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

文思屋 人氣:3.1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怎麼寫徵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

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1

桃紅柳綠,春意盎然,又是煦風送爽時。歲月蹉跎,光陰似箭,在不倦的指縫間,在成長的里程裡,變老的是華髮童顏,不變的是一顆對母校、對師長感恩熱愛的心。此時此刻,我要用一腔深情,對老師們訴說:“感謝您三年的陪伴,我敬愛的二師老師!曾經,您舞動的粉筆,揮灑的汗水,傾注的心血,諄諄的教誨,已凝聚成一顆顆忠誠於教育的紅心,書寫出一幅幅教書育人的畫卷;

幻化成一道道繽紛的彩虹,永遠凝駐在我們獻身事業的心中了。”

遙想當年,我們這些膽怯羞澀、性格內向、不愛張狂的中學生考入二師的時候,是您們,面帶微笑,滿含信任,精心呵護,耐心地教導我們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循循善誘的引導,誨人不倦的話語,像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鼓勵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哺育我們在德智體各方面健康發展!

忘不了,二師明亮的教室裡,同窗們伏案苦讀書,忘不了,語文課上姚方瀛老師贈與的勵志詩,忘不了數學課上黃文選主任出的“雞兔同籠”算術題,忘不了,化學課上金昆年老師幽默引導的話語,忘不了,參加文藝大軍的同學苦練傣族舞,忘不了,孫敬修老師來我校講故事........在二師,同學們親如兄弟姐妹,共同的職業理想,老師的信任鼓勵,曾經是我們思想上進、努力學習、文明道德、野蠻體魄,做又紅又專的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原動力!

今天,適逢母校建校六十週年師生團拜會,我們歡聚在這暖意融融的大堂裡,生疏的是歲月無情這把刀將皺紋刻在你我的臉上,熟悉的是不老的師生同窗真摯情融駐在你我的心中!站在曾經是我尊敬的老師面前,我作為您培育的一個合格的學生,向您道一聲"老師辛苦了,謝謝您"!,無論我們的語言如何精妙華美,都將無法表達對您--我敬愛的老師,曾經給予的無私教誨與熱心幫助,是您真誠的付出與信任,給了我們鍛鍊成長的機會,是您溫暖的呵護與大愛,給了我們一往無前的動力與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我們班畢業分配沒有一個在城區的,有不少人不顧家中困難分配到了郊區或者遠郊山區的國小校裡,他們始終堅守教育教學崗位,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艱苦的環境中教書育人,培養農民的子弟學文化長知識,為郊區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乃至人生。他們有人回一趟**的家,需要翻幾座大山,過幾道深溝,有時還要小心遇到山中的野獸,才可能走到一天只有一趟回**的班車站。有人情願對換崗位來到深山溝,僅有的三間教室是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透風淋雨,為解決學生們喝水的困難,自己下山出山溝到十幾裡外的供銷社買水缸、揹著水缸,踏著山溝裡的碎石,再艱難登上山中的國小。這些同學的堅守,吃苦,無私付出,對事業的忠誠,贏得郊區農民們讚揚的口碑,以及學生們的熱愛和尊重,也因此榮獲所在區縣,乃至**市教育系統的許多榮譽稱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牢記著母校師長的教導,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發光發熱,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由於時間關係,我不能一一細說了。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敬愛的老師們,您的音容笑貌,早已化為我們成長的陽光雨露,您的舉手投足,早已給我們插上搏擊長空的翅膀,您的諄諄教誨,給我們盡情揮灑人生搭好施展才乾的舞臺,您的堅毅眼神,給了我們在教學崗位上揚帆遠航大海弄潮的無窮無盡的力量。

可是歲月無情,五十一年了,秋霜染白了我們的雙鬢,皺紋也爬上了我們的眼角,我們不再帥氣,也不再年輕,可我們心裡明白,師愛如同父母之愛一樣深沉博大,師恩如同父母之恩一樣,深似海,重如山。我們感恩父母,一輩子追尋至親至愛之情,同樣,我們感恩母校,更應該不忘師恩,您一輩子永遠是我們最尊敬的老師!最後,祝福二師的老師們,闔家幸福!心想事成!健康長壽!祝福曾經的同窗學友們,幸福安康!順意吉祥!快樂長壽!

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2

教師有著散文般美的特質。教師之意境美哉!

“意境”兩字在許多人心目似乎只屬詩歌,其實不然,“意”,情思也;

境,形象也。教師詮釋著散文的意境之美,溫婉含蓄卻顯露著攝人心魄的風采和魅力。誰也無法預料災難會在何時降臨,地震發生的瞬間,孩子們驚恐的剎那,是他張開有力的雙臂,將孩子們攬入懷裡,用生命捍衛教師這聖潔的稱謂,孩子們悲泣,天地也為之動容,他留給人們的是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從繁華的大都市到炊煙裊裊的鄉間小村,他背上行囊義無返顧地加入到支教的隊伍中,帶著對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支援和滿滿的鬥志,告別了喧鬧,告別了浮躁,一學期、一年,或許更久,他只是靜靜地工作著,臉上洋溢的同樣是幸福的微笑。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

信其道,則循其步。教師深知身教的重要性,他用表裡如一的誠信、仁愛薰陶著所有的孩子。教師之情感美哉!教師信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真理進入這個職業,從而也選擇了一顆平凡心。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陰”。教師有的正是這種平凡中見偉大的綠葉精神。誰無七情六慾,但作為教師必須要淡泊名利,教師所得的機會,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可言。教師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和權力,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財富,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教師美就美在能排除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擾,以平常的心態,滿腔的熱情,去幹實實在在的事。教師之語言美哉!課堂教學中,他口若懸河,妙語連珠,將學生引入一幅幅美妙畫卷;

分析人生哲理時他情真意切,發自肺腑;

對待後進生,他堅持“不拋棄、不放棄”,鼓勵的話語使孩子如沐春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房,無數顆心被牽引激盪。他不是演員,卻用最美的語言吸引著學生飢渴的目光;

他不是歌唱家,卻用最美的語言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

他不是雕塑家,卻用最美的語言塑造著一批批學生的靈魂。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教師的語言充溢著詩意,蘊含著哲理,將自己的思想神奇地根植於孩子心中,激起過多少美妙的漣漪!

