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制度>

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

文思屋 人氣:1.87W

第一章 總則

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規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以下簡稱大災準備金)管理,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根據《農業保險條例》、《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及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等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大災準備金,是指農業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保險機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在經營農業保險過程中,為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應對農業大災風險專門計提的準備金。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各級財政按規定給予保費補貼的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等農業保險業務(以下簡稱農業保險)。

第四條 大災準備金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則:

(一)獨立運作。保險機構根據本辦法規定自主計提、使用和管理大災準備金,對其實行專戶管理、獨立核算。

(二)因地制宜。保險機構根據本辦法規定,結合不同區域風險特徵、當地農業保險工作實際和自身風險管控能力等,合理確定大災準備金的計提比例。

(三)分級管理。保險機構總部與經營農業保險的省級分支機構(以下簡稱相關省級分支機構),根據本辦法規定,計提、使用和管理大災準備金,並依法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

(四)統籌使用。保險機構計提的大災準備金可以在本機構農業保險各險種之間、相關省級分支機構之間統籌使用,專門用於彌補農業大災風險損失。

第二章 大災準備金的計提

第五條 保險機構應當根據本辦法規定,分別按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和超額承保利潤的一定比例,計提大災準備金(以下分別簡稱保費準備金和利潤準備金),逐年滾存。

第六條 保險機構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公平、合理擬訂農業保險條款與費率,結合風險損失、經營狀況等建立健全費率調整機制。

保險機構農業保險實現承保盈利,且承保利潤率連續3年高於財產險行業承保利潤率,原則上應當適當降低農業保險盈利險種的保險費率,省級財政部門應當依法予以監督。

本辦法所稱承保利潤率為“1-綜合成本率”。其中,財產險行業綜合成本率以行業監管部門釋出資料為準,保險機構綜合成本率以經審計的資料為準。

第七條 保險機構計提保費準備金,應當分別以種植業、養殖業、森林等大類險種(以下簡稱大類險種)的保費收入為計提基礎。

保險機構總部經營農業保險的,參照所在地省級分支機構計提保費準備金。

本辦法所稱保費收入為自留保費,即保險業務收入減去分出保費的淨額(按照國內企業會計準則)。

第八條 保險機構計提保費準備金的`比例,由保險機構按照《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表》(見附件)規定的區間範圍,在聽取省級財政等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災害風險水平、風險損失資料、農業保險經營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

計提比例一旦確定,原則上應當保持3年以上有效。期間,如因特殊情況須調整計提比例,應當由保險機構總部商相關省級財政部門同意後,自下一年度進行調整。

第九條 保險機構計提保費準備金,滾存餘額達到當年農業保險自留保費的,可以暫停計提。

第十條 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實現年度及累計承保盈利,且滿足以下條件的,其總部應當在依法提取法定公積金、一般(風險)準備金後,從年度淨利潤中計提利潤準備金,計提標準為超額承保利潤的75%(如不足超額承保利潤的75%,則全額計提),不得將其用於分紅、轉增資本:

(一)保險機構農業保險的整體承保利潤率超過其自身財產險業務承保利潤率,且農業保險綜合賠付率低於70%;

(二)專業農業保險機構的整體承保利潤率超過其自身與財產險行業承保利潤率的均值,且其綜合賠付率低於70%;

(三)前兩款中,保險機構自身財產險業務承保利潤率、專業農業保險機構自身與財產險行業承保利潤率的均值為負的,按照其近3年的均值(如近3年均值為負或不足3年則按0確定),計算應當計提的利潤準備金。

其中,財產險行業綜合賠付率以行業監管部門釋出資料為準,保險機構綜合賠付率以經審計的資料為準。

第十一條 保險機構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足額計提大災準備金,並在年度財務報表中予以反映,逐年滾存,逐步積累應對農業大災風險的能力。

第三章 大災準備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