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

文思屋 人氣:1.3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

《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故事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一行來到一座山中,不巧的是,這正是那白骨精的領地。

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肉,先變成一個村姑,被識破之後,又變了一個老太太來尋女兒,又被識破後又是故技重施逃了。

唐僧是肉眼凡胎,哪裡像悟空那樣火眼金睛?認為悟空無辜傷害人的性命,要趕走他。悟空苦苦哀求,唐僧無奈,只好留下了他。白骨精怎會罷休?又變做老頭來尋妻女,終於又被悟空識破打死。唐僧善惡不分,索性趕走了悟空。

那麼,白骨精是善?還是惡?悟空是去?還是留?

第一個問題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可唐僧為何不明?我想應該是他身上的仁慈矇住了他的眼睛。如果唐僧身上能多一分悟空的果斷、明察秋毫,能少一分盲目的仁慈,白骨精也不至於“三戲唐三藏”了,同樣,如果悟空能少一分急躁,多一個心眼,唐僧也不會如此善惡不明。

去?留?這似乎是一個大問題。到底是不計前嫌繼續與唐僧取經,還是一氣之下回花果山,繼續當自己的美猴王?我想,如果我是悟空,我也會走。

雖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但誰能忍受一個無知之人三番五次的猜疑與責備?再說了,悟空並不是人,而是一隻猴子,一隻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子,其實去西天取經只是一個幌子,只是為了去掉頭上的鉗制自己自由的緊箍而已,被氣急了還是會走的!

當然,悟空一定不會是這樣的。但是,我認為,悟空並不是那麼完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像在第十四回中,唐僧把悟空救出,後遇到賊人攔路搶劫,按道理來說教訓一下也就罷了,可那悟空野性大發,竟打死了人!這不正是他的過錯嗎?

那麼,唐僧也並不是那麼愚鈍。因為他有一顆慈悲的心。從小,他沒有父母,長至十六七歲才找到了母親,也許就是因為這一段幼年時的不幸經歷,才造就了唐僧慈悲為懷的性情。

還是那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無論他如何優秀,總是有一些缺憾。人無完人,金無足金啊!那麼反推過來,一個人,有缺點也一定有優點。

唉,善?惡?去?留?看來,這是個問題,也只有通過吳承恩講述的故事,給我們釋然的解答,當然這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2

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西遊記》家喻戶曉,他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取經的故事改編,裡面又加上了機智靈巧、七十二變化的孫悟空;懶惰貪吃、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們共同保護師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經。他們靠的是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他們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才能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戰勝一切難題。

《西遊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為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為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現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屍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這是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凶,把孫悟空趕走了。只因為孫悟空的機智和唐僧的仁慈,所以彼此產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你與生俱來的、在你心中激揚流淌著的那股心力、內在力量,名之為悟空,行者就是你必須要以自己的行動在生活的實踐中肩負和履你義一個人對現實的關注和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生活能力名之為豬悟能,八戒就是自己為生活之所得必須要嚴格遵循的一定準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內心發生的矛盾衝突,因左右為難而容易導致人生的傾斜——能否行之於中庸、泰然和鎮靜——這種能力名之為沙悟淨,和尚就是服從於高尚的目的和動機;對自己所覺知和把握的是和真理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和遵循,這種堅定的意志力稱之為龍馬;而在內心裡始終如一地抱持一個自我期望的、要去達到的一心之所繫的心願和目標就謂之為唐僧。——這就是古往今來所有成就偉大的偉人和天才都具有的成就偉大事業的五種偉大的內在素質。如果一個人具備了這五種良好的內在素質,他就會在自己的人生中不遺餘力地去為真理而鬥爭。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3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電視劇《西遊記》的主題歌,是對“西遊”精神的一種提煉和概括,既寫出了“西遊”披荊斬棘的艱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無畏樂觀。

