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著名日記>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通用7篇)

文思屋 人氣:1.28W

開展好"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對於幹部進一步瞭解省情農情,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形成全省上下凝心聚力促跨越的強大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是聯村聯戶民情日記(通用7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通用7篇)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1

按照“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總體要求,今天,我們局班子成員集體統一乘車,驅車40公里,來到了位於沿山的金佛寺鎮小莊村。

在村委會聽取了村支書段長斌書記對全村情況的簡要介紹。該村現有7個村民小組,農戶467戶,人口1691人,勞動力918人,耕地5002畝,人均2.96畝。村黨支部共有9個黨小組,黨員64名。其中女黨員14名,45歲以下的中青年黨員23名,60歲以上的老黨員2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6名,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0名。全村主導產業以玉米制種、養殖、勞務為主,2011年全村農戶純收入達到1257.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09元。

在瞭解清楚小莊村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區統計局局班子和村班子進行了座談。從全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思路、黨員帶頭示範、設施農業、種、養殖品種、致富門路、致富資訊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摸清了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幫助村上明確了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的方向,制定了具體的專案建設,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區統計局局班子和村班子座談座談會完後,我深入到我的聯絡戶2組的賈生有家中,聽他亮家底、說困難、談打算,較為詳細的掌握了他的基本情況。結合他個人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分析貧困原因,制定年度幫扶計劃,積極開展幫扶活動,送去價值200元的春播用化肥2袋。

賈生有,70歲,戶主,長期患有氣管炎病,家庭現有3口人;妻子63歲,身患肺氣腫重病;兒子40歲,在鐵通公司打工。家中只有1個勞動力,家庭主要經濟來源靠種、養業和外出務工,2011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

通過幾次的走訪,並與村幹部深入交談,我認為,造成賈生有家貧困的主要原因有二個方面:一是妻子身患重病,自己也有病,兩人長期看病,花去了家中多年的積蓄。二是家中耕地面積少,加之勞動力缺乏,家庭收入比較單一。幫助賈生有制定致富規劃

針對以上致貧原因,結合金佛寺鎮小莊村發展總體規劃,經與賈生有本人溝通,自己為該戶制定了年度家庭增收計劃,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四季豆種植面積,改良羊養殖品種,針對小莊村離****近的實際,擴大養殖數量,增加家庭收入。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幫助困難群眾理清發展思路、擴寬眼界視野,最終脫貧致富奔小康,我也決心以這次行動為契機,抓緊抓好當前工作,幫助賈生有謀劃好長遠出路,使這次行動真正做到聯村聯戶聯心、為民富民惠民。對民情日記的思考,三言兩語震顫心尖,讓心靈得到洗禮。那種力量感和帶給我們的厚重思考,是再華麗的文字也無法給予的。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2

一大早起來,天灰濛濛的,有些冷,好像要下雪的感覺。可是我們辦公室的一幫同事都忙的熱火朝天,因為我們今天要去所聯絡的村裡面去聯絡幫扶物件。

因為之前沒有來過,一路上我們走走停停,為了不打擾鎮政府的工作,也就沒有找鎮幹部帶路,但好在一些熱心路人的指引,我們也就順利地到達了。

之前準備的時候,已經大致地瞭解了一下這個村子的基本情況:距離城區26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雨430毫米,溝壑縱橫,土地瘠薄,自然條件很差,貧困面較大,交通不便等等等等……

對於26公里,起初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真實的在路上的時候卻感覺恐怕實際要比26公里多得多。在接近當地鎮政府的地方有條小路,過溝,上坡,下坡,過鐵路隧道……其實,這才是艱難道路的開始,從過了隧道不久就是六七十度的上山路,大約二十來分鐘後才上去,之後就一直在山頂上起起伏伏地向目的地進發,而上山之後鵝毛大雪同時也飄了起來,感覺那些雲彩好像就在自己的眉毛邊上一樣。

