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制度>

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資訊制度性失真及防範論文

文思屋 人氣:5.1K

【摘要】會計法律法規的某些缺陷會對會計資訊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新準則的某些規定加大了會計資訊失真風險。需要進一步健全法規制度,加強監督,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外部治理機制,以克服會計資訊制度性失真,保證會計資訊質量。

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資訊制度性失真及防範論文

【關鍵詞】會計準則 會計資訊 防範

會計資訊是在現行的會計法律法規約束下,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會計程式,運用一系列會計核算方法而生成的一種資訊。會計資訊的失真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主觀因素,即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及業務素質等使得會計資訊失真;另一方面是客觀因素,主要是現行的會計法律法規本身存在的缺陷使得會計資訊失真。由於會計法規和制度不完善及缺乏約束,即使會計人員以合法真實的原始憑證,依據合法合規的會計處理方法,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會計資訊失真,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制度性會計資訊失真。由於會計準則的某些規定本身隱含著較大的資訊失真風險,對此還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加強防範。

一 、會計法律法規缺陷及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影響

1、現有會計準則的不完善性

(1)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是各利益相關方相互間多次博弈的結果。為使準則能夠在各利益相關方之間求得平衡,就必須放寬會計準則對一些經濟業務會計處理的選擇空間,因此會計準則作為一種不完備的契約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可能。又由於人們在制定準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攙雜一些個人的主觀判斷,使得現有會計規範不能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觀實際。這樣,在現有的會計規範指導下所產生的會計資訊可能會偏離實際情況,造成會計資訊失真。

(2)會計準則的時滯性或超前性。會計法律法規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相對穩定性,而會計環境卻是動態、不斷變化的,會計實踐也是不斷髮展的。新的經濟業務和交易方式不斷湧現,以過去的實踐經驗為依據制定的會計準則即使有一定前瞻性,也不能完全涵蓋現有的新情況,導致產生了會計法律法規約束的“死角”和“盲點”,為虛假會計資訊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3)會計準則定義或釋義的不準確性。在會計核算中,有些經濟業務本身由於存在許多不可知和難以準確計量的因素,會計確認計量不得不借助於假定和估計的方法。若一項會計準則的含義可能有多種理解,甚至有歧義,就必然會產生實務操作的不確定性,其可能性的判斷必然影響到會計資訊質量。

2、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可選擇性

國家在制定會計法律法規時,只能作出原則性規定,不可能對每項經濟業務都制定出完全統一的、具體明確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同時,按照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企業被賦予充分的自主權,也就要求會計法律法規給予企業較大的會計選擇權。隨著企業經營方式的多樣化,經濟、金融環境的複雜化,企業經濟業務日趨複雜和不確定,會計事項的個性特徵日益明顯,法定會計政策也趨向於向企業提供更大的選擇範圍。企業管理當局在選擇使用會計政策時,必然會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儘量作出使自己得益的會計選擇。同時,會計人員可能因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造成對會計政策的誤用,影響會計資訊的真實性。

3、會計準則、法規的不協調性

會計準則與金融法規、債券法規、稅收法規和其他法規之間,因目標、趨向不同,存在一些相互衝突的條款,缺乏系統性和協調性,特別是公允價值導向新準則的實施將導致企業對收入和費用的確認和計量觀念的改變,這會加大這種衝突和不協調。因而在這些法規、準則的指導下所產生的會計資訊就有可能偏離實際情況,出現制度性失真。

二、會計資訊制度性失真的防範

1、克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不確定性和不完整性

(1)慎用謹慎性原則。謹慎性原則的運用源於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而估計這種不確定性離不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資訊不對稱和資訊的缺乏以及做出估計時主觀隨意性過大,都會造成估計得不準確,影響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像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特別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價值貶值的`確認和計量,常常缺乏依據,難度大。同時,企業外部的註冊會計師、證券監管機關等部門由於對企業的資產性態、使用價值知之甚少,對確認的減值進行再確認缺乏權威性。

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也就是一種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語言,過於強調穩健性原則,可能使會計確認計量失去客觀的立場,造成違背充分披露和可靠性原則,損害會計資訊質量。對穩健性原則的應用進行必要的約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操作上的隨意性和主觀性。