大唐貞觀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的秋深時節,唐僧迎著清霜,披著明月,西出長安,踏上了取經之路。雖說是如來的得意弟子金蟬子投胎轉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個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遠,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惡怪正眈眈虎視著他那能讓人長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當然也不曾期待有幾個神通廣大的徒弟來斬妖除魔“保駕護航”。他的心裡只裝著一件事:取經。他的腳下只有一條路:西天。伴隨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經的信念和永不退縮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飽受繩捆線綁籠屜蒸煮之苦,幾度命懸一線,可是隻要一脫險境,他又會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與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不同,三個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們個個都能騰雲駕霧斬妖除魔,去往西天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們卻跟隨著唐僧亦步亦趨,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取經人”。期間,也鬧過誤會與爭執,取經的團隊也幾乎分崩離析。然而,他們三個謹記著對觀音菩薩的承諾--“護送取經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長合力驅魔,最終護送唐僧取得真經。十四年的取經路,孫悟空從一個衝動的石猴成長為沉著冷靜的“鬥戰聖佛”,豬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對各自罪愆的救贖。他們的西行路,是一條堅守承諾自我成長的路。

師徒四人奔走在取經的路上,而各種妖魔鬼怪也奔走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們有的脫胎於草木,有的幻化於禽獸,都為了在神仙之列佔有一席之地而奮力修行。然而,對於成仙的渴望使他們的內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為了達成目的,他們不擇手段,尤其是聽說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壽便使盡手段欲施毒手。對長生的渴望讓他們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視了孫悟空的金箍棒。可憐的他們,自以為走上了終南捷徑,卻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丟了性命。

不論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塵世間的每個人也一樣。趕路的時候,既要抬頭看天,也要低頭看地,關鍵是不要走上岔路。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4

孫悟空,他有著勇敢、狂妄、機智、鎮定自如的品質,而最打動我的是他不管發生什麼事也不慌,不怕。今天我從兩個角度來說說孫悟空的鎮定自如。

首先是在《西遊記》這本書中最大的事件,我想你們都猜到了,那就是“大鬧天宮”。在大鬧天宮事件中,孫悟空攪亂蟠桃大會,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最終又逃回水簾洞,這膽量,不可為不大。玉帝知道這件事後大怒,派了整整十萬天兵捉拿孫悟空。於是天兵天將在花果山四周佈下了天羅地網,重重防關。

知道這件事的孫悟空還照樣鎮定自如,也根本沒把這當回事。當天將進來收服孫悟空時,孫悟空就將他們打回去。有這樣一個情景:孫悟空將哪吒、巨靈神打退時,太陽也下山了。孫悟空便回去跟小的們(其他猴子)說:“來,小的們,上菜,吃飽喝足睡一覺,明日再戰。”從吃飽喝足這幾個字和他的語氣可以看出,此時的孫悟空狀態非常休閒,絲毫沒有慌張的意思。這裡我也是由衷地佩服他的這份鎮定。如果是我,早被嚇得跑到九霄雲外了。

後來孫悟空被玉帝的外甥“二郎神”降服,押到天庭,可是孫悟空刀槍不入,無論如何都整不死他,真是技高人膽大啊。但孫悟空還是太過於狂妄,終於付出了代價,被如來壓到五行山下。這裡我學到了一點: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我們要有一份不屈的傲骨,同時也要有著一份謙卑。

剩下的就是師徒五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佛祖說他們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方能取得真經。他們這一路也並不平凡,路上遇到了各種妖魔鬼怪,我來講述其中一難。

一天,師徒一行來到一座名為金山的山,山中有個妖魔叫做獨角兕大王。這時師徒四人都餓了,師父就讓孫悟空去化齋飯了,可是卻讓獨角兕王的手下看到了唐僧,於是就把他們給抓了。悟空知道後就找上門來,與那妖魔戰了幾回合,可是不料獨角兕王武器太過於奇怪,一下就把孫悟空的金箍棒給吸走了。這下完了,沒了武器怎麼救師傅呀?悟空便先撤退。悟空見師父被抓走心裡確實有些難過,但他依然沒有慌張。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了天上的神將們,便請他們來幫忙,最終獨角兕王被降服,師徒一行繼續踏上了取經之路。

從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孫悟空是遇到什麼事都不怕,不慌張,反而鎮定自如,我想,這靠的是過硬的本領啊!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但也要警惕恃才傲物。我以上所說的這些也只是孫悟空優良品質中的冰山一角,而這一點卻讓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5