終於,在風雪中大家都趕到了一起,已經有村幹部在那裡等著我們,大家到齊之後就在村幹部熱情的指引下與自己結上的親戚相認,然後幫大家將我們自己掏錢買的化肥送到了農戶手裡。

在將化肥分發下去後,我們就按社分組自行往農戶家裡出發。一戶、兩戶、三戶……因為工作忙而今天沒有來的同事的幫扶戶。

我們也都一家家地進行了拜訪。並且逐戶將家庭詳細資訊都記錄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以便日後能夠按照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幫助他們大家。凡是去到的親戚們對我們都相當熱情,雖然需要幫扶,但是熱茶、便飯都會擺上桌,言辭中不時地透露出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也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大家對我們的期盼和感謝。

一路翻山過溝,爬上爬下,雖然很累,很渴,但是看著親戚們臉上綻放的笑容和對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我們頓時也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於是又鼓足了勁向著下一家進發……

晚上快六點的時候,終於將我們組的每家每戶都拜訪到了,大家才拖著疲憊的腳步,相互攙扶著往今天的集合點出發準備返回,在路上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該怎樣怎樣幫助張家,又怎樣去幫助王家等等,不知不覺中就回到了家裡。

顧不上休息,倒杯水趕緊整理下今天記錄的資訊,完了還要好好聯絡這些親戚呢……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3

自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我們單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先後多次次進村入戶,與幫扶物件對接、溝通。在增進感情的同時,我們積極為聯絡戶謀劃發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資幫助和科學技術,使他們對省委作出的這項惠民之舉、利民之策大加讚許,也對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充滿了信心。

這當然也是我們作為幫扶者感到最高興的事情。今天早上一上班,我就通知大家要集體行動,再次進村入戶,落實“雙聯”工作。在驅車趕往聯絡點的路上,我向大家明確了本次行動的主要任務,話家常、搞調研、同勞動,並對大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沉下身子就當走親戚似的好好和聯絡戶談談心,瞭解其真實的思想動態,切實找準致貧原因,積極為聯絡戶出謀劃策,幫點子、幫物資、幫技術,爭取做到不虛此行。大家都點頭默許,信心滿滿。經過1個多小時的山路顛簸,我們來到了麻武鄉石家溝村。因為我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所以對各自的聯絡戶家庭地址都是瞭如指掌,很快就分頭行動起來了。我也來到了我所包抓的聯絡戶王常寶家,環視院子四周,感覺眼前一亮,院落很是乾淨整潔,和我第一次來時有很大的變化,以前那個比較零亂的院子不見了。我邊走邊喊道:“家裡有人嗎”?無人應答。我

徑直走進去,整個房子裡都轉遍了,居然沒人。在轉的過程中,我細細打量了一下家裡的擺設,雖然不富有,但一切都井然有序了,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家人在我們前幾次的思想動員下精神面貌轉變很大,這更加增強了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我出了後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新修的圈舍,分欄圈養著8頭牛、2只只羊,膘肥體壯。

我想到了打電話聯絡。電話接通了,正是主人王常寶,他聽到我過來,很是高興,原來他和妻子在房後山上翻地呢。我來到了他家的地裡,握手後,我開玩笑著說:“你們怎麼不鎖門呢,小偷來了,怎麼辦?”

王常寶靦腆的笑著說:“沒啥事,平時就這麼老敞著,鄰里間都這樣。”再次感到這裡的鄉風淳樸。

一邊聊著,我一邊接過王常寶老婆手裡的鐵鍬,翻起地來。他們硬是不讓我幹,可我覺得這樣體驗一下農村的勞動挺好的。在翻地過程中,我和王常寶兩口子一直在交流。我得知他們家有耕地42畝,全是山地,生產生活條件差,靠天吃飯,主要以種植小麥和胡麻、洋芋、大豆為主;家裡有土木結構的房屋5間,全家7口人,上有86歲的老母親,下有兩個上國小的兒子,只有2個勞力,且妻子長年有病,雖然本人致富的願望強烈,但由於缺乏發展資金和技術,資訊閉塞,加之本人文化有限,雖然在努力奮鬥,仍一直徘徊在貧困邊緣。就這樣邊聊邊幹著農活,我居然也不覺得累,雖然額頭上已經有了汗珠。地翻完了,王常寶兩口子偏要留我吃完飯再走,我謝絕了,儘量不要給他們添麻煩是對的。在回單位的路上,大家看上去都是灰頭土臉的,但臉上分明洋溢著滿意而歸的笑容,不虛此行。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4

