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場動態>

溝通能力很重要人文素養待加強高職生就業能力要求

文思屋 人氣:8.94K

“通過調查發現,高職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普遍認為自己的基本工作能力不能滿足實際工作要求。”6月17日,麥可思公司總裁王伯慶博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與本科畢業生相比,高職畢業生有效的口頭溝通能力比較低,導致他們實際工作中學習領悟新知識存在一定困難,成為他們急需改進的一項工作能力。

溝通能力很重要人文素養待加強高職生就業能力要求

麥可思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所進行的全國性大學生就業能力調查發現,在所有工作都必須具備的35項基本工作能力中,高職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五項能力是:有效的口頭溝通、積極學習、理解他人、積極聆聽和學習方法。

為何高職畢業生如此看重口頭溝通和積極學習的能力?王伯慶認為,這是行業和企業的性質決定的。一般來說,高職生的工作崗位和型別與本科生不同,高職畢業後的去向一半以上在製造業,且主要是民營和外資企業。行業不同,企業性質不同,對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就不同。很多崗位要求有基本的溝通能力,而且有些行業的崗位調動比較頻繁,因此高職生更重視溝通能力和積極學習能力。

通過幾年的在校學習,高職畢業生離校時所掌握的各方面能力,能否滿足初始崗位的基本需要呢?調查發現,2008屆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五項基本工作能力,在滿足度排序時卻顛了個倒。其中有效口頭溝通和積極學習的能力,在重要性排序中分列前兩位,但在滿足度排序中卻排在最末兩位。

王伯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職生自身人文素質的侷限。高職生大多來自收入層次和教育層次比較低的家庭,特別是農民家庭子女或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他們從小在人文教育和溝通能力方面的培養就有所欠缺,這導致高職生在語言表達上普遍不如人文基礎好的本科生。

“其實一些高職院校的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有一次江蘇某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就專程來北京找我。他們發現自己培養的畢業生被用人單位反映人文素質比較差,不好用。”王伯慶說。

高職生在校時間只有兩三年,要學習那麼多的專業技術,而人文素質和溝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從小在生活中養成。那麼高職生怎樣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彌補自己的這塊短板呢?

王伯慶博士認為,首先,高職生要認識到自身的這一缺陷,在大學學習期間儘量亡羊補牢,努力補救。除學好本專業的知識,鍛鍊動手能力外,還要多讀一些課堂以外的東西,尤其是經典文學作品,來陶冶自己的文學素養,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不要只熱衷讀時尚雜誌和專業書籍。其次,平時應該多多參加學生社團活動、演講比賽、文娛活動、實踐實習活動,試著做做外聯,拉拉贊助,哪怕是和專業無關的兼職促銷,都可以從中學習與客戶溝通的技巧,學會如何接近他人。 “這些活動在本科院校很流行,但是在高職院校卻不受重視。”王博士表示,現在有很多高職院校太重視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培訓,反而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很少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其實,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應適當增設一些人文方面的課程。

目前,在金融危機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衝擊下,已經有部分高職院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基本工作溝通能力和求職技巧。安徽蕪湖某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大二學生胡洋告訴記者,上個學期他們學校除專業課外,還開設了一門《形勢與就業指導》課程。這門每週三下午兩節的固定課程,主要講授人際溝通與交往的技巧、求職時的注意事項等,選修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