這個假期閒來無事,我又拿起了不知是哪一年買來的一本書,泛黃的封面看上去的充滿了年代感,西遊記可謂家喻戶曉,但是看過原著的人卻沒有那麼普及,這次假期當中,確實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本書之後又有了另一番感想,小的時候看電視只是喜歡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對於妖魔神仙的好奇,對於另一個世界的無限遐想和憧憬。

這本書講述了,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歷經磨難,最終修得正果的那麼一個故事,一路上的斬妖伏魔,不畏艱辛,雖然隊伍中間也出現過矛盾,但是最終還是克服了一個個的困難,看似是一個充滿的神話的故事,但是其中很多東西都和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一個團隊當中總會有一個帶頭的,一個說話算數的,當然就是唐僧了,對團隊有絕對的掌控權,就像我們的老師一樣,帶領我們學習知識,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再有就是有能力突出的,辦事效率高的,能夠服眾的那麼一個人,這本書當中說的就是孫悟空了,業務能力強,效率高,在某些方面來講,是值得我們的學習的物件,對應在生活當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在班上成績很好,總是能夠第一時間完成任務,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在讀西遊記的過程當中,我也發現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比如說不能向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不想辦事,還想著有很大的回報,做一件事情總是不能堅持下去的,這樣品質在生活當中肯定是不受人待見的,我們應該以此為反面教材。虛心向優秀的人學習,就像孫悟空身上也是有一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果斷不拖拉,能力很強,但是有一點驕傲自滿,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吸取優點,分辨缺點。再來說沙僧這個人,在整部書中他的存在感不是很多,在團隊中總是挑著擔子,任勞任怨,能力不強但是做事有分寸,有原則,能夠吃的了苦,我們可以學習到他身上的一些優點,有時候吃點虧並不是什麼壞事,在一個團隊中並不需要找什麼存在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聯想到了很多,也是非常的有感觸,以前僅僅是對妖魔鬼怪,神仙之類的充滿好奇,現在的感悟就是能夠聯想到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要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不要輕易的放棄一件事情,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長處。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6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受到了廣大少兒的喜愛,這本書名叫《西遊記》。大家都很熟悉,這本書是吳承恩的著作。作者優美的文筆,個性鮮活的人物,讓我們愛不釋手。作者細膩而深刻地塑造了四個經典的形象:孫悟空神通廣大、聰明過人、助人為樂,最神奇的是:他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別對方是壞人還是好人,而且時刻保護著唐僧,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英雄。如果取經路上沒有了他,唐僧就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經;豬八戒好吃懶做、自私狡猾,常與大家有些矛盾,但他憨厚可鞠、自有它可愛之處,他也為取經盡了一份綿薄之力;沙和尚則和豬八戒相反,他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凡事都想得很周到;唐僧慈悲寬厚,但軟弱迂腐,分辨不出是人是妖,險些成為妖精們的盤中餐。

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斷。《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講的是唐僧師徒西行,到達碗子山老虎嶺。走著走著,他們餓了,悟空說他要去化齋,並畫了一大火圈圍住師傅和師弟,還叮囑他們不要離開此圈。老虎嶺住著一隻白骨精,知道唐僧要經過這裡,便想要吃唐僧肉。於是,她先吃了一家三口,再依次變成他們的模樣。第一次,白骨精化作年輕女子給唐僧送飯,接近唐僧。關鍵時候,悟空趕來將其打“死”。唐僧指責悟空又殺人命!白骨精此時已逃回洞中。第二次,白骨精化作老婆婆找女兒,看見地上“女兒”的屍體假哭。悟空又一次將其打“死”。唐僧更加激憤,指責悟空又殺人!並念緊箍咒懲罰!第三次,唐僧師徒又走了一段,遇到一個老頭,嘴裡叫著“老婆”、“女兒”。悟空看出又是那妖怪,準備將其打死,不料唐僧念緊箍咒。悟空疼痛難忍難以下手,白骨精笑呵呵,以為這下得逞了。就在白骨精伸出爪牙要幹掉唐僧那一刻,悟空的善念、保護師傅的決心戰勝了緊箍咒,悟空盯準了那妖怪,追上去與妖怪戰鬥,在千鈞一髮之時將妖怪打死。此時唐僧錯以為悟空連殺三命,欲與其斷絕師徒關係,悟空悲傷離去。