今天是20xx年11月10號,天公作美,一改這幾天的寒冷、沙塵漫漫,今天風輕雲淡,讓人們感覺到了久違的春天的氣息。我們隴東地區今春普遍乾旱,而且旱情持續加重,加上老天也不眷顧,從開春到現在從來都沒有下過一場透雨。隊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今天剛一上班就召集大家前往我隊幫扶的鄉村——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

雖然沒有貴如油的春雨的潤澤,但沿途的樹木已吐露細細的嫩芽、迎春花、海棠花、玉蘭花,還有油菜花都競相開放,路邊上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也毫不示弱的競相鬥豔,原野上到處是嫩嫩的綠色,讓人一下子融入到這個綠色的世界、鮮花的海洋。一時間竟忘記了那乾旱的麥田、等待滋潤的禾苗,還有焦急的農民。

一到幫扶物件毛仲學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們去年剛新蓋的房子,深藍色的房頂、磚紅色的房體,屋內窗明几淨寬敞舒適。毛仲學雖然已年逾古稀但身體卻很硬朗,走路說話不像那麼大年紀的人。他和老伴帶著一歲多的孫子,兒子兒媳都在西峰城裡打工,離家較近,春種秋收都能回來,加上現在國家對農機用具的大力補貼,播種收割基本不需要人力了。他很健談,對黨的惠農政策瞭如指掌。他說在他的有生之年要帶著孩子們跟著黨步入小康生活,他有信心。談到今年的致富計劃,他說有黨的政策做保障,去年他已經蓋起了6間新房,今年還準備加蓋三間,除了往年種的小麥、玉米、黃豆、油菜、甜瓜等作物外,為了彌補今年乾旱造成的減產,他還栽植了新品種核桃樹,核桃樹地裡還可套種黃豆、紅小豆,小麥收割後回差種些糜子,蕎麥。養殖方面,去年養殖的絨山羊今年就要產崽了,奶羊也要產崽了,另外要引進些新品種的絨山羊,養殖規模也將擴大。對於今年的乾旱少雨,他說這地方几百年來都是靠天吃飯的,雖然離蒲河很近,以前只有眼睜睜看著它流走,現在不一樣了。前幾年政府已經給每個村子配備了灌溉設施,所以必要的時候就用蒲河的水澆地了。聽到這裡我終於放心了。是呀,只因有了這想民、為民的`政策才有了年逾古稀的老人一如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滿腔熱情的敢想、敢幹。

看著鄉親們會心的笑容、聽著的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我真想放聲高歌一曲,唱響我們中國農民新時代的夢想、屬於我們的“中國夢”。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5

為了更好地傾聽民聲、瞭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濱河社群,分別召開了村(社群)幹部和村民(居民)座談會,針對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就業就醫、養老保障、農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我逐一進行了答覆,對6件群眾比較關注、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進行現場檢視,分別給靈璧縣政府和供電、民政、教育、衛生、農機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通了電話,並就有關具體事宜作了詳細安排,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關於農村安全用電問題,建議供電部門儘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電容,抓緊施工。二是關於村衛生室條件差問題,建議由衛生部門協調解決,幫助姚山村建一所標準的衛生室,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問題。三是關於建立完小問題,建議教育部門儘快研究規劃,爭取幫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國小,解決孩子們上學難問題;四是關於五保戶集中供養問題,建議民政部門納入工作計劃,幫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決全村21個五保戶集中養老問題。五是關於建立農機服務場地問題,建議農機部門牽頭指導,協調解決。六是關於失地農民生計保障問題,建議縣鎮兩級政府儘快制定規劃,積極推進濱河社群農貿市場建設,分派攤位給失地農民,擴大他們收入來源。六件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實事的現場答覆和解決,使鎮村(社群)幹部精神受到振奮,廣大群眾較為滿意。

