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三國演義》高三優秀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3.11W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出自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歌詞。三國,以一段真實的歷史為背景,講述了戰國時期一代英雄人物為統一天下而爭霸的故事。

《三國演義》高三優秀讀後感

談到三國,不得不提的人物要數曹操、劉備和諸葛亮了。他們都是在亂世之中被逼出的英雄,有著過人的才能和遠大的抱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寫照。他多疑且凶殘,先是懷疑呂伯奢對自己圖謀不軌,再是將呂伯奢一家八口人給殺害,無不體現了曹操這一奸雄的心機之重,下手之狠辣。但儘管如此,曹操也被後人稱做梟雄。他也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氣概,正是戰起之時,曹操發兵宛城,規定將士不論職位高低,經過麥田時,凡有踩踏著一律斬首不赦免。而當自己的馬匹受驚踩進了麥田時,他也嚴格要求執法官給自己定罪,只是由於當時規定擔任尊貴職務的人不能受罰,他只好以青絲代斬首以示三軍。曹操因此深得部下憧憬和景仰,原為其獻身效力的人也更多,為最後魏國的成立和三國鼎立局面創下了基礎。

劉備這個人物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麼什麼過人之處,只是在三顧茅廬中,他如此禮賢下士,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劉備也是胸有大志,有遠大抱負之人,但武功平平,只能謀不可戰。只是有關羽張飛這兩名大將輔佐,又深得趙子龍的信任和幫助,再加上他自身的深謀遠慮,對將士也疼愛有加,在三國中的地位才居高不倒。“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說明劉備仁厚,注重人心的性格,劉備這一生幾乎都是“流浪”過著的,他沒有安定的.根據地,可是勢力毫不輸給曹操,他那一幫兄弟都是為他而死,特別是諸葛亮,對他更是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由此可見,一個人用不著擁有高強的武藝,只要宅心仁厚,待人真誠,照樣可以深得人心,打出一片天地來,就如劉備,穩坐蜀王的位置佔據了三國的其中一國之地;他高尚的品質還被世人所流傳和讚美。

被稱作智多星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他曾向劉表、袁紹等人表明心志,但沒能為他們所用。於是他只好在茅廬中安心等待明主,終於等來了劉備,。正是他不急不躁的性格,讓他得以施展抱負,功垂千秋,流芳百世。諸葛亮的忠心是最讓人敬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劉備,為劉備出生入死。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等事蹟無不是他料事如神、才智過人的體現。他為劉備打下江山後,又輔佐劉嬋治理蜀國,穩定人心後又率兵南征,穩定南部的四個地方郡。他在劉備去世後不斷南征北戰,只為鞏固蜀國的統治,而他自己的身體終於扛不住,在五丈原逝去了。

他是難得一見的忠臣,一生幾乎不打敗仗,在那個時代,男神非他莫屬,才智雙全忠心耿耿,多好的詞用來形容他都不為過。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真切反映了那個戰亂時代,人民生活的艱苦,是時勢造就了當時的英雄人物,演繹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時代的力量和人們渴望安定,為安定統一而戰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