直線型的工作軌跡永遠一成不變。

也有人說,教師缺乏快樂。每天和那些什麼也不懂的孩子一塊兒,看著他們把作業本弄得一團糟,聽著耳邊刺耳的喧鬧,你永遠也別想找到片刻的寧靜。

還有人說,教師是清貧的,你無法天天坐到優雅的西餐廳喝下午茶,不能穿著流行色讓心靈縱情放飛於清風車影中……

這些說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這真的是教師的全部嗎?真正的好教師不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不會以消極的情緒影響學生,更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灰暗枯燥。

到底怎樣才算好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教師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全心全意,堅持信仰;有道德情操,就是要不偏不私,公平公正;有紮實學識,就是要精博併兼,達觀至善;有仁愛之心,就是要大愛無悔,深仁厚澤。

當xx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國小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有生命體徵,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早已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他的手臂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他的妻子鄧霞和唯一的3歲兒子也在地震中遇難。"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在江西省xx市xx縣,有一位開國少將甘祖昌。他的夫人龔全珍,隨將軍紮根山村幾十年,把大半輩子獻給了教育事業,生活簡樸卻格外熱心助人,年屆九旬仍不忘弘揚正氣,被譽為"永葆本色的將軍夫人"。她說:"屬於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更要珍惜寶貴的時間,多做些對教育、對群眾有益的事。"她說:"祖昌走了,但他把寶貴的精神留給了我們。只要還能動、還能講,我就要把他為黨為民的事業繼續下去!"為了崇高的信仰,龔全珍老人始終堅守在教育的道路上。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教師。20xx至20xx學年,我校評選出了十位首屆最美教師。有"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趙海亮老師,也有"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文慶紅老師;有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科研、強化教學質量管理的李鵬老師,也有已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25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蘭玉仙老師;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在用行動踐行"四有"。

當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雖只在教育行業工作兩年多,我也看到了許多感人的事蹟:有的老師家裡孩子小,孩子生病顧不上,卻不忍耽誤學生一節課;有的老師白天上班、批改作業,晚上還得繼續備課、修改導學案,直至深夜;有的老師長年堅持帶畢業班,經常不能準時下班;有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值日巡邏,只為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三尺講臺融進的是辛勞,是陶醉;融進的是師德,是師魂!老師們!時代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呼喚著我們去探索、去創造。讓我們團結一心,攜手並進,凝聚你我的真心,用這顆飽含著理想、道德、學識的仁愛之心,去迎接學生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吧!

理想演講稿 篇7

戰勝挫折放飛理想到演講主題之後我一直在想,何為起點?何為終點?生命有起點,人生中處處是起點。生命有終點,可人生有嗎?如果有,那古人的思想對我們所起的深刻影響不正代表著一種生命力嗎?我繼而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何為人生?一本書上說,人生就是出生的喜悅不屬於你,死去的悲傷也不屬於你,只有活著的那一份艱辛屬於你。一本書上又說,沒有追求,沒有作為的人生不能稱之為人生。我們以相同的方式來到世上,經歷了不同的人生經歷之後相聚於北林,我們,一定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大家一定都編織著自己的夢想。可是大家有誰知道夢想的彼岸在何方?終點,和未來一樣不可預知。這中間我們會怎樣總是充滿神祕。

可請大家記住一句真理吧:青春,是一筆財富,我們擁有青春,這便是追求理想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夢想,沒有追尋的青春怎麼叫青春?沒有彷徨,沒有執著追求的青春怎麼稱為青春?

有信念,好樣的!有追求,好樣的!但是大家是否充分預見過這過程中的困難挫折呢?起點時固然有雄心壯志,終點處固然金光燦爛,但是當生活一步步將理想的鋒芒磨平,那雄心壯志不照樣會煙消雲散嗎?不要以為我們是在上大學。不是。高爾基說過:“苦難才是真正的大學。”也有一位偉人說過:“苦難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所以當你擁有了雄心壯志的時候,同時你也要張開雙臂迎接苦難。

《丘吉爾傳》讀過嗎?這位百年才能誕生一位的演講天才經過的是怎樣的人生經歷!大家或許只記得他那十分慘烈的成績單,卻不知道他那孤獨的,甚至幾次幾乎夭折的童年。大家或許只記得他當海軍大臣的榮耀,卻不知道他從一名普通的騎兵到屢立奇功的戰地記者經歷種種九死一生的傳奇經歷。大家或許只記得他那壓倒眾人,極富煽動性的演講,卻不知道在成長過程中他每每被人嘲笑,譏諷,侮辱的時刻。甚至他那醜陋的長相,矮小的個子總被對手掛在嘴上。大家或許也還只記得他出生在一個貴族之家,應該享盡榮華,卻不知道丘吉爾家族從馬爾巴羅公爵到倫道夫勳爵之時,溫斯頓丘吉爾青年時所面臨的窘境,等等等等。正因為丘吉爾經歷的起起伏伏的政壇,坎坎坷坷的人生才成就了他那句不朽的名言:“我能奉獻的只有血和淚。”這句話確實充滿了血和淚啊。它是由多少苦難積澱而成。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成為丘吉爾那樣的偉大人物,那也請記住吧:夢想的高度與苦難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起點處就請準備迎接苦難吧。其實追求夢想就想長跑,苦難則是人的生理極限,遇到它只要咬咬呀堅持一會也便“守得雲開月見明”了。可是卻總會有人動搖。這些人站在起點時不也躊躇滿志嗎?著不正說明了我們要充分預見苦難,認清自我的重要性嗎?

記住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吧:堅持就是勝利,相信付出就有收穫,因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便是信念的力量。

但誰沒有弱點,誰沒有惰性,大家的理想已經放飛,怎麼可以放棄,在奔跑的路上,大家如果沒有彷徨,有沮喪,就聽聽我送大家的一首詩吧,也作為我演講的結束,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奔向終點的力量。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鬱,不要悲傷

痛苦只是現在

相信吧,快樂總會到來

心兒永遠向著未來

儘管我們生活在憂鬱的現在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也將成為親切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