如果我能站在唐僧的旁邊,我一定要為悟空辯解。因為唐僧肉眼凡胎,經常錯怪了悟空,而孫悟空也飽含著委屈,把一切事情想在心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分辨好人與壞人,要有一雙火眼金睛,要識破敵人的偽裝!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我們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7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一開啟它,就愛不釋手,這本書敘述的是唐僧師徒歷經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書中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有不同。唐僧——一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愛恨分明,本領高超;豬八戒——好吃懶惰,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我最喜歡的人物當然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對師傅唐僧忠心耿耿,在取經的路上雖然歷經磨難,也多次被好壞不分的師傅趕走,可他還是一心向著師傅,最後終於幫助唐僧成功的取到真經,完成他的使命。

在這篇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三打白骨精,保護師傅,為民除害,卻被師傅誤會為亂殺無辜,我很是為他不平;他偷吃人蔘果固然不對,但是當他得知人蔘果樹的稀有和珍貴的時候,不遠萬里去尋求醫樹的藥方時所表現出的知錯就改,誠心悔過的精神以及他做人的誠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不貪圖富貴,不貪愛美女,在師傅要趕他走的時候,看到他忍受著緊箍咒的折磨,前叩後拜,懇請師傅將他留下他護送取經時,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淚,明知道一路上是荊棘坎坷、危難重重,但是他卻忠心耿耿,不願離去;在天庭上他對玉帝的錯誤敢直言不諱,決不趨炎附勢……他的堅強、勇敢、剛毅、樂觀,在妖魔面前毫無懼色,在具有強大勢力的天庭上也不畏強權,有膽有識的人格魅力以及他那超出凡人的語言和動作的超酷形象,深深吸引著我,讓我佩服欣賞。

在書裡還有一位貪吃懶惰、好進讒言、性格憨厚單純、勇敢戰鬥,可是見到困難卻又退縮不前的豬八戒,作者嘲諷的描寫了他的缺點,但是也肯定了他的優點,使這個戲劇性的人物在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看的我有時候不禁哈哈大笑。

沙和尚心地善良,不愛惹事,默默無聞,老實衷心的保護師傅。

唐僧一心向佛,待人友善,只是個真真實實的大好人,但是卻分不清善惡,我並不是很喜歡他。

我愛看《西遊記》,愛它精妙的語言,迷人的細節,還有多姿的神話色彩,它為我的課餘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也教給了我要勇往直前、克服困難、不移不懈、善待他人……使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8

讀過富含軍事謀略、情節曲折生動的《三國演義》,敬佩過行俠仗義、情節驚心動魄的《水滸傳》,也深思過《紅樓夢》裡盤根錯節的四大家族,但令我記憶猶新的依然是那充滿神話般氣息的《西遊記》!

你若問我最崇拜的是誰,當然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啦,你看這位重量級人物,可了不得,他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毫不屈服,後來一路不避艱險,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用他那高深莫測的法術和機智過人的謀略,降服了多少妖魔鬼怪啊!他雖說有些霸道,還有些驕傲與猴急,但是他做事敢作敢當,當機立斷,從不貪生怕死,也決不像唐僧那樣行事優柔寡斷,真是我們的楷模、典範!

排在第二當屬忠厚老實的沙僧啦!你別看他長得一副凶神惡煞樣,其實心地善良著呢!他整天扁擔不離手,一心護送師父西天取經。更值得讚許的是,他還化解了師兄、師父之間的各種矛盾,倘若沒有他這個老好人,這西天路上不知道要起多少波折,我真是打心眼裡讚賞他!

