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議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1W

論文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效果;學習自主性

淺議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論文

論文摘要:現代英語課堂教學注重高效性、自主性,教師應拓展課堂時空,合理利用多媒體手段,充分利用課堂提問,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主體性的完美結合。

課堂教學是英語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很大,教師如何使課堂教學具有高效性、自主性,已成爲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

認知和情感是人的素質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課堂教學應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語言學習主要透過認知過程實現。語言學習理論中,聽和讀對學習者來說是語言理解,或稱作語言輸人;說和寫是語言產生或語言輸出。而語言學習的過程一般分爲三步,即:透過語言輸人進行語言吸收,最終實現語言輸出。由此可見,語言輸人和語言輸出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對於學習過程也至關重要,解決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使其以滿腔熱情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形成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真正使學生做到願意學習並善於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課堂的時空延展,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

單詞講解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統做法是老師講解詞義並給出結構和例句,學生進行記錄。該做法佔用課堂時間多且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不夠。在高效性和自主性理念下,老師課堂上可重點講解單詞的構詞規則,如前綴、後綴、同義詞、反義詞等。餘下單詞只須領讀,掃清語音障礙。課後讓學生做書後練習和綜合練習的詞彙部分習題,不懂的可以參考答案,即保證每個生詞能在練習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句子,儘可能多的擴充對含有新單詞的句子輸人。而這種輸人讓學生自己進行,可以加深印象,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當然,若不輔以檢查,學生自學效果會不明顯。課堂上利用10分鐘的時間,以讀練習中句子或給出簡單的中文句子的方式,讓學生默寫重點新的單詞或用新單詞造句。如筆者所使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課後詞彙部分練習中一句,教師讀“Thecompanyisconductingasurveytofindoutlocalreactiontotheirrecentlypromo—tedproduct。"可讓學生同時默寫“conductingasurvey,promotedproduct",既檢查了新單詞“conduct",又複習了上冊單詞“survey,promote"。默寫完畢後,還應強調訂正的工作。可讓學生訂正整個句子並翻譯。對於基本功較弱的學生,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其做課後練習時光抄答案。同時該方法還可讓學生養成把單詞放到句子中背誦的習慣,培養對句子的.語感。

二、利用多媒體,高效傳遞文章背景知識

教學實踐和理論表明,學生對讀物的內容具有的知識較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因此背景知識的講解可以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加快閱讀理解速度,有效地提高閱讀理解率。學生對文化的興趣要遠遠高於對語言知識的興趣,因此,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教師儘可能地介紹一些文化和歷史背景知識,可以使原本相對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且貼近學生實際。

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資訊於一體,使用多媒體講解背景知識時,學生可以聽到地道的美語講解,在屏幕上看到講解的句子及其中文解釋、圖片,能極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上《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四課StudyingAbroad時,利用多媒體對TOFEL和IELTS兩種考試進行簡短的講解。學生可以邊聽邊看到屏幕上的英文解釋。既能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又不會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出著名大學的教學樓、圖書館等圖片,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利用課堂提問,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

課堂提問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教學活動,目的不僅牲於讓學生給出正確的答案,而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筆者針對學生課上注意力差的特點,檢查環節少的實際情況,讓課堂提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適當的壓力下積極思考,培養師生間的情感,實現互動。

課堂提問分爲老師提問學生和學生提問老師兩方面。具體說來,老師對學生的提問,包括對學生課文預習效果的檢查,進行課文講解時對學生的提問和文章總結時對學生的提問。首先,檢查學生預習效果時的問題分爲兩類,一類多爲一些文章的具體內容的提問,難度不大。這種“封閉性”的問題重細節不重分析、重記憶不重理解。旨在讓基礎較弱的學生回答,並做出積極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增加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類對文章結構的提問,可以稱之爲“開放性”或“分析性”的問題,利於促進語言輸出。學生在通讀全文後,要求他們掌握文章的整體佈局,脈絡走向,並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使用已有知識的機會,使學生能對新課文有一個總體的、初步的、靠自己的理解得出的印象。可挑選些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要求用簡單的句子回答,並給出理由。每當有學生能分段並給出理由時,不少學生都有驚訝、佩服或不服氣的表情。這有利於學生中良性競爭的形成。其次,進行課文講解時對學生提的問題多爲遇到一些複雜的句子啓發學生去分析。如遇到複雜的語法結構,透過提問引導學生找出主體結構主謂賓,然後加以修正。這樣,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句子的結構,印象深刻,理解透徹。另外就一些包含重要資訊的句子,可設計一些特殊疑問句,隨時提問,督促學生提高注意力。最後,文章總結時的提問實際是對學生寫作訓練的檢查。對於精讀課文的內容,教師要求學生課後從不同角度用書面形式進行改寫、小結,寫讀後感或圍繞一個題目進行闡述,下次課上進行口頭複述。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指導。使學生有勇氣進行筆頭和口頭練習。

要鼓勵學生不再僅帶耳朵進課堂,更要帶着問題進課堂。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每次課之前,要求學生預習,記下不明白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出。讓全班同學共同思考,尋求解決辦法。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始時學生不適應,可要求每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否則就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慢慢就習慣提問了。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就所有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看誰提的最有價值,“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透過這種訓練,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而且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總之,課堂教學應當高效地進行,應當將學生的認知主體性、情感主體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資訊源,學生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