教師,就是這樣的散文。不張揚不煽情卻形神俱美,娓娓道來字字珠璣,在屬於自己的大道上一步一步靜靜地走著,掛著晨曦般的笑容,懷著綠葉般的情懷,默默去成就果實的輝煌,平凡的一步、平凡的一輩子,一代一代傳承著為人師的精髓,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

教師節感懷徵文三篇3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幅畫卷。對我來說,那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那幅畫卷已在我的記憶深處珍藏了三十年。

三十年來,那幅畫卷時時在我眼前浮現,它激勵著我,在知識的海洋裡不斷探索。它鞭策著我不斷進取,不斷完善我的人生。

三十年,說長不長,它是我們漫漫人生路的一個短暫的旅程。三十年,說短不短,它大約是一位長壽老人走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

三十年,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會發生多少故事?三十年,會留給我們多少或美好或憂傷的記憶?

在我們的`人生長河中,有很多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淡漠甚至消逝。然而,對我,那幅畫卷卻留在我的內心深處,永遠抹之不去。

很遺憾,我不是藝術精湛的畫家。

如果我是畫家,我一定用神奇的畫筆把留在我內心深處的那幅畫卷塗抹的更加絢麗。

我只是一個文字愛好者,我只好用我的手指輕輕地擊打鍵盤,讓文字在我的指尖緩緩的流淌,流淌出我心靈深處的那幅畫卷。

當然,文字的描述遠遠比不過畫筆塗抹的生動,但在我心裡那卻是一幅最美麗最生動的的畫卷。

我希望讀者能從我的文字描述中讀出縈繞在我心頭三十年來揮之不去的那幅畫卷的生動與美麗。

那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抑或是碩果累累的秋天。那是一個鳥語花香的清晨,抑或是靜謐清雅的黃昏。因為年久,具體的時間確實在我的記憶裡模糊了。然而,那人,那物,那情景,卻似一幅畫卷清晰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那是我中學時代用眼睛拍下的一個鏡頭,一個短短的鏡頭。

記得那天,我路過老師的家門口。那時老師的家沒有圍牆,是用教室改裝的。遠遠的,我聽見一陣郎朗的讀書聲。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通過半掩的那扇門,我看見我的老師端端正正的坐在一把辦公椅子上,手裡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放聲讀著。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細細聆聽。彷彿是一篇古文,有之乎者也的句子。老師讀的津津有味。讀到盡興處,我看見老師有時眉頭緊鎖,有時眉頭舒展。有時抬頭微笑,有時低頭沉思。我知道,我的老師已深深的陷進了那篇文言文章,已深深的陷進了那個故事。

我還注意到老師教室改裝的家裡有一個講臺,講臺上有一個紅色的水桶,水桶裡裝滿了清澈的水。講臺上方有一塊大大的黑板,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筆字洋洋灑灑的寫下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尤其熱愛古詩詞。這首《春江花月夜》讓我的眼睛亮了。我不由得站在門口默默讀著: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聲。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中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讀到此處,彷彿在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江聲勢浩蕩的春水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明亮的月光照耀著一江春水,波浪閃耀千萬裡,曲曲折折的江水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著,月色如霜。汀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

在那個月色如霜的夜裡,在那個聲勢浩蕩的江水邊,在那個花草叢生的春日裡,在我幻想的那個美妙的意境裡我的老師正陶醉在書卷裡。此情此景,讓我流連忘返,我不由得也陶醉其中了。

老師那個簡陋的小屋裡沒有豪華的傢俱,有的只是一排氣勢恢巨集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我的老師就那樣專注於浩瀚的書海里。

老師這簡陋的小屋,老師在這小屋裡讀書的情景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劉禹錫《陋室銘》裡的片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這不是我所向往的嗎?這不是我一生的追求嗎?那一刻,我的人生座標在我心裡清晰了,我學習的楷模在我心裡紮根了。我感覺我的老師——他比山還要高,他比海還要深,他比天空還要廣闊。

我的老師讀書那麼的專心,那麼的投入以致於我把那首《春江花月夜》的前幾句背熟了,老師還沒發現站在門口的我。老師竟沒有注意到有一個痴迷的女孩把他讀書的情景,把他那一首《春江花月夜》,把那副美麗的畫卷描摹在了心裡。

三十年之後,我有幸遇見了我的老師,有幸讀到了老師的文章。回想老師當年讀書的情景,我終於明白老師為何寫文言文章總是那麼信手拈來了。這深厚的功底豈止是一天兩天造就的呢?

三十年前,我的確陶醉在了那幅畫卷裡,我不知道我是怎樣離開的。我只知道,從此我更愛讀書,從此我便愛上了那首《春江花月夜》。

那是我人生路上一個短短的鏡頭,也是留在我記憶裡埋藏在我心底的永遠抹之不去的一幅美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