這第三給誰呢?我犯了難。給唐僧吧,你看他長得文質彬彬,一表人才。但心地善良得矇蔽了雙眼,使他人妖不分、顛倒黑白、是非不分,常使得孫悟空滿地打滾,被折騰得生不如死,甚至還把他趕回花果山,到頭來還害人害己,吃盡了苦頭。不過我個人認為他受苦是活該!我真想衝進小說情節撕扯他的耳朵,讓他清醒過來!要不把交椅給八戒吧!不過這傢伙長得肥頭大耳不說,還好吃懶做,經常向唐僧打小報告,搬弄是非,還時不時嚷著要散夥,降妖時被妖精們捉弄,叫人哭笑不得!究竟這第三把交椅花落誰家呢?親愛的讀者,不如你們幫我做決定吧!

讀完全書,仔細回想,豬八戒是現實的,沙僧是老實巴交的,孫悟空是智勇雙全的,唐僧是慈悲為懷的。他們各自給了我不同程度的心靈感觸,嫉惡如仇,當我面對困難時,與其逃避現實不如挑戰自我;跌宕起伏,人生如港灣,有風平浪靜時,也有波瀾起伏時,遇到困難就哀聲嘆道,不如想辦法應對;也不要發現別人的缺點,便對他厭惡,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或許,排行第一的應該送給想象豐富、善於運用語言的吳承恩先生,他有能力穩坐頭把交椅!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9

《西遊記》中著名的“三打白骨精”這一回大家都聽說過吧?孫悟空疾惡如仇,見了那白骨精便大打出手,不料我方隊伍中唐僧來了個“內訌”,將悟空這種看似“傷害百姓,有違天理”的做法定下死罪,把他逐走。

可唐僧你想過嗎?孫悟空好歹也隨你走了一路,怎會做出不分清紅皁白的事來。

開始說唐僧非叫悟空尋齋,被探風的妖精瞧見,看他沒有了“頂天柱”就準備下手,這其實是唐僧自己為自己埋下禍根,那悟空功法遠在八戒沙僧之上,叫他們去化齋,悟空保護自己,豈不是更安全?錯就錯在長老因一時怨氣,本身就對悟空有不滿,心中不快,碰上悟空這個心直口快的,說得長老心裡不舒坦,自然是跟你對著幹。

接著白骨精來了,騙得他們昏頭轉向,悟空及時出現,睜一雙火眼金睛觀看,認出那女子是個妖精,怕它傷害師父,也沒多想就是當頭一棒,可惜唐僧眼拙,識不出個好歹,怪罪在悟空身上,讓自己的大徒弟硬生生背上“黑鍋”。

一次也就算了,妖精不肯罷休,要再來戲耍長老,又化成一位八旬老婦,閃出來。這怎麼可能?那姑娘的家人這樣快便找過來,唐僧還是信了。為了師父的安危,悟空決定再背一次“黑鍋”。沒錯,長老為此變本加厲懲罰悟空,正的反的足足將“緊箍咒”唸了20餘次,悟空還是忍了。

三次,悟空決心要徹底除了這個後患,還得猛打一棒。懦弱的唐僧唬得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復念起,行者百口莫辨,也認了自己命苦:“事不過三,我若再不離去,真真是無趣,白白惹師父煩心。我去也!我去也!”說話間變做四個影子,圍著師父拜了幾拜,悲痛離去。但唐僧自己一點也沒感覺自己錯了,用最嚴厲的言語、最管用的“緊箍咒”懲罰驅趕並用,心安理得地趕走最關切最愛護他的悟空,

唐僧做得這幾件事,個個充滿了滑稽笨拙,你能力有限,不能自衛,還要把最強的“保護傘”趕去化齋;自己眼拙,手無縛雞之力卻還人妖不分,將他們視為同類愚者,不信悟空慧眼,只顧按自認的“慈悲”心“一條道走到黑”;不分析事情原由,那“姑娘”一家人如何會來得如此之快?說辭還振振有理,讓人感慨痛心。

正如生活中的我們,有時也會不分原由,不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就把表面現象當作真實情況,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處理問題,這麼做往往會傷害到關心你的人,不理會他們的好心好意,這麼做實在讓你的親人朋友痛心寒心。但願我們在遇到問題時,都多一些思慮,多聽取身邊人意見建議,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工,避免發生後悔莫及的後果。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0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聖,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