近年來,雖然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發展水平相對滯後,民生普惠程度還很不夠,群眾呼聲依然很高。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實際。只有解決好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抓住做好群眾工作的主要矛盾。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像落實經濟指標一樣落實民生指標,切實把改善民生工作具體化、責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廣大群眾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實,不斷增強社會和諧度、公眾滿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年年都有新變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6

10月22日下午,晴。

掛幫工作小組上午與鄉領導開完碰頭會後我們駐漂安村小組一行四人在鄉人大主席周仕登和村支書楊錦禎的陪同下來到漂安村。與村支兩委負責人座談,瞭解村情及發展思路。

村支書楊錦禎首先介紹了村情及五年發展思路。

村情:漂安村位於德順鄉西部,距鄉所在地3.5公里,距黎平40餘公理,沿橫公路縱貫全村,交通便利。村內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78%,氣候宜人,主要糧食作物水稻、油菜等;適宜竹蓀、伏苓、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生長。全村以種養殖業、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紅苕等作物,飼養牛、生豬、家禽等。全村現有耕地1085畝。全村有黨員43人,339戶、1547人,6個自然寨,9個村民組,勞動力人數906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200多人。農民人均收入近3000元。

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根據本村實際,經過認真思考,制定出該村十二五規劃。並通過一事一議解決實際問題,為老百姓辦實事。

(1)在十二五期間解決尚未通自來水的兩個村民組的飲水問題,目前管道也基本準備完畢,尚缺部份主水池修建資金。力爭在鄉鎮及有關單位的支援下在20xx年全部完成。

(2)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完道路硬化到戶,每家每戶門前都通水泥路。

(3)大力開展種植和養殖業,大力扶持農民創業增收專案,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以黨員和村幹部帶頭開展種、養殖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4)利用漂安村漂安屯悠久的歷史和紅軍當年經過此地的優勢,在十二五期間把漂安屯打造為本村的亮點,建設成為文化旅遊景點。

(5)抓好村容村貌和村級文明建設,修建汙水處理及垃圾處理設施設施和場所,建立乾淨、文明、衛生的村寨,同時嚴格搞好防火安全工作。

通過五年努力,力爭“十二五”末全村年人均收入達到6000元。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 篇7

10月23日上午 陰。

掛幫工作小組一行4人來到漂安屯瞭解其歷史文化、走訪“松脂大王”廖育鬆。

村支書楊錦禎介紹,按照村“十二五”規劃,充分利用漂安屯悠久的歷史和紅軍當年經過此地的優勢,在十二五期間把漂安屯打造為本村的亮點,建設成為文化旅遊景點。

該村森林覆蓋率達到70%多,盛產松脂,採集松脂銷售是當地村民的增收來源之一,我們在漂安屯遇到在當地號稱“松脂大王”的入黨積極分子廖育鬆,在與其交談中得知,在行情好的情況下,他銷售松脂年收入可達5—6萬元,一般的年景下一年也有上萬元的收入。但是採集松脂需要超常的體力和吃苦耐勞,而且要看松脂的行情,因為價格起伏不定,去年松脂買到6.5元一斤,但今年已下降到4.5元一斤,我們到漂安屯和蛤蟆巖看到很多松脂放在泡在水裡、河中(減少揮發),待價而沽,行情和價格完全掌握在外來收購商手中,松脂採集戶沒有自主權,存在一定風險。工作組建議村裡成立松脂合作組,通過網路及時掌握行情,將行情、價格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確保松脂採集戶有穩定的收入。