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

文思屋 人氣:2.5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感恩的心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1

常言道:百善孝爲先,家合萬事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爲我們留下的教誨,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傳承了千年,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然而當今社會,由於物慾膨脹,價值觀扭曲及虛擬世界的衝擊,學生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學生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不少學生認爲他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一味索取,不懂感激,甚至對關愛厭煩、逆反。

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啓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薰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學生找回感恩之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青少年學生只有知恩、感恩、報恩,纔會積極面對學習和生活,進而纔會孝敬父母,回報社會,真正的成德達才。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人要懂得感恩,感激養育自己的父母,感激教育自己的老師,感激幫助過自己的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纔是一個健康發展的人,纔會真正體會到幸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要踐行感恩,得從自己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一、感恩特色教育活動主題:

(一)感恩父母,擁抱親情。

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要我們常常關心父母,處處體諒父母,時時孝敬父母;少讓他們操心,多爲他們着想,多與他們溝通,多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父母,就是要體會父母的艱辛,尊重父母的勞動,做到不浪費、不亂花錢,培養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二)感恩老師,認真學習。

老師是我們人生成長的引路人,作爲學生,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自覺遵守校規校紀,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大進步;努力拼搏,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異成績來回報老師的教育培養之恩。

(三)感恩同學,珍惜友情。

我們每個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渴望得到純潔的友情,那麼就懷着一顆感激的心與他人無私交往。幫助過我們的,我們就不能忘記。當同學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手關愛他們。與同學交往,我們要用感恩之心,友好相處,真誠溝通,維繫珍貴的同窗友情。

(四)感恩社會,幫助他人。

我們要關注弱勢羣體,關心社會公益事業,要常說感恩的話,常讀感恩的書,勤做孝敬老人的事,積極宣傳感恩的美德,用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社會。

(五)感恩自然,愛護環境。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造就了青山綠水,施捨了陽光雨露;我們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美麗、舒適的學習環境。我們要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做起,增強環保意識,珍惜大自然的供養之恩。

二、感恩特色教育活動保障機制:

學校針對特色工作,專門成立了房山中心小學感恩特色教育領導小組,校長爲組長,分管特色教育工作的副校長爲副組長,政教處人員、班主任、綜合實踐老師爲成員,該小組成員大多數具有本科學歷,都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水平和組織實施能力。另外,學校每學期劃撥一定的教育活動經費,保障感恩教育活動正常、有序、深入地開展。

三、感恩特色教育具體活動:

(一)營造感恩氛圍,培育感恩文化。

1、大力宣傳,廣泛發動。

我校把感恩教育作爲德育切入點,定爲學校特色工作後,於20xx年9月就召開全校學生動員會,揭開了聲勢浩大的感恩教育活動序幕,以後每學期初都再次進行全校動員。學校還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黑板報,校園廣播進行廣泛發動宣傳,全校師生都參與到學校的特色工作中來。

2、觀看影片,體會感恩。

學校每學期都組織學生至少觀看了3次以上的感恩主題電影,比如《媽媽再愛我一次》、《漂亮媽媽》、《父愛如山》等,要求學生寫出觀後感,觀後討論交流,同學們的心靈因此而受到強烈的震憾,同學們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3、校本資源,充分挖掘。

學校充分利用宣傳櫥窗,定期製作感恩專刊,利用教室、校園張貼感恩宣傳標語;利用學校經費修建花園命名爲感恩園,利用社會上的感恩事蹟感染同學。讓同學們處在一個感恩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4、感恩寄語,情真意切。

學校在黑板報旁,專門制定“感恩寄語”專欄,要求所有老師輪值寫上自己的感恩教育寄語。學校將這些寄語打印出來,張貼在每班教室,學生經常誦讀,使其情操受到陶冶。

(二)結合學科教學,深化感恩教育。

1、發出倡議,感恩簽名。

學生幹部高度重視徵求同學意見,編制感恩倡議,要求全校同學都來踐行感恩。領導小組製作了“感恩師長和同學,做文明中學生”條幅,同學們都在條幅上籤了名。每學期各班要求學生簽訂“感恩承諾書”,張貼在教室,讓學生時時銘記自己的感恩承諾。