這隻活蹦亂跳的小猴了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就好似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後,觀世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佈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裡,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遊記》帶給我們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為我們譜寫了文學史上的一部鉅作!一部經典的鉅作!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1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泱泱大國五千載,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家喻戶曉。而四大名著中,最讓我愛不釋卷的便是《西遊記》了。

這部作品刻畫了性格迥異的師徒四人——唐三藏、孫悟空、沙僧和豬八戒。

以前,每當提起豬八戒這個名字,我就和大家一樣,都把他和呆頭呆腦、自私自利等貶義詞聯絡在一起。寒假裡,我復讀《西遊記》,卻發現了豬八戒可親可愛的一面:他頻頻腆著肥肚子到處抱怨衣食住行的艱難,常常掄著釘耙耍些無傷大雅但往往弄巧成拙的小聰明。但他面對一個吃了能夠長生不老的唐僧,卻從未打過主意,倒是體現了豬八戒的一份忠誠。豬八戒心胸開闊、樂觀向上、遇事不慌,不管天塌下來他都能睡著。豬八戒作為上天神仙,也頗有些武藝神力。在收服沙僧、伏鯉魚精、過荊棘嶺、救烏雞國國王時,豬八戒有勇有謀,敢打頭陣。

掩卷閉目,彷彿豬八戒挺著圓滾滾的大肚子笑呵呵地向我走過來。不經意間,我想到了自己。我是一個小個子的男生,同學見了面一口一個“小不點”地叫,我無法爭辯,只能暗自埋怨自己。這不,年級舉行投籃比賽,我躍躍欲試,同桌馬上起鬨:“就你這身板,還想參加比賽?直接出局吧!”一旁的小夥伴也應聲附和。我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馬上被打擊得蕩然無存,沒有報名就垂頭喪氣地回了家。

媽媽看出了我的心事,語重心長地說道:“還記得你對我說起的豬八戒嗎?或許,他永遠不是西遊記的主角,但卻是最可以親近的。他善良、真誠,那些鮮明的小缺點也可以在周圍人身上找到,因此也透著熟識的可愛來。豬八戒是最真實的神仙,所以你才最喜歡他呀!”

一語點醒夢中人!我對照著鏡子,重新審視自己:我個子矮小,但是動作靈活,在鎮級運動會上拿到了短跑比賽的冠軍;我個頭矮小,但是喜歡思考,課堂上常常可以看見我高高舉起的小手和老師對我豎起的大拇指;我個子矮小,但是擁有健康的體格,幽默的談吐。現在只是不小心“雞立鶴群”,將來也許不小心就“鶴立雞群”了呢!

豬八戒固然是醜的,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溫和善良、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又讓你覺得他醜得真可愛。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有長處和短處。豬八戒讓我們豁然開朗:發揚自己的長處,也接受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因為有了不完美,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而一切的不完美,又孕育著新的力量,如此才能改變,才可完善。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2

一讀到《西遊記》,一聽到豬八戒,你可能就想到好吃懶做的二師兄吧!估計很多人也想像豬八戒一樣,享受生活吧!只恨豬八戒,是因為豬八戒有的時候會給四人“取經團”拖後腿,我恨不得穿越到小說裡,給這位呆頭呆腦的二師兄指明正路。我仔細讀原文,你會發現二師兄其實很有禮貌,如原文中的,豬八戒,搖搖擺擺,對高老唱個喏,道:"丈夫,丈母大姨二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而孫悟空就灑脫直爽些,直接叫:"老頭老頭"看地我們都哈哈大笑,這個孫猴子!

豬八戒也是個暖男,也樸實。幹活用心,討人歡心。他剛入高老莊時還替人幹過活,正如原文高員外說的:"你進門時,倒也勤謹: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來明去,其實也好,只有一件,有些會變嘴臉。"

他是個很幽默的人,呆在取經四人團時,也沒幹什麼好事,也沒什麼用處。劇裡的情節,《豬八戒吃西瓜》把我笑岔了,這樣活潑可愛的活寶真是少見,這也是很多人喜歡豬八戒的原因。

說完愛,我們來說說,哼,豬八戒應該是全球第一大胃王,文中的話,這是聳人聽聞:"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夠。得還吃些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田產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淨,真是厲害,能把大戶人家吃得家破人亡了。小說中豬八戒很能拖後腿,比如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是妖怪,豬八戒還那麼彬彬有禮,更不能忍受的是孫悟空打死白骨精時,八戒愣說是障眼法,悟空只得暫時被逼回花果山,繼續做山大王了。還有分配任務時,不聽孫悟空的話,化齋巡邏時偷懶,打妖精一打就敗,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還有孫悟空二師兄,真是又愛又恨啊!

