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200字(通用11篇)

文思屋 人氣:2.94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徵文200字(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200字(通用11篇)

端午節的徵文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南京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要插上艾草,因為艾草能辟邪。說到吃的東西當然少不了粽子,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都去採來粽葉包粽子,爸爸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發明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

南京人每到端午節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紅紅的莧菜、紅油鴨蛋、雄黃酒和我最愛吃的大龍蝦,據說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都可以避暑辟邪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爺爺和大伯喝著酒,我和弟弟左手拿著粽子右手抓著龍蝦,弟弟啃得滿嘴是油,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

端午節的徵文2

端午節快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兒歌,來歷和風俗嗎?如果還不知道,那我就向你們介紹一下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有:“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就那麼簡單,我想你們都應該學會了吧。

你們知道哪兩個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嗎?對了,那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的徵文3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外婆家吃飯。午餐可豐盛了,有雞,有鴨,有粉蒸肉,還有黃瓜……午飯後,外婆和媽媽帶我去買裙子,我看中了一條花裙子。那條裙子上有許許多多美麗的鮮花,像一隻只蝴蝶滿天飛舞。

我問媽媽:“我喜歡這件,可以給我買嗎?”媽媽說:“穿著合適,舒服又漂亮,就給你買!”

我穿上一試,果然和媽媽的要求一樣。這樣我就有了一條心愛的新裙子。回到家,我都不捨得脫,還穿著它照了好多相片呢!媽媽常說我不愛惜東西,這回我可要好好保護它呢!

後來外公告訴我:端午節還被稱為女兒節,外婆都要給孫女買衣服。

端午節的徵文4

今天的心情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高興!如果一定要給它找一個近義詞那就是——快樂!

幾天前,媽媽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線,說是戴上它能給我帶來好運氣!早上我和媽媽吃了奶奶親手包的粽子,還頂了雞蛋,我獲得了亞軍!(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比的)。

上午,媽媽去值班,我去甜甜姐姐家和她玩,我們玩電腦,捉迷藏,屋子裡到處都是我們的笑聲。下午,甜甜姐姐來到我家,我們一起游泳,在小區裡照相,遊玩,開心極了!

好久沒有這麼開心的玩過了,真累呀!晚上,我趴在媽媽的腿上就睡著了,睡得真甜,真甜……

端午節的徵文5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原來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媽媽還說了端午節在南方還要賽龍舟呢,我們北方就沒有了,不過可以包粽子。

每年到過端午節,媽媽都要包粽子給我們吃,包粽子要用很多東西呢,有糯米、大棗、核桃仁、葡萄乾、還有粽葉。每年媽媽都要帶我去買這些東西,每次和媽媽買東西是我最高興的時候了。

包粽子可不容易了,必須把米在水裡泡一天才可以。看到媽媽包的又快又好看,我就告訴媽媽我也要包,媽媽就開始教我了,可是我學了好久都學不會,媽媽就笑我是個小笨蛋。

我最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了,過端午節是我最開心的了。

端午節的徵文6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可以划船、吃棕子。我最愛吃的是棕子裡的大棗了,大棗甜甜的香香的可好吃了!

端午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姥爺家裡去,我們剛進門就聞到了香香甜甜的棕子味了,我趕快託下鞋子,跑去衛生間去洗手,我洗完了手就跑到廚房準備吃棕子。這時候姥姥喊到:“別燙到了!”可是姥姥還是喊遲了,我已經吃了一口了,我大聲喊到:“太燙了!”姥姥說:“看你太快了,燙著了吧!”我說:“沒事。”然後我就去喝水了,他們傳來一陣笑聲。

怎麼樣,你也很想吃棕子了吧!哈哈……

端午節的徵文7

我愛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在這個節日裡流傳著很多的風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裡面有紅棗、葡萄乾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端午節的徵文8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目的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了包粽子行動。大人們先把兩張葉片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和各種調料,包成各種形狀,再用細繩纏緊。粽子的口味有上千種,有紅豆的,有肉餡的,有蛋黃的,還有火煺的……粽子的形狀有各種各樣,有隨圓形,有斧頭形的,還有圓錐的.……讓我眼花繚亂。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鍋,蒸上幾十分鐘,一股絲絲的清香撲鼻而來,饞得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剝開咬一口,讓人回味無窮,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好快樂,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的徵文9

6月9日,我校劇場舉行了“動手包粽子,品味傳統端午節”的親子活動。德育處、辦公室和社工一起策劃、籌備,與20戶家長義工家庭一起包粽子、做壽司、做沙拉等美味,等待美味出爐期間,社工準備了端午節有獎問答跟孩子一起玩,活動還邀請了部分家長委員一起品嚐美味。

活動分為放學前家長準備食材、放學後親子製作美味、大家齊分享、共度傳統佳節三個環節,家長義工們有的從上午就開始忙著採購準備,整個活動都是在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參加活動的家長都對此次活動表示滿意,覺得既可以歡慶端午,吃到自己和孩子製作的美味,又可以加深與其他家長的交流,感受到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支援與關懷。

端午節的徵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念起這首兒歌,便想起端午節。

據說,端午節的這一天是源於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在很多年前的這一天,楚國將要滅亡了。屈原便投江自殺了,老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划船尋找屈原的屍體,便投粽子給魚蝦吃。這就形成了一個風俗:五月初五,要包粽子,吃粽子了。

我認為呀,這端午節,就是人間仙境。有好吃的粽子,粽子呢可以在裡面包上好吃的餡,如豆沙,豬肉……它的形態更是非同凡響……每當我看見門上的艾葉,就又蹦又跳的讓媽媽給我洗澡給我洗澡。賽龍舟更是有趣。

我愛這好吃的粽子,更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徵文11

昨天我們做了湯圓,今天一早我和外婆、外公又開始包粽子,這些都是為過節做準備的。

我一直在外婆旁邊觀察怎麼包粽子,我看到外婆先把粽葉洗乾淨,然後把肉醬好,豆沙餡準備好。外婆先把粽葉對摺,把糯米放在粽葉裡,再放上肉或豆沙餡,然後再用糯米將肉或豆沙餡埋起來,用另外一片粽葉把糯米蓋好、包好後,用手用力拍幾下,再用粽繩紮緊,於是一隻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怎麼做湯圓、包粽子,過節還真的蠻有意思的,讓我學到了、看到了怎麼做湯圓、包粽子,粽子煮好後聞起來可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