2、傳承文明,展現感恩。

在實踐活中,學生已積累了較多的感恩實踐,僅僅是參與活動,是否能使學生的感恩行爲更長久呢?他律的行爲要成爲自律的行爲必須經過行爲主體的反覆實踐和思考,所以學校舉行了“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同學”爲主題的徵文比賽,舉辦了“傳承經典,感恩祖國”的詩文朗誦比賽;舉行了“感恩之心”爲主題的文藝匯演。同學們都積極認真參與,涌現出了很多很好的作品,深化引導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

三、結合節日活動,生活中學感恩。

學校利用每年3月5日、3月8日、9月10日、10月1日、清明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假日,向學生髮出倡議:到敬老院打掃衛生,孝敬老人;幫父母做家務,爲父母捶背等;給老師寫一封信,寄一張賀卡等;爲祖國說一句祝福語,出一期黑板報等;組織學生參加環保行動。同學們透過這一系列活動,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釋放出了積蓄已久的感恩情懷。

四、感恩特色教育活動效果。

透過感恩教育的開展,活動取得了顯明成效:

1、尊師重教氛圍更加濃厚,師生關係變得更加融洽、友好、和諧。

2、校風明顯得到改觀,教學成績顯著提升,學生鞏固率大幅提高。

3、同學之間更加團結文明,促進了和諧文明平安校園的建設,打架鬥毆、偷盜賭博現象明顯減少。

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樹立了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觀念;使學生體會到感恩情懷,體會了感恩之美;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學生的道德修養,營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了我校學生和諧健康發展。

五、感恩特色教育活動推廣的價值。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創造一定的教育氛圍,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爲教育內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種情感教育,人文教育。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是健康的心理的基礎,是人品高尚的表現,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1、感恩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加強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感恩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方面。感恩教育有助於喚起中學生的感恩心,融化他們的自私、冷漠、自卑心理,培養與人爲善、助人爲樂的品德,改善社會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助於促使他們內省內察,體諒父母的艱辛和他們的善意,增進社會責任感,促進內心的祥和寧靜。

2、感恩教育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對中華民族的品質,精神有重要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仍然與德育有着密切的聯繫。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而感恩教育就是一個最佳結合點。開展感恩教育是人性的需要與迴歸,也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對接和傳承,也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需要。

3、感恩教育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家庭、他人和社會常懷感恩之心,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感恩教育有助於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提升其生命質量。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2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當今社會,由於物慾膨脹、價值觀扭曲及虛擬世界的衝擊,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卻了感恩,以爲父母的養育和老師的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社會也因此變得不太和諧。

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中學部於xxxx年11月25日舉辦了“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教育主題活動,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此次活動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全校師生也積極地參與。我們首先是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爲什麼要感恩。我們還精心策劃了由師生、家長共同參與互動的感恩活動:如感恩箴言和感恩作文版面展、優秀感恩箴言評選、歌曲《感恩的心》的歌唱與手語表演、系黃絲帶、給父母寫感恩信、“學會感恩與愛同行”簽名儀式等。活動中,同學們以真摯的感情和動人的語言表達了對父母、學校、老師的感懷之情。一段段發自肺腑的朗誦和演講,一句句源於心底的歌唱,感染了在場的領導、師生和家長,許多人都不由地發出了“情到深處淚自流”的感嘆。

我們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薰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了他們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經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學生們懂得了“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一個人對祖國、對社會、對父母、對親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新時代不僅需要技術人才,社會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生活的素質人才。

如今,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知、完善自我,已成爲我校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大重要舉措。感恩文化也將成爲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爲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3

每年十一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節”,雖然我們沒有過這個節日的傳統,但這是給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最好的時機。xx幼兒園的孩子們於xx月xx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世界的感謝”。

一、聆聽感恩。

《感恩節就是感謝》《世界真好》老師爲孩子們講述了繪本故事,讓孩子們理解了感恩。

二、表達感恩。

中班小朋友們用繪畫的方式在卡片上畫出了自己的心意。“我要感謝廚師叔叔爲我做好吃的飯菜”,“我想謝謝我的好朋友幫我係鈕釦”,“我要謝謝老師教我唱歌”,“我要謝謝門衛爺爺每天在門口保護我”,並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送給了大家,這些簡單的表達將孩子們的感恩傳遞給了每一個人。大班組的小朋友們更是給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

三、傳遞感恩。

離園活動在《感恩的心》音樂的烘托下,大班孩子們將自己製作的感恩卡片送給了接孩子的家長,回到家中小班的寶寶也伸出小手擼起袖子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給爸爸媽媽洗洗腳……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托起了感恩,表達着感謝。