每個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豬八戒也如此。但是《西遊記》沒有豬八戒可能會很枯燥乏味,樂趣減了大半。沒有豬八戒恐怕也襯托不了其他師兄和唐僧的取經的堅定。沒有豬八戒我們也難以看到這個又懶又饞又可恨的他,怎樣歷經磨取得正果的。二師兄呀,我是愛你還是恨你呢?我覺得豬八戒詩歌個暖男,是中央空調,送清涼,送溫暖,有禮貌,其實挺勤勞,一路艱辛取得正果,我還是喜歡豬八戒。他,偷懶且肯努力,食人間煙火,接地氣!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3

《西遊記》中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妖精,它們有不同的性格,但無一例外都是被收或被殺。但其中、有個妖精我抱有好感,她就是白骨精。

在《西遊記》中,白骨精她只是個屍魔,說白了就是詐屍。她以狡猾、貪婪、邪惡著稱,也算是人人皆知的人物。在電視劇中,也處處凸顯了白骨精的凶殘,比如她魔性的笑聲,快意的吸血。但如果從反面想,從細節看她還是有許多優點的。

首先、她是有能力的。我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認為她有那麼多手下,而那些人也絕大多數是被屈服的。但我覺得正是這一點才能顯出白骨精的本事。說白了、這些人為什麼向她屈服,是託關係?是走後門?是混口飯?都不是。還不是因為她厲害,他們都害怕她。就像《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小矮星彼得那些人又因為什麼為伏地魔做事?難道不是能力有限打不過?所以說、那些天天“姐姐”“姐姐”一直叫白骨精的人,除了奉承、還有膽怯。

其次,白骨精懂得認準一件事就是一直不放棄的做下去。她就是想吃唐僧肉,就是想長生不老,那又怎麼樣?往前衝就行了。這放在當今社會,是很難得的。雖然是有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雖然她的目標極其膚淺。但是她努力過了不是嗎?不管結果如何,她的堅持不都呈現在我們眼前了嗎?意林中有篇文章《輸在三分之二》,說所有馬拉松運動員基本都是在三分之二處放棄的。可回頭看看白骨精,她呢?輸在三分之二了嗎?沒有、她一直堅持。我認為她是勇敢的。點個贊。

接著,她懂得揚長避短,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打不過孫悟空,就不正面交鋒,反而使用巧技化為各種人物隨機應變。在點個贊。

然後,她懂得投其所好。第一次行動時,知道豬八戒好女色,特意化作美女,第二三次,加扮老婦人和老頭兒時,也假裝可憐,博取同情。

再接著,她懂得假戲真做,添充情節。扮作少婦後,再變,就頗為有意思了。而後她並沒有再隨便變了,而是巧添劇情,扮老婦找她剛扮的女兒。第三次再扮作老頭兒找老伴和女兒。我為她繼續點個贊。在今天、就是說白骨精做事有頭有尾,環環相扣,發展合理,假戲也能當真。也讓唐僧有種為孫悟空害人性命而羞愧。

最後,她懂得堅固的堡壘最先要在內部攻破,離間師徒關係。她雖然死了,但死的有意義,有價值。成功讓唐僧把孫悟空遣離。我認為,這麼看來白骨精這個角色是很值得我們去深思的,我最後點個贊。這樣一個又愛又恨的人,難道你不喜歡嗎?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4

“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都來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這部書曾被改編為多個版本的電視劇,也被多個電視臺反覆播放過許多遍,然而,從小時到現在,我認識他的忠實粉絲。如今上了國中,在必讀書目中我又找到了它的身影,於是我便在書籍中重溫著一個個經典的故事、驚心的情節,這一遍過後我感受到文字表達的精巧與準確往往是視覺上感受不到的。而作者那刻畫人物的深厚功底與奇妙的想象更是讓我讚歎不已。