(2)儘量減少會計準則中可供選擇的程式和方法。會計準則在具有統一性和規範性指導作用的同時還兼有一定的靈活性,新準則規定無形資產根據與其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計提攤銷,包括直線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生產總量法等,並且攤銷年限也不再固定,使得無形資產攤銷的選擇性空間擴大,企業可能會通過調節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或方法來進行利潤調節,粉飾財務報表。所以,建議準則制定部門在制定準則或具體應用指南時要充分關注準則的技術性及其經濟後果,儘量減少一些可供選擇的程式和方法,這樣就能減少盈餘管理的渠道,提高準則的可操作性。

(3)克服會計準則、制度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切性。新會計準則的制定考慮了目前和未來會計環境變化,使其內容保持了較好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例如,規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一經確定,在以後期間不得轉回,切斷了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一條途徑,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但新準則並未規定存貨、短期投資、應收賬款等專案的減值準備不得衝回,企業仍然可以通過變更存貨計價方法、壞賬計提方法等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為此,應儘快制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實施細則或指導,要求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專項披露各類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依據、假設、方法和程式,增加會計政策選擇正確與否的可驗證性。

新會計準則對某些釋義和定義,例如資產的公允價值、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的計量等,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和具體解釋,具有較強的實務操作性。但仍然存在一些較為抽象、難於理解的情形,操作上帶有隨意性和主觀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準則中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用雖然較為謹慎,但在我國現階段公允價值的市場資訊平臺尚未真正建立的情況下,如何取得公允價值,取得的公允價值是否真的公允,是目前會計界所擔憂的問題。眾多人士已提出財政部包括相應的監管部門應儘快制定並公佈一個具體實施細則或指導,對於公允價值的定性和定量給予一個明確標準。

2、加強監督,縮小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

新會計準則的某些選擇性較強的條款可能成為一些誠信不足的公司用來作為調控利潤的手段。因此,在我國的誠信機制和會計人員職業判斷還沒有達到應有水平的情況下,會計監管的任務就更加艱鉅。會計監督可分為企業內部責任人的會計監督、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會計監督和政府的會計監督。上述監督體系中,政府的會計監督最重要,要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建立和完善以審計監督、稅務監督、行政監督為主的外部監督體系,加強對社會審計組織審計業務質量的監督。

新會計準則引入了一些與國際接軌的會計理念,並引入了與國際接軌的會計方法,這些方法的引入增加了會計技術的難度,相應地也給審計帶來了新挑戰,需要審計人員在對新的會計準則理解掌握的基礎上學會使用恰當的估值技術和方法,同時要擁有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對會計人員做出的大量的職業判斷進行客觀的評價,對資產風險的確認、計量和披露以及企業利潤的真實完整做出正確的結論。

3、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

新準則體系的釋出,給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以更大的空間,同時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資產減值準備、債務重組以及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模式等方面引進了一些現代財務理論,增加了一些專業考慮因素,需要會計人員對業務和事項的經濟實質有很強的解釋能力。為此,一方面要加強後續教育,提高業務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高職業敏感能力、執業水平,恰當處理和客觀公允地揭示問題。

在會計職業道德方面,要教育企業管理者和會計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利益觀,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必須遵循國家法律的意志,遵循誠實守信、公允合理原則,兼顧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認真執行準則規定的程式、方法。可以建立管理當局和會計人員的個人信用檔案,對其進行資信評估以督促其對會計政策的合理選擇,在主觀上努力杜絕利用會計政策選擇實施財務造假的現象。

4、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會計準則的實施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公司治理結構是影響會計準則執行效果的的關鍵因素。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因此,要儘快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加強對高管人員行為的監督約束。另外,必須加強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等的培育,通過激烈競爭的外部市場建立起對高管人員會計政策選擇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高管人員任職期可靠性檔案,對其遵守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予以記載以利於激勵機制效用的發揮;建立健全破產機制,實現債務的約束作用和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為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發揮創造條件。

總之,會計作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的資訊資源和“商業語言”,已成為政府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進行巨集觀調控、改善經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社會各方面對會計資訊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不斷完善會計法律制度,加強監管,規範會計資訊的生成、披露行為,提高會計資訊質量,更好地發揮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閻達五:找準治理會計資訊失真的切入點,財務與會計導刊,2002(9)。

[2] 張新軍:會計資訊失真的理論解釋/財務與會計,2003(6)。

[3] 張國義:會計資訊質量的理論缺陷與制度失真,財會研究,2006(4)。

[4] 張安伶、張瀟蘭:新會計準則能否遏制財務醜聞,中國經濟週刊,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