表達感恩的方式不一定是昂貴的禮物,這些純真的話語、童真的畫面、稚拙的賀卡正是對感恩節最好的詮釋。

教會孩子感恩對他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有謙虛之德,有敬畏之心。讓我們從我做起,從感激身邊的親人做起,體會人間最濃厚的情感。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4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一種情懷。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學生現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時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我們班之所以以“感恩”爲班級特色,就是要讓學生要學會“知恩”,懂得“感恩”,其實就是要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透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樂樂的感受學習,體驗生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規範自己的行爲;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受父母的親情、老師的恩情、朋友的友情;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自己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會使你消除怨氣。怎樣使學生體驗這種情懷,形成這樣一種品德呢?本學期我透過展開一些活動讓學生體驗感恩、實踐感恩。

一、活動目的:

1 、透過“感恩”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體會父母的辛勞,培養學生一顆感恩父母的心。用自己的具體行動去感謝父母。

2、透過“感恩”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關心身邊的人和環境,學會做一名好學生好公民。

3、透過“感恩”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明白人的一生中應該感謝的不只是母親還有很多人。父親、老師、朋友、同學、親友、陌生人、祖國等等。正是由於有了這些人的付出的愛心,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溫馨和美麗。

二、活動過程

(一)實踐學感恩

1、要求每一位學生在節假日爲父母做家務,由此讓學生體會父母辛勞,學會關心、理解父母;增強與父母的交流,培養家庭責任感,學會爲家庭付出。

2、在教師節開展“感恩老師”活動,說一說祝福的話。

此外,我們還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在學生中宣傳、討論感恩思

想。

(二)深化感恩活動

1、歌曲唱“感恩”

動人的歌聲永遠傳達着世間美好的情懷。我們的學生愛唱歌,他們有自己的歌聲、有自己的追求。假如能以喜聞樂見的歌聲走入學生的心中,那麼我們的教育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學校下午的午唱時間,透過傳唱感恩歌曲,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引導了正確的思想,真正達到人人有參與,處處有歌聲。讓學生體會感恩情懷,體會感恩之美。

3、小報話“感恩”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已積累了較多的感恩實踐,僅僅是參與活動,是否能使學生的感恩行爲更長久呢?他律的行爲轉化爲自律的行爲必須經過行爲主體的反覆實踐和反覆思考,所以要求學生進行“感恩”小報的製作,深化、引導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爲感恩教育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活動效果和思索

經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進一步懂得了“ 感恩 ” 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一個人對社會、對父母、對親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

透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發現,班裏同學之間相處更加和睦;學生跟老師、家長的關係更加融洽了;在家更知道心疼、體諒父母了;自理的能力更強了;學習更加努力了。

當然,今後我們要以“感恩”爲主題對學生不斷的進行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自然的感恩教育,在大力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不忘教育學生學會“知恩”,懂得“感恩”,明白“報恩”,完善自我,成爲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大重要舉措。我們班會繼續努力把感恩教育活動由學校、家庭延伸到大自然及世界萬物中去。

感恩的心活動總結5

日前,成小分校結合區“民族精神代代傳”的活動要求,開展了以“感恩”爲主題的中隊活動,經過各位班主任教師的精心策劃,同學們積極參與,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的心,感謝命運……”,成小分校的教室裏傳來一陣陣悠揚的旋律,懂得感恩也是我們民族精神之一。此次活動的內容深刻,各位老師以感恩事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中隊活動的形式多樣,同學們豐富的創造力讓班會課形式豐富多彩,如同學們寫出自己的做的一件感恩的事;現場調查“父母的生日”,以考查同學們對父母的關心程度;同學們給父母寫一封感謝信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對身邊人、對生活、對祖國的感恩之心。低年級採用繪本《愛心樹》的故事啓發教育學生,很多孩子感悟到身邊師長不計回報地付出是多麼偉大,很多中隊有隊員感動的啜泣聲,二(2)班哭聲一片,大家發自肺腑地說我們應該懂得感恩。

此次活動旨在教育同學們學會理解、學會尊重、學會呵護,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養育人類的大自然;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一次班會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從內心深處進行了一次洗禮,思想得到了一次淨化。成小分校歷來把此項教育作爲德育教育一項重要內容,透過播放視頻、現場辯論、調查問卷,學生感言、實踐感悟等形式,讓學生透過交流更加了解父母之愛、社會之愛,讓他們學會以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並以實際行動回報所有關心他們的人。感恩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活動,一場班會,更是對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教育。

TAGS: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