其中的奧妙在於以人性為主,靈異性、動物性都附著於人性之上,融合於人性之中。其中最成功的當要數孫悟空和豬八戒了。孫悟空的表層特徵是猴性——輕捷、輕敏、急躁、活潑可愛,······又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十萬八千里,金箍棒任意伸縮,毫毛可布萬千猴陣,都為之嚮往;但是,孫悟空最值得我們欣賞的還是他的精神方面。

首先,它具有不怕任何困難、總是樂觀向上的精神一定是我們不可否認的,這些在細節都是可以看出的;罷官後應對十萬天兵天將的沉著、師傅屢次被捉走後的淡定、理智,這些事件中其他人物神態、心理和動作的襯托都使得他的這一性格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他的忠心耿耿也是令人敬佩的——在被唐僧誤會後,雖然表面上與師傅的關係已經決裂了,可是一次次良心的驅使,都讓他冰釋前嫌,再次與師傅重歸於好,這便是另一個方面。再就是在名利與美女的誘惑下,他不為所動,只一心保唐僧西天取經,相比之下,豬八戒的貪婪、意志不堅就成為了書中不可缺少的歡樂元素。

再說唐僧,他給予人們的形象是沒有主見,說話囉嗦,其實,這個人物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一心一意地要到西天“拜佛求經”這種堅定是一刻都沒有改變過的;他也十分的善良——這是個優點也是個缺點。

“有缺點也有優點”這便是吳承恩在人物性格描寫上的一個小的處理;把動物徹底擬人化,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創新。通過這兩點,我們可以看出全書在規劃情節時還在人物的刻畫上花了許多功夫。因為這兩點,誕下了我筆下的這篇文章。

願這本書永被世人傳頌!

《西遊記》讀後感【七年級】15

今年暑假我又閱讀了一遍《西遊記》,我對書中的故事更加熟悉了。

書中的故事有很多,有“車遲國鬥法”、“三調芭蕉扇”、“女兒國遇難”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裡“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故事內容大概就是一個叫做白骨精的妖怪想要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他的肉。於是白骨精三次變化成人,想騙唐僧,但都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最終死於金箍棒之下。而孫悟空也因此被唐僧逐回花果山了。這個故事體現了孫悟空堅強的意志和除惡務盡的精神。因此,孫悟空是這本書中最受人們喜愛的角色。我們要學習孫悟空那不怕困難的精神,面對生活,面對人生,勇於向前。記得有一次我做數學題時,被一道難題攔住了。無論我換什麼思路就是做不對。正當我準備放棄時,孫悟空的形象忽地出現在我腦海中。“不能放棄。”我對自己說。我向同學向老師請教,終於解決了這道難題,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也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回了真經。

說過孫悟空後,再來說說他的二師弟豬悟能。在“女兒國遇難"故事中,豬悟能進了女兒國後,便被女兒國的子民們迷了眼,就想在女兒國住下,不去西天取經了。這種好色、不負責任的心態使我十分反感。試想一下,若是現實中也有這麼一個朋友,那麼不僅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不少壞處。就像是兩個人說好了共同進步,結果其中有一人沒堅持多久就嚷嚷著不幹了,他就不僅對自己的學習無所幫助,還會打擾另一個人學習。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

比起孫悟空和豬悟能,我最喜歡的還是沙悟淨。因為沙悟淨總是默默地帶著包袱,在孫悟空和唐僧或豬悟能發生矛盾時做一個“和事佬”,當其他人需要他去做什麼事時,他絕對毫不推辭的去做……他這種低調的性子使我格外欣賞。因為以前的我性子張揚,造成了許多尷尬的事情,所以我對於性子低調的人都懷著一股欽佩。

至於他們的師父唐僧,在我的第一印象裡是個不能明辯是非的人,但如今我發現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是唐僧不辯是非,而是我們早已清楚劇情,所以才顯得唐僧不能明辯是非。在今後的生活中我要學會“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西遊記》為何受人歡迎?不僅是因為劇情,更是因為《西遊記》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我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