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創業之前考慮的問題

文思屋 人氣:2.27W

有人說,創業者都是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而我想說,創業者也要做一個異常冷靜的自詰者!現如今,在各種媒體渲染那些成功企業家的誘導下,“創業”已經變成了一件可以媲美巴黎時裝秀的時髦行爲,但“看上去很美”的背後實是刀光劍影、弱肉強食的生存遊戲。

創業之前考慮的問題

不管準備要創業的,還是已經在創業的,我們都要看一下;
第一 你對自己所從事的業務瞭解了多少?

a) 你的客戶是誰?

b) 客戶的需求你都瞭如指掌並有實力滿足嗎?

c) 你如何用最省錢的辦法找到這些客戶?

第二 你對自己的創業能力有信心嗎?

a) 你的執行力足夠強、足夠快嗎?

b) 你樂於每天親近可能帶給你煩惱的員工和客戶嗎?

c) 你確信自己可以從壓力重重的創業中品嚐出快樂的滋味嗎?

d) 你瞭解一個企業正常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要素嗎?

e) 你已經想好如何處理中國環境下的工商稅務關係嗎?

第三 你覺得自己具備老闆思維了嗎?

a) 你是否具有領導他人的慾望和技巧?

b) 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夢想變成員工的夢想?

c) 你是否希望把自己的成功變成員工的成功?

第四 你能不能爲了企業去完全的拋棄個人興趣愛好?

或許很多人認爲自己創業完全可以做到“魚和熊掌”兼得,事業和生活兩不誤,但現實情況是,能做到這一點的要麼其創業已經大有基礎(比如:萬科王石等),要麼依靠某種特殊資源進行創業(比如:具有某種權勢的社會背景、或某些帶有壟斷性的資源供給等)。但大部分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清教徒”或者“農民”,可能一輩子都把時光奉獻給了修行佈道和土地,像:近代的中國船王盧作孚、華爲的任正非、臺塑王永慶等;

第五 如果你的家人不支援你創業,你能確保他們不會在你的創業過程中帶來負面作用嗎?

從過往“習慣的經驗”看,或許這是最不該問的一個問題:因爲那些成功的企業家一開始都是遭家人反對,但最終都成功了——但我們卻忘了這或許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普通人不太具備這種“倔強的神經”,特別是自己十分在意的親人的反對,更要慎之又慎,做好他們的溝通工作,不一定非要得到他們的支援,但至少不要讓他們成爲創業路上無形的心理阻礙。

第六 你認真評估過創業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嗎?能想象得出最困難的會是什麼情況嗎?

或許無論你怎麼想象,也不可能把未來的困難都能想得明明白白,但如果你一點也不去想,那麼你會發現怎麼困難比“想象”的多得多——這其實是一種阿Q精神:就是如果你提前想到了10個困難,但你最終只遇到了6個困難,你會慶幸自己是多麼的幸運,從而變得更加樂觀;而如果你連1個困難也不去想,雖然最終遇到的是3個困難,你也會埋怨自己怎麼如此倒黴,從而可能一蹶不振。

第七 你是否認真評估過現有資金在一分錢收入都沒有的情況下能支撐你多長時間?

經常有成功的企業家說“錢”不是創業最重要的因素(比如:馬雲),甚至還說“錢越多創業越容易失敗”(主要是擔心錢多了人反而鬆懈了),我不想針對這個觀點去辯駁,畢竟這裏面有他們觀點的道理。但我認爲“錢”是創業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做商業所需要依賴的除了創業者的“腦袋和雙手”(這是馬雲他們認爲最主要的因素),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因爲在某些同等條件下,錢多一點或許就會勝算多一些。

第八 你覺得自我學習的熱情(主動性、積極性、持續性)和能力(觀察、領悟、總結、反省、改變、應用)如何?

學生時代,有父母、老師監督和教導你學習;打工時代,有老闆、同事督促和指導你學習;而當了老闆之後,再也沒人高高在上“使喚”你學習了,一切學習完全取決於你的自覺性和領悟力。而你學習之後要不要改變,要不要反省(注意反省的速度、深度和廣度),要不要學以致用,都完全取決於你的態度。

第九 你爲創業第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三個階段分別設立了什麼目標?你能夠從這些目標中倒推出自己現在最應該做什麼嗎?

“對於一艘沒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所以,目標可以保證你所走的路線不至於偏差,由目標推出來的工作內容往往也是最高效的工作。

第十 你清楚自己創業的真實目的嗎?

你可以爲財富創業,你可以爲夢想創業,你可以爲自由創業,你可以爲名譽創業,你甚至可以爲初戀情人創業······不管怎樣,你必須爲自己找到一個符合內心價值觀取向的創業目的,這個目的會讓你以最舒服的方式去創業,從而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創業就像爬一座山,能不能登頂要取決於你的“三商”:“智商”決定了你能不能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進行登山,“情商”決定了你是否能帶領着一羣人快樂的登山,而“逆商”則決定了當你們爬到半山腰遇到風雨雷電時是會掉頭向下還是繼續向上。

編者:應屆畢業生創業網


 